你一樣可以綻放-人生
英國導演賈斯汀·查德維克拍了一部影片《一年級學生》,是講述一個貧困的非洲84歲老人,拖著一條瘸腿步行4公里去上學的故事。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影片主人公馬魯格是一個農(nóng)民,生活貧困。小時候因為家里窮,沒錢供他上學,在不可能作出兩全選擇的情況下,他選擇了做一個好兒子、好丈夫,放養(yǎng)牲畜補貼家用。73歲那年,馬魯格決定上學識字。而這時,他的一條腿已經(jīng)在戰(zhàn)亂沖突中傷殘。即便這樣,馬魯格依然拖著一條瘸腿,堅持每天步行4公里到學校一年級的教室去上課。
馬魯格的故事感動了整個非洲乃至歐洲,他受邀前往紐約在聯(lián)合國千年發(fā)展峰會上發(fā)言希望能得到教育援助,使更多的人接受免費小學教育。記者們問他上學有什么感受,他回答:沒有人幫我走路,來回都是我一個人,但我堅持了下來。很多人被他身上一種無法阻止、無法打碎的精神震撼,但又困惑于是什么力量支撐著他的追求,而這位文化程度不高的老人始終無法給予大眾一個滿意的答案,只向大家重復著一句簡單的話:我想識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要求讀書上課。
美國農(nóng)婦安娜·瑪麗·摩西,生了10個孩子,干了半輩子農(nóng)活,農(nóng)閑時喜歡刺繡,從未接受過正規(guī)藝術(shù)訓練。76歲患上關(guān)節(jié)炎不能再耕作,于是改學繪畫,80歲舉辦個人畫展引起轟動,一直到101歲逝世,始終畫畫不止,驚人地創(chuàng)作出1600多幅美麗的作品,開創(chuàng)了美國原始派畫系,成為美國最早的媒體超級明星藝術(shù)家之一。她逝世以后,眾多媒體都在反思和分析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這位農(nóng)民主婦成為了傳奇女子。大家最終從她100歲時寄出的一張明信片上找到了答案:做你喜歡做的事,上帝會高興地幫你打開成功之門,哪怕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80歲了。明信片是寄給一個從醫(yī)卻喜歡寫作,于是求教她解開心結(jié)的日本人,而這個日本人即是后來成為了日本乃至全世界都大名鼎鼎的作家渡邊淳一。
亞里士多德說:人生最終的價值在于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仰望大師的睿智,至今仍透著真理的光芒。人生旅程漫長,求得生存以后,還應有更高的追求。人的一生充滿機遇和挑戰(zhàn),如果不去追求,命運就不會改變。只要虔誠地追求,無論歡悅悲哀,無論厚重恬淡,無論得失成敗,人生都會因此而倉廩殷實且華彩燦然。只要虔誠地追求,即使韶華不再,即使貧苦困頓,人生的價值也終會在燈火闌珊處驀然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