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與我-人生
從小女兒常跟我在一起,因為我很獨立又不太愛講話,所以女兒也跟我很像,獨立自信得超乎尋常。
女兒一歲半時,有一天晚上我載她出去吃飯?;氐郊遥蚁却蜷_靠人行道的車門讓她下車。我鎖好車子從馬路另一側下車,發(fā)現(xiàn)她由車后走到馬路上來找我,剛好一輛大卡車高速駛來,差一點就撞到她,嚇得我出了一身冷汗。
我當下決定教她馬路如虎口這件事。于是領她走到斑馬線旁,要她一個人過馬路。只見她左顧右盼、如履薄冰,然后快速跑過馬路。我要她從對面再過馬路回來,她如法炮制,又跑回來。
從此我跟她過馬路一定不會牽她的手,路面高速行駛的車子,她需要自己注意。
我們無法照顧子女一輩子,所以應盡早教他們獨立自主。父母該在什么時候放手?在他們能站起來時,放手讓他們自己走;在他們有思考能力時,讓他們自己決定事情。
我的父親如同世代務農的祖先一樣,很明白自己無法教導一個要到臺北畫漫畫的小孩,他能教給我的,便是跌倒再自己爬起來的勇氣。
父親的無為而治,讓我有機會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我也將這一理念傳給我的后代。對于將要去美國留學的女兒,我能教導她的就是獨立思考,勇于做自己,失敗了擦干眼淚再站起來。
紀伯倫說:“孩子是通過你們而來,卻不是因你們而來。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父母是弓,小孩是箭。盡力拉開弓,愉快地放開你的手,讓箭飛向夢想。
把愛給他們,卻不能給予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努力仿效他們,卻不可企圖讓他們像你,因為生命不會倒行,也不會滯留在往昔。
由于我太太的工作尚未結束,我跟女兒先移民加拿大。抵達溫哥華后,前兩個星期忙于買家具、布置新家,安排女兒到附近的西溫中學注冊上學。
有一天,接女兒放學,在車上我問她:“你們班上有幾個中國學生?”
女兒說:“每堂課的同學都不一樣,沒有所謂我們這一班。”
我問:“我沒聽懂,這是什么意思?”
女兒說:“上學第一天,校長給我介紹了一個同年級加拿大女生,要我所有的課都跟著她,依她所選的課學習,每堂課去不同的教室,有不同的同學。”
我很驚訝:“初中就要選課?”
女兒說:“是的,但有很多必修課,男生要學裁縫、烹飪,女生也要學木工。”
這樣的教育方式真好,可以讓孩子有多種嘗試,最終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
有一天,女兒下課回家,高興地說:“全班都說我是數(shù)學天才。”
“哇!你以前數(shù)學經(jīng)常不及格,怎么會是數(shù)學天才呢?”
“數(shù)學老師也夸我是數(shù)學天才呢。”
“怎么就成了數(shù)學天才?說給我聽聽。”
女兒說:“今天老師教九九乘法表,九九八十一、三七二十一、五六三十、七八五十六,老師一問,我立刻說出答案,全班都很驚嘆!”
在中國,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就將九九乘法表背得滾瓜爛熟,加拿大的學生到八年級才教九九乘法表,所以女兒才會被誤認為是數(shù)學天才。
我跟女兒說:“現(xiàn)在你的問題很嚴重,大家都認為你是數(shù)學天才,如何不讓別人發(fā)現(xiàn)你原本是數(shù)學白癡?”
從此女兒便用心學數(shù)學,一兩年時間便從一個數(shù)學白癡變成數(shù)學天才。由于數(shù)學的成功,她變得更加自信。
幾年后,她自己申請美國大學,有四五所大學同意她入學。
她問我:“這四五所大學中,選哪所大學?”
我說:“上哪所大學不重要,在大學中學會什么才重要。”
十七歲時,女兒獨自到美國加州,自己租房、租家具、租車,自己打理生活,只花五年便在洛杉磯與舊金山的兩所大學取得學位。
女兒的例子說明:正確的教育方法不是批評犯錯的學生,而是要鼓勵。鼓勵是使人奮發(fā)的原動力,缺乏鼓勵,綠洲會變成沙漠。
今年,女兒三十七歲了,有了自己的孩子,我榮升為外公。雖然當外孫幾個月大時,我就因為無法應付外孫的哭聲而給女兒打電話,但對于外孫,我愛得很深。我說:“愛與寵是兩回事,愛是沒有條件的支持,愛最大的用處是讓那個被愛的小孩敢于面對外面的世界,因為他知道永遠有一個愛他的家。”
我熱愛思考,擅長自學,此生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