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哪都有飯吃才是鐵飯碗-社會
陳克在網(wǎng)上跟依依長聊了一次后,決定赴京,現(xiàn)在要做的是征得父母的同意。于是他給父親打電話:“爸,我想去北京發(fā)展,想明天回家跟你聊聊這個事情。”
“這兒好好的,去北京干什么?”父親被嚇一跳。
“電話里說不清楚,明天見面聊吧。”陳克也知道,他打這電話是讓父親做好準備。
陳克的父親是市一中的語文老師,因是在春天出生的,取名陳春華;父親有個弟弟,是秋天出生的,名叫陳秋實,任市某局局長,正處級干部。次日晚飯后陳克剛一回到家里,父親就開始問他怎么會想到去北京。
若說是為了依依而去北京顯得太沒志氣,于是陳克說:“我是想,到了北京機會更多一些。”
“這兒不是挺好的嘛。”很顯然,父親不希望陳克去外面工作。
“也不能說不好,就是工資低了點兒,每個月工資就那么兩千多塊錢,覺得挺沒勁。”陳克說的也是實話。
“其實嘛,收入這個東西得綜合了看。你雖然工資一年就那么幾萬元,可你福利好啊。工作穩(wěn)定,社會地位高,你知不知道多少人羨慕你?就社會上那些人,他們雖然一年收入百八十萬元,但幸福感都沒你強。”陳克父親反駁道。
陳克說:“爸,你是不是有點夸大了,我沒覺得我幸福感有多強。一個月兩千多塊錢工資,夠干嘛?要不是我還會打游戲賣裝備賺點小錢,恐怕連張去北京的車票都買不起,我哪來那么多幸福感?”
“那你覺得你去了北京能掙多少,一個月一萬元,還是十萬元?外邊的錢有那么好賺嗎?”父親哼了一聲。
陳克答:“我去北京能做到什么地步現(xiàn)在沒法說,但至少存在賺大錢的可能,可是在這兒呢,能拿到多少一下就算得出來。像你這樣的中學高級教師,工作快三十年了,一個月也就拿三千塊錢。你說讓我這么熬著,多沒意思。”
“別跟我扯這些沒用的,你就說吧,是不是依依讓你過去的?”父親說。
“有一半的原因吧。我想去北京主要還是為了我個人的發(fā)展考慮。”顯然陳克不愿承認這個沒出息的理由。
“胡鬧!”陳春華略有憤怒,“那個依依有飯碗重要嗎?”
“爸,這跟飯碗有什么關(guān)系。我不至于不在這兒干就吃不上飯了吧?”陳克答。
“吃飯跟吃飯不一樣!你在這兒捧的是鐵飯碗!”
“爸,你說真的鐵飯碗未必就那么好。就說你吧,當年你也拿著鐵飯碗,不是一樣想下海嗎?”陳克開始說起父親來了。
1992年舉國上下掀起一股“下海”熱,無數(shù)的公務員與事業(yè)單位職員下海淘金。時任中學教師的陳春華,因為工資太低,也辦理停薪留職下海。作為一個高考錄取率很低時期的大學生,他有著超越90%同齡人的智商,理所當然地認為此去會獲得成功。
但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他跑去深圳,找了家報社落腳,折騰了幾個月弄不來報道,更沒有有用的人脈,半年后便灰溜溜地回到學校,這才發(fā)現(xiàn)在學校當老師是挺幸福的事情。他深刻記得那一段日子,孤身漂泊在外,沒有任何依靠,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想掙你的錢,想利用你,想打你的主意。既要防著這個,又要想著那個。
經(jīng)歷過,才會知道不容易;失去了,才會懂得去珍惜。如今,陳春華更珍惜現(xiàn)在的日子,雖然工資不高,但雙休、寒暑假是保證的,不用為工資發(fā)愁,自有財政局為他考慮。平時養(yǎng)養(yǎng)花、讀讀書,日子逍遙快活。
“爸爸下過海,太知道下海的不容易,所以更反對你現(xiàn)在去北京!你現(xiàn)在還年輕,遇到的事情太少,等過幾年你就知道鐵飯碗的好處了。”他從書柜里抽出一本《水滸傳》,手撫封面,頗有感觸地說,“我一直在想,什么大碗喝酒、大秤分金,那都是梁山泊招人的廣告,騙人的,有碗野菜湯喝餓不死就算不錯了。真要是那么快活,宋江他們又何必想盡辦法回體制里當公務員!”
陳克應道:“爸,你聽說過沒有,所謂的鐵飯碗,不是一輩子在一個地方吃飯,而是無論什么時候走到哪兒,都有飯吃!”
陳春華沒有作答,只是“哼”了一聲,以示對這種論調(diào)不屑一顧。
“爸,你有沒有想過,以后的公務員未必就是鐵飯碗?以前那些老國企的也捧鐵飯碗,可后來不也變了嗎,都得去市場里邊找飯吃。我留意了一下,現(xiàn)在每年都有關(guān)于打破公務員鐵飯碗的討論,呼聲是一年比一年高。我現(xiàn)在端的是鐵飯碗,可要是過二十年,你能說世界會怎么樣?所以說,我們得樹立新的觀念,學著在競爭中捧起鐵飯碗,從現(xiàn)在開始就不能害怕競爭。”陳克也不甘示弱。
“亂說。在全世界公務員都是最穩(wěn)定的公務員只要不犯大的錯誤,都是終身制的。你別為了要去北京就什么話都敢說,我告訴你,你還騙不了你爸。”陳克的父親反應也很強烈。
“爸,我覺得這些事情你太悲觀了。你要知道,這個世界一天天變得更文明,一天天變得更進步。二十年前,你和媽媽存好幾年錢才買了一臺彩電,現(xiàn)在你一個月的工資就能買三臺;十年前你用三個月的收入裝了一部電話,現(xiàn)在你一個月工資就能買三部手機。
社會進步了,物資只會越來越便宜,吃飯越來越不是問題。經(jīng)濟落后的時候,有飯吃就是幸福;經(jīng)濟發(fā)達了,人跟人的感情才是幸福的。再說了,我雖然不算頂尖,好歹也算是名牌大學出來的,要是我都吃不上飯,那可能嗎?所以說,我覺得你擔心的那些,根本就沒必要。”陳克只能耐心地勸說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