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四章-文苑
黃河氣勢
山有山性,樹有樹性,河有河性。
不管世界上有多少條大江大河,但我要說:黃河的河性最為獨特,就像黃河水奪目耀眼。
我多次地看過黃河,讀過黃河,品味過黃河。每一次站在黃河高高的岸上,急切的目光與那恢宏的水光一觸碰,就會碰出一腔沸騰的豪情。仿佛按下一個鈕鍵,一盞燈突然崩放出雪燦的光華,一瞬之間,我領(lǐng)悟到一次次被黃河打動、震撼、鼓搏的根由,就源于黃河與生俱來的河性,這一河性可以凝縮和精括為兩個字:氣勢!
是的,黃河的河性在于生命的氣勢,一股撲面而來的雄美宏壯的氣勢。那情形,一如日出帶給萬物以熱情、感召和歡欣。
氣,是萬物的生命之根,小以草木蜂蝶為例,大以宇宙星系而論,都因氣而孕生而存活而千姿百態(tài)?!独献印吩唬?ldquo;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肚f子》云,“人之生,氣之聚也。氣聚則為生,散則為死”。勢,為一物之能量,正如物理學(xué)上所說的“勢能”,是一物內(nèi)在品質(zhì)和力量發(fā)散透射出的一片看不見的光芒。軍隊作戰(zhàn)自古講士氣,講軍勢,《孫子兵法》有個頗為生動的比喻,他說在一座千仞山頂轉(zhuǎn)動一塊圓形狀的石頭,那就是“勢”。中國辭典里“氣貫如虹”、“勢如破竹”、“審時度勢”、“氣勢磅礴”等一系列成語典故,都是對“氣勢”的不同形容和解釋。
“黃河落天走東海”;“黃河遠上白云間”。黃河之水來自雪山冰峰,天然地就擁有了雪蓮靈芝的高貴和圣潔以及不朽,帶了雪域高原特有的狂野和奔放。而九九八十一曲的險途,又使她積蓄了渾厚包容的底蘊,千雕萬塑出百折不回氣吞萬里的獨特秉性和氣勢。
天道酬勤,厚德載物。黃河氣勢是黃河的青春黃河的魂,它春春秋秋,世世代代,鼓舞著黃河兒女添柴加薪,奮發(fā)圖強,使中華民族的文明之火,明明暗暗,越燃越旺。
我常常在情緒的潮水低落之時,就去回首看一眼黃河,領(lǐng)略一下那洶涌激蕩的黃河氣勢。頓然,渾身就蒸騰起一股火火的激情和力量,我把這樣的體會和感受詩成一句人生的激勵,書寫在生活的扉頁:
把腳步邁得像波浪一樣澎湃有力吧
我們的身后是永遠的黃河……
黃河之春
有一年,我趕上了黃河破冰,心里翼然飛出一個明媚又悅耳的詞:春之聲。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雜花盈樹,那是寫照江南。在北方,在黃河,三月卻是一片沉靜,一派的按兵不動。分明是埋伏了千軍萬馬,卻看不出一絲一影的動靜,“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有時靜得直叫人心里發(fā)慌,發(fā)毛,甚至有點兒疼痛。
終于有一天,或許是正午,或許是在傍晚,黃河開始陣痛了,黃河孕懷的春天就要分娩了。黃河陣痛是驚心動魄的,黃河之春的分娩牽掛得人夜不能寐。在冰下由冷到暖孕育了整整一個冬天的黃河春水,生生地漲痛了蛇一樣彎曲的河床;一浪浪的牙齒,新銳地撕咬著厚厚的冰層;冰面上明亮亮地浮著一層熱氣,經(jīng)了陽光的筆墨,像一朵朵紫煙,裊裊然在那里開合聚散。這時你如果是在冰上站著,走著,就端端地應(yīng)了那句如履薄冰的成語,你會感到腳下踩著的冰,好像一根琴弦在微微顫動,顫動得你的心都快要跳出來……,一個濕漉漉、活潑潑的春天,像一條金魚,隨時會躍出水面,以盎然的生機和蓬勃,刷新人間。
轟隆——,黃河破冰之聲,像一閃春雷,宣告了中國春天的誕生。
鋼化玻璃似的冰河,被長長而鮮鮮地撕開一縫裂口,一道、兩道……像葉脈狀像樹冠形像根須樣像蛛網(wǎng)圖像分叉的曲徑像一面銀質(zhì)的鏡子被擊碎……那碎裂的冰塊,或巨碩,或玲瓏,你擠我,我推你,滿河床地碰撞著,交疊著,響亮著,其勢如千帆競發(fā),百舸爭流,蔚為壯觀?;鹄崩钡狞S河春水從冰縫里噴濺出來,像早晨的霞光一樣鮮嫩熾烈,溫暖地照耀著每一寸天空和土地,歌唱著所有的希望和美好,打濕干燥的時間和人們焦灼的期待。
冬小麥眨一眨惺忪的眼睛,白樺樹柔軟一下枝枝干干的筋骨,三葉草輕淺地唱起新綠的歌謠,深棕色的蚯蚓緩緩蠕動生命的復(fù)活。誰家的小馬駒跑到田野上撒歡?哪家的灰毛驢在院子里一邊打滾一邊歡叫?從一樹枝頭跳落到另一樹枝頭的,不是惱人的麻雀,那是忙著播音的布谷鳥……拉門聲,開窗聲,雞鳴聲,狗叫聲,口哨聲,鴿哨聲,柳哨聲,男人的咳嗽聲,女人的呦喝聲,鄰居間的對話聲,農(nóng)具碰擊的金屬聲,學(xué)校的響鈴聲,孩子們的歡笑聲……匯織成一曲春滿人間的交響樂,像追趕陽光的鮮草,在黃河兩岸生機著,蔓延著,波浪著……
黃河破冰,是人間最雄美宏燦的春之聲,這以前江南的萬紫千紅,都好像是為黃河之春鋪墊、喧染和前奏。從黃河破冰那一刻開始,中國的春天就真正地降臨了,一場春天的好戲,拉開了恢宏壯美的大幕……
黃河日出
黃河日出,是黃河萬千勝狀的一幕點睛之景。
天色透出船帆一樣的白,我來到黃河岸畔一處高高的塬上,順著黃河?xùn)|去的身影,遠望河天相銜的一線,靜候日出的輝煌與宏美。
晨靄中的黃河,靜影沉璧,流波無聲,載著兩岸寧謐的村莊,仿佛在搖籃一個千年的夢境。我彎腰撿起一顆蘋果大小的石子,使著勁兒,朝黃河的中流甩去,幻然聽得一聲“砰”,卻分明未見到一瓣浪花——黃河是如此得沉靜和深邃,以至于遠遠超越著我想象的尺度和能力。
……
河天吞吐之處,帆樣的白漸呈一扇寶石紅艷。俄頃,隨著扇面緩緩收攏,寶石紅徐徐然濃烈深重起來,紅得像中國傳統(tǒng)的年夜,紅得像我胸中一團澎湃的激情,紅得像宗教信仰里一個神圣的名詞,直至紅成一爐沖天的焰火。焰火的曲線和紋絡(luò),狀然分明,呼呼搖蕩。兀然,紅爐底部明燦燦地劃出一道金弧。這金弧拔節(jié)而長,一寸一寸地攀升,一彎一彎地豐圓,我咚咚的心跳響過一百下,她已將那一爐焰火吸納收回,丹然生成一輪碩美無比的鮮紅,轟隆隆地點燃沉睡的時間和空間。
靜如處子的黃河,霎時躍動起來,九曲十八彎的巨大身軀,蓬勃地擺動著,奔突著,歡騰著,翔舞著……像一條見首不見尾的神龍。不,不是像,而是——是——黃河就是一條神龍,巨龍,金龍。“一望平沙萬里明”,那噴薄而出的紅日,不正是黃河游龍光芒萬丈的眼睛!
一條東方睡龍訇然醒來,無論怎樣,都是一幕驚天動地的神奇和壯麗。
那么,與其說我在領(lǐng)略黃河日出,就毋寧說是在發(fā)現(xiàn)一條金龍的誕生。
是的,黃河是一條龍河,一條金色的龍河。龍“是一種有鱗有須、能興云作雨的神異動物”,“生于水,被五色而游”。黃河以金波黃浪為鱗,以騰騰蒸氣為須,巨型的身姿,從天而降,耕云播雨,發(fā)祥人類,澤被天下。“黃河九曲天邊落”,“黃河西來決昆侖”。黃河流經(jīng)之處,沿岸多少地理風(fēng)物,皆以龍而命名,遂連成一條蜿蜒而閃耀文化色彩的“龍帶”:龍門、龍門山、龍門石窟、龍舟、龍山文化……。《周易》和《尚書》分別線裝有“龍馬負圖”的經(jīng)典傳說:“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伏羲王天下,龍馬出河,遂則其文以畫八卦”?!督癖局駮浤辍芬舶l(fā)出類似的聲音:“龍圖出河,龜書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軒轅。”原來,黃河自古就是孕育龍馬和華夏文明的神奇搖籃,是那兩條永遠的陰陽魚合歡而抱的生命家園。音樂般悠揚起伏的黃河沿岸,成為神農(nóng)氏啟蒙黃河兒女采桑養(yǎng)蠶、春種秋收的圣地和溫暖之鄉(xiāng)。
龍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圖騰,是中華大地上多民族古老圖騰集中融匯的吉祥靈物,因而便是中華民族發(fā)明和文化肇端與衍展的象征。黃河,則是中國龍飛騰的雄姿化身,它博采千河之浪,兼容萬溪之波,生生不息,浩浩長流,正是《詩經(jīng)》所詠之景與《莊子》所狀之貌:“河水洋洋,北流活活”;“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遂成中華民族燦爛不朽的精神之魂。我們腳下的這片黃色土地,黃土地上生長的金色麥穗和向日葵,我們特征鮮明的黃色皮膚,我們與生俱來的對金黃色彩的熱愛,以及我們幾千年來飽經(jīng)風(fēng)吹雨打的痛苦和歡樂,都與黃河這條金色的龍河,有著一種天然的花與根那樣的血脈相連……
黃河之曲
黃河之曲,曲之黃河。這里的“曲”,是曲折的“曲”,而不是歌曲的“曲”,也不是藏語所指的“河”,——黃河在藏語里稱“瑪曲”,亦謂孔雀河。
黃河曲。多曲?——九曲。你聽,黃河塬上飄來的民歌——
九十九朵云彩九十九座山
黃河生來九十九道彎
九十九道彎上九十九只船
九十九只船上九十九根竿
九十九座山上九十九個險
黃河生來九十九道彎
九十九道彎上九十九只船
九十九個艄公來把船兒扳
……
九在這里也不是一個實數(shù),而是一種虛指,一種形容。因為九是九位自然數(shù)里最大的數(shù)目,藉此引發(fā)你黃河是多么得曲、怎樣得彎的想象。還有,九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個吉祥且?guī)Я它c兒神秘色彩的數(shù)字:九龍、九天、九州、九鼎;九九重陽節(jié),九九艷陽天,嚴(yán)冬飛雪有“數(shù)九”的民諺,似水流年有“逢九”的民俗;屈原辭賦有名篇《九歌》、《九章》……
道路須直,以求通達。流水多曲,以曲為美。王羲之《蘭亭集序》有極為養(yǎng)眼養(yǎng)心的文字:“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由此說來,曲,也可以理解為流水的一種特質(zhì),一脈靈性。
黃河繞過阿尼瑪卿山北麓,挺進西北,澤被青海省,浩然開辟了第一個巨大的黃河河曲。之后,在青海湖修整一番,揮師東北,像一只山鷹,像一抹白云,像一朵漂移的雪蓮,從青藏高原擦身而過,遂蜿蜒至黃土高原,天然地劃出第二個開闊的河曲……。黃河的每一曲,每一折,都會彎成一片沃野花地,饋贈人類作繁衍生息的錦繡家園。——那是黃河母親溫暖馨香的臂彎,是黃河母親惠施人類的一份深情厚愛。中條山西南麓的晉西南河曲區(qū)域,那里曾經(jīng)林壑優(yōu)美,蔚然深秀;岸芷汀蘭,郁郁青青;羚羊麋鹿嬉戲出沒,黃鸝百靈呼應(yīng)唱和。是最早的黃河先民西候度人發(fā)祥的搖籃和“詩意地棲居之地”。今天黃河流域因“曲”而命名的垣曲縣、河曲縣、曲沃縣、曲阜縣……都是憑借黃河曲成的一方水土,而擁有了生命的坐落和衍展的物華靈境。
黃河之曲,不僅是黃河歷史和生命流動的詮釋與解讀,而且是人類歷史進程、社會發(fā)展脈絡(luò)的形象化演示和揭秘。曲是一種方法,一種藝術(shù),因而也是一種哲學(xué)。曲水善變,隨方就圓,看似柔靜,實則堅韌無比。退,為了進;曲,受命于直。直是黃河曲折前行的深刻力量,決定著流水迂回奔騰、柳岸花明的形態(tài)。就連那一河波浪,也都采取了抑揚頓挫、澎湃起伏的姿勢,推進著與生俱來的夢想與向往。
黃河九曲,百折不回。“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巨靈咆哮劈西山,洪波噴流射東海。”是的,黃河的形狀和路線是彎曲的,然而方向、目標(biāo)和追求,卻是既定的,明確的,亙古不變的,那就是迎著太陽,奔匯大海——蔚藍色的希望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