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為媽媽之前-情感
我們很少想過,媽媽在成為媽媽之前是什么樣子,也很少見過,爸爸在成為爸爸之前是什么樣子。
從前,我以為我媽特別膽大,什么都不怕。
結(jié)果,前些日子,臺風(fēng)天,紗窗開了個小縫兒,飛進了一只蝙蝠。
那是我第一次認真看到這樣的畫面:她拿著蒼蠅拍,一邊瞎嚷嚷著,扭過頭不敢看。一邊無目的地手亂揮著,嚇得那只可憐的蝙蝠也跟著慌不擇路地亂飛。
我記起翻媽媽小時候的相冊,那個稚氣未脫的精致小姑娘,扎著頭花,抱著洋娃娃坐在小木馬上。
翻了幾頁,照片里的姑娘再大一些了,就變作一個穿長裙的少女,站在海岸邊,纖細又幼嫩。
那個怕黑又怕鬼的小女人,在所愛的人最脆弱的時候,變得極其強大。
《我們仨》里面有一段情節(jié)。
楊絳和錢鐘書一起處理蝦,剛開始楊絳還假裝勇猛地說:“不就是蝦嗎?我懂的,要剪掉須須和腳。”
結(jié)果她剛剪了一刀,蝦子就抽動起來,她嚇得扔下剪子,扔下蝦,逃出廚房。
后來,夫女都先后離她而去。錢鐘書走的時候,這個連蝦都不敢剪的女人,附到愛人耳邊對他說:“你放心,有我吶!”
女人本弱,為女、為妻、為母則剛。
楊絳說:“媒體說我內(nèi)心沉穩(wěn)和強大。其實,鐘書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壓根兒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間,打掃現(xiàn)場,盡我應(yīng)盡的責(zé)任。”
并不是她不再害怕了,而是有了更弱小,更需要保護的人,她遏制了自己的恐懼。
有的時候我們不再恐懼,不是因為恐懼本身減弱了,而是因為我們有了“必須不去恐懼”的理由。
為人父母,在曾經(jīng)的我看來,大概是天下最不幸的事了。
一想到一個個美艷靈動的少女,本該和閨蜜一起喝著甜蜜的下午茶。轉(zhuǎn)眼間有了孩子,抱著他每天圍在灶臺邊走來走去,柴米油鹽的話題占據(jù)了全部,為人父母的一群女人,像鴨子似得聒噪個沒完。
但其實為人父母還有另一種含義,是他開始變得勇敢或者溫和,開始接受以前不能接受的事情,開始因為被人依賴而咬咬牙努力下去。
媽媽是在我們出生之后才成為的媽媽。
那個明眸善睞的少女一定在你出生伊始,對著襁褓里嗷嗷待哺的你,說著“謝謝你做我的孩子,那些曾經(jīng)令我害怕過的東西,我不會讓你碰到”。
爸爸是在我們出生之后才成為的爸爸。
那個叱咤風(fēng)云的男孩一定在你出生伊始,對著襁褓里嗷嗷待哺的你,說著“從今晚后,想給你一個安定的家庭,想給你安穩(wěn)快樂的童年”。
你我的父母都如是,而我們中間的大多數(shù)人,也終將會成為如他們一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