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結束了我的青春期-成長
我的青春期到底是什么時候結束的呢?細細想來,若真有那么一刻,應該是在我閱讀《傅雷家書》的時候,書中是翻譯家傅雷和他的兒子傅聰?shù)纳习俜饧倚?。在讀書前,我聽無數(shù)人推介過此書,說好得不得了。我初讀時卻滿是懷疑,不就是本家長里短的書信集嘛。
書中的確是一些生活里的瑣事。傅聰性急,傅雷教他如何與人相處,告誡他說話一定要注意態(tài)度、語氣、姿勢、聲音大小,不然你本好意,對方卻因你態(tài)度不佳而生反感,豈不浪費;傅聰與女友分手,傷心欲絕,傅雷也寫信勸慰:“單單執(zhí)著于當年一段美妙的夢境,希望這夢境將來會成為現(xiàn)實,那么我警告你,你可能會遇到悲劇的……歌德的太太克里斯丁納是一個極庸俗的女子,但歌德的藝術成就是靠了和平寧靜的夫妻生活促成的。過去的羅曼史讓它成為我們一個美麗的回憶……我認為這是最明哲的辦法。”
讀書過半,我覺得傅家的家教真好,父親細膩地教導孩子如何與他人和世界相處。當時我不知道,在讀到后半部分時,我的青春期就要結束了。書中傅聰出國留學,懷揣遠大理想,有時疏于給父母寫信,傅雷寫信責怪:“你若同情天下人,何不從自己的父母開始呢?”
正是在這句話中,我結束了自己的青春期。人長大是從和解開始,我先和父母和解。我暗自揣測,每個人在青春期結束時都要學習和解。青春期之前,你是你,世界是世界,你的快樂和悲傷與世界無關,而青春期結束之后,你會學著與世界相處。
當時我剛大學畢業(yè),住在廣州為工作與感情焦慮,整日不出房門。我住在員村二橫路的“握手樓”里,電話信號不好。某日打電話回家,媽媽問為什么上午打不通我的電話,最近在做什么。我一時哽咽說不出話來,自己苦惱頗多,不知如何開口,只問她最近如何,家里是否還好,說著說著我的語調漸變,努力克制著不哭。我媽像聽出我的聲音不對,便假意問我是不是感冒了,我順水推舟說是的,不讓彼此因為哭泣而尷尬。她著急地叮囑我記得吃藥打針,最后匆匆掛了電話。我想她是聽不得我痛苦,所以干脆屏蔽我的信息。
掛了電話后,我獨自在房內為自己讓千里之外的父母徒添苦惱感到羞愧。我想那就是我青春期結束的時刻。這一刻,青春期無聲“斷奶”。與任何人一樣,青春期結束后,我不再住在自己的世界里,而是開始在世界上尋找自己的位置。有人說青春是一筆財富,它意味著你擁有最無憂無慮的時節(jié)。我不這么看。我覺得青春像一種殘疾,你對世界無能為力,而世界對你也殘酷不堪。我并不清楚青春期過后人會遭遇什么,只是想著在“斷奶”的那一刻所體會到的陣痛、遺憾和收獲,大概會出現(xiàn)在每個人身上。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每個人都會像我一樣覺得:太好了,它終于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