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錢的情誼-情感
十多年前的一天,我在北京站的人群中遇到了一個姓趙的戰(zhàn)友。他和我是一個連卻不一個班的,他和我一樣都屬于不愛說話的人,所以我們當兵期間的交流不多——電視劇里的士兵一到休息時間總是打打鬧鬧的,事實上并不是那樣的,休息時間有休息時間的事要干,實在沒有事情,到別的連串串老鄉(xiāng)才是最不錯的選擇。
我請他在北京站東面的小胡同里簡單吃了頓飯。他告訴我他在老家做服裝生意,來北京是來上貨的。他似乎沒有太多想說自己生意的意思,于是我們就談連隊,但居然還是談不出來什么。他記憶的東西和我記憶的東西基本沒有重疊。也許他和我一樣認為:沒有想到過了這么多年,他還是那么不善言談。飯吃得匆匆忙忙,我們交換了一下手機號,就告辭了,至今沒有再遇見過。但是開頭的四五年,他年年都給我發(fā)短信。頭兩年還都是很樸實的拜年話,并署上自己的名字。我都回復了。后來,拜年話開始文采飛揚,而且也不署名了,我一看,就知道是群發(fā)短信,甚至能肯定那短信是轉(zhuǎn)發(fā)別人發(fā)給他的。于是就不再回復他。他似乎還很敏感,我也就是兩次(兩年)不回復他,他就失去了聯(lián)系。有一次,一個人喝多了酒,特別想給一個不常聯(lián)系、或者說很可能永不會再見面的人打個電話瞎侃一通,想起了他,但撥過去,卻已經(jīng)是空號了。
那一年,我也正式離開了部隊,沒事就和父親在一起嘮叨,有一回我就嘮到了這個戰(zhàn)友,意思是朋友就得常聯(lián)系,因為一不小心,就會丟掉一個。父親隨口說,丟了就丟了吧,也不過就是個泛泛之交。我對父親說,哪有那么多的生死之交。父親沒有吱聲。然后我又抱怨,說這個人老是給我群發(fā)短信,所以我才不愿意理他的。父親似乎在揣摩我想說什么意思,也許只是為了打擊剛才我對他的反駁,他盯著我看了一會兒,最后說:“群發(fā)短信不要花一毛錢呀?你跟人家的交情值那一毛錢嗎?”
那年除夕晚上,陪父母看春節(jié)晚會,主持人向全軍和武警部隊指戰(zhàn)員拜年。我嘆息一聲說:“沒我的份了,剛脫軍裝,這幫人就不給我拜年了。”父親瞅瞅我說:“群發(fā)短信這會兒也是好了?他也就那么一說,根本就不知道你的手機號碼是多少。”這么多年來,很多人越來越反感群發(fā)短信,覺得別人對自己不夠真誠,我卻沒有那么計較了,而且越來越不計較了。朋友們大多人到中年,特別過年的時候,不知道有多少事要忙,能抽出時間來群發(fā)一下短信,也算有情有義了。不說別的,至少也耽誤人家一圈麻將吧。這些年,手機也換了三四個了,每次換手機我都沒有把那幫戰(zhàn)友的空號刪了,一是怕忘了他們的姓名,二是提醒自己:人家能給你一個群發(fā)的短信,至少手機里還有你。
最近又換手機了,他的空號依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