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名處境尷尬-成長
前不久,一條微信段子在朋友圈里瘋傳:各行各業(yè)老大與老二PK,受傷的并非是對方,而是老三。就比如:王老吉PK加多寶,和其正消失了;蘋果PK三星,諾基亞消失了……段子讓人一笑,細細想想還真是,放到企業(yè)的競爭中,二虎相爭,后半句往往不是“必有一傷”,而是“殃及池魚”。
原因不難想到。兩大品牌斗得你死我活,都想當“天下第一”,雖然有輸有贏,可輸?shù)氖袌龇蓊~不會差到哪里去。一場場爭斗下來,兩邊都占據(jù)了公眾視線,媒體曝光鋪天蓋地。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當紅品牌發(fā)布個新產(chǎn)品,不用宣傳,新聞話題自己就出來了;而坐著冷板凳的公司,即使砸錢做廣告,反響也越來越小。如今不少行業(yè)的“第一”,過去往往連第三也不是。金山、瑞星、卡巴斯基們?nèi)盒壑鹇箽⒍拒浖r,360的開發(fā)者還在做著流氓軟件;手機市場百花齊放時,蘋果電腦都還只有小眾擁躉。能追上新老大的第二名,或是還在和顛覆者苦苦纏斗的舊日老大,也都有兩把刷子:要么有及時的轉(zhuǎn)型行動,要么有精準的市場定位。
再來看看第三名們。相比排在更后面的品牌,老三們大多是真正的好東西,一板一眼、穩(wěn)扎穩(wěn)打,不少這類品牌還擁有過異常忠實的消費群體。比如筆者在蘋果和三星的包圍中,就曾是諾基亞的頑固擁護者,堅信它能砸開核桃的過硬品質(zhì)。筆者一位朋友則是除了卡巴斯基啥都不信,年復(fù)一年地為之續(xù)費,怎么勸也不肯安裝其他任何不要錢的軟件。
可當你真正落在后面,再忠實的消費者也會漸漸離去。因為消費者總有期盼,希望老三們爭一口氣,做出點跟上時代的東西??伤鼈儏s在喧鬧的競爭中太過安靜,以至銷聲匿跡,一次次讓人失望,也讓人遺忘。
過去,排名第三是個穩(wěn)妥的位置,有一些固定消費群體,有一些自己的特色,離風口浪尖又稍稍遠一些。可現(xiàn)在,“贏者通吃”的時代,第三名的處境很尷尬:一方面與前兩名的差距越來越大;另一方面自身往往體量不小,難以靈活掉頭,論創(chuàng)新和活力,還及不上排名更靠后的品牌和企業(yè)。當然,老三有基礎(chǔ)有品牌價值,還容易成為前兩名視線內(nèi)的收購對象,舉步維艱的第三名,有時候撒手也是一條出路。
對于很多滿足于不溫不火、故步自封的企業(yè),“第三名消失”的現(xiàn)象,或許可以敲響一記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