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朝母親開槍-情感
1960年,山里餓死了人,公社組織了十幾個生產(chǎn)隊,圍了兩個山頭,要把這個范圍內(nèi)的猴子趕盡殺絕。不為別的,就為了肚子。兩座山的樹木全被伐光,最終一千多人將三群猴子圍困在一個不大的山包上。猴子的四周沒有了樹木,被黑壓壓的人群層層包圍,插翅難逃。猴群不動聲色地在有限的林子里躲藏著;人在四周安營扎寨,時時地敲擊響器,大聲吶喊,不給猴群以歇息的機會。三日以后,猴群已精疲力竭,準(zhǔn)備冒死突圍;人也做好了準(zhǔn)備,開始收網(wǎng)進(jìn)攻。于是,小小的林子里展開了激戰(zhàn),猴群中的老弱婦孺向中間靠攏,以求存活;人群中的老弱婦孺在外圍吶喊,造出聲勢;青壯年進(jìn)行廝殺,彼此都拼出全部力氣浴血奮戰(zhàn),說到底都是為了活命。戰(zhàn)斗整整進(jìn)行了一個白天,黃昏時候,林子漸漸平息了下來,無數(shù)的死猴被收斂在一起,各生產(chǎn)隊按人頭進(jìn)行分配。
那天,有兩個老獵人沒有參加分配,他們倆為追擊一只母猴來到被砍伐后的禿山坡上。母猴懷里緊緊抱著自己的崽,背上背著搶出來的別的猴的崽,匆忙地沿著荒瘠的山嶺逃竄。兩個老獵人拿著獵槍窮追不舍,他們分頭包抄,和母猴兜圈子,消耗它的體力。母猴慌不擇路,最終爬上了空地一棵孤零零的小樹。這棵樹太小了,幾乎禁不住猴子的重量,絕對是砍伐者的疏忽,他根本沒把它看成一棵“樹”。上了“樹”的母猴再也無路可逃,它絕望地望著追趕到眼前的獵人,更緊地?fù)ё×怂尼獭?br/>
絕佳的角度,絕佳的時機,兩個獵人同時舉起了獵槍。正要扣動扳機,他們看到母猴突然做了一個手勢,兩人一愣,分散了注意力。就在這猶疑間,只見母猴將背上的、懷中的小崽兒一同摟在胸前,喂它們吃奶。兩個小東西大約是不餓,吃了幾口便不吃了。這時,母猴將它們擱在更高的樹杈上,自己上上下下摘了許多樹葉子,將奶水一滴滴擠在葉子上,擱在小猴能夠夠到的地方。做完了這些事,母猴緩緩地轉(zhuǎn)過身,面對著獵人,用前爪捂住了雙眼。
母猴的意思很明確:
現(xiàn)在可以開槍了……
母猴的背后映襯著落日的余暉、一片凄艷的晚霞和群山的剪影,兩只小猴在樹梢上天真無邪地嬉鬧,全不知危險近在眼前。兩位獵人的槍放下了,永遠(yuǎn)地放下了。他們不能對母親開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