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那是愛情-情感
他算不上村里最俊的小伙子,卻是村里最壯實的小伙子,各種農(nóng)具家什使喚得最順溜的小伙子。在“民以食為天”的年代,這是多么重要的擇偶條件啊。村里的姑娘大多喜歡他,也就不足為怪了。
他的村莊在北部的邊疆,當時他已到了男大當婚的年齡,很快就要在那許多中意他的姑娘里挑一個做媳婦,在他看來,她們的條件差不多。
偏偏此時,從南方來了一群知青女孩。她們來自景色秀麗的城市,她們的面容也像花兒一樣明艷,把北方的小伙子看呆了。
他有意無意地推遲了娶媳婦的計劃,他有意無意地在知青面前顯擺他的漂亮身手。她們不是“向貧下中農(nóng)學習”來的嗎,果然對他很仰慕,很佩服,很崇拜。同時,她們十指纖纖,什么也不會,很需要他的幫助。
漸漸地,在漫山遍野的白雪中,在松木清香的小屋里,他和一個知青女孩有了浪漫的愛情故事,惹惱了村里所有的姑娘。
在那個年代,這樣的愛情很多,有結(jié)果的很少。先是她南方的父母死活不同意,最后,在知青返城大潮中,他們結(jié)束了這段無望的戀情。此時他已經(jīng)老大不小,他的同齡人的孩子都上小學了。村里那些姑娘先后都嫁了人,除了其中一位。也許,她未卜先知,預(yù)料會有這一天;也許,她真的很愛他。
知青姑娘回城后上了大學,有了體面的工作,嫁了對她很不錯的丈夫。后來丈夫移居澳洲,全家都去了。
新世紀之初,當年的知青都已年逾半百。有人發(fā)起,眾人響應(yīng),一趟一趟的知青專列,載著當年的人群,轟轟烈烈地再次北上,時隔30多年,還是興奮不已。
她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得知,特意從澳洲回來,她說要參加,一定要參加。她費了很多工夫,為鄉(xiāng)親們一一購買禮物,房東的,隊長的,小姐妹的,當然,還有他的。
場面的熱鬧可想而知,先是相互指認,然后,抱著,跳著,笑著,哭著……
她沒看見當年的戀人,她有一點失望,也僅僅是一點點,她很快被熱烈的氛圍、熱情的鄉(xiāng)親、噴香的麥餅淹沒裹挾。同時她想,他一定是有事耽擱著,他一定會來和自己見一面的。
遺憾的是一直到行程結(jié)束,他也沒有露面,她只好將為他買的一件毛衣托給別人轉(zhuǎn)交。鑼鼓喧天,鞭炮脆響,她來了,他怎么會不知道,早好幾天就知道了。那會兒,老漢坐在屋里裝一鍋又一鍋旱煙,吧嗒吧嗒地抽;他的老婆,拿個小凳坐在院里揀土豆,她看著他,不許他出門。
他們?yōu)榇诉€吵了一架。
這個邊疆的小村莊沒有什么變化,他們基本還像過去那樣吃喝拉撒、喜怒哀樂。
因此,白雪村莊的戀情,對她,早已成為過去;對他,至今仍然不能過去。
過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