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下好每一場雨-人生
由張藝謀導演的《影》播出后好評如潮,尤其竹林雨戲是一大看點,對劇情發(fā)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但是在拍攝現(xiàn)場,要下一場讓張藝謀導演滿意的雨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因為是用了高速攝像機,5K畫質,而那個雨一直有問題,所以拍出來的效果不是很好看?,F(xiàn)場特效師又一直調不到理想狀態(tài),于是,張藝謀導演急了,就對現(xiàn)場特效師張濤說:“不能讓一場雨戲在高速鏡頭下反復拍攝,也不能因為拍個特寫耽誤那么長時間,要盡快想辦法解決特寫時雨下不均勻的問題。”但不管張濤如何處理,雨就是下不均勻。
張藝謀導演見張濤一臉愁容,就耐心鼓勵他:“雨不能下到鏡頭,大小要合適,還要打光,所以,你想在一個固定的噴頭上滿足所有的要求是不現(xiàn)實的,我可以提示一下,你應該在下雨機器上動腦筋。”
張濤擺弄了半天,還是達不到要求,只好向張藝謀導演訴苦:“張導,下小雨太難了,確實很難讓它均勻地落下啊。”
但張藝謀導演毫不退步地說:“你的意思是弄不了是嗎?不行,就給你一個晚上的時間,明天你一定要給我解決這個問題。”
在張藝謀導演的高標準要求和精心指導下,張濤對下雨的噴頭做了多次改良,加上一些可調控裝置,終于可以調節(jié)下雨大小和遠近了,這樣才達到了張藝謀導演的要求。
為了使后期剪輯可用的資源更豐富,張藝謀導演又想到使用多機位同時拍攝的辦法。當然不同機位對用光和雨量的要求自然也不同,現(xiàn)場特效師張濤下的雨又達不到要求了。
在現(xiàn)場,只見張藝謀導演從對講機里不斷地對張濤說:“B機C機的雨不行,小濤知道雨小了嗎?”
張濤回答說:“我先調一下。”
可是調了半天,就是達不到多機位拍攝的要求。
張藝謀在對講機里對張濤說:“現(xiàn)在可以了嗎?有長焦、有廣角,所以肯定得靈活處理,那你給我解釋一下,怎么辦?不拍了?”
張濤只好跑過來征求意見:“我個人認為,單拍最合適,A機拍完再拍B機,兩個機器同時拍,真的很難都顧及到。”
張藝謀開導他說:“多機位拍攝有很多優(yōu)點,好的演員他的表演是連續(xù)的,這種戲會很完整,剪接的時候,也不會有不連續(xù)的感覺。我們的演員都是經(jīng)驗豐富的演員,尤其是感情比較往上頂?shù)膽?,一遍過就好,不能因為你下雨的問題,讓他們一遍一遍地來。”
張濤只好一直調試,兩個機位,一個正好是正順光,一個是大逆光,要下雨的話,逆光那個打個噴嚏都大,順光那個怎么補都不行。
張濤最后說喪氣話了:“我不就是一個管下雨的嗎?為什么要逼我懂那么多?要懂光,要懂電影鏡頭,還要懂構圖。”
張藝謀看張濤快崩潰了,就鼓勵他:“你想做這件事情,你就要做好,你要想辦法使你的下雨設備完善到能適應各種鏡頭。長焦,你用長焦的;寬畫幅,你用寬畫幅的。焦段不一樣也好,機位不一樣也好,都應該有相應的東西,去應對別人擺的機位,不要讓別人去找你。”
經(jīng)過反復調試,現(xiàn)場特效師張濤總算實現(xiàn)了導演的高要求?!队啊窔⑶鄷r,張藝謀導演對圓滿完成下雨任務的張濤最終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張藝謀說:“這是我從影以來雨最多的一次,從頭下到尾。”
后來媒體采訪時,張濤說:“張導拍戲,對所有部門的要求都是精益求精的,他是對細節(jié)要求特別高的人。有一段時間我就覺得自己身處地獄之中,無限壓力,但是有一天真要離開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這里才是真正的天堂,因為他教會了我很多東西,想要破繭成蝶,就要負重前行,經(jīng)歷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