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fēng)景二三里-文苑
風(fēng)景二三里,好風(fēng)景,無須千里追尋,就在不遠(yuǎn)處;舉目可望,緩步可游。
也許,就只是一座山。
山不大,山不高,但山上,必定有石有樹,有草有花,有飛鳥有蟲鳴。早晨,啟戶推窗,放眼而望,彌目一團(tuán)綠,鼻嗅一腔新,于是,目欣悅,心爽然。若然,有霧氣繚繞,朦朦朧朧,若隱若現(xiàn),美在隱約間,別具一份風(fēng)致,亦是美好。碧空如洗,小山清晰如畫,驀然間,一群飛鳥,破空而出,盤旋半山間,那就是天賜的一份驚喜。
閑暇無事,可信步而游。不太遠(yuǎn),不太累,緩緩行走于山道上,一步一歡喜,一步一悠然,一步一逍遙。
高大的是樹,崚嶒的是石。走累了,可于樹下一躺,可于石上一坐;樹下,綠草如茵,躺在大樹下,你就躺在了大自然的被褥上;巖石堅(jiān)硬如鐵,坐在巖石上,你就撫摸到了時(shí)間深處大自然的筋骨;一躺一坐間,你就成為了一名真正意義上的自然之子。山道逶迤,山花爛漫,走著,走著,你順手采一朵路邊花,一朵很樸素的山花,卻讓你,嗅到了大自然的清芬。走著,走著,驀然間,幾聲鳥鳴傳來,清脆,嘹亮,回蕩山林間,于是,你情不自禁,舉目尋覓,一臉的驚喜,感覺那山也妖嬈,那山也在笑……
你愛那座山,山不大,山不高,山在二三里處。
也許,就只是一條溪。
溪不寬,水不大,不能撐船,無須擺渡,但卻四季長流,涓涓不息。溪底,有積年的淤泥,泥中生長著搖曳的水草,水草間浮游著幾尾草魚。溪岸上,栽植著幾行曲柳,近水處,有葦荻數(shù)叢,菖蒲幾簇;夏日水漲,便就蛙聲一溪。溪雖小,但溪之美,備焉。
因?yàn)榫嚯x近,夏日的早晨,你就可能習(xí)慣于緩步溪邊,洗一把臉。然后,站立岸邊,看一河之風(fēng)景,觀水中之游魚。水至清,草至綠,流淌的是一河清澈,彌目的是滿眼翠碧。于是,眼綠了,心清了,你淳樸、圣潔如稚子。水至柔,至柔易生情,若然你讀過幾本書,此時(shí),你又怎能不情由心生,浮想聯(lián)翩?
看水流,夫子的那句名言“逝者如斯夫”,也許就會(huì)禁不住脫口而出;腳伸入水中,涼水蕩漾腳膚,《孟子·離婁上》中那首《滄浪之水》的幾句歌詞,也許就會(huì)油然回響:“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若然,凝心觀魚,或許,對(duì)于莊子的“魚之樂”,你也就有一份感同身受了。
看一條小溪,就是在讀一首晚唐詩,淡寂中,卻有著一份豐富的意蘊(yùn)。
無山,無水,二三里處,也許就只是一片莊稼地。
那也很好,也有至美之風(fēng)景——那便是土地上莊稼的生長,和莊稼人的耕耘、收獲。
春天里,你看他們播種;夏天里,你看他們耕耘;秋天里,你則看他們收獲。
揮汗如雨,你就能充分地感受“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寓意;莊稼蔥郁,滿目綠色,你就可以盡享“平疇交遠(yuǎn)風(fēng),良苗亦懷新”的欣悅;田間休息,你可以走近老農(nóng),與之“披草共來往”;莊稼豐收了,場院就鋪在田地間,你即可“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與老農(nóng)共享豐收的快樂和幸福。
面對(duì)一片土地,面對(duì)那些勞作的農(nóng)人,你就會(huì)明白:人世間最美的風(fēng)景,其實(shí)是勞動(dòng)著的人。
風(fēng)景二三里,無須千里追尋——心有所寄,便是好風(fēng)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