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丸的理想生活-成長視窗

網絡整理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鹿丸的理想生活-成長視窗

上高二的一天,班主任問我們心中理想的職業(yè)。大家挨個發(fā)言,描繪自己想象中的美好未來。輪到我的同學韓,他說,自己心中最理想的職業(yè),是當一個夜班的收發(fā)室看門人。
  
  全班嘩然,老師則有點暈。韓是尖子生,有考北大清華的希望,這種“消極”的思想傾向,自然引起老師的重視。接下來幾天,他接受了輪番的思想“撫慰”。他卻始終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每天該做題做題,該發(fā)呆發(fā)呆,該聽音樂聽音樂,該打球打球,該下棋下棋,閑余時間捧著一本厚書啃著,我過去翻了翻封面,是《資本論》。
  
  事情過去很久,一次跟他聊天時,我再次提起他這個理想,想問個究竟,他輕描淡寫地說:“那個職業(yè)不好嗎?收發(fā)室夜班看門,整個晚上都要醒著,多適合看小說。”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一個簡單的道理:人和人是不同的,每個人內心的道路也是不同的,我們努力奮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自己究竟想成為怎樣一個人。
  
  十幾年過去,韓的樣子我早已記不清楚。他后來考上了重點大學,若按普通的路徑,他應該已經過上殷實而乏味的中產階級生活。他是否真的按照理想,安心地待在某個單位的收發(fā)室里,目光清澈地安享自己這份卑微的營生。我只是每次在《火影忍者》中看到鹿丸,就免不了想起他。
  
  是的,鹿丸,那個有著卑微理想的超高智商的忍者。跟我一樣熱愛鹿丸的同志們,我們一起來回顧他最打動人心的一段臺詞:“我本來想隨便當個忍者,隨便賺點錢,然后和一個不美又不丑的女人結婚,生兩個小孩,第一個是女孩,第二個是男孩。等著女兒結婚,兒子也能夠獨當一面的時候,就從忍者的工作上退休。之后,每天過著下將棋或圍棋的悠閑隱居生活,然后比自己的老婆還要早老死,我就是想過這種生活……”
  
  很多人第一次從劇中聽到這段話,都有些跟不上節(jié)奏?!痘鹩叭陶摺返墓适乱徽归_,就籠罩在九尾妖狐巨大的陰影之下,玩的是熱血主人公勵志成長的節(jié)奏,鳴人要得到身邊人們的認同,佐助要磨礪自己,獲得足以報仇的力量,節(jié)奏緊張急迫,直到鹿丸的這段話出現,整個故事的節(jié)奏突然舒緩了一下。第一次看到這段的那個下午,我整個人都是舒緩安詳的。
  
  是的,這是一個平凡得甚至有點平庸的想法:找一份普通工作,找一個普通的愛人,有一對子女,等他們長大,退休,然后老死。
  
  即使在最差的學校里,最沒有想象力的老師,也不會鼓勵自己的學生有這樣的想法,可是,這樣的思想,竟然在處處激揚著熱血的火影世界里,堂而皇之地存在著。最初,我跟很多朋友一樣,認為這就是岸本齊史的“拖稿神技”,搞這樣一個聰明而慵懶的家伙出來,讓他眼神空洞地絮叨一大段臺詞,再聽到嘴里不時蹦出一句經典的“麻煩死了”,一集故事就這樣交稿了。
  
  在我靜下來慢慢品味《火影忍者》時,才慢慢讀懂了他們內心的軌跡和岸本齊史編織在鹿丸身上強大的邏輯。奈良鹿丸,他的名字里帶著自己的故鄉(xiāng),奈良縣,是日本人心中的“精神故鄉(xiāng)”,往前追溯一千五百多年,第一撥遣唐使從這里出發(fā),內心堅定的傳經者鑒真和尚在這里上岸,這一來一往,都為日本文化積淀下一點點智慧和堅韌。而最讓人神往的,則是奈良的鹿群。1637年之前,如果在奈良殺死一只鹿,是要被判處死刑的,一千多年的時間里,奈良的鹿,就是一種神圣的存在。這種清靈、美好的動物,時時在奈良人乃至日本人的靈魂深處跳躍。
  
  在岸本齊史眼中,鹿丸就是一個像鹿一樣清靈、智慧又機敏的人物,他向往的是一種閑散的生活,在奈良街頭數不清的寺廟與林地間有限地踱步。在鹿丸與鹿群眼中,悠閑才是生活的本質,如果勞碌是生命必須承受的,那么就讓它停留在工作這個范疇中,不能讓工作侵蝕生活。
  
  為了讓鹿丸的這個生活的理想有形式上的寄托,岸本齊史為他的家族在火影世界中找到了很好的工作——制藥。奈良家族在《火影忍者》中擔任醫(yī)療忍者,屬于提供藥材、研發(fā)藥物的角色,這恐怕與鹿角可以入藥有緊密關系,研發(fā)藥物,需要的是熟悉藥材、熟悉藥性,更重要的是,要熟悉人的身體與精神,這些因素,與這個家族高智商的成員糅合起來,終于為我們呈現出鹿丸這樣一個“怕麻煩”的家伙。
  
  因為頭腦驚人,在眾人角力、諸國廝殺的背景下,鹿丸的家傳絕技,攻擊性不強,卻想法十足——用查克拉操縱影子,以攻擊和救援。岸本齊史神奇的想象力,把運籌帷幄的謀略,變成對影子的操控能力,這種技法的直接攻擊力有限,卻最適合在團隊作戰(zhàn)中成為不同技能持有者的黏合劑。鹿丸所在小組被稱為“豬鹿蝶”小組,三個單兵作戰(zhàn)能力都弱的伙伴,組合在一起,能爆發(fā)出強大的力量。再絮叨一句,后來才發(fā)現,“豬鹿蝶”組合,其實是源自一種日本傳統(tǒng)的紙牌游戲,48張紙牌,按照12個月分開,每張紙牌上都有不同的花色,而最后的贏家,就是湊齊野豬、鹿和蝴蝶的人。
  
  因為智商超高,奈良家族被賦予戰(zhàn)略家的身份。第四次忍界大戰(zhàn),鹿丸的父親奈良鹿久是忍者聯軍的參謀總長,而鹿丸則是前線的戰(zhàn)術指揮員。他們擅長思考,不僅思考忍者的本分工作,也思考人生,思考成為一種本能,于是,高智商的思想者身上表現出的通脫的人生觀,自然就成了鹿丸的特色。
  
  岸本齊史在《火影忍者》中給人留下了許多沖突,唯獨在鹿丸身上,一個人內心的世界和他的生活高度統(tǒng)一了起來。在木葉村里,很多故事都是從村門口的大門開始的,我曾經揣想,鹿丸一定也曾覬覦過這個看門者的位置,在和平的歲月里,每天端詳進出村子人們的臉,想象他們的生活,按時上班,打卡回家。一切都安靜美好,鹿丸才有時間下他的將棋,看一看天上的云彩。
  
  同樣作為講故事的高手,一個人內心的世界決定了自己筆下的人物,古龍大俠筆下永遠都沒有鹿丸這樣從一開始就立志追求寧靜的角色,而金庸則塑造了一個少林寺中的掃地老僧。武俠與忍者原本就是相通的世界,大家在不同的境界里修煉,修煉武功也修煉內心,對于一個修煉者,武力永遠都是最簡單的事情,重要的事情是,一個人內心的從容和他能夠看到的遠方。
  
  十幾年過去之后,當讀書被強行與扭轉乾坤、改變命運聯系起來,怎么看都是一件面目猙獰的事情。學校里坐滿的是打了雞血想向世界證明自己的鳴人,他們想要成功,只想成功,這時候,我突然發(fā)現那個想當看門人的同學,他的理想竟然如此美好,鹿丸的理想生活就是這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