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藏吃的媳婦-民間故事
清末民初那一陣,白州青平鎮(zhèn)有個牛六,有屋有田,在當(dāng)?shù)厮銈€富戶。牛六父母去世時,他尚未娶妻,單身一人,吃喝用度十分隨意,從不知道節(jié)儉二字。
有一日,鎮(zhèn)上來了一對逃荒的母女。那女兒只有十六、七歲,餓得皮包骨頭,眼窩深陷,一臉菜色。包子店的老板給她們施舍了幾個牛肉包子,那老太太只給了一個女兒吃,剩下的全塞到了破包袱里。旁人問她為何不吃,她說吃不得,等哪天遇不上施舍的好心人了,能救命。牛六觀看了一陣,—時動了惻隱之心,心想自己家反正有的是房子,有的是糧食,就把這可憐的母女帶回了家,一日三頓,管吃管飽。
女兒名叫阿水,在牛六家住了一段日子,臉上有了油光,一看,原是個十分俊俏的大姑娘。牛六對阿水有了意思,就去向阿水的母親提親。那老太太巴不得呢,一百個應(yīng)承。當(dāng)晚就安排兩人圓了房,牛六白撿一個媳婦,連媒錢都省了。
成婚后,母女倆由客人變成了主人,把牛六家料理得井井有條。牛六對母女倆九十九個滿意,惟一不滿的就是覺著丈母娘有點煩人。
牛六隨意吃喝慣了,想著怎么吃就怎么吃,吃不完,也不管是白花花的米飯還是流著油的肥肉,往桶里一倒,一點兒不覺得可惜,也不知道養(yǎng)個豬啊雞啊的來撿。母女倆來后,看著牛六這么糟蹋糧食,心疼得要命。每頓吃飯,母女倆不單把飯碗里的米粒一粒不剩拔拉進(jìn)嘴里,飯桌上掉下的飯粒兒,也被他們撿拾得干干凈凈,甚至菜盤里剩下的汁兒,也舍不得倒掉,留著下頓拌飯。倘若讓老太太做飯,那更荒唐了,她連上頓留下的鍋巴都舍不得洗掉,就那么倒米進(jìn)去煮了。煮出來的米湯,她視如寶貝,一滴不剩全喝光。牛六有時候看著挺生氣的,心說我又不是不夠你們吃的,真是餓死鬼投的胎,餓怕了!
有一天,牛六想上山打野味,到雜物房里拿套子時,看見墻角放著一個小甕子。用腳踢了踢,感覺挺沉,好奇地揭開甕蓋一瞧,里面居然是滿滿一甕米。他撓著頭直嘆奇怪,米缸明明擺在外屋,是誰在這藏了一甕米?
想了想,他明白過來了,這準(zhǔn)是老太太做的好事。接著他來了氣,你吃住在我家,還在我家偷偷藏米,到底想干什么?
他一生氣,索性不上山了,把那甕米抱出來,喊來她們母女。老太太一看那個小甕,當(dāng)即就明白是咋同事了,連說:“是我藏的,不關(guān)阿水的事。”
牛六板著臉問:“你藏著米干什么?想拿去換錢使么?”
老太太慌忙擺手:“不不不,我我我……我只是想藏著點吃的,這樣心里才踏實。”牛六不滿地哼一聲:“真是一輩子想做餓鬼!”
老太太惴惴不安,低頭順腦地聽女婿發(fā)了一通脾氣,輕輕嘆了口氣,說道:“牛六呀,你說得沒錯兒,你是沒有嘗過餓,我真是給餓怕了。從小到大,我都是飽一頓饑一頓過來的,在娘家時吃不飽,嫁了人也吃不飽,我親娘和你沒見過面的丈人,還有阿水的兩個姐弟,都是給餓死的呀。俗話說得好,饑時想著節(jié)時飯,寒時想著嫁時衣,咱們現(xiàn)在雖然吃穿不愁,卻也不能光顧眼前,得想著以后,藏著點吃的,萬一到什么時候,那可是能救命的……”
牛六聽她噦噦嗦嗦說了一大通,有些惱羞成怒起來,揮手道:“行了行了,等到了那個時候你再說吧。你給我把藏的東西拿出來,以后不要在我家東藏西藏的!”老太太囁囁嘴,還想說,阿水急忙拉拉她衣袖。老太太無奈地嘆口氣,只好帶著牛六去“起贓”。牛六跟著她一路走去,在自家屋里轉(zhuǎn)了一圈,只見老太太在一個又—個旮旯角里拿出一樣樣?xùn)|西,就像變戲法一般,讓他把眼都看直了。起完了擺在一堆,全是吃的東西,有米有谷,有油有鹽,木薯干、蕃薯、芋頭……凡是他家有的東西,她全藏了一些。
牛六看著這堆吃的,簡直是哭笑不得,又說了幾句老太太,這事就過去了。
過了一段日子,老太太突然—病不起,不久就去世了。牛六辦完喪事后,整理房屋,又在許多旮旯角里起出好多吃的,原來這老太太還是改不了她的毛病,仍舊偷偷摸摸地藏東西。
老太太去世后,牛六時不時仍舊在屋里發(fā)現(xiàn)藏著吃的,原來阿水跟她母親一樣,也有愛藏吃的毛病。
每回發(fā)現(xiàn),牛六總是啼笑皆非,免不了要呵護(hù)一番阿水。阿水每次都不敢分辨,總是說以后一定要改,可就是改不掉。
一天,下著大雨,到晚上的時候,牛六忽然來了酒興??杉依餂]有什么現(xiàn)成的菜,雨又不停,沒法去鎮(zhèn)上買,殺雞殺鴨,總嫌麻煩。在屋里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突然記起家里還有幾塊臘肉,正是下酒的上等美味。
他揭開存放臘肉的缸一瞧,里面空空的。他連拍腦袋,分明記得還有幾塊的呀,這些日子又沒吃,怎么就不見了?
一問阿水,阿水的臉唰地紅了,囁囁道:“是、是我藏好了……”
“藏藏藏!你藏個屁呀?”牛六火了,“還不給老子拿出來!”
阿水急忙跑到雜物房,在一堆雜物下抱出一個小甕來。放到明處一瞧,不禁大驚失色。原來上面的木塞蓋子不見了半邊,一看就像是被老鼠咬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