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與少年-成長視窗
穿過時光的隧道,往后奔跑五十年,你會在我們村莊的田野上看到一個瘦瘦的放羊的少年——那就是我!
當時人們正在經(jīng)受著一場饑餓的大災(zāi)難。生產(chǎn)隊里滿槽的騾馬都餓死了,剩下的幾頭牛奄奄一息,頭天晚上臥下了,第二天早晨起不來,要生產(chǎn)隊長組織社員用杠子把它抬起來。盡管我那時年齡很小,也被喊去抬牛。抬了一段時間,生產(chǎn)隊里的牛末了還是都死光了。
上邊給的四兩八錢不夠塞牙縫的,于是饑餓的人們就吃樹皮、樹葉,吃地瓜秧子,吃蛇,吃貓,吃青蛙,甚至吃老鼠……
為了活下去,我爺爺拿出全家所有的一點錢,買了一公一母兩只山羊,為的是讓它們繁殖。那只母山羊已經(jīng)懷了羊羔,如果生產(chǎn)了,也就有了羊奶,到那時家里人就可以喝一些羊奶,以補充營養(yǎng)。
此后,除了上學(xué),放羊割草就成了我的另一項任務(wù)。
那只母羊生了兩只小山羊,雪一樣白,很可愛。當它們會吃草時,我們?nèi)揖烷_始勻它們的一些奶喝了。
那只公羊長得很快,個頭超過了全村所有的公羊,且十分兇猛。特別是那兩只角,又粗又大,羊抵頭沒有頂過它的。
那時雖然物質(zhì)匱乏,可我作為一個孩子,苦中作樂,心里不僅有幻想,也有童話。在田野里,我常突發(fā)奇想,心里說,要是我這只公羊是匹馬該多好,我騎上它,策馬奔騰,不大一會兒就能跑到十八里鋪醫(yī)院,見到在那里行醫(yī)的爺爺。甚至去濟南,上北京,游遍全中國。想著想著,我腿一跨,就騎到了羊身上。公羊馱我很艱難,顫顫巍巍地走了沒幾步,忽然“咩——”一聲慘叫,奮力一奔,我還沒反應(yīng)過來呢,一下子屁股坐了空,砰一聲落了地。
大山羊盡管馱不動我,但在生活中卻沒少幫了我的忙。如果我剜了一袋子野菜,翻了半袋子山芋,或者是弄了一些給炕上的小娃娃裝沙土褲子的沙土,這些東西它都能幫我馱回家來。在那艱難的歲月里,大山羊陪著我,一陪陪了好幾年,它是我不離不棄的好伙伴……
后來情況雖有所緩解,但糧食仍然很少。那時真饞呀!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上一頓肉!
大珍爺在葫蘆灣那里刨葦根,驚得一只獾從獾洞里跑出來,大珍爺緊追了幾步,一镢頭就把那只獾給砸死了。大珍爺厚道,他把獾燉熟了,也給了我核桃大的一塊,讓我嘗嘗。我一嘗,哎呀,真香,真好吃,好像我從來也沒有吃過這么好吃的肉似的。吃完了肉,我竟然把手指頭上的油也舔了個干凈!
從此勾起饞蟲,弄得我一天到晚就想一件事:怎么能吃一頓肉。想吃一頓肉的念頭,使我肚子里天天如同老磨響,弄得更加饑餓了。后來,我的眼睛盯上了那只大公羊,我想把它殺了,吃它的肉。
有一天全家人都下地干活去了。我把大公羊的四蹄綁了,把它弄到了一塊門板上,然后找出來家里的那把鋒利的殺豬刀,按住羊頭,殺氣騰騰地沖著大公羊的脖子就捅了一刀。這一刀下去,羊叫了一聲,血就流下來了。隨后,大公羊很快就斷了氣。雖然我把羊殺死了,可是再往后我就不會弄了。也是不該作難,就在這時候,大發(fā)叔一瘸一瘸地來了。他二話不說就挽起袖子幫助我,先是卸羊頭,后是剝羊皮,待一切都給我弄好了,他才回家去。大發(fā)叔剛走,接著我奶奶就從地里回來了。一看殺了大公羊,立刻就朝著我又哭又罵,她說羊很瘦,身上根本沒有肉,你這純是禍害性命!
奶奶說得對,當我娘把羊在鍋里煮熟了之后,我并沒有吃上幾口肉,倒是喝了幾碗腥膻的羊湯。事情弄到這一步,奶奶罵我,娘數(shù)落我,因為心里既慚愧又后悔,還沒法辯解,只能裝聾作啞,耷拉著腦袋不說話。
大公羊是我的好伙伴,幫我做過許多事情,為什么我為了一點口腹之欲,竟然窮兇極惡地把它殺了呢?這是我長大以后想起這件事就思索一番的問題。一開始想不透,后來我就一遍遍問自己,你是人性惡還是僅僅因為饞呢?當然,饞,這是沒說的了,但這能導(dǎo)致人性惡嗎?這一點我說不清楚。但我知道,饞與饑餓是連著的,這說到底根子還是在饑餓上!如果從饑餓上說,那就通了,在中國的歷史上,逢到大災(zāi)荒年,人相食,甚至析骸以爨,易子而食,這都是常有的事。我讀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里面就有一篇《菜人》的事。再有,那就是古代打仗,用人肉充軍糧……
殺羊這件事是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我盡量把它忘掉,從來不愿意觸及。要不是因為今年是羊年,需要寫這篇文章,我是不會把這件事抖摟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