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清華夢-成長視窗
與自己斗爭是最困難的斗爭,同時戰(zhàn)勝自己才是最偉大的勝利。
每次看到“挫折”這個詞,我的思緒都不由自主地回到那一年——高考落榜后飽受煎熬、與自己內(nèi)心的魔鬼抗爭的一年,被命運玩弄卻不放棄抗爭的一年。
一帆風順的軌跡
在高考前,我的人生歷程可謂一帆風順:從小到大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順風順水地以高分進入重點初中、重點高中,一個接一個地獲得各種全國競賽獎項,長期擔任班干部、學校團干部,甚至在足球場上也是叱咤風云。幾乎所有人,包括我自己都堅信,如此優(yōu)秀的我肯定會考上最好的學校——清華大學。在那段單調艱苦得幾乎類似苦行僧的高中生活里,這就是支持我繼續(xù)向前的最大動力。對于我來說,清華就是我奮斗的唯一目標。不是因為它擁有的悠久歷史,也不是因為它代表的務實作風,更不是因為它象征的光明前途,而僅僅是因為它是中國最好的大學。只有進入了它,才能證明自己的出類拔萃。
可是在高考前,一件事情打亂了我的思緒。我所在的省重點高中,每年都有一個保送清華大學的名額,我一直以為自己是當仁不讓的唯一人選,因為保送有個硬指標要求:必須要獲得兩次以上奧林匹克競賽省一等獎或國家級獎。而整個學校,只有我一個人符合這個條件。就在我信心滿滿時,卻來了個晴天霹靂:保送人選定下來了,卻不是我。我馬上找到?jīng)Q定此事的校領導,得到的卻是一些前言不搭后語的官話和無法挽回的結果。我只有看似平靜地接受了事實,但是心里非常不是滋味,很多時候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卻不敢和家人、好友說起,因為甚至只要他們表達一下遺憾,就會讓我的心難以平靜。
刻骨銘心的失敗
終于到了7月,來到了高考的日子。高考結束后,估分填志愿,我毫不猶豫地在第一志愿欄填下了清華大學,心里也已經(jīng)開始盤算未來的大學生活。正當我躊躇滿志之際,一個查分電話卻打碎了我的美夢——我的高考成績,達到了除了清華大學外所有大學的錄取線,卻就差了那么一點沒到清華分數(shù)線。那個電話,將我的美夢擊得粉碎。在炙熱難耐的7月,我背后卻全是冰冷的汗水,因為我的夢想破碎了。那個在親人、朋友、同學中無比優(yōu)秀的我,卻在最重要的一次考試中失敗了。我不敢想象他們知道這個消息后會是什么反應,或許有懊惱,或許有失落,或許還會有冷嘲熱諷。我的自信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從小到大一直如此優(yōu)秀非清華不讀的我,難道真的不夠優(yōu)秀嗎?如果我夠優(yōu)秀,為什么那些比我差得多的人都能上清華,我卻不能上。我現(xiàn)在都不敢輕易回憶起那個7月我是怎么過的,一個人鎖在房間里不出門,所有電話都不接,和家人一句話也不說。
在我自己都忘卻了時間的時候,我父親開始做我的思想工作。他的問題很簡單,你到底想要什么,清華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別的大學考慮嗎?(我的第二志愿蘭州大學,它的第一志愿沒招滿,于是我就成了它在廣西招收的最高分,并發(fā)了張工商管理專業(yè)的錄取通知書給我。)我沒有回答,用沉默表明了我的態(tài)度:“我不愿意”。因為在我獲得全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獎時,中山大學曾經(jīng)給過我保送名額,并許諾有幾萬元的獎學金。雖然因為夢想清華的原因我沒有接受這個名額,但是在我心中已經(jīng)樹立了一個心理底線,讓我妥協(xié)的只能是中山大學或是比中山大學更好的學校,即便我要再考一年。在這個問題上,我明白家人心里是不開心的。畢竟,別人家的孩子都能考上,他們的驕傲卻不愿妥協(xié)。
去復讀前,我爸爸跟我談了很久,從他小時候說到我小時候,從他離開體制內(nèi)去創(chuàng)業(yè)說到我的高中生涯。我知道了在我高考后,我的奶奶時常以淚洗面;我知道了他因為我的固執(zhí),聯(lián)絡中山大學招生的老師;我知道了我叔叔得知清華大學保送名額給了別人后,與市教育局領導的溝通。我爸爸語重心長地說:“你要弄懂你是為別人而活還是為自己而活。你所謂的驕傲,在別人眼中不過是炫耀。真正在意你的人,他們關注的只是你過得幸福不幸福。”我似懂非懂,雖然仍然在悲痛中難以自拔,但是心中有了一絲感悟。說完,他掏出一部手機遞給了我,我還記得那部手機的型號——西門子3618。在當年大概要2000多元錢,“這部手機給你了,本來說是上了大學再給你,但是現(xiàn)在我想也是個合適的時間了。有些人拿手機去炫耀,有些人拿手機來溝通,區(qū)別在于人的本心。希望你不要幫我省電話費。”
重新開始的感悟
9月開學后,我以前的同學們都各自上了大學,當初比我成績差的幾個同學,都去了清華;年級排名比我低上百名的,甚至也上了中山大學。只有我,重新回到了高中,為夢想再次開始奮斗。雖然事先我已經(jīng)做好了一定的心理準備,但是在事實面前我卻再一次失敗了。每次路過學校里的光榮榜,看著那些比我差得多的人榜上有名,接受圍觀者的贊譽,我的心里非常不是滋味;當校團委里認識的師弟師妹看到我出現(xiàn)在校園里,驚訝地問起“你怎么沒去上大學”時,我更是無言以對;進入陌生的班級,跟著原先比我小一屆的學生一起上課,即便成績再好,也無法避免“補習了,成績當然可以了”的嘲諷。開始的幾個月,我的精神壓力非常大,不參加任何集體活動,除了睡覺基本都在教室看書,每天晚上都睡不著覺,書也看不進去。因為只要一閉上眼,浮現(xiàn)出來的都是那個查分電話。
某個晚上,當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時,我接到了一個好朋友的電話?;蛟S是積壓在心里的壓力太多,我再也無法克制自己,一股腦將我這段時間的遭遇告訴了她。她耐心地傾聽,時不時用她柔和的語調插幾句話,撫慰我狂躁的情緒。兩個小時的電話后,我的心情平復了很多,那天晚上睡得非常好。第二天,我第一次帶著微笑進到教室時,整個班都驚訝了。從那以后,我?guī)缀趺客矶紩ㄒ粋€電話,短則半小時,長則兩小時。我把我心中的不快與她傾訴,她把她生活的趣事與我分享。很多人都以為我戀愛了,但是只有我和她知道我們之間微妙的關系。
在心情平復之后,我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我到底想要什么,要如何去做。清華就一定是我的全部嗎,出類拔萃就是我生命的終極目標嗎?如果不是,我應該怎么做?于是我到圖書館尋找答案,打電話給我父親、我叔叔,了解他們的答案。在與我的好朋友通電話時,我們也熱烈地探討這個問題。在那段時間里,我經(jīng)常一個人在夜深人靜時,在學校操場邊的大葉榕下,靜靜地回憶自己走過的歷程,思考人生追求的目標,感悟生命存在的意義。在高中的圖書館里,沒有那么多深奧的哲學著作,但幾本書給了我莫大的啟發(fā),其中一本是《菜根譚》。我印象最深的是兩句話:“撥開世上塵氛,胸中自無火炎冰競;消卻心中鄙吝,眼前時有月到風來”。“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則根燼復萌,而塵情終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執(zhí),執(zhí)之則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轉為欲根”。這些哲言慧語讓我理解了自己目前心境的來由,更隱隱約約領悟到了自己想要的。
從那以后,我開始慢慢學習、閱讀圖書里那僅有的幾本國學著作:《道德經(jīng)》、《論語》、《孟子》。雖然不甚理解,但是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理解,每一次理解都會給我的內(nèi)心帶來新的感悟。慢慢地,我明白了,此前對自我的懷疑,感受到的挫折,都是因為我的心已經(jīng)被物欲蒙蔽而誤入歧途,糾結于清華大學這個來自于內(nèi)心對于名利追求的符號。人生的道路取決于自己的內(nèi)心,大學只不過是人生旅途的驛站,而非終點,過于執(zhí)著只能適得其反;或許真有命運,但是即便無法挑戰(zhàn)它,也不需要在它面前低頭。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反省,用無善無惡之心去認知,用認知去指導人生,用行動將人生軌跡和內(nèi)心認知統(tǒng)一。
堅定不移地前行
一年的時光很快過去,又到了高考時。其間,我又經(jīng)歷了黨員名額分配的事情,但是對內(nèi)心已經(jīng)堅定的我來說,一切都只是浮云。在估分填報志愿時,我沒有填清華,而是填了上海交通大學。雖然這一次我的分數(shù)超過了清華的分數(shù)線,但對我來說,挑選人生的驛站,并不在于它的名聲大小、實力強弱,而在于它是否適合自己。在這種自如的心態(tài)下,我度過了快樂的四年大學時光,在實踐中探索適合自己的、自己想要的道路。我繼續(xù)在團組織擔任職務,在大學校團委里,從一個小干事干到團委組織部副部長;我享受了球場上最輝煌的歲月,帶領機動學院院隊時隔五年后再次拿到了希望杯冠軍;我找到了我人生中的另一半,一個了解我、支持我、鼓勵我、愛護我的女人;我還擁有了一幫可以彼此信賴、互相理解的朋友,即便遠隔千里也不會缺少兄弟們的祝福。
補習的一年,從經(jīng)濟角度上看損失還是蠻大的,令我多花了幾十萬元買房;但在人生的歷程上看,經(jīng)過這一年的煎熬,經(jīng)歷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卻能克服心魔、戰(zhàn)勝自我,我覺得值。因為一顆堅定自如的心,很多人需要到年老時才能領悟。而我,很幸運,只是付出了很小的代價,就已經(jīng)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