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小故事分享
學習語文最重要的就是基礎(chǔ)和知識積累,成語作為語文學習中的重點之一,即使在考試中也是不可避免。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部分常用的成語,并附上故事講解,家長們可以看一看是不是能讓孩子們平時多記一記,相信會對孩子們的學習有所幫助。
專心致志古時候有個圍棋高手,名叫秋,人們稱他弈秋。他有兩個徒弟,其中一個專心好學,棋藝提高很快;另一個雖然也天天聽課,但很不專心。他看著老師,心里卻想著天上有沒有大雁飛來,老師的話一句也沒聽進去,棋藝自然也沒有絲毫提高。
[注釋]致:盡,極。志:志趣,心意
[提示]指用心專一,注意力不分散。
栩栩如生我國古代哲學家莊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經(jīng)寫出了這樣一個故事:“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忘與!”意思是說,莊周做了一場夢,夢見自己變成一只美麗的蝴蝶,比真的蝴蝶還美,活靈活現(xiàn),在空中翩翩起舞。他覺得非??旎畹靡猓喼蓖浟耸澜邕€有莊周這么一個人。襄王聽了莊辛的話,感到十分振奮,封他為陽陵君,采用了他的計謀,收復(fù)了不少失地。
[注釋]栩栩:活潑生動的樣子。
[提示]形容文學、藝術(shù)作品對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現(xiàn)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樣。
3、 哄堂大笑
宋朝時候,有個叫馮相的官員。有一天,他穿著一雙新靴子走進辦公的衙門。一個同僚問他:“您買這雙新靴子花了多少錢?”他抬起一只腳說:“九百?!蹦莻€同僚驚奇地說:“怎么我這雙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馮相又抬起另一只腳說:“這只也是九百。”滿屋的人都大笑起來。
[提示]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時都大笑起來。
4、 胸有成竹
宋朝有個著名的畫家叫文與可,特別擅長畫竹子,他畫的竹子栩栩如生。為了畫好竹子,他在自己房前屋后種了許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仔細觀察竹子的形態(tài)和變化。所以每次要畫竹子時,他的胸中就已經(jīng)有了十分生動、逼真的竹子形象了。
[注釋]成:現(xiàn)成。
[提示]比喻在做某事之前,已有了充分的準備和把握。也作“成竹在胸”。
5、水滴石穿
從前,有個廉潔的縣官,他審問一個拿了公家一枚銅錢的倉庫管理人。那人說:“不就是一枚銅錢嗎?”他提筆寫下一行批語:“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币馑季褪钦f,一天偷一枚銅錢,一千日就是一千枚;天天用繩鋸木頭,木頭也會斷;水珠天天滴在石頭上,石頭也會被滴穿。
[提示]比喻雖然力量小,只要堅持做下去,就能做出很難辦到的事來。也作“滴水穿石”。
6、熟能生巧
宋朝時,有個人叫陳堯咨,他一箭射斷了一根細樹枝。正在自鳴得意時,旁邊一個賣油的老翁把一枚銅幣放在油葫蘆口上,舀了一勺油從高高的地方倒下來,油從銅幣的小孔里穿過,流進油葫蘆里去了。陳堯咨非常驚奇,老翁說:“不過是熟能生巧而已?!?/p>
[提示]指做事情熟練了,就會掌握竅門。
7、無價之寶
戰(zhàn)國中期,魏國有一個農(nóng)民在地里耕作時,得到一塊一尺見方的玉。他把玉獻給魏王。魏王叫老玉工鑒定,老玉工說:“恭喜大王得到了一塊罕見的寶玉。”魏王問:“這塊玉值多少錢?”老玉工說:“有錢也買不到,用五座城池的代價,也只能看一下而已?!蔽和醮笙玻刭p了獻玉的人。
[提示]指極其稀有的珍貴物品。
8、畫蛇添足
戰(zhàn)國時,楚國一座寺廟的主人,送給看守廟宇的幾個人一壺酒。人多酒少,不夠喝。有人提議,誰先畫完一條蛇,這壺酒就歸誰。大家贊同,畫了起來。一人先畫好了,看別人還在畫,他又給蛇畫了四只腳。這時,另一個人也畫好了,那人說:“沒有腳,你畫的不是蛇。”說完就把酒喝了。
[注釋]足:腳。
[提示]比喻多此一舉,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弄壞。
9、事半功倍
戰(zhàn)國中期,戰(zhàn)亂頻頻,民不聊生。孟子對學生說:“當年周文王施行仁政,僅以方圓一百里為基礎(chǔ),步步為營,就打敗了商紂王,拯救了百姓。如果像齊國這樣的大國,也能這樣做,只要付出一半的代價,就能結(jié)束戰(zhàn)亂統(tǒng)一全國?!?/p>
[提示]比喻費力小,收效大。與“事倍功半”意思相反。
10、千載難逢
唐朝時,韓愈因為反對將佛祖釋加牟尼的遺骨供奉在皇宮中,被貶了官職。后來,他向唐憲宗上了奏章,建議在東岳泰山舉行祭天大典,還請求皇上讓他參加這個儀式,說這是千年也遇不到的盛事。憲宗對他的奏章很滿意,讓他擔任了吏部侍郎的重要官職。
[注釋]載:年。
[提示]形容機會難得與可貴。
11、得過且過
傳說,五臺山上曾經(jīng)有一種動物叫寒號鳥。夏天,它們總是得意地叫道:“我多么漂亮!”它們從不筑巢壘窩,只知道玩樂。到了冬天,晚上躲進石縫里被凍得發(fā)抖,白天出了太陽,它們又自我安慰地叫道:“得過且過,得過且過!”
[注釋]且:暫且,不作長遠打算。
[提示]形容工作馬虎、敷衍了事,過一天算一天。
12、對牛彈琴
古時候,有一個叫公明儀的人,琴彈得非常出色。有一天,他帶琴出游,只見遠山如畫,河流清澈,一頭牛正在河邊吃草。這美麗的景色讓他興致大發(fā),就對著牛彈起琴來。盡管琴聲動人,可是那頭牛好像沒有聽見一樣,他很生氣。這時,有個過路人對他說,不是琴彈得不好,是牛聽不懂啊。
[提示]比喻對愚蠢的人講深奧的道理,白費口舌。也用于譏笑人說話不看對象。
13、狐假虎威
老虎抓住一只狐貍,準備吃掉它。狐貍說:“我是天帝派來的百獸之王,你敢吃我,會受到上天的懲罰?!币娎匣⒉恍牛傆终f:“你跟著我到森林里走一趟,就知道野獸們都怕我。”由于有老虎在身邊,野獸們見了,紛紛逃命。老虎信以為真,就放了狐貍。
[注釋]假:借著,利用。
[提示]比喻依仗他人的威勢欺壓人。
14、半途而廢
東漢時,樂羊子外出求學。過了一年,他因為想家就回來了。他的妻子一見到丈夫就用刀割斷織機上的絹帛。樂羊子覺得十分奇怪,他妻子說:“書沒有讀完就停下來,如同割斷織絲一樣?!睒费蜃由钍苷饎?,又重新回去讀書。七年后,完成了學業(yè)才回到家中。
[注釋]廢:停止。
[提示]比喻做事中途停止,不能堅持到底。
15、鶴立雞群
草地上有一群雞。其中一只大公雞,夸耀自己強壯,羽毛金黃亮麗,最為出眾。另一只蘆花大公雞不以為然,說自己打起鳴來,聲音嘹亮,才是最優(yōu)秀的。就在他們互不服氣,要打起來的時候,一只仙鶴突然從天而降,落在雞群中,兩只公雞相形見絀,不再爭斗了。
[提示]比喻一個人的儀表出眾或?qū)W問、品德高于別人。
16、 一鳴驚人
春秋時,楚莊王當國君的前三年,只知享樂,不管國事。申無畏出了個謎語讓他猜:“有只大鳥,三年不飛也不叫,這是什么鳥?”楚莊王笑著說:“這只鳥,要么不飛不鳴,要飛就直沖云霄,一叫就讓人震驚?!睆拇耍麆罹珗D治,成為霸主。
[提示]比喻一個平時默默無聞的人突然做出驚人的成績。
17、一日千里
北宋年間,洛陽鎮(zhèn)守錢惟演在城里修了一座驛舍,特請本城文豪謝希深、尹師魯和后起之秀歐陽修,各做一篇文章。尹的文章用字最少,而且洗練生動。歐陽修暗暗稱贊,當晚便去向他虛心請教。事后又把自己的文章重新改了一遍。尹師魯看后,感慨地說:“歐陽修進步真快,簡直像一日前進一千里一樣?!?/p>
[提示]原來形容馬跑得很快。現(xiàn)在形容進步快或發(fā)
18、對癥下藥
三國時有個名醫(yī)華佗給兩個發(fā)燒頭疼的人看病,用了不同的藥。兩人覺得奇怪,為什么同樣的癥狀,卻用藥不同?華佗對他們說:“你的病是由內(nèi)部傷食而引起的,他的病則是外感風寒受了涼而引起的?!狈幒?,他倆的病果然很快便好了。
[注釋]癥:病癥
[提示]比喻針對具體情況采取有關(guān)措施。也作“對癥用藥”。
19、 風吹草動
春秋時,楚國的伍子胥被楚平王追殺,他逃到昭關(guān)。由于楚軍在關(guān)口盤查很嚴,他出不了關(guān)。因為著急和憂愁,一夜之間他的須發(fā)全都變白了。憑著相貌短時間內(nèi)的巨大變化,他混出了昭關(guān)。逃亡的路上,他經(jīng)常在蘆葦和草叢里穿行,由于精神高度緊張,稍有風吹草動,他就趕緊躲起來。
[提示]比喻一點點動靜或輕微的動蕩。
20、 風雨同舟
春秋時,吳、越兩國相鄰,但彼此之間爭端不斷,戰(zhàn)爭頻繁。有一次,兩國的人同乘一條船渡江,船到江心,狂風突起,大浪滔天,眼看著就要翻船。在這危急時刻,人們忘記了過去的仇恨,齊心協(xié)力,共同排除險情,使渡船安全地到達了岸邊。在船上的兩國人就像一家人一樣。
[注釋]舟:船。
[提示]形容不同的人或團體共同渡過危難。
21、 魚目混珠
從前,有一個人叫滿愿,他買到了一顆又大又明亮的珍珠,經(jīng)常獨自把玩,從不讓別人看。他的鄰居壽量從路上撿來一顆大“珍珠”,也珍藏起來。后來,他們倆得了同一種病,醫(yī)生說要用珍珠粉配藥。他們只得拿出各自藏著的珍珠。醫(yī)生笑著對壽量說:“你這顆不是珍珠,是魚的眼睛??!”
[注釋]珠:珍珠。
[提示]比喻以假亂真,以次充好。
22、愚公移山
傳說,古代有個老人叫愚公,他家門前有太行和王屋兩座大山,走路很不方便。他決心帶領(lǐng)全家挖掉這兩座大山。有個叫智叟的老頭,認為不可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有孫子,子子孫孫沒有窮盡,這山卻不會再長高了,終有一天會被挖平的。”
[提示]比喻做事有頑強的毅力,不怕困難。
23、鑿壁偷光
漢朝時,有個讀書人叫匡衡,因為家境貧窮,買不起蠟燭和燈油,晚上無法看書。他發(fā)現(xiàn)隔壁富戶每天晚上都點著蠟燭,屋里被照得通亮,就偷偷在墻壁上鑿了個小孔,光亮就從這個小孔里照過來??锖饩驮谶@光亮下刻苦讀書。他后來成為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注釋]壁:墻壁。
[提示]指想盡辦法刻苦讀書。
24、 道聽途說
古時候,有個齊國人叫毛空。他告訴一個叫艾子的人說:“有一塊肉從天上落下來,它長三十丈,寬十丈?!币姲硬幌嘈?,他就改口說:“那就二十丈吧?!笨窗舆€是不相信,他又改口說:“那就十丈吧?!卑訂枺骸叭獾粼谀睦锪??”他答不上來了,只得承認是在路上聽別人說的。
[注釋]道、途:路。
[提示]指傳聞,沒有根據(jù)的話。
25、 貪小失大
齊國的達子帶兵同燕國作戰(zhàn),他請求齊王犒勞軍隊,齊王不答應(yīng)。交戰(zhàn)以后,齊國大敗,達子戰(zhàn)死,齊王也逃到外地。燕國軍隊進入齊國的都城后,爭著搶取齊王的財物。人們認為齊王是“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提示]因貪圖小利而造成重大損失。
26、杯弓蛇影
西晉時,一個叫樂廣的人請一位朋友來家里喝酒,朋友看見酒杯里有條蛇在游動,回家就病了。樂廣知道后,又把這人請來,讓他坐在原來的位置,告訴他那條蛇是掛在墻上的一張弓的倒影。朋友如釋重負,病也很快好了。
[提示]比喻因疑慮而引起驚恐和擔憂。
27、迎刃而解
公元280年,西晉大將軍杜預(yù)進攻吳國,十天內(nèi)就攻占了許多城池。他想乘勝進擊,有人卻主張明年再去攻打。他說:“我軍進攻士氣低落的吳軍,如同用刀破竹子,破了前面幾節(jié),下面的都會順著刀口自動分開?!庇谑撬受娎^續(xù)前進,終于滅掉了吳國。
[注釋]迎:當著,碰上。刃:刀口。解:分開。
[提示]形容處理事情、解決問題很順利,毫無阻擋。
28、葉公好龍
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貴族,自稱葉公。他對別人說:“我最喜歡龍。”他把家里的廳堂、屋梁、房柱、門窗及墻壁上,全都刻畫上龍的形象。天上真龍聽說了,非常高興就從天而降,來到葉公家里。葉公看見了真龍,嚇得臉色發(fā)白,渾身發(fā)抖,狼狽逃竄而去。
[注釋]好:喜歡或喜愛。
[提示]比喻表面上愛好某事物,但并非真正愛好它。
29、懸梁刺股
戰(zhàn)國時,蘇秦發(fā)憤讀書,深夜感到瞌睡的時候,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后來終于成為那個時代著名的政治家。漢朝的孫敬,為了不讓打盹影響學習,用繩子系著頭發(fā),懸在屋梁上,一打盹,頭皮就會被繩子扯疼。他后來成為一位儒學大師。
[注釋]股:大腿。
[提示]形容學習非常刻苦。
30、四面楚歌
秦朝末年,楚漢相爭。大將韓信率領(lǐng)漢軍,將楚軍圍困在垓下。一天深夜,四面?zhèn)鱽沓拿窀?。楚軍以為楚地都已失守了,軍心渙散。項羽也心亂如麻,倉促帶領(lǐng)一支人馬突圍。逃到烏江邊時,他覺得自己無顏見江東父老,于是拔劍自殺。其實,楚歌是劉邦命令漢軍唱的。
[注釋]楚:指古代楚國人。
[提示]比喻四面被圍,孤立無援,陷于絕境。
小編整理不易,請大家多多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