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則寓言故事,你悟出了什么?
故事一、貪吃的魚
海邊,一條小魚,被人釣上岸。人看了看魚,見它太小,把它放回了海里。
有了這一次歷險,小魚總結(jié)了一條經(jīng)驗:人是不會釣小魚的。于是小魚不斷地去偷吃誘餌,可每次,都被人放回了海里。
一次,這條小魚像往常一樣,被人釣上了岸,可這次,人并沒有把它放回海里的意思,小魚急了,問人為什么不把它放了。而人卻說:“你沒有感到吧,你不再是一條小魚了,你已經(jīng)被誘餌喂成大魚了。”
這時,小魚方才明白:其實,人一直都在釣小魚,一次次用誘餌釣它們,一次次把它們“釣”大,直至把它們“釣”上一條不歸路。
【感悟】人生時時都面臨著諸多誘惑,當今社會,簡直就是一個充滿誘惑的世界,如果你抵擋不住誘惑,你就將會成為誘惑的奴隸,就像本則故事中的小魚一樣,在你自己無所察覺的情況下,一天一天地被“誘惑”養(yǎng)大,最終被誘惑所吞沒!
故事二、懶惰的公雞
每天天剛蒙蒙亮,公雞就早早地叫醒主人??擅刻焖瘧杏X的母雞,卻與公雞享受同等的待遇。公雞感到心理不平衡,便也學著母雞睡起懶覺來。
一日,主人一把抓住了還在睡懶覺的公雞,要把它宰了。公雞滿腹委屈地向主人申辯:母雞也睡懶覺,為什么不殺母雞,而殺我們公雞呢?
而主人回答說:母雞的職責是下蛋,公雞的職責是司晨,而你不盡自己的職責去睡懶覺,怎么說你是一只公雞呢?我殺的不是公雞,只不過是一只廢雞而已。
【感悟】凡事不能光看表面,當下社會很多人都只看得到別人表面的風光,卻不愿去體會、去了解別人風光背后所受的苦。與其羨慕別人,不如做好自己!
故事三、炫耀的牛
小獅子與牛相遇。牛心中膽怯,但故作鎮(zhèn)靜。牛有意把牛角靠在青石上磨,發(fā)出嚯嚯的聲響;然后,又對著小獅子,在陽光下擺弄著牛角,發(fā)出閃閃的寒光。
見這陣勢,小獅子心慌地退卻了,回到家里,小獅子跟母獅講起這件事,而母獅告訴小獅子,一只動物所炫耀的,正是它所缺少的。牛炫耀牛角,正是它內(nèi)心缺少“牛角”,缺少拼殺的勇氣和膽量,是牛心虛和膽寒的表現(xiàn)。
小獅子聽了母獅的話,覺得那寒氣逼人的牛角也不再那么可怕了。于是,小獅子返回去找牛決斗,一試,果然,牛那炫耀的雙角,竟是無用的擺設(shè),僅是幾個回合,小獅子就把牛置于了死地。
【感悟】人,總是缺什么就炫耀什么,因為他們的內(nèi)心,總是自卑,總是缺乏安全感。在我們想方設(shè)法為自己貼標簽,拔高自己,生怕別人不認識我們的時候,真正有實力的人,卻在努力撕掉標簽,放低自己,只在尋求自我的突破。
倘若你不優(yōu)秀,那么你的炫耀在別人眼中只是自以為是的無知;倘若你足夠優(yōu)秀,那么你的炫耀會映射別人的不堪,自然會被逐漸疏遠。人生,哪有什么好炫耀的,只要常懷感恩心和平常心,人生路必會越走越寬。
故事四、諂媚的狐貍
狐貍想,如果能討得狼的歡心,得到狼的庇護,就沒有誰敢欺負它了。拿什么東西去討好狼呢?
一天,狐貍看見一只羊,便把羊拐騙進狼窩,讓狼把羊給吃了。狼打著飽嗝,用贊賞的眼神看了一眼狐貍。狐貍心領(lǐng)神會,每天拐騙一只羊送給狼吃。
后來,羊識破了狐貍的伎倆,再也不上它的當。
隔了幾天沒有吃上羊的狼,開始餓得發(fā)慌,見了狐貍,便責問起來,狐貍低著頭,想解釋點什么,可還沒有等狐貍開口,狼就急不可耐地說道:“你不能送來羊,送上自己也行,我就湊合湊合吧。”說完,狼張口咬死了狐貍,把狐貍給吃了。
【感悟】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擇手段地去“填”別人貪婪的胃口,最后“填”進去的,還有自己。
故事五、恐懼的狼
一只狼看見老虎,便迎上前去討好地打著招呼。而此刻老虎正想著心事,并沒有聽到狼的討好聲。
這下,狼便犯愁了:老虎為什么不搭理我呢,我到底哪里得罪了它呢?
狼思前想后,也想不出自己到底什么地方得罪了老虎。由于想得入神,狼掉進了路邊的一個陷阱里。
掉入陷阱的狼,又憂心起來:一定是我得罪了老虎,老虎才設(shè)計了這個陷阱,即使我逃出了陷阱,最終也會被老虎吃掉。想到這里,狼放棄了自救。
一只本來可以逃出陷阱的狼,由于內(nèi)心的恐懼,而活活地餓死在陷阱里。
【感悟】任何人,只要是面對未知的事情,總是會感到不安,這是正常的。但差別就在于我們用什么樣的心態(tài)面對未知,有些人即使恐懼也會行動,而有些人卻讓恐懼阻止了他們前進。
真正讓我們感到恐懼的只是恐懼本身!面對恐懼和不安的最佳方式,就是去勇敢面對!
內(nèi)容來源網(wǎng)絡(luò)。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創(chuàng)作,如有侵權(quán),請及時聯(lián)系將予以刪除。網(wǎng)絡(lu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tài)圈,我們只是網(wǎng)絡(luò)搬運工,崇尚分享
你若喜歡,別忘了點個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