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經(jīng)歷過什么樣的勵志故事?
該文我已經(jīng)授權給青年文摘進行轉(zhuǎn)載。
……
認識一大學同學,和我同年,都是85年的。打的一手好游戲,搓的一手好麻將。母校畢業(yè)后我到了重慶,而他留在濟南,五年換了三份工作。前幾日看到這位兄臺在微信上發(fā)牢騷感慨如今經(jīng)濟形勢不好,工作難找之類的。我好奇與其聊了兩句,這位兄臺立刻把我當做了控訴對象,從國家宏觀政策到同事心胸狹隘。說了半個小時才終于聽明白了,原來今年效益不好,他準備在被裁之前再謀取一份工作。
?他遇到的問題其實很多朋友有遇到過,大學畢業(yè)了找不到工作,找到了工作不喜歡,干了幾年心生厭倦,放棄工作又舍不得,于是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入錯了行,一晃就跨進了三十歲的年紀。
他在這些年的起起伏伏讓我想起了我另一個姓劉的高中同學,是個農(nóng)村姑娘,家里還有一個弟弟。高三那年開學,名次排在年級300名開外,我是山東人,山東的高考錄取分數(shù)線一直如同迪拜塔尖一樣高聳入云。這個水平在一個普通縣城中學基本意味著三本都沒戲,簡直就是為??屏可矶ㄗ龅囊粯印@蠋熁疽膊粫@類學生多看一眼,任其自生自滅。
?
2003年高考,這位女同學不出所有人意料,發(fā)揮穩(wěn)定,距離二本線還有150分的差距,分數(shù)線只能去職業(yè)技術學院。我則勉強考入了一所省屬的政法院校,開學后我去了濟南,這位姑娘選擇了復讀。日光之下,再無新事。就這樣一年過去了。
2004年高考結束后,我回老家過暑假,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傳遍這個不大的縣城。
母校門口橫幅打著“熱烈祝賀我校劉XX被北京大學錄取!”
橫幅上只有一個嘆號,我的心里被打了一萬個嘆號。
?是的,這個劉XX就是去年距離二本線150分,相貌平平,在大街上隨時能被人群淹沒的劉XX。
不光是我,被震驚的還有一個個晃在一本二本三本??坡殬I(yè)技術學院里的,她曾經(jīng)的同班同學們。于是大家一致要求請她吃飯,要知道,我們這學校三五年也就出一個北大。
那晚大家充滿了疑問,但是問她什么她都不說,只是喝酒。所以說女孩說自己不會喝,那是不想跟你喝,女孩只要喝了酒,那酒量能甩男人十條街。結果是大家橫七豎八醉了一圈,劉姑娘依舊屹立不倒。
?酒足飯飽之后,劉姑娘說我?guī)銈內(nèi)ヒ粋€地方吧。十幾個男生女生一路走一路吐的走到學校對面一個小區(qū),很破舊,八十年代的那種國企單元樓。跟著她爬上五樓樓梯推開一扇門,劉姑娘說:“這就是我復讀時住了一年的地方。”
房間很小,十幾個平米,一個書桌一張床一個衣柜一個臺燈一個衛(wèi)生間。還有就是密密麻麻堆滿在地上的參考書與試卷。衛(wèi)生間墻壁上全都單詞和勵志名言。衣柜上有面鏡子,上面貼著一張北京大學校門的照片以及一句話“不成功,則成仁?!?/p>
?我們在酒氣熏天的房間斷斷續(xù)續(xù)地知道,高考結束后,因為農(nóng)村負擔重,爸媽不愿意她繼續(xù)復讀,希望她打工賺錢供弟弟念書。她在地上跪了一天,一滴眼淚沒留,只重復一句話:“求求你們再給我一次機會。”父母都是親生的,誰忍得下這份心,于是父親賣掉家里的耕牛和兩只豬仔,給她交了復讀費。她則在學校外面租了一年房子開始了自己的復讀生涯。
我清楚的記得2004年那個夏天,十幾個男生女生站在那間小房子里,目瞪口呆的聽著她傳奇的故事。
“每天凌晨一點半睡,早晨五點半起床,吃飯只吃面包和方便面,因為速度快。盡量不喝水,因為可以少上廁所,一年瘦了17斤。大年三十,大家看趙本山的時候我在解方程式,寒假別人走親訪友的時候我在背文言文。上廁所都要強迫自己記住十個單詞。我的目標只有一個,北大,我一生只有這一次機會實現(xiàn)它,把握住了,可以改變我一生的命運。我沒得選擇?!?/p>
?這個只有158公分,無比瘦弱的女孩子,為了自己的北大夢,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nèi)達到了無數(shù)人一輩子都無法企及的狀態(tài),如同她說的:”我不想,也更不想我的下一代繼續(xù)重復父輩們的生活。這輩子我只有一個機會,我沒得選擇?!?/p>
劉姑娘北大畢業(yè)后被保送到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讀碩士,如今定居在紐約,老公是位香港人,兩人在哥倫比亞校園相戀結婚,如今擁有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女兒。她是我們那個縣城傳說至今的傳奇。
回頭再看大學同學的遭遇,我覺得這個世界是公平的。我很喜歡歷史,或許這個社會依然有許多不公許多黑暗,但我們今天的社會卻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機會最多,信息最透明的時代。回到開始的故事,當我們埋怨社會殘酷的時候可曾想過我們的高中、大學是如何度過的? 我們最美麗的青春獻給的是花前月下還是寒窗苦讀? 是電影院還是圖書館? 是網(wǎng)吧還是自習室? 是波多野結衣還是練習題? 所以我經(jīng)常對自己說:“日子過得苦,第一不能怨政府,第二不能怨父母。”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曾說:“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賦離騷; 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孫子臏腳,兵法修列 ;不韋遷蜀,世傳呂覽; 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 ”這些故事同樣勵志,只是許多人都懶得計較這些古人的作為,認為距離自己太遠,一定要找到身邊同齡人的似乎才可以慰藉自己。孰不知,如果不能在這些故事中找到自己的信仰,終究只能是當故事聽聽罷了。
你可以說馬云有貴人相助,可以說劉強東的時代機遇好,也可以說王石的家庭背景是他成功的基石,甚至可以說這是一個靠顏值的社會。但你永遠無法否定這個世界上有更多的人是依靠自己對夢想的渴望,堅持和勇敢來取得的榮耀。因為勝利從來都是屬于那些信仰堅定、永不動搖的人。
?他們不一定每天上新聞,做節(jié)目,他們或許就在你我之間,沒有改變世界,但踏踏實實的改變了自己和家庭。
苦不苦,想想紅軍兩萬五,累不累,想想雷鋒董存瑞。這個社會誰都很辛苦,誰都期望自己成功。但我相信這個世界上努力不一定成功,放棄一定沒有機會。一切的經(jīng)歷,無論快樂還是痛苦,都是好事,想努力的人很多,但堅持下來的很少,晚上想想千條路,早晨起來走原路。我們?nèi)鄙俚?,或許就是改變自己的理由。
……………
以前不怎么玩知乎,第一次獲得這么多贊有點誠惶誠恐,仔細回復了每一條評論。感謝大部分校友老鄉(xiāng)朋友的評論,另外有有一些吹毛求疵的朋友,你自己做不到就不要認為別人做不到,這個世界上永遠有那些比你努力的人存在,好像最近網(wǎng)上有很多人最喜歡干的就是這種事。
記得當年王健林講自己第一次下海蓋房子,大多數(shù)人看到成功的方法,少數(shù)人不停的說人家鉆空子,或許這就是人與人的不同。
當年我問劉姑娘怎么熬下來的,她說有的人找借口,有的人找辦法。這么多年過去了,看到題主的問題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她。
說我編故事的,一開始我又沒想到這么多回復,況且編故事知乎又不給我錢,還有唧唧歪歪的用大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結論不可能的,人的意志能用數(shù)據(jù)分析的出來么?要這么說按照武器和裝備的分析對比,幾十年前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早就應該崩盤了。
清華保安,中央美院保安,還有重慶育才中學的王旭冉,從倒數(shù)前十到保送北大,很多新聞都有這種努力的人存在。
最后一句,人生短暫,有人獻給奮斗,有人繁衍種族。愿所有奮斗的人們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