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小故事:那個假裝努力的人,希望不是你
1
最近,一向陽光的魚妹突然變得很沮喪。
公司有一個精英團隊,負責主力品牌的核心業(yè)務(wù)。魚妹曾在入職的第三個月就以“最上進員工”的身份殺進了精英團隊,能與公司元老們一起工作一直是魚妹引以為傲的事情。
可是這個月,魚妹卻意外地被調(diào)去了其他部門——她因為業(yè)績不好,被精英團隊除名了。
頂替魚妹的,是新來的實習生多多。魚妹覺得很委屈:多多明明比我懶呀,她從不加班,還常常遲到……明明我才是公司最努力的那一個!
魚妹的確是一個很努力的人:她很勤奮,永遠都是第一個上班,最后一個下班;她很上進,她有一個網(wǎng)盤,存滿了在網(wǎng)上搜集的各種學習資料,專業(yè)類的書籍時刻放在電腦邊;她心態(tài)樂觀,從不抱怨,隨時能見到她和小伙伴們相互加油打氣。
我也很奇怪,為什么看上去如此正能量的一個人,居然在業(yè)績上做不出成績呢,這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2
帶著疑問,我開始仔細觀察魚妹的工作狀態(tài)。答案很快就出來了:魚妹的努力,很不走心。
她每天到公司最早,但泡咖啡、吃早餐、瀏覽網(wǎng)頁等雜事占據(jù)了不少時間。雖然她8點半之前就進了辦公室,但真正投入工作的時間卻在9點半以后。
此刻的多多,早已處理完郵件,列好了一天的工作計劃。
魚妹工作時,雖然不怎么和周圍的人說笑,但電腦上的QQ和微信頁面卻隨時在跳閃,她放在鍵盤上的手指頭幾乎沒有停過。
多多上班時間偶爾有跟鄰座拉拉家常,但在處理事情的時候總是全神貫注,有時候我們叫她名字她都聽不到。
我還發(fā)現(xiàn),魚妹存學習資料的網(wǎng)盤,只是用來存資料而已——那些資料,她從來沒有打開過;那些放在電腦旁邊的專業(yè)書,幾乎都是未拆封或者拆了卻沒看過。
與此同時,我聽說多多報了個夜校培訓班,每天風風火火地下班后,就直接趕去學校上課了。
這樣一對比,多多以后來居上之勢替代魚妹,就變得很好理解了。魚妹的加班,其實只是彌補了她浪費掉的工作時間,并不是勤奮使然。多多一個小時能處理完的事情,魚妹要花四個小時,在工作量不變的情況下,工作效率低了,工作時間自然就延長了。
魚妹的努力,只是一種假象。
3
看起來很努力的魚妹,讓我想起了我的學生時代。
我小時候常被人夸聰明,因為總是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考到滿分。但自從進入初中后,我再也無法脫穎而出——由于識記科目的增加,勤奮變得格外重要。一向散漫的我,很快在一堆用功的同學面前敗下陣來。
我與理想的重點高中失之交臂,進了一所普通高中。我明白,不夠努力是我與尖子生拉開差距的唯一原因。
我嘗試著改變,在早自習的時候大聲朗讀,上課時把筆記抄得很工整,還幫同學整理筆記。我總是看起來很努力,但成績騙不了人,我一直排在成績單末尾,還曾考過班級倒數(shù)第二。這讓心高氣傲的我感覺非常“恥辱”。
但冷靜想想,卻是無可非議:我朗讀的時候只是在發(fā)出聲音而已,并沒有用心去理解或記憶;我認真做筆記,卻沒有認真聽過老師講課。我的所有努力全是虛張聲勢。或許我真是很聰明,但我的懶惰讓我看起來很笨拙。
我成了后進生,并毫無意外地在高考中落榜。我這才明白,只有全力以赴之后,才有資格與他人拼天賦。
4
一時的犯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假裝努力,它會讓我們對自己的懶惰渾然不覺,以為自己真的在努力。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不知不覺變成假裝努力的人:上班時,不管工作再忙,也不忘打開同學群和知己群,記者調(diào)查一樣參與每一個八卦的討論;下班回家,點開精彩紛呈的電視節(jié)目就再也舍不得關(guān),成功企業(yè)家般地廢寢忘食;第二天,頂著追劇的黑眼圈打著呵欠去上班??此迫諒?fù)一日的勤勤懇懇,卻并沒有帶來預(yù)想中的自我提升。
努力與收獲,是永恒不變的因果。表面上在刻苦學習,實際上是在對著書本走神,怎么可能在知識的海洋里高歌猛進?表面上在認真工作,實際上在上班時間里朋友圈里每一條更新都沒錯過,怎么可能在職場出人頭地?所有花拳繡腿式的努力,都會徒勞無功。
自制力永遠是成功的根本。沒有自制力的努力都只是假裝努力。而假裝努力最能消磨人的意志,它讓我們變得拖延,并且無法專注。越假裝,越會變得懶惰和不思進取。
最終,那些我們不知不覺中辜負了的時光,都會變成生活中的難堪,再來辜負我們自己。
5
北京,有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
前段時間,你的朋友圈被“假裝生活”刷屏了嗎?一篇《北京,有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大意是北京沒有人情味,終歸是北京人的北京,沒有祖產(chǎn)的移民一代,注定一輩子要困在房子里。那些追夢成功的出國了,追夢無望的逃離回故鄉(xiāng),還剩下2000多萬人留在這個城市,假裝在生活。事實上,這座城市根本就沒有生活,這里只有少數(shù)人的夢想和多數(shù)人的工作。
6
朋友圈,有2億人假裝在高潮
有一種人,TA是生活在朋友圈的。
每天起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摸到床邊的手機,打開朋友圈,如同領(lǐng)導(dǎo)親臨現(xiàn)場視察般看親朋好友的動態(tài)。相比于現(xiàn)實生活,他們更在乎自己在朋友圈的狀態(tài)。
感冒發(fā)燒了,不是先吃藥,而是先發(fā)朋友圈:感冒了,頭暈暈的,渾身沒有力氣,感覺身體被掏空。然后再精心P幾張自己雖然感冒了,但看起來仍然有“憔悴之美”的照片一起放到朋友圈。
他們開始讀書了,不是先把這本書讀完,而是先發(fā)朋友圈,附上書的照片和名言: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nèi)心的淡定與從容。
假如你會PS,那就更完美了,上太空都沒人攔得住你。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7
七夕節(jié),中國有2億人假裝在幸福
當幸福可以被度量,剛過去不久的七夕節(jié),有多少人是真正的幸福。
曾經(jīng)的中國最愛聊GDP,今天的中國最愛聊的詞是“幸福”。GDP可以被度量,幸福同樣可以。在一堆被細細切割的指標與權(quán)重之下,每個國家、城市都被貼上了屬于自己的幸福指數(shù)。從以前的男友送一支YSL口紅就是愛你,到想兩百塊錢送禮不如送她自由,所謂的幸福似乎都變了味兒。
8
世界上,有2000萬人假裝在努力
我們總是試圖改變,卻總不見成效,每天都是“忙+累=十分憔悴”。我們用盡全力把所有成功者的標準動作都做了一遍,所有名人的奇葩習慣全都嘗試了一遍,很可惜,最后你還是一無所獲。是你不夠認真嗎?是你漏掉了哪個步驟嗎?
假裝很努力,是年輕人的典型幼稚病。你每天跟無頭蒼蠅一樣一天跑上百個客戶,腳都磨破了,確實很勵志,但是沒有方法,沒有成交你也成不了最優(yōu)秀的銷售;即使你每天坐著飛機來回穿梭于無數(shù)個城市,日里萬機,拿不到投資、招不到人、搞不定項目,熱鬧過后剩下的也只會是一打等著報銷的機票。
其實,這種用身體在努力、而不是用大腦在努力的錯誤每個人時不時都會犯,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有所察覺。
我們真正需要復(fù)制的是合理安排時間和工作的方法。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你最終的目標服務(wù)的,否則任何動作都是徒勞。
親愛的考生家長們,距離2023年高考還有261天。如果您想為孩子的未來多一份保障,為孩子的高考買一份保險,請您現(xiàn)在就為孩子做準備,不管是自主招生還是志愿填報都需要提前規(guī)劃,用心抓住孩子的每一次機會,唯有這樣才會在高考來臨時,不會無從下手,倉促選擇,空留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