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岸右岸:故事法國文學》出版,武漢學者講述法國文化名人鮮為人知的故事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11月24日訊(記者萬建輝)取“三言二拍”之長,借高盧之韻,以故事趣說法國文學,間插作者學習法國文學的一系列真實故事。日前,由武漢大學外語學院原院長杜青鋼與武漢大學法國文學博士、副教授程靜合著的《左岸右岸:故事法國文學》一書出版,該書是一部法國文化名人趣史,也是作者教研法國文學數(shù)十年的心得體現(xiàn)。
《左岸右岸:故事法國文學》書影。
作者杜青鋼現(xiàn)任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法國文學研究所所長,早年從武漢外校法語班畢業(yè),1977年恢復(fù)高考當年以第一名成績考入四川外國語學院法語系。后留學法國,是巴黎第八大學文學博士、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博士后。曾任“龔古爾獎”中國評選組委會主席、中國法語文學研究會副會長,獲法國政府教育騎士勛章,2004年被聘為法國波爾多三大特聘教授,多次赴法國參加國際學術(shù)會議。作者程靜出版譯著六部,代表作有《工廠出口》《多爾多談話錄》,是中法文學比較研究會理事,曾任巴黎第七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
《左岸右岸:故事法國文學》作者之一杜青鋼。
《左岸右岸:故事法國文學》中,作者大量征引了法國作家的著作、回憶錄、書信、日記等史料,以貌似隨意實則嚴謹?shù)膽B(tài)度講了幾十位大師鮮為人知的故事,包括拉辛與投毒案、伏爾泰坐牢、盧梭棄嬰、拿破侖的文學夢、雨果葬禮上的乞丐、蘭波賣軍火、薩特的缺點等。
杜青鋼說,世界近現(xiàn)代文學最燦爛的在法國。諾貝爾文學獎,法國16次獲得。影響世界的重要文學流派,大多數(shù)源于巴黎。他教授法語40年,研讀了不少法語原版書,僅傳記就讀了150多部。為了教學,有些法語文學作品讀了五六遍。書中選了60位法國作家,講述了85則故事,秉持了幾項追求:尊重史實,客觀嚴謹;主打鮮為人知,強調(diào)細節(jié),生動幽默;多層并舉,融合出彩。
為了寫這本書,他3次前往法國,拜訪了17位作家,包括諾獎得主勒·克萊齊奧,當代法國著名作家維勒貝克、索萊爾斯,傳記大家阿蘇里,龔古爾獎評委主席皮沃等人。先后參觀了50多位法國作家的故居,吃過德魯昂、丁香園等著名文學餐館,到法國著名作家常去的咖啡館體驗,在“花神咖啡”待的時間最長。
【編輯:鄧臘秀】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