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小鞋子》,講兒童自己的故事
藏語兒童電影 《旺扎的雨靴》正在上映中。影片改編自才朗東主同名短篇小說:生活在藏地農區(qū)的小男孩旺扎一直想擁有一雙漂亮的雨靴的。然而,等他擁有了一雙雨靴之后,卻一直沒有下雨。他盼望下一場大雨從而能夠在雨天穿上這雙雨靴……
在影院復工初期,很多新片都對并不明朗的電影市場持觀望態(tài)度,然而《旺扎的雨靴》勇敢地選擇了在這個檔期上映,讓觀眾走進影院時多了一個不錯的選擇。
《旺扎的雨靴》是第12屆西寧FIRST青年影展最佳導演獎獲獎作品,而導演 拉華加也正是青海人。在今年的FIRST青年影展上,時光網與這位青年導演聊了聊《旺扎的雨靴》的幕后故事。
從故事來說,可能很多觀眾在觀看《旺扎的雨靴》時會聯(lián)想到《小鞋子》等伊朗兒童電影。在導演拉華加看來,《旺扎的雨靴》與《小鞋子》等“前輩”電影最大的區(qū)別是,“《旺扎的雨靴》是從兒童的視角呈現(xiàn)一個兒童自己的故事”,沒有過多地呈現(xiàn)“貧窮、生活的不容易……”
從這個角度來講,《旺扎的雨靴》可能是一部更加單純的兒童電影。
導演拉華加透露,他正處在后期制作階段的新片也是一部兒童電影,這部電影將與《旺扎的雨靴》進入他的“兒童三部曲”。
選擇在影院復工初期上映,導演拉華加坦言,想讓《旺扎的雨靴》給大家?guī)硪恍┫M椭斡???催^電影后,你是否感受到了這份“希望和治愈”呢?
Mtime:《旺扎的雨靴》是根據才朗東主的同名小說改編的,最早是什么時候讀到這篇小說的?
拉加華:是在電影學院上學期間,在《西藏文學》雜志上讀到的。當時被小說里面的主人公打動了,所以就決定把它改成電影。
《旺扎的雨靴》預告
Mtime:《旺扎的雨靴》的故事很容易讓觀眾聯(lián)想到《小鞋子》等伊朗兒童電影,你在創(chuàng)作這部電影的時候是否有受到這些電影的影響?
拉加華:有影響。人家伊朗的這些兒童電影確實很經典,電影學院上學期間肯定也是必看的影片。
但是過去的那些影片可能都是借助一個兒童的視角去呈現(xiàn)一個大人的世界,可能講的不是兒童的故事,貧窮、生活的不容易……類似于這樣的。但是《旺扎的雨靴》是從兒童的視角呈現(xiàn)一個兒童自己的故事,這也是這部影片的一個亮點。
Mtime:這個電影是在青海拍攝的嗎?具體是哪里?
拉加華:是在青海拍的,青海海東,往機場那個方向去的化隆縣。
Mtime:你是在拍電影之前就去過那里嗎?還是為了拍這部電影特意找了這樣一個小山村?
拉加華:特意找的。17年的5月份我們開始堪景,去了很多地方,發(fā)現(xiàn)很多藏區(qū)都是大同小異,很難找到跟故事很貼切的一個景。我們那時候就比較失落。
后來一個朋友說是你們可以去化隆,那個地方有個村莊,聽說有100年的歷史。我們就開車去了那邊。
到了之后,眼前的景色,包括村莊的質感,特別符合這個故事的背景。但這個村莊里面交通不是很方便,也沒有賓館,住的地方也沒有。我們克服了各種困難,還是決定來這個地方拍。
Mtime:片中的演員哪些是你們選好帶來的,哪些是在當?shù)卣业模?/p>
拉加華:里面的兩個主角(旺扎和拉姆)是選好的,演旺扎的父母的是專業(yè)演員,其他人都是在村莊里找的。
兩個小演員是在我們在學校里找的,當初也去了很多地方,做了不少的備選。因為兩個小演員是電影里面非常重要的元素,如果兩個小朋友選的失敗了,你的這個戲可能就真的失敗了。所以我們非常謹慎,最終選了這兩個小朋友。我覺得他們兩個各方面都比較貼近故事本身的角色。
Mtime:兩位小演員之前演過戲嗎?
拉加華:沒有演過戲。開拍沒多久的時候,指導兩個小朋友演戲比較吃力,可能為了一場戲就要燃燒一天的時間。但是指導小朋友不像指導大人一樣,你一定要耐心。
比如大人的話你可以要求一些東西,但是小孩是不行的。你要耐心,你要慢慢地引導他們,讓他們慢慢地適應,慢慢地進入自己的故事。有了這樣一個默契以后,后半部分拍攝就輕松了很多。
Mtime:電影里有好幾場學校的戲,孩子其實挺多的,在當?shù)卣业男⊙輪T是什么狀態(tài)?
拉加華:他們之前沒見過劇組拍戲,會覺得很好奇。反正這些孩子在家里也沒有什么事情做,每天都在劇組里待著,跟兩個小演員玩。尤其是演旺扎同桌的那個小演員。
之前副導演給我推薦的演同桌的演員是另外一個人,我也覺得還可以,就選了。但是最終演同桌那個孩子天天就在我旁邊待著,幫我抬一下凳子,幫我倒杯水,類似這樣的。我覺得他特別喜歡演戲這種東西,就說你來演同桌吧。他說,“我不演,你們不是已經選好了嗎?”可能當時剛好最開始選的那個同桌就在旁邊,他不好意思。
后來我們在拍同桌那場戲的時候,演同桌那個小朋友老是記不住臺詞,結結巴巴的。然后就說另一個同桌,“你來說”。結果發(fā)現(xiàn)他就一下記住了那些臺詞,后來就讓他演了同桌。
Mtime:電影里,旺扎家的電視機是一個很重要的道具,電視里多次出現(xiàn)了《西游記》《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等節(jié)目,這些是你的童年記憶嗎?
拉加華:對,小時候特別喜歡看《西游記》這些東西?!段饔斡洝吩诓貐^(qū)流傳比較廣泛,因為里面的內容是唐僧去西天取經,藏族人也有去西藏朝圣的這樣一個經歷,有一種共鳴吧。
Mtime:你童年時有沒有過和旺扎相似的經歷?比如特別想要一件東西,但父母就是不給你買?
拉加華:對,小時候特別喜歡一些東西,然后想得到它。我覺得這個不光是旺扎,現(xiàn)在的小朋友也都有類似的共鳴。
我們在柏林放映的時候,國外的一些小朋友觀眾也說有類似的共鳴。比如他們喜歡一個小狗,但父母不給他們買,然后小朋友就一直求父母。還有些小朋友站起來說,自己喜歡蘋果手機,然后父母不給他買……電影里的雨靴是一個符號性的象征。
這種“雨靴”我覺得大人的世界里也有,但是大人世界里的“雨靴”是比較理性化的。沒有小朋友那么單純。
Mtime:電影里旺扎的父親不愿意給兒子買雨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家里沒有閑錢,但是電影并沒有特別著墨于現(xiàn)實的殘酷這一點。你在這部電影里主要想表達的是什么?
拉加華:主要是想探討現(xiàn)實和夢想的一些區(qū)別??赡苁歉赣H這條線代表著現(xiàn)實,旺扎這條線代表著夢想。包括影片的結尾,為什么給一個開放式的結尾?也有這方面的因素。
Mtime:《旺扎的雨靴》選在影院復工的初期上映,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
拉加華: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因為這部影片是從西寧FIRST影展走出去的,所以希望通過電影節(jié)的力量,讓這部影片能走得更遠。
第二是因為影院停業(yè)了這么長時間,最近才慢慢恢復。希望《旺扎的雨靴》能給大家?guī)硪恍┫M椭斡?/p>
Mtime:今年的疫情有沒有對你的工作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拉加華:會有影響,之前的很多工作推遲了。比如說去年拍的影片,后期一直拖到現(xiàn)在,還在做調色什么的。
Mtime:目前正在做的這部電影是什么類型?
拉加華:正做的這個是也一個兒童片。想做一個兒童三部曲,做成一個系列。
Mtime:《旺扎的雨靴》關注的是現(xiàn)實與夢想,現(xiàn)在這部想探討些什么?
拉加華:主要是探討親情、父子關系,然后人與自然。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保護黑頸鶴的故事。
兩個小朋友找到一個受傷的黑頸鶴。黑頸鶴每年要飛到云南去過冬,這只受傷的黑頸鶴飛不了了,兩個小朋友就養(yǎng)著它。到了冬天,他們就想送黑頸鶴去云南過冬。兩個小孩就騎著摩托車出發(fā)了,他們不知道這個路程有多遠。然后父親在外面做生意,一直不在家里面,知道這個事情以后立馬就回來了,找兩個小朋友。找到兩個小朋友以后可能有一些沖突,但最后父親還是決定幫他們一起完成這個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地彌合了他們的父子關系。
Mtime:你一直在堅持拍藏語電影,藏語電影想走進市場,被更多的觀眾看到,你覺得需要做哪些努力?
拉加華:我覺得在不失去原有的民族特點的情況下,盡可能出現(xiàn)一些不同題材的影片很重要。
Mtime: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很多藏族電影都是藝術片,你未來想不想嘗試一些商業(yè)類型的藏語電影?
拉加華:肯定有這方面的想法,但是也得看跟影片之間的一種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