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最有名上古神話故事,盤古開天比女媧造人流傳更廣!
上古世界,對于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很遙遠的時空,但是關(guān)于上古神話故事,卻深深的烙印在每個人的心里。著名的有嫦娥奔月、吳剛伐桂、女媧造人等。今天小編就整理了十個最有名的上古神話故事,一起去看一下吧。
1. 盤古開天
盤古,又稱盤古氏,混沌氏。是中國傳說中開天辟地創(chuàng)造人類世界的始祖。盤古開天的記載最早見于三國時期吳國徐整著《三五歷紀》。
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
天數(shù)極高,地數(shù)極深,盤古極長。后乃有三皇。數(shù)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處于九,故天去地九萬里。
2.女媧造人
女媧乃大地之母,萬物之神。
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水。蒼天補,四極正;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
3.神農(nóng)嘗百草
神農(nóng)氏本是三皇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個石洞里,傳說他牛頭人身。由于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勞勇敢,長大后被人們推為部落首領(lǐng),因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熱的南方,稱炎族,大家就稱他為炎帝。
有一次他見鳥兒銜種,由此發(fā)明了五谷農(nóng)業(yè),因為這些卓越的貢獻,大家又稱他為神農(nóng)。
他看到人們得病,又到都廣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園取瑤草而遇天帝贈神鞭,神農(nóng)拿著這根神鞭從都廣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農(nóng)嘗百草多次中毒,都多虧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嘗遍所有的草,最后因嘗斷腸草而逝世。
4.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是中國上古時代神話傳說故事,故事出自于《山海經(jīng)·海外北經(jīng)》。
相傳在黃帝王朝的時代,夸父族其中一個首領(lǐng)想要把太陽摘下,放到人們的心里面,于是就開始逐日。他口渴的時候喝干了黃河、渭水,準備往北邊的大湖(或大海)去喝水,奔于大澤路途中被渴死。他的手杖化作鄧林,成為桃花園;而他的身軀化作了夸父山。
5.精衛(wèi)填海
精衛(wèi)填海的故事,出自中國上古奇書《山海經(jīng)》發(fā)鳩山。相傳太陽神炎帝有兩個女兒,大女兒的名字叫瑤姬,小女兒的名字叫女娃。
因久居天宮無聊,有一天,女娃駕船游東海而溺,其不平的精靈化作花腦袋,白嘴殼,紅色爪子的一種鳥,棲息在發(fā)鳩山,發(fā)出“精衛(wèi)、精衛(wèi)”的悲鳴,人們便將此鳥叫作精衛(wèi)鳥。
精衛(wèi)銜草石由發(fā)鳩山飛往東海投入,誓言要填平東海。晉代陶淵明詩曰:精衛(wèi)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后人常用“精衛(wèi)填?!边@句成語,比喻既定永恒目標,更有堅韌不拔的精神為后盾。
6.后弈射日
后羿射日的傳說出自《山海經(jīng)》、《書·堯典》、《十州記》、《淮南子》、《天問》等著作,故事內(nèi)容:遠古的時候,大地出現(xiàn)了嚴重的旱災(zāi)。
炎熱烤焦了森林,烘干了大地,曬干了禾苗草木。原來,帝俊與羲和生了10個孩子都是太陽,他們住在東方海外,海水中有棵大樹叫扶桑。
10個太陽睡在枝條的底下,輪流跑出來在天空執(zhí)勤,照耀大地。但有時,他們一齊出來給人類帶來了災(zāi)難。為了拯救人類,后羿張弓搭箭,向那9個太陽射去。只見天空出現(xiàn)爆裂的火球,墜下一個個三腳的烏鴉。最后,天上只留下一個太陽。
7.嫦娥奔月
有關(guān)恒娥的神話傳說,見于商代至戰(zhàn)國時的典籍《歸藏》,其中對照卦象解釋可能為夫妻,東漢高誘注解《淮南子》明指出嫦娥是后羿之妻。后羿的妻子恒娥,因漢代人避劉恒的諱,之后名字改為嫦娥(一作常娥)。
該典故講述了嫦娥被逢蒙所逼,無奈之下,吃下了仙藥西王母賜給丈夫后羿的兩粒不死之藥后飛到了月宮的事情。
8.吳剛伐桂
相傳在月亮上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樹。漢朝時有個叫吳剛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專心學(xué)習(xí),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宮,令他在月宮伐桂樹,并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shù)。”
吳剛便開始伐桂,但吳剛每砍一斧,斧起而樹創(chuàng)傷就馬上愈合,日復(fù)一日,吳剛伐桂的愿望仍未達成,因此吳剛在月亮上常年伐桂,始終砍不倒這棵樹,因而后世的人得以見到吳剛在月中無休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9.刑天斷首
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蹦顺鲇跂|周的《山海經(jīng)。海外西經(jīng)》。話說刑天與天帝(黃帝)爭奪神位寶座。
二者相斗, 帝終斷刑天首級,并把他葬于常羊之山。但刑天魂魄不滅,竟以乳為目、臍為口,手執(zhí)干戈漫舞。
晉·陶淵明《讀山海經(jīng)十三首》有云:“精衛(wèi)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無類(有的版本是“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fù)悔。徒設(shè)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10.共工觸山
共工怒觸不周山是一個著名的上古神話傳說。又名共工觸山,且與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并稱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話。
共工,又稱共工氏,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水神,掌控洪水。在中國先秦古書《列子·湯問》中記載,傳說共工素來與顓頊不合,發(fā)生驚天動地的大戰(zhàn),最后以共工失敗而憤怒地撞上不周山而告終。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