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友送別的名句
戰(zhàn)國時期的大詩人屈原曾說:“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币簿褪钦f人生最代的悲傷就是活生生的別離,人生最大的快樂就是得到新的知己。如果說“哀莫大于心死”,我們甚至可以說出“悲莫大于別離”這樣的話。古人對于別離,尤其是好友之間的別離,看得特別重,所以就衍生出了“折柳”送別的含義。歷代詩人用他們多情的筆端,寫下了許多傳唱千古的“送別”名句,今天我們就一起欣賞下面這些耳熟能詳?shù)乃蛣e佳句。
最早接觸的送別詩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最壯觀的送別詩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最豁達的送別詩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最有影響力的送別詩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最高尚的送別詩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最安慰人的送別詩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
宋代的柳永曾說:“多情自古傷離別”,離別總是給人無限的憂傷,但是詩人們卻用他們的深情和才華譜寫出一首又一首的“離歌”。他們或感傷、或豁達、或寄意深遠,李白、王維、王勃、王昌齡、高適這些在中國古代詩歌中燦若星辰的名字,用他們的真情實感為我們留下了這么多傳唱不衰的經(jīng)典名句。你還知道哪些著名的送別詩?
回憶過往,你可曾用過哪句詩送別親友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有關送別的古典詩詞文學名句有哪些
關注【文學名句】溫暖情懷的文學,動人心坎的名句
古人在離別時也有以歌贈別的傳統(tǒng),歷朝歷代關于送別的詩詞很多,這里精選其中比較有名、流傳久遠以及有代表性的以饗讀者。記得點個贊,喜歡就分享。
漢魏南北朝詩詞名句
良友遠離別,各在天一方?!?漢·蘇武《詩四首》
離別永無會,執(zhí)手將何時?!?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
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三國魏·曹植《七哀》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南朝梁·江淹《別賦》
日暮浮云滋,握手淚如霰?!?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南朝梁·沈約《別范安成詩》
夜雨滴空階,曉燈暗離室?!?南朝梁·何遜《臨行與故游夜別》
別鶴聲聲遠,愁云處處同。—— 南朝陳·江總《別袁昌州詩二首》
各勉日新志,音塵慰寂蔑?!?南朝宋·謝靈運《鄰里相送至方山》
唐朝詩詞名句
送君一為別,凄斷故鄉(xiāng)情?!?唐·陳子良《送別》
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唐·陸龜蒙《別離》
所志在功名,離別何足嘆。—— 唐·陸龜蒙《別離》
一步一回首,遲遲向關近?!?唐·王維《留別丘為》
相送天涯里,憐君更遠人?!?唐·劉長卿《送張起、崔載華之閩中》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馬蹄?!?唐·劉長卿《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云帆望遠不相見,日暮長江空自流?!?唐·李白《送別》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唐·李白《送友人》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眼看帆去遠,心逐江水流?!?唐·李白《江夏行》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唐·李白《贈汪倫》
此別應須各努力,故鄉(xiāng)猶恐未同歸?!?唐·杜甫《送韓十四江東覲省》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別董大二首》
好風若借低枝便,莫遣青絲掃路塵?!?唐·李益《途中寄李二》
秋草不堪頻送遠,白云何處更相期?!?唐·李益《送賈校書東歸寄振上人》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唐·杜牧《贈別二首》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唐·杜牧《贈別二首》
會得離人無限意,千絲萬絮惹春風?!?唐·鄭谷《柳》
宋朝詩詞名句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宋·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
樽罍飲散長亭暮,別語纏綿不成句。—— 宋·黃大臨《青玉案·千峰百嶂宜州路》
長條故惹行客,似牽衣待話,別情無極。—— 宋·周邦彥《六丑·薔薇謝后作》
我是行人更送行,瀟瀟風雨倍傷情?!?宋·趙善括《鷓鴣天·我是行人更送行》
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 宋·辛棄疾《鷓鴣天·送人》
元明清詩詞名句
客里登臨俱是感,人間送別不宜秋?!?元·張昱《贈沈生還江州》
青草紅亭萬里塵,送君那得不沾巾?!?明·袁宏道《別閩人王生》
春風濃似酒,難浣別離情。—— 明·劉績《題西陵送別圖送姚進士》
漫漫即遠道,惜別在良時。—— 明·陳子龍《擬古·別李氏也》
惆悵天涯分手處,秋高一雁落江泮?!?明·萬泰《留別董西來》
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清·曹雪芹《紅樓夢》
衰年送少年,后會渺云煙?!?清·袁枚《寄梅嶺》
春風若為長條惜,應遣情人少別離。—— 清·厲鶚《思佳客》
萬里征途愁入夢,天南分手淚沾衣?!?蘇曼殊《束裝歸省,道出泗上會故友張君云雷亦歸》
你喜歡上面哪些詩句?說一說。
【文學名句】遇見動人語言是美妙的緣,總有貼心文字溫暖著你我
↓↓↓記得點贊,喜歡就分享和收藏
如何看待襄陽城送別金庸的活動
謝謝!
歡迎來到熊二讀史,一起來讀襄陽那些事兒。(本文約400字,閱讀需時2分)
2024年10月30日晚,襄陽古城墻上,無數(shù)人默默點亮蠟燭,送別一個人和一個時代。
那個人就是金庸;那個時代,就是讓我們熱血沸騰的武俠江湖。
襄陽,在金庸的武俠小說里,地位尤其重要。
在“射雕三部曲”中(《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襄陽一地出場的次數(shù)竟然達到近300次,顯然是武俠江湖的一個重鎮(zhèn)。
襄陽城,金庸筆下無數(shù)次站在歷史舞臺中央的軍事重鎮(zhèn),也是各路英雄豪杰匯聚的地方,各路人馬紛紛上場,無數(shù)故事峰回路轉,都在這個襄陽城。這座古城,將俠義之風表達的淋漓盡致,兒女情長,家國情懷,都在這里匯聚。
金庸雖然一生都沒有到過這個擁有“鐵打的襄陽”之稱的古城墻,擁有2800多年悠久歷史的武俠重鎮(zhèn),但是襄陽的民眾記著他。
就在金庸仙逝的當晚,襄陽民眾走上古城墻,點燃白燭,為金庸先生舉行一場特殊的送別活動。
人們沿著襄陽城古街道,緩步登上古城墻,撫著微涼的城磚,點燃燭火,送別記憶中金戈鐵馬的武俠世界,送別那個義營造一個時代美好憧憬的偉大武俠作者。
金庸迷擺放“走好”二字
有哪些和“送別”有關的詩句值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