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榜領題】——我身邊的民族團結(jié)進步故事
團結(jié)互助初心不忘 甘為人梯愛者無疆
梁立偉是我們身邊一位普通的大叔,但他的身影卻常常出現(xiàn)在各族同胞需要的地方,他用自己的凡人善舉生動踐行了“民族團結(jié)一家親”的理念,他把對各族同胞的愛,細潤無聲地灑在了這片多民族共同居住的科爾沁大地上。
(一)心心相印一家親
1957年,梁立偉出生在開魯縣的一個蒙漢融合之家。父親梁賀是土生土長的蒙古族,是建國前參加革命的共產(chǎn)黨員,后因傷轉(zhuǎn)業(yè)到地方工作。父親蒙漢兼通,常年下鄉(xiāng),深得各族同胞擁戴。母親王秀君是一位漢族針灸科醫(yī)生,她用一根神奇的銀針為病人解除病痛,常有患者登門來家求診。
梁立偉小時候,有一位姓楊的回民大姐常來家里找母親針灸,時間長了,她們便以“姑侄”相稱。楊大姐命運多舛,遭遇了丈夫車禍病故,多年來,無論大事小事她都和梁母商量,梁母幫她拿主意、想辦法。在梁母病危之際,還囑咐這位毫無血緣關系的“侄女”:“你體質(zhì)弱,愛鬧病,我在醫(yī)院幫你聯(lián)系了一位熱心腸的醫(yī)生,你們可以交個朋友。你家里孩子多,一旦有個頭疼腦熱的,醫(yī)院有個熟人好給你出出主意!”楊大姐緊緊握住梁母的手,涕淚橫流:“大姑,您現(xiàn)在身體都這樣了,還在為我今后的日子操心,您讓我說啥好哇,您簡直比我的親媽還要親吶!”
梁母走了,梁家與楊大姐的親情卻沒有中斷。楊大姐的孩子結(jié)婚,梁立偉以娘舅的名義送上了一份賀禮。每年開齋節(jié),楊大姐都會來到梁家看望“姑父”,還不忘帶上一份“油香”。梁家人深知“油香”是回族同胞重大節(jié)日才會制作的尊貴食品,這份禮品濃縮了他們跨越了半個多世紀親如一家的情誼,從普通的醫(yī)患關系演變?yōu)樘厥獾挠H情,這情誼春風化雨,澆灌在蒙漢回三個民族的心田,綻放出艷麗的民族團結(jié)之花。
父親梁賀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遭了迫害、挨了批斗。平反之后,有些關系很好的親友對他遭受一些干部的打罵心里總有些不忿,梁賀對他們說:那都是一些年輕的同志,誰還不犯點錯誤,改正就行了,已經(jīng)過去的事兒了,就不要再計較了。再說了毛主席不是教導我們說,要搞好民族關系,鞏固好民族團結(jié)嘛!老黨員云淡風輕的幾句話,讓很多同樣遭受迫害的民族干部得以釋懷,重拾初心,在之后的生活中依然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梁父如草原般博大的胸襟和梁母的醫(yī)者仁心,都深深感染著梁立偉。他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深深感受到了“我們是一家,不分你我他”的民族情誼。
(二)捐往災區(qū)的“特殊黨費”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fā)生里氏8.0級大地震,梁立偉第一時間通過單位和社區(qū)向災區(qū)捐款。一天,梁立偉在電視上看到51歲的邱光華大校駕駛直升飛機搶險救災時飛機失事的報道后,梁立偉在敬佩之余心里暗自羞愧:邱光華作為中國第一批少數(shù)民族飛行員,不顧個人安危犧牲在一線,同樣是民族干部,我退居二線,啥也做不了,自己必須也得干點啥!梁立偉在報紙上看到關于動員廣大黨員向災區(qū)自愿繳納“特殊黨費”的倡議書,他和老伴兒念叨:“中央組織部號召黨員捐特殊黨費呢?!崩习閮弘m然嘀咕著:“咱兒子剛畢業(yè),女兒還在上大學,今年冬天的取暖費還沒有著落?!钡爸蚰羝蕖?,還是支持他捐獻了特殊黨費。后來,梁立偉收到了中央組織部開具的收據(jù)。這張珍貴的收據(jù),是梁立偉是一個普通黨員對黨組織號召的熱忱回應,更是一個身在邊疆的民族干部對四川同胞們的守望相助。
(三)兄弟般的民族情誼
梁立偉是出了名的孝子。父親腦血栓導致全身癱瘓,梁立偉隨侍在側(cè)。但是照顧父親和工作無法兼顧,于是,下崗職工關富便走進了他們的生活。
關富是一名退伍老兵,來到梁家后,精心照顧梁父,不嫌臟不怕累。梁立偉知道關富家庭負擔重,每月給他開1600元工資,這份工資在當時是略高于其他護工的。伺候病人的活沒人愿意長干,可關富感念梁立偉對他的信任和情誼,在梁家一干就是4年,直到梁父去世。處理完父親的喪事,梁立偉又操心起關富的生計:“老父親走了,你今后有啥打算啊?”關富說:“這幾年你和老父親體恤我,工資給的高,我攢了點錢。誰成想媳婦又得了癌癥,把家里積蓄都花光了!現(xiàn)在媳婦治病、兩個孩子上大學,花錢的地方太多了。我倒是想蹬個三輪車拉拉活,可是連買車的本錢都沒有。”梁立偉重重地拍了拍關富的肩,鼓勵他說:“老弟,你要是決意蹬三輪車,本錢哥給你出!”
梁父的喪葬費結(jié)算回來時,梁立偉當即留出元,包好了送到關富家,讓他買三輪車謀生路。關富這個硬漢捧著錢,哽咽著說不出話來。后來得知梁立偉做了手術,關富心里日夜惦記,梁立偉出院回家后,關富第一時間來到梁立偉家探望,他心疼地握住梁立偉的手,兩位老人百感交集,淚水肆意奔流,用幾十年的深厚友誼將這首團結(jié)友愛的贊歌唱響在科爾沁大草原。
(四)用真情和行動澆灌民族之花
開魯是一個以漢族人口為主,蒙、回、滿等十幾個民族共同聚居的縣城。梁立偉長期生活在各民族中間,在他心里,愛早已沒有民族之分。
住平房的時候,梁立偉的街坊有一位從山東過來的回民大哥,人們都習慣地稱他“山東”。“山東”單身,在外面干了一天活,回家也是冰屋冷灶。梁母還健在時,常常叫他過來吃飯,并且非常尊重“山東”的民族習慣,每次叫“山東”來吃飯時,母親會把家里的灶具反復刷洗,走時還會再給他帶上幾個煮雞蛋。梁母去世后,“山東”也常來梁立偉家看電視,那時梁立偉想換一臺新的電視機,知道“山東”沒有電視,就讓他把舊電視搬回了家。不料第二天“山東”又來了,原來“山東”家還沒有安電。得知這一情況,梁立偉二話不說,騎自行車來到商店買來電線、燈泡、插座等,又到幾里地的南門外買來電表箱子,找電力部門的熟人幫“山東”上了電。
2013年,剛剛接觸網(wǎng)絡的梁立偉加入到通遼較有影響的“科爾沁部落”群,群里有一個愛心鏈接,專門救助品學兼優(yōu)、家庭貧困的各族中小學生。梁立偉得知后,主動加入該鏈接,資助了科區(qū)西六方鎮(zhèn)溪水塘村的李小揚同學,連續(xù)資助三年,捐資近3000元。
在幫助各族群眾這件事上無比慷慨的梁立偉,對自己,卻近乎苛刻。他喜歡篆刻,他在石料上一刀一刀深情雕琢的“民族團結(jié)一家親”“守望相助”“同心共筑中國夢”等篆刻作品發(fā)表在市級黨報副刊和老年雜志上。但每次購買印章石料他都反復掂量,輕易舍不得為自己花掉幾十塊錢。褲腰帶斷了,他用鋁線做鉚釘,鉚上之后繼續(xù)使用,一輛老式自行車一直騎到退休。
(五)情系“未來小作家”
含飴弄孫,涵養(yǎng)精神世界,是梁立偉心中憧憬的晚年生活。但2015年,他身體出現(xiàn)了異常,四處求醫(yī)后,梁立偉在北京做了心臟換主動脈瓣和主動脈血管瘤手術。一次大手術,讓梁立偉感受到生命的無常和時間的有限,養(yǎng)病期間,梁立偉常常想自己還能為人民做點什么呢?
2017年5月,開魯街道育新社區(qū)關工委有意聘他為常務副主任,梁立偉欣然應允,他想盡可能多地為各族群眾做一些事。梁立偉有寫作的特長,他把社區(qū)里單親家庭的孩子、受寫作困擾的孩子們聚攏在一起,創(chuàng)辦了“未來小作家”義務輔導班。從2017年5月開始,梁立偉以多病之軀,一副老花鏡、一部智能手機,線上線下義務為中小學生輔導寫作,修改并推送文章。慕名來找他輔導的孩子越來越多,四年來,他輔導了縣內(nèi)外17所學校的130多名學生,累計有320余篇小作文在《作文報》、《中國少年報》等報刊發(fā)表。
在社區(qū)院子里的小石桌上、在圖書館的會議室里、在學生家里的書桌邊、在梁立偉的書房里、在疫情期間的微信視頻里,都留下了他輔導學生的身影。連說幾句話都哆嗦的梁立偉,是什么力量在支撐他堅持為中小學生輔導寫作,且分文不???“為孩子們在人生起航階段指引航向、加油助力”,這是他的初心,也是他實實在在的行動。2020年,梁立偉多方籌資元,將孩子們發(fā)表的文章集結(jié)成冊,取名《小荷》,無償發(fā)放給“未來小作家”。他籌集的資金為“小作家”專用,放在社區(qū)委托專人管理,每一筆支出都要寫清用途。
梁立偉是5所學校的校外輔導員,多次被通遼市教體局、團市委等單位評為“優(yōu)秀校外輔導員”,又先后被評為“開魯好人”、“通遼好人”、“民族團結(jié)進步模范個人”、“最美志愿者?!?/p>
如今,梁立偉的兒子是國家公務員、女兒是派出所民警。梁立偉對子女的教育,并未因他們就業(yè)、成家而間斷。梁立偉滿懷大愛的民族情懷,感染了一雙兒女,他們都在各自的崗位和生活中做民族團結(jié)的維護者、踐行者。在女兒的心里,民族團結(jié)不是一個抽象的詞,它就是奶奶給回民大叔做的一碗面條,是爺爺為社區(qū)的老人們搭起的那個喝茶、下棋的涼棚,是爸爸為各民族小朋友輔導作文的場景。
國家推行三科統(tǒng)編教材,梁立偉篤定國家推行的政策一定是讓老百姓受益的政策。他和兒女們馬上通過電視、報紙等途徑學透相關政策,主動向自家親友特別是家里有民族語言授課學生的親友,一家一戶的上門解答大家的疑惑,邊拉家常邊宣傳政策。勸他們一定要支持孩子們學習通用語言,不僅能幫孩子開闊眼界,更有利于孩子就業(yè),家長也更省心!因為梁家人多年來樹立的口碑和威信,親友很愿意相信梁立偉,很快就領會了推行使用統(tǒng)編教材的重大意義,成為這一政策堅定的擁護者。
2021年開魯縣舉辦民族團結(jié)進步有獎征文,縣民委向他約稿,他說:你們的征文集結(jié)成冊時,我會把我的文章發(fā)給你們,但我就不參加評獎了,把獲獎的機會讓給別人吧。征文評審結(jié)果出來后,他特別開心,因為他的多名學生在此次征文中獲獎。他欣喜的看到:在為孩子們輔導的過程中,不但提高了孩子們的寫作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已把民族團結(jié)的種子植入了孩子們的心靈里,而且還將生根發(fā)芽、枝繁葉茂……
梁立偉將骨子里的蒙漢相融的血液融入到民族團結(jié)的實踐中,與各族人民緊緊相依,奏響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和諧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