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與復蘇的閱讀試題及答案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驚蟄與復蘇的閱讀試題及答案

驚蟄與復蘇的閱讀試題及答案

驚蟄

氣候太冷或太熱,人會變得倦庸、懶散,思維僵化,以至一個冬季下來,懶于動筆,東西寫得少,猶如昆蟲蟄伏一般。猛一抬頭,立春已過,雨水至矣,下一個節(jié)氣便是驚蟄了。由此感嘆,四時光景,24節(jié)氣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始終以自己的節(jié)奏邁著堅實的步伐,一步步走來,從不停滯,從不失信,該過去的過去,該到來的到來。

在農歷24節(jié)氣中,我最喜歡驚蟄這個節(jié)氣,與其說喜愛倒還是敬畏更多一些。

經秋歷冬,從秋風蕭瑟到草枯葉落,再到天寒地凍白雪飄零,萬物從盛極到衰落及至冬眠,大地進入了一年中最為蕭條的季節(jié)。

節(jié)氣,是農民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的總結。節(jié)氣的變化,寫在農民的臉上,而印證則在農民的肩上、手上,因為他們每日所從事的農事,始終以節(jié)氣為主線。倘若農民忙碌一年是在寫一部長篇小說,則節(jié)氣便是小說中的24章節(jié)。冬至若為農民肩頭的擔子支點,它的一頭挑著小雪、大雪,而另一頭則擔著小寒、大寒,同為 大、小 兩個節(jié)氣,從季節(jié)寒冷程度上說,后一頭的分量更重一些。小寒、大寒一過,接踵而來的便是立春、雨水,驚蟄

驚蟄的意思是。古人曰: 二月節(jié),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陶淵明更是用文學語言描述驚蟄這個節(jié)令,他說: 促春遘時雨,始雷發(fā)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驚蟄昭示著萬象復始,氣象更新,大自然開始進入了一個充滿靈動的時節(jié)。

科普書上說:一般在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陽運行至黃經345度時即為驚蟄。這句充滿天文地理色彩的專業(yè)語言,是氣象學的范疇。但氣象的變化,又是與大自然緊密相連的,而大自然的變化又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

在古代,先輩將驚蟄分為三候: 一候桃始華;二候鸧鹒鳴;三候鷹化為鳩。 描述已是進入仲春,桃花紅灼、梨花潔白,黃鸝鳥啼叫,蒼鷹漸去而斑鳩替代,這樣一個氣候轉暖,大地花綻鳥飛的時節(jié)。按照一般氣候規(guī)律,驚蟄前后各地天氣升溫,雨水漸多,很多地方進入了春耕。地氣動了,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候,此時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孵化。

驚蟄是一個劃季節(jié)的極具生命意義的節(jié)令。

我很慶幸自己生于江南,長于江南,又工作在江南。因為,江南地區(qū)一年不但四季分明,而且春夏秋冬時間分配上也差不多。由此,一個季節(jié),分別對應了六個節(jié)氣。江南地區(qū)四時溫和、冷熱,就像寫在人臉上喜怒哀樂的表情,再明顯不過了。而對江南地區(qū)的花草樹木等植物來說,也是幸運的,春發(fā)夏茂秋收冬藏。冬天對植物來說,就是 藏 ,即休養(yǎng)生息。江南植物生長,四時配置,不緊不慢,這種一歲一枯榮的生長規(guī)律恰到好處。不像熱帶里的植物,不分季節(jié),不分晝夜,拼命地長、長、長,一個字 累 。也不像北方的植物,生長季節(jié)太短,剛剛嫩葉爬滿枝頭,正要拼命長的時候,季節(jié)就拉長了臉,準備越冬了,你想怎么長也不允許,由不得自己的性子,而且冬季又特別漫長。

驚蟄時節(jié)的晴朗天,在江南田野上行走,會深切地感受到大地春意的萌動。 春雷響,萬物長 。驚蟄是大好的 九九 艷陽天,氣溫回升,雨水增多。地表上,紫云英花已似繁星點點,小麥可聞拔節(jié)聲,油菜花也爭露金黃色,更有眾多不知名的田間野花,競相綻放。地低下,昆蟲經過一冬的.長眠,漸漸復蘇,睜開了惺忪的眼睛。大地母親似乎在叫喚它: 真是懶蟲。別睡了,起來啦,外面天氣暖和了。

而鄉(xiāng)間田頭,農人開始備耕,修整農具,天晴時曬種子,準備各種土雜肥,給即將下地耕作的牛犢多吃精細飼料

此情此景,應了古人的一首田園詩,詩曰: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guī)兹臻e,耕種從此起。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7、 一個季節(jié)分別對應了六個節(jié)氣 ,其中屬于春季的,除了立春、雨水、驚蟄之外,還有春分、、和谷雨。(1分)

8、根據第5段的內容, 驚蟄 的意思是:(2分)

9、作者喜愛、敬畏驚蟄這個節(jié)氣,理由是:(4分)

10、請自選一個角度,賞析第(11)段畫線句。(3分)

11、對文本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A、第3段寫冬天的寒冷與蕭條,襯托出即將到來的驚蟄節(jié)氣氣候溫暖、生機勃發(fā)。

B、第4段多用比喻,形象地告訴我們只有農民才對節(jié)氣的變化有著真切敏銳的感知。

C、第8段引用先輩的物候分類,生動地寫出了氣候物象的變化,與人的活動息息相關。

D、第10段寫熱帶和北方的植物,與江南的植物形成對比,突出了后者的生長規(guī)律恰到好處。

E、第11段中運用引用、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江南田野的春意萌動。

12、文章以一首田園詩結尾,請說說這樣寫的好處。(5分)

【答案】

7.(1分)清明

8.(2分)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蟲(意思對即可)

9.(4分)(1)驚蟄昭示著萬象復始,氣象更新,大自然充滿靈動的生機。(2分)(2)驚蟄是一個劃季節(jié)的極具生命意義的節(jié)令。(2分)

10.(3分)修辭角度:用比喻,形象生動地描寫紫云英一朵挨著一朵、花開遍地的景象,用擬人,寫出油菜花競相綻放的情態(tài);動靜(視聽)角度:既有靜態(tài)的美感,又兼以動態(tài)之美,以小麥拔節(jié)之聲顯示春天萬物萌發(fā)的勃勃生氣;色彩角度:紫色云英花和金花色的油菜花,柔和溫潤又燦爛鮮艷。(角度1分;賞析2分)

11.BC

12.(5分)(1)與前文呼應,寫出了驚蟄節(jié)氣大自然的美景、農人備耕的景象。(2)表達了作者悠閑的心境和對驚蟄節(jié)氣的喜愛之情。(3)增添了文學色彩,富有韻味。(答對1點2分,答對2點給4分。答對3點給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