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諸葛亮的評價作文600字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每當(dāng)聽到這首歌,我就會不由自主的想起從《三國演義》的“智慧之神”——諸葛亮。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對諸葛亮的評價作文,供大家參考。
對諸葛亮的評價作文1
我眼中的諸葛亮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我也十分佩服他。諸葛亮,字孔明,南陽人氏,人稱“臥龍”。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山后,他輔佐劉備南征北戰(zhàn),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公元234年,諸葛亮病故五丈原,享年54歲。
諸葛亮之所以在我心目中占有這么大的位置,是因為他是位足智多謀的天才軍事家?!盎馃┩隆?、“草船借箭”、“七擒孟獲”和“空城計”等,充分顯示出他的大智大勇。他知己知彼,用兵大膽果斷,善于發(fā)現(xiàn)敵將的弱點,攻其不備。他根據(jù)自然現(xiàn)象,巧用大霧天,“草船借箭”是其成功的范例。他利用司馬懿的多疑,巧施“空城計”,嚇退了追趕蜀兵的魏軍。
諸葛亮不僅是一位天才的軍事家,還是一位偉大的發(fā)明家。他為了使農(nóng)民更方便地灌溉農(nóng)田,發(fā)明了腳踏水車。為了解決軍糧運輸?shù)睦щy,發(fā)明了“木牛流馬”。據(jù)說木牛流馬的肚子裝糧草,把舌頭一扭就會走動或停止。
諸葛亮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身在茅廬”以知“三分天下”,使劉備能有安身之處。他的“聯(lián)吳攻魏”的策略,使蜀兵節(jié)節(jié)勝利。他采取“撫民生息”的方針,讓蜀國一步步走向強盛。
諸葛亮有是一位杰出的文學(xué)家。劉備在“三顧茅廬”時,聽到農(nóng)夫唱的歌詞,就是諸葛亮寫的??上淖髌妨鱾飨聛淼暮苌?。
諸葛亮,這位有杰出成就的軍事家、發(fā)明家、政治家和文學(xué)家,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這難道不值得我們敬佩嗎?
這就是我眼中的諸葛亮。
對諸葛亮的評價作文2
大家都喜歡看古代的小說或者是電視劇嗎?我想覺得有喜歡的歷史人物吧,我最喜歡的就是諸葛孔明!
記得小時侯,外公經(jīng)常抱著我在電視機前看《三國演義》,稍大些時候,媽媽幫我買了三國彩色連環(huán)畫,再大些到了讀書的年齡,爸爸媽媽帶我到影院看了《赤壁》,而在我四年級下冊語文中就有《三顧茅廬》這一課,在老師的鼓勵下,我開始閱讀《三國演義》這部著作……就這樣,我與《三國演義》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三國演義》中最令我感動的人物,就是諸葛老師了。電視(影)上的諸葛老師容貌軒昂、鵝毛扇不離手,非常瀟灑,運籌帷幄,有決勝千里的氣勢!通過對《三國演義》書籍的閱讀,我更感到諸葛老師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是智慧的化身。我敬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機妙算,足智多謀;我敬佩他為了天下黎民,放棄了平靜的田園生活,陷入驚濤駭浪般的政治斗爭中;更敬佩他大公無私,為漢室江山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品質(zhì)。我覺得做人就應(yīng)該這樣,不能為自己的一絲利益而不顧他人,不顧大局。
自從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山后,諸葛老師輔佐劉備南征北戰(zhàn),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盎馃┩隆?、“草船借箭”、“七擒孟獲”和“空城計”等,充分顯示出他的大智大勇、足智多謀;他知己知彼,用兵大膽果斷,善于發(fā)現(xiàn)敵將的弱點,攻其不備。他根據(jù)自然現(xiàn)象,巧用大霧天氣,“草船借箭”的故事至今仍令后人津津樂道。他利用司馬懿的多疑,巧施“空城計”,嚇退了追趕蜀兵的魏軍……我真是太佩服他了!另外諸葛老師還是一個大發(fā)明家呢,他發(fā)明了腳踏水車、木牛流馬,為農(nóng)民灌溉農(nóng)田、軍糧的運輸解決了大問題!這些都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啊!
諸葛老師一生為蜀國興亡、為天下百姓鞠躬敬瘁,死而后已,最終積勞成疾,去世前不久還寫下了感人肺腑的《出師表》,為蜀國的未來殫精竭慮??催^之后,不禁為他感嘆,惋惜,他高雅的氣節(jié),永遠定格在了我的心中。他就像是天上的一顆璀璨的星星,照亮我們的前途;他的淡泊名利、寧靜致遠將教導(dǎo)我們的一生!
諸葛老師,你讓我感動!雖然我不能像您那樣神機妙算、聰明過人,但我也可以有寬廣的胸懷,遠大志向,以及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的氣節(jié),與滿身傲骨。
我一生的偶像:諸葛老師!
對諸葛亮的評價作文3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題記
我眼中的諸葛亮,在不同年齡時,也不盡相同。
小時候聽大人講故事,聽說諸葛亮巧借東風(fēng)火燒赤壁的故事,興奮得直拍手。而諸葛亮這個人,在我心里就成了一位能呼風(fēng)喚雨、指揮千軍萬馬的“神仙”。他讓我感到深深地敬畏,并幻想著有一天成為像他那樣的英雄。()
再后來,親自去讀了《三國演義》,我才發(fā)現(xiàn)當(dāng)初自己所知道的`是多么少。諸葛亮一次次的神機妙算、運籌帷幄,幫助蜀漢一次又一次地取得勝利,多厲害啊!可是,劉備雖重用他,一出事就找諸葛亮,諸葛亮卻從來都是不辭辛勞,心甘情愿地付出,為什么呢?
上了初三,我們新學(xué)了關(guān)于諸葛亮的課文《隆中對》和《出師表》。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諸葛亮是這樣一位忠心耿耿、知恩圖報的人。只因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竟用一生勞累為其回報。我越來越敬佩他,不僅因為他杰出的才能,更因為他高尚的品德,他遠大的志向,一心為國的忠誠“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就是他一生中最輝煌的功績。
“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敝T葛孔明,在三國亂世中,唯有你冷靜自如,指揮萬馬千軍于營帳中。
若有來世,你是否仍愿如此,殫精竭慮,一生奔波?
對諸葛亮的評價作文4
諸葛亮一個偉大的政治家,也是一個盡人皆知的思想家。
我崇拜你的才能,欣賞你的胸懷。你曾使許多文人雅士拜倒在你的門下,他們?yōu)榱烁私饽?,不惜花重金收集關(guān)于你的一切:書籍、遺物等等。為了你放棄唾手可得的財務(wù),放棄自己的思想,承襲了你的偉大思想。
你的故事在民間傳誦,你的言語也成為了學(xué)生們用來讓自己進入正道的宣言,你的智慧與天才,可謂是天上少有,地上無雙,足以證明了你的聰明,你的智慧。
你為了主公劉備,甘愿放棄自己有靜的田園生活,為主公劉備托付自己的事業(yè)奔走操勞,你是多么無私啊!
自古以來你就是人們的學(xué)習(xí)榜樣,你用你的聰明才智,創(chuàng)造了無人不曉的歷史奇跡。
你不僅有過人的才智,更不乏人間情意:你為哥哥諸葛瑾的妻子兒女而跪求劉備讓荊州三郡;你為自己的好友鳳雛廢統(tǒng)的死而痛哭流涕。
足見你是多么的有情有義。
俗話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你也犯過與常人一樣的錯誤,例如捉放曹。你明明知道關(guān)羽與曹操的個人恩怨必然導(dǎo)致放操的結(jié)局,可你還是派關(guān)羽去守華容道,結(jié)果導(dǎo)致了殺關(guān)羽,此過是多么的不可理喻啊。
還有馬謖失街亭,劉備生前就說過馬謖不可重用,可是你還是我行我素結(jié)果街亭失守,而你又揮淚斬馬謖。
諸葛亮你是三國鼎立時期,天地間一顆璀璨的明星。我崇拜你、欣賞你,欣賞你的才能,欣賞你的胸懷,欣賞你的聰明與智慧,欣賞你的無私與有情有義,我愿學(xué)習(xí)你。
對諸葛亮的評價作文5
諸葛亮不僅僅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的代表,更重要的他是千百年來士大夫知識分子的人格之神。在中國歷史上,德才兼?zhèn)涞娜瞬簧?,但像他這樣集智慧與人格于一身,可謂絕無僅有。他所張揚、實踐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忘我精神,為歷代所推崇備致。
諸葛亮的人格、節(jié)操、風(fēng)范,概括起來是如下四個方面: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諸葛亮隱居隆中時,博覽群書,廣交賢士,關(guān)心時勢,每自比管仲樂毅,負有擔(dān)大任、致高遠的遠大抱負。但他又絕不是那種醉心于功名利祿、汲汲于榮華仕進的俗子。事實上,當(dāng)時曹操稱雄天下,挾天子以令諸侯,他的朋友石廣元、孟公威皆投其麾下,他卻不為所動,其兄諸葛瑾在東吳頗得重用,他也不去投靠。最后,劉備三顧茅廬,以千古未有的求賢至誠深深打動了他,他才毅然步出草廬,一匡天下。在著名的《戒子書》中,諸葛亮曾如此諄諄告誡:“夫君子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寧靜無以致遠”,真乃至理名言,也是他淡泊節(jié)操的真實寫照。
盡瘁國事,忠心輔政。諸葛亮先后輔佐劉備、劉禪兩代皇帝,忠心耿耿,公而忘私,劉備很信任他,臨死托孤于他,并大義地提出讓出家天下,但他沒有奪取君位的政治野心,侍奉扶不起的阿斗,更加殫思竭慮,“親理細事,汗流終日”,最后以身殉職,病死軍中,時年五十四歲。諸葛亮輔佑后主,實際上是執(zhí)一國之政,出帥入相,但后主并不感到他的.威脅,群臣并不感到他的僭越,倘非心底無私,國而忘家,焉能如此!
任人唯賢,清正廉明。在《出師表》中,諸葛亮曾一針見血地指出:“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真乃金玉良言,至今仍振聾發(fā)聵。諸葛亮如此進諫后主,他本人則更是任人唯賢的典范。托志忠雅的蔣琬,清廉有才的費祎,智勇雙全的姜維,都到他的重用和培養(yǎng)。他死后,這幾人成為蜀國的中流砥注。托孤大臣李嚴(yán)運糧失責(zé)又慌報軍情,被諸葛亮廢為平民,但對李嚴(yán)之子仍加以信任,并促進他勸父改過自新。由是李嚴(yán)不僅不抱怨,而是心懷感激,諸葛亮去世,李嚴(yán)因悲痛發(fā)病而死。諸葛亮知人善任,明之以法,曉之對情,其服人心如此!在廉潔上,亦堪稱典范。他曾上書后主,如實申報個人財產(chǎn)。書曰,臣家在成都,有桑樹八百株,薄田十五頃,一家可以溫飽,臣隨身衣食,都是官府供給,決不別伯經(jīng)營,增長私產(chǎn)一寸,臣死以后,如查出多余財產(chǎn),那就是對不起國家。光明磊落。蒼天可鑒。
堅韌一心,竭盡人謀。諸葛亮的政治理想,是“匡復(fù)漢室,還于舊都”,一統(tǒng)天下,但現(xiàn)實卻是極嚴(yán)峻的:三國之中,對手魏國勢力最為強大,其土地、人力、財力、物力比吳蜀二國的總和還要多,而蜀國相對最弱。諸葛亮深知這一點,“與其坐而待亡,孰若伐之”(后出師表),于是毅然挑戰(zhàn)極限,采取一切積極措施,發(fā)憤圖強,以挾泰山而超北海的氣概,“驅(qū)馳千萬眾,怒目瞰中原”,雖勞而無功,仍不失為英雄壯舉,這既是諸葛亮的悲劇,也正是他的偉大。這種盡力而為的奮斗精神,后人無不感慨系之。成都武侯祠一聯(lián)云:已知天定三分鼎,猶竭人謀六出師。而杜甫的《蜀相》一詩,更可謂是諸葛亮的千古知音: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對諸葛亮的評價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