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是首詩作文700字
寬容似濛濛的春雨,滋潤著大地,它賜福于寬容的雙方。我們應(yīng)該學(xué)會寬容他人,學(xué)會了寬容,世界就會變得更為廣闊;學(xué)會了寬容,人生才會永遠快樂。
——題記
有人認(rèn)為寬容是友誼的開始、是理解的體現(xiàn)、是快樂的源泉,也有人認(rèn)為寬容是真情與博愛編織的花環(huán),而我卻認(rèn)為寬容是首詩,是一首寓意深刻的詩。
這首“普通”的詩包含著人世間最值得稱道的情感——真情,也包含著人世間最無私的情感——博愛。僅是這些,寬容這首小詩就足以讓我們品味一生。但寬容并不僅僅包含著這些,他幾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真善美的東西。
清朝時期,宰相張廷玉與一位姓葉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兩家毗陵而居,都要建造房屋,為爭地皮,發(fā)生了一些爭執(zhí)。張老夫人便修書一封,寄至京師,要張廷玉出面干預(yù)。而這位宰相的確見識非凡,讀罷來信,立即作詩一首,勸諭家人:“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dāng)年秦始皇?!奔胰艘姇骼恚⒓窗褖χ鲃油撕笕?葉家見此情景,頗感慚愧,也主動把墻退后三尺。如此,張葉兩家的院墻之間,就形成了六尺寬的巷道,這就是著名的“六尺巷”。 張廷玉家失去的僅僅是三尺土地,換來的卻是鄰里和睦,萬世的景仰。
“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不正體現(xiàn)了宰相張廷玉的寬容嗎?
這首看似簡單的詩,卻在時時刻刻詮釋著人生的哲理,詮釋著人際交往的基本準(zhǔn)則。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思想情感、價值觀念等都呈現(xiàn)出多姿多彩的局面,生活中都需要更多的寬容。因此,我們必須學(xué)會寬容,并且要待人以寬容。學(xué)會寬容,需要具有寬廣的胸懷、豁達大度的氣量。
我們只有把寬容與真誠無私地奉獻給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更多寬容與真誠;只要每個人都做到了寬容別人,世界就會變得更加溫馨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