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高中青春的作文合集八篇
實用的高中青春的作文合集八篇
無論在學(xué)習(xí)、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青春的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青春的作文 篇1
人生,有3個階段-青春,中年,老年,而這些當(dāng)中最珍貴的就是青春,這一時期的任何舉動都會影響后期的生活,可以說,青春期是人生的基礎(chǔ),后世的成功是建立在這個基礎(chǔ)上的。有這樣一本書,上面說青春期的年齡層是13-19歲的少年。細細一想,大家(當(dāng)然指同學(xué)啦)都是站在起點的人了。
那本書還說,人是青春期有一股熱情,可以讓自己的青春變的轟轟烈烈,可以為了一些細節(jié),感傷的哭,這就是我們,快樂而不失沉穩(wěn),沖動而不失感懷。從先在起,寫一本日記,長大后的某一天,一一個大人的平靜心態(tài)去看一遍,也許你會感動得哭出來,也許會大笑半天,也許會做很多動作,因為這是我們曾經(jīng)的青春,美好的像夢一樣,快樂像仙人一樣,樸實得像一樹葉,在社會這片大樹下辟出自己的樹陰,外面的炎熱與我們無關(guān),我們只隔出自己的那片綠陰,放射著自己清涼,但我們會惋惜,因為我們放過了太多機遇,也失敗了太多,這,就是我們,幸福的,不得懂珍惜的,淳樸的我們。在這個時期如果放棄了努力,那么前途會渺茫無光,在山區(qū)有那么多的孩子渴望讀書,只要一本書一些筆,還有一間可以上課的房子,別無他求,如果我們和他們一起上課,我不敢說我們這些城里的小孩比他們強多少,也許我們還不如這些我們眼中的“野孩子”強,因為只有失去過的人才會更加懂得珍惜,彩繪更加認真地面對每件事。
對于我們來說,初三后的中考就是一道坎,一件對于我們很重要很嚴肅的事情,能考到好高中嗎?能有一個美好的高中生活嗎?這是現(xiàn)在所有人的疑問我們周圍有許多人,中卻的說是失敗者,是敗不起的失敗者,也許是一次的失敗,讓他們寒了心,造就了一敗不起的他們。也許他們曾經(jīng)努力過,懊悔過,但來不及了,丟棄了就追不回來,其實每個人的實力都是相似的,只是缺了努力和信心,相信自己的力量,失敗了沒什么,但不能失去銳氣,就算結(jié)局的失敗讓你站不起來,也不至于躺著輸給生活,至少還有一次拼搏,以后再想起就不會這么遺憾,這么窩囊,不要留下遺憾,珍惜屬于我們的青春,因當(dāng)讓我們自己主宰,加油吧,也許,勝利由此而來。
高中青春的作文 篇2
十九世紀中葉,一千六百多年的封建王朝走到了暮年,從此開始了大半個世紀的苦難和掙扎。政治上的革命在外敵的侵犯中舉步維艱,時代迫切期盼著一場思想文化革命,來滌蕩那禁錮了千年的文明?!缎虑嗄辍?,一個富有朝氣和銳意的名字,就誕生在那個歷史關(guān)頭。一九一九年,一群熱血沸騰的青年走上街頭,爆發(fā)出壓抑已久的激情和擔(dān)憂?!拔逅摹睆拇顺闪艘环N象征、一個標志。真正的思想革命開始了。從此,“馬克思主義”這個改變了民族和國家命運的偉大事物在古老的土地上生根發(fā)芽,激勵起新一代的有志青年,去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搖旗吶喊,勇往直前。
遙想當(dāng)年,體味五四精神,“五四”是那一代熱血青年對祖國熱烈的愛的爆發(fā),匯聚了中華民族的精神、理性、血氣、尊嚴。“五四”揭開了中國歷史的新篇章,播撒了馬克思主義的火種,同時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它是科學(xué)精神、民主精神和愛國精神的象征,是現(xiàn)代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源頭。先賢已逝,精神不朽,先輩們?yōu)榫葒鴪D存而浴血奮戰(zhàn)的高度的民族責(zé)任感依舊激勵著我們勇往直前?!捌埨麌疑酪浴?,和平年代里我們所承擔(dān)的“振興中華”的重擔(dān)同樣不容我們安逸享樂,跨世紀的重任沉甸甸地壓在肩頭。面對知識經(jīng)濟的大潮、科技人才的競爭,當(dāng)代中國青年最好的應(yīng)戰(zhàn)方式就是學(xué)習(xí)和思考,抓住機遇,后來居上,譜寫新的輝煌。
五四時期,中華民族的命運風(fēng)雨飄搖,憑著一種對祖國無比誠摯的愛和胸膛里燃燒的青春熱血。中國青年勇敢地走上歷史舞臺,吹響了革命求存的號角。在數(shù)千年封建專制主義陰霾未散的本世紀初期,中華民族的精神、理性、血氣、良心,在這一批年輕人身上像火山般噴發(fā)了,照亮了當(dāng)時將明未明的天空。他們高舉著“德先生”和“賽先生”的旗幟,他們呼喚著國人的覺醒和反抗,他們面對反動軍警的棍棒輾轉(zhuǎn)從容。他們身上匯聚的是一個古老民族的尊嚴、堅強和不屈!
“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為中國歷史揭開了全新的一頁。從那時起,中國工人階級以獨立的姿態(tài)登上歷史舞臺并承擔(dān)起領(lǐng)導(dǎo)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歷史重任;也是從那時起,從“五四”到“三一八”、到“一二九”,到昆明街頭反內(nèi)戰(zhàn)、爭民主的集會,再到北京城里抗議美軍暴行的吶喊,中國青年,這批有血性有知識的好兒女,在幾十年光榮革命的歲月里,總是站在斗爭的最前沿喊出時代的強音,喊出億萬同胞的心聲!
“五四”運動樹立了不朽的歷史豐碑,然而更為彌足珍貴的是它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拔逅摹本袷歉锩?,批判精神,也是一種愛國精神。作為科學(xué)精神、民主精神和愛國精神的象征,“五四”是現(xiàn)代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源頭。中國當(dāng)代知識分子的許多優(yōu)秀的精神傳統(tǒng)、思想傳統(tǒng)和學(xué)術(shù)傳統(tǒng),都產(chǎn)生于“五四”那個風(fēng)云激蕩的時代,產(chǎn)生于以中華富強為奮斗目標的文化運動、社會運動和革命運動之中。中國現(xiàn)代史的走向,同那一代先進知識分子的精神求索緊密相關(guān)。先賢已逝,傳統(tǒng)猶存,“五四”精神是古老中國走向現(xiàn)代文明的火車頭。
高中青春的作文 篇3
十六歲,充滿著春天的柔情與夏天的豪情;十六歲,是花朵和陽光一串串組合排列的;十六歲,灑滿了歡笑與淚水。在這十六歲的年華里,我多了一分青春的色彩。
十六歲,青春的色彩是多姿的,它美麗、溫暖、明亮。
十六歲的青春是一張面孔——一張充滿歡樂的面孔,它年輕美麗,簡單無邪。
在這歡樂的季節(jié)里,一切都是那么和諧。瞧!鳥兒在天空中輕捷地飛翔,唱著宛轉(zhuǎn)的歌兒,奔向?qū)儆谧约旱奶斓?;魚兒在小河里輕輕遨游,享受著嬉戲的快樂。而我卻懷著一顆清純無睱的心靈,帶著天使般的面孔,襯著喜悅的笑臉,沉浸在青春帶來的快樂里。在陽光的照射下,一切都是那么美麗動人。
十六歲的青春是一輪朝陽——一輪充滿陽光與溫暖的朝陽,它激情飛躍,蒸蒸日上。
清晨,太陽剛剛升起,金黃的陽光斜射在我的衣襟上,顯得活力四射。漫步在狹長的道路上,獨自享受這光輝的沐浴,突然想起唐代詩人常建的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怡然自得。在安靜的鄉(xiāng)間小路上慢行著,心情舒暢,怎能不高歌吟唱呢?我踏歌歡去: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里啼。吟誦這些千古絕唱,使我幼小的心靈受到熏陶。
十六歲的青春是一條路——一條充滿鮮花和掌聲的路,它前途明亮,前程似錦。
青春恰似火花,瞬間即逝。青春是有夢的,即使短暫,我們也要為之去努力,去奮斗,去實現(xiàn)那炯炯燃燒的夢想,就算受傷、失敗,也要勇敢去面對生活中的考驗,學(xué)習(xí)中的困難,贏得一路的鮮花和掌聲。讓我們易逝的年華,綻放我們?nèi)松凶蠲赖幕ɑ稹?/p>
十六歲的青春把夢照亮,我們應(yīng)該且行且珍惜,把握青春,才能充實明天的虛幻,馳騁明天的風(fēng)云,造就明天的輝煌,繪出斑斕的生命色彩。
高中青春的作文 篇4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夢想是生命中最耀眼的陽光,為了夢想而奮斗的青春是最美好的風(fēng)景。擁有夢想,讓我們的青春因為有夢想而更加澄清。
不要說,你沒有夢想。夢想是潛藏在你心底的種子,它一定會為尋找陽光而萌芽滋長,伸出地面來。夢想是人間天籟,可以在蹉跎之時點亮心燈;在前進道路上,夢想就是方向標,指明前進的路。
中華民族,歷來就是一個勇敢追逐夢想的民族。歷朝歷代的仁人志士,懷抱偉大夢想,不斷奮斗,創(chuàng)造了數(shù)千年的輝煌歷史,創(chuàng)造了博大精深的燦爛文明。為了實現(xiàn)祖國富強的偉大夢想,無數(shù)炎黃子孫,前仆后繼,奮斗不息。他們的心里都孕育著一個夢想,一個國家富強的夢,一個民族重新崛起的夢。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有夢則民族有望,少年追夢則國家昌盛。
在人生的里程里,夢想是什么?是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是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還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覺得夢想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它不一定要聽起來要多么宏偉,多么高尚,只要是你真正想實現(xiàn)的那個目標,只要是正確的,就可以叫做夢想。
小時候,我是戴著紅領(lǐng)巾的少先隊員,那時我的想法是做一個好孩子;初中和高中時,我是戴著團徽的共青團員,那時我的想法是做升入好高中,然后進入好大學(xué);大學(xué)里,我是一個積極分子,現(xiàn)在我的想法是做一個高級程序員,去計算機領(lǐng)域發(fā)揮自己的知識和才能,做成更好的東西,為大家?guī)砀啾憷蜌g樂。
我知道,追逐夢想的道路從來不會是一帆風(fēng)順的,但只要不懈的努力,總會到達理想的彼岸。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貝多芬:世界著名的音樂家,上天給給他一副粗陋的外表,矮小的身材,即使成年后也不過1。58米,他的外貌使他從小就遭人譏笑,成年后也仍是如此。26歲時,便已感到聽覺的日漸衰弱,直到31歲,他的耳疾到了真的無法醫(yī)治的地步。但是,他對藝術(shù)的愛和對生活的愛戰(zhàn)勝了他個人的苦痛和絕望。沒有建立家庭,卻依舊追逐著他的音夢想,他的成功源于他克服了常人無法克服的困難。難怪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說他是"貧病交加,孤立無援,但他卻是個戰(zhàn)勝者:人類平庸的戰(zhàn)勝者,他自己命運的戰(zhàn)勝者,他的痛苦的戰(zhàn)勝者。"
青春如夢,歲月如歌,時不消逝,何能復(fù)得?它需要我們用心靈和智慧去詮譯,它更需要我們用勇氣和自信去充實。同學(xué)們,讓我們振動夢想的翅膀,迎著起飛吧!
高中青春的作文 篇5
很多人說20多歲有什么可矯情的,可是卻不知道20多歲的人是最難過的,已經(jīng)過了十幾歲那時的稚嫩,沒有三四十那時的成熟,20是一個尷尬的年紀,前腳剛踏進這個社會,后腳卻還在自己的思想中,所見所聞有很大的沖擊,無助,迷茫也就油然而生了。
二十多歲的人其實是最迷茫的,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在一點一點的接受著這個世界現(xiàn)實的冷漠,不是說沒有溫暖真情,而溫暖真情從小就切身體會過,但是現(xiàn)實的冷漠給了二十出頭的人太大的沖擊,太多的無助,迷茫。
渾渾噩噩也已經(jīng)21了,每天重復(fù)的生活麻痹了那顆火熱的心,幾句的甜言蜜語,虛情還是假意?不知道那就愛的背后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害怕揭穿,摔碎了多少的心中的夢,在人前光鮮亮麗,背后的你平凡的不能在平凡,只是想好好的過每一天,曾經(jīng)山盟海誓的愛情,現(xiàn)在被吹的一絲不剩,還是不夠聰明,否則怎么會唉聲嘆氣,曾經(jīng)的死心塌地,現(xiàn)在連名字都忘記了。
那時候的青春多的都是迷茫和思考,不是矯情,你21歲的時候不是這樣嗎?羨慕的'生活,期待的夢想,在21歲慢慢發(fā)酵,不知是甜蜜還是苦澀。
21歲,經(jīng)歷過最痛苦的時期,是自己的選擇,也是必須的抉擇,想生活成別人羨慕的樣子,世界的苦澀慢慢品嘗,而現(xiàn)在卻是生活成自己想要的生活,天空很藍,笑容很美。
20歲之前,總會義無反顧的喜歡著那個人,曾經(jīng)的愛情,如今煙消云散,曾經(jīng)喜歡的人,身邊早已經(jīng)有了別人,曾經(jīng)向往的愛情,早已經(jīng)害怕了,21歲,慢慢長大,不像以前那么幼稚,那么沖動,那么的義無反顧,總會小心翼翼的追求,生怕一丁點傷害刺傷自己,這就是所謂的成長的代價吧。
其實我還沒有21歲,我只是在雖說著他們的迷茫,他們的彷徨,我不知道他們是期待著,還是討厭著,是期待著21歲后的令人羨慕的生活,還是討厭著21歲后的充滿不安和焦慮的未知,誰也不得而知,或許,每個人想的總是不一樣,我不去擅自定義,因為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而我,是既期待又討厭著21這個年紀,仿佛到了這個時候,所有的東西都會改變,或許會失去一些曾經(jīng)的東西,或許會忘記曾經(jīng)的人,或許對21歲后的世界充滿未知,充滿焦慮。
21歲的人經(jīng)常說,小時候總是期待著長大,上大學(xué),可是如今,上了大學(xué),卻又懷念從前,如果還能再來一次,我一定不會這么渾渾噩噩的過完這一生了。
高中青春的作文 篇6
郭敬明曾經(jīng)說過:“青春,是一道明媚的憂傷?!闭f的恰到好處呢!誰的青春不是在淡淡的憂傷中度過的呢?青春的萌動來了,便是心中生花、成林。
十五歲時的中考,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雖然結(jié)局沒有我想象中的滿目瘡痍,然而,終歸在這場戰(zhàn)爭中,在潛意識的競爭里,我們似乎丟失了什么。有的,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遠去,也有的,它就在那里,靜靜地等候著。那時的我,默默地靠著教室門框,看著余暉散灑在一張張廢棄的試卷上,仿佛宣告著別離。有人問我:“初中結(jié)束了,開心嗎?”“嗯?!蔽腋胶椭?,不知為什么?心里的空洞感卻愈來愈強。我在尋找什么?我也不知道。
時光尚早,我還未明白,一次成長便喻示著一場別離,而我們,便是在一次次的分離和蛻變中,構(gòu)成了青春復(fù)雜的骨架。
踏進聞名遐邇的二中,面對一張張青春的的面孔,心情不免有些緊張。但,每張臉上都洋溢著青春的激情,眼中卻也透露著好奇、興奮、疑惑與迷茫,這樣矛盾的心理似乎熟悉又陌生。
坐在位置上,一張光潔的額頭抬起,彎彎的眉毛下笑盈盈的眼睛里傳遞著善意信息,“你好!”?!班福愫?!”我有些局促不安,雙手極不自然地拽著書包帶子,“我們是同桌?。 蔽艺f,說完,我的臉騰地一下子紅了起來,這說的是什么廢話呀!她似乎也愣了愣,卻很快反應(yīng)過來,笑著說:“對呀!我們是同桌?!?/p>
那一刻,在心中困擾我很久的空洞感好像一下子消散了。我明白了我在不安什么。對于新環(huán)境、新同學(xué)的不適應(yīng),對于舊時光、舊朋友的不舍。這種情緒,就像香醇濃厚的咖啡,溫柔的泡沫下隱藏著淡淡苦澀,雖倉促地滑下,卻又在唇齒間彌漫開濃濃醇香,如同我的懷念與期待。
陽光從樹杈間穿過,透過青綠的樹芽,順著微微清風(fēng),伴著青春的暄鬧聲,從門縫中擠進來,落下一地光暈,撒下一室萌動……
我的青春,我的萌動,我在花季雨季中所有的光影,無論悲傷或是喜悅,都是我美麗獨特的青春滋味。
高中青春的作文 篇7
每一本書都載滿了回憶,留戀與對未來的向往。有的書被包裝得精美絕倫,可以看出它所占的地位。有的書卻已只剩下可憐的幾頁,已經(jīng)不能稱作是書了,它們顯得單薄之極。
但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書架里還有一片空隙,仿佛嬰兒索要母乳般,等待著有新的書來填補這片空虛。
這片空虛名為“未來”。
生活就猶如一本書。你無時無刻不在揮動著手,寫下一頁又一頁。直到再也無力拿起筆時,才戀戀不舍的畫上句號,放下了筆。
當(dāng)你在撰寫青春時,你會發(fā)現(xiàn)其中的精彩。
“年少不輕狂,老來何以話秋涼?”
青春,它不若暮年般成熟,卻已退去了童年的幼稚。這是一個充滿激情的黃金時期,任你張揚,任你追逐。
想要看我的青春書架嗎?
我的青春書架與絕大多數(shù)人一樣平平淡淡,毫無起眼。如果給它一個形象的話,大概是木制的簡約型書架吧。
對于較內(nèi)向的我,少了一點活力,卻多著一份寧靜與安穩(wěn)。
每天我都會認真扮演著自己“學(xué)生”的角色,起早貪黑,在教室里揮灑著汗水。我享受著與同學(xué)之間的相處,享受著陽光照進教室的溫暖,享受著下課鈴聲所帶來的喜悅。
上課時,老師與一些同學(xué)有時會爆出幾句幽默的話語,惹來同學(xué)們的陣陣歡笑,帶給我無限的輕松。下課后,與同學(xué)津津有味的聊著無關(guān)緊要的話題,嘴里嚼著零食,時不時會看到男生們追趕打鬧。
是否會覺著平淡無奇而感到無聊至極?這,對于我來說卻是最真實與溫馨的。在我的書架中,它是最厚重的一本。
但如果你去我的書架細細尋找,就會知道屬于我的獨特之處。
在最平淡的,除了每日近乎“三點一線”的生活,我會拿起我的筆去追求我的夢想。
我熱愛著繪畫。喜歡將自己的所感所想盡情的展現(xiàn)在紙上。雖說我或許還未置于那個水平,但我正在逐步向它靠近。它像迷茫中的指向燈一樣,又像石子投向湖面上所帶起的陣陣漣漪。一旦認識到其中的樂趣,就再也無法停下腳步,努力的去追求。
我就是我的青春書架。淡然之極卻在某些方面充斥著無與倫比的熱情。
高中青春的作文 篇8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fēng)。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題記
第一次看《三國演義》,是好奇在父親口中似乎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諸葛亮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能令沉默寡言的父親也蹦出幾個夸贊的詞語。
我那時才三年級,看的是注音版《三國演義》,但這些都不能阻止我瘋狂地愛上《三國演義》。我敬佩桃園三結(jié)義的深情厚誼,我感慨煮酒論英雄的豪情壯志,我嘆息亂世紅顏的香消玉殞,我驚異火燒石壁的運籌帷幄,我甚至希望自己身處亂世,看一看江山如畫,英雄當(dāng)歌,美人對月。
于是,就像染上了毒癮,我每日挑燈夜讀,連在生活中也要耍一?!按虮Р黄健钡耐L(fēng)——將膽敢欺負女同胞的男生們?nèi)看蚺?,因此我也獲得了一個響當(dāng)當(dāng)?shù)拿枴澳咐匣ⅰ薄?/p>
第二次讀《三國演義》,是疑惑在老師眼中的臥龍先生卻是可悲可嘆,可敬可佩,明明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又怎么會讓人感到悲哀呢?
我向來極喜愛諸葛亮這個人物,當(dāng)下就急哄哄地去買了簡裝半文言文版的《三國演義》,將自己再次埋進三國的戰(zhàn)火紛飛中,絞盡腦汁,冥思苦想。
雖說我仍是不解孔明可悲可嘆在何處,但我對他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諸葛孔明,溫潤如玉,他實在當(dāng)?shù)闷疬@一個“玉”字。他純善如玉,只為報劉皇叔三顧茅廬之恩,便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清明如玉,不出隆中便三分天下,洞察世事,看破塵世,只愿為知己者死:他賢明如玉,先帝白帝城托孤,就算阿斗再扶不起,他也沒有廢帝稱王的念想……他是玉,沉淀積累了萬世滄桑,就算混入紅塵也熠熠生輝,就算支離破碎也令人牽腸掛肚。
那時的我,剛滿十二歲,留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有點任性,有點倔強,有點懶惰,有點無病呻吟的小女子。我的名字里有個“玨”,是未經(jīng)雕琢的玉石的意思,可我連與孔明相比的資格都沒有,怎能稱得上是“玉”?于是我學(xué)著去努力彌補自己的不足:任性,我想想大人,學(xué)懂事一點;倔強,我想想父親,隨和一點;懶惰,我想想母親,勤快一點,無病呻吟嘛,我想想姐姐,成熟一點。我改變一點一點又一點,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在畢業(yè)考試中獲得了全校第四名的好成績。我可以自豪地笑著說:“我又朝諸葛亮的方向邁進了一步!”
第三次品《三國演義》,是徹徹底底地感受到了三國的悲哀,那是掩蓋在一段段或贊揚或嘲諷或嘆息的文字后的悲哀,人世間的無情無義,權(quán)利上的你死我活,親情里的陰謀詭計,讓人心寒,叫人無奈。
諸葛亮可以做一個隱士,一位世外高人,卻絕對不能進入朝堂,那是一個人人為自身名利奮不顧身,拋卻恩德情誼的牢籠,嘲諷與嫉妒與憎恨無一不體現(xiàn)出人性的丑惡。即使諸葛亮再怎么卑躬屈膝,再怎么忍氣吞聲,也不能使那些大臣們的心得到滿足。于是,劉禪聽信讒言急召丞相回都,他放棄了唾手可得的江山,一篇《出師表》字字血淚;于是,馬謖大意失街亭,他揮淚斬馬謖,在群臣壓力之下自降三等;于是,“運移漢祚終難復(fù),志決身殲軍務(wù)勞”,他最終落得個帝王疑,群臣妒,孤單單離去的下場。唯一為他的逝去而嘆息的人卻是頭號敵人司馬懿,多么諷刺!
這怎能不叫人可悲可嘆!
他火燒新野,借東風(fēng),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朝,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都是常人所不敢想象的。是劉備這個伯樂,認出了這匹千里馬,也是劉備這個帝王,毀了這匹千里馬,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人情如紙。
我再一次深切感受到了人性的復(fù)雜。
不是說對社會,對感情失去了信心,而是這個社會本身就是如此,幾千年來沒有絲毫改變,人性卻隨著文明的發(fā)展越發(fā)極端。但是,不難看出,這世界上還是有真情真意的,趙子龍對主子的忠,關(guān)羽對故人的義,張飛對兄長的護,甘夫人對兒子的愛,從冷漠中透出溫情,足以使讀者的心重新燃起希望。
少一點私心,多一點愛心,是不是這個世界就會溫暖一點?少一點冷漠,多一點熱情,是不是這個社會就會和諧一點?若是如此,我愿從我做起,感恩他人,關(guān)愛他人,寬容他人,即使我不能像孔明那樣影響那么多的人,我也能讓自己過得舒服一點,輕松一點,對自己的心靈誠實一些。
這就是我眼中的《三國演義》。
它教我做人,教我處世,影響我至深,淳淳教誨,永生難忘。它是我的恩師,我的密友,它在青春的路上陪伴我成長。
自此,“鼎足三分已成夢,后人憑吊空牢騷,空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