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走向主體性德育》有感-565字作文
時下,根據(jù)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要求,家長、教師、學者、專家都在積極地探討如何切實有效地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問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已經(jīng)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走向主體性德育》中寫得好:“學生和成人一樣,是有血有肉、有生命尊嚴、有思想感情的人。只有把學生真正當人看,才能避免不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抑制人的主體性發(fā)展的弊端產(chǎn)生?!钡拇_,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孩子的主人地位沒有怎么體現(xiàn)出來,主體參與機會太少了。在社會上,所有有關孩子的事項,我們很少征求孩子的意見。在學校里,重要的學習、娛樂活動主要是由校方?jīng)Q定,學生將服從學校的安排。在家庭中,父母往往愛給孩子作決定。在父母看來,孩子沒有能力對自己的行為和決定負責。成年人往往在孩子不知情的情況下,給孩子訂了若干個品德培養(yǎng)的目標。當然這些做法無疑是為了孩子好,是真心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具有優(yōu)良道德品質(zhì)的現(xiàn)代人。但是,我們需要捫心自問:您的目標和要求孩子們了解嗎?理解嗎?同意嗎?制定這些德育目標時,孩子們參與了嗎?
如果缺乏未成年人的參與,德育很有可能會走進簡單說教、強行灌輸?shù)恼`區(qū)。有些未成年人長期在父母、老師的“安排”下喪失了參與的能力,他們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這種心態(tài)下,德育自然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難以真正進入未成年人的心靈。因此,我們抓思想道德教育,首先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主體地位,樹立參與觀念,要以他們?yōu)楸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