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報告——南宋石刻公園-1370字作文
南宋石刻公園的概況:南宋石刻公園位于素有“太湖氣魄、西子風韻”之譽的浙江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寧波東錢湖東岸上水下莊黃梅山麓。
公園占地6。7公頃,園中的文臣、武將、蹲虎、瘦馬、跪羊分別代表了“忠、勇、節(jié)、義、孝”,相當鮮明地再現(xiàn)了了當時的歷史人文景觀。中國歷代的石刻造像精品基本集中在佛教石窟和皇帝陵園,南宋卻是一個例外。南宋皇室建在紹興的六陵都是草草暫厝,沒有留下足可以代表這一時代風格的宏大陵園石刻,而這一空白,正好被南宋的宰相墓所取代。東錢湖及周邊地區(qū),是南宋最重要四位宰相:史浩、史彌遠、鄭清之、史嵩之的墓園所在地,四位宰相的政治生涯,幾乎涵蓋了南宋的高宗、孝宗、光宗、寧宗、理宗五個時代,這恰恰是南宋歷史最重要的五個時代。
東錢湖邊埋葬的四位宰相都是鄞縣人,其中三位史姓宰相乃是祖孫三代,因此鄞縣的史氏就有了“一門三宰相,四世兩封王”的獨特榮耀。今日在這個南宋石刻博物館中展示的石刻作品,基本上就出于史氏三相及他們家族的墓地。南宋石刻公園各個景點的介紹:1.室內(nèi)博物館:室內(nèi)博物館以復線的形式,介紹了南宋的歷史以及石刻的發(fā)展史,并有石刻真品相附,在了解南宋歷史的同時,對南宋的石刻發(fā)展有一個更為全面、深刻的印象。2。瞻仰之道:依序呈現(xiàn)清朝、明代和南宋風格的三座石牌坊,臺地四周陳設(shè)著大量南宋時代,涵蓋部分明、清時期各類栩栩如生的石刻雕件,充分體現(xiàn)我國古代人民的石刻技藝水平和勞動成果。
紀念壇上有一個警示鐘,是為了紀念宋金江南十八戰(zhàn)的首戰(zhàn)“明州保衛(wèi)戰(zhàn)”。3。百代師表:這些明清時代特具東錢湖民間創(chuàng)意基礎(chǔ)的石獅,千姿百態(tài)、生動活潑。我們把其基座創(chuàng)作成為“印章”形狀,“石獅”是“印紐”。邊款還刻有隸書寫成的百家姓,在欣賞書法藝術(shù)的同時增進知識。4。閭陌氣節(jié):以具有寧波特色的三雕之一的磚雕磚窗作為民居中庭的表現(xiàn)手段,可以看到具有江南特色的青磚黛瓦的山墻,里弄石庫門楣,青瓦鏤花小窗,濃濃地透出當時明州百姓貼近自然的生活氣息,更顯現(xiàn)出寧波先民捍衛(wèi)國家、保衛(wèi)家庭的不屈氣節(jié)。
5。吉祥之道:以太陽與滿月的一部分構(gòu)成S形,也借“日”、“月”兩字構(gòu)成明州的“明”字。道邊以放射狀放置了一批風格各異的石羊,“羊”取意于“祥”,又于“美、善”相通,寓意寧波人民走上吉祥之道。6。史漸墓道:史漸墓道石刻建于南宋紹熙五年,即1195年,距今800多年的歷史,選址于典型的風水寶地。史漸是南宋宰相史浩的堂弟,史嵩之的祖父,字進翁,死后封為齊國公。在東錢湖眾多的墓道中,史漸墓道是保存最完好的一條。
此墓道已經(jīng)于2001年6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歷史滄桑:關(guān)乎南宋王朝命運的“江南十八戰(zhàn)”第一仗,非常慘烈。后宋兵潰退,金兵下令焚城,明州城積累了300余年的城市物質(zhì)文明毀于一炬。留下的斷壁殘墻訴說著寧波先民以付出一座城市的代價,促進了宋金南北對峙格局的形成。另外,很多的歷史原因也導致了一些文物遭到破壞,堆放在一起,更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震撼效果。8。南宋衣冠:四位文臣頭戴進賢冠,冠頂?shù)牧簲?shù)多寡表明官之品級高低,宋代以五梁為最高。袍服雕飾袖子寬大而下垂,極好地表現(xiàn)了絲織物的柔滑性與懸垂感。
文臣衣衫處理較為繁密,對比強烈。充分體現(xiàn)了古代知識分子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后記:“北有秦陵兵馬俑,南有南宋石刻群”,在我國石刻史上,南宋時期神道資料較少,東錢湖南宋石刻規(guī)模之大、數(shù)量之多、雕刻之精、分布之集中、保存之完美在我國尚數(shù)唯一。
趁著今年“十一”黃金周,我也去親眼目睹了一下南宋石刻群的魅力,的確,公園中的石刻十分的精致、壯觀,果然名不虛傳。如果同學們還沒有去游覽過南宋石刻公園的話,那就快去長長見識吧,它一定會讓你不虛此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