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梁家河心得體會(合集3篇)
第1篇: 讀梁家河心得體會
在認真閱讀《梁家河》這本書后,我深深地被這本書中表現(xiàn)的‘堅定信念、一心為民、艱苦奮斗、實干擔當、敢為人先、廉潔奉公’的梁家河精神感染。
通過閱讀,我認真了解到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時的工作、生活經(jīng)歷和梁家河幾十年的時代變遷,被這其中蘊含的習近平總書記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頭苦干的作風、攻堅克難的意志、復興民族的夢想所觸動。習總書記在梁家河歲月里一言一行,真切地詮釋了什么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堅定信念、“一物不知深以為恥”的進取精神、“敢叫日月?lián)Q新天”的奮斗意志、“要為人民做實事”的不變初心。
總書記的初心就是在梁家河形成的,而且始終如一,歷久彌新。習總書記初到梁家河村就面對“跳蚤關”“飲食關”“勞動關”“思想關”四大關的挑戰(zhàn);因為家庭原因在入團、入黨、上大學等問題上受到不公正對待和種種考驗;不放棄自我學習,廣泛涉獵各個領域的書籍并與實踐相結合;為老百姓謀實事,到四川認真學習建沼氣池并回來幫助全村建設;帶領村民打地壩、挖井、辦鐵業(yè)社、代銷點、縫紉社和磨坊;離開梁家河后不忘接濟鄉(xiāng)親等等。青年習近平在困境中自強不息、珍惜光陰讀書學習、不怕吃苦敢于吃苦、勇于擔當善于謀事、心系百姓多干實事、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等正是我們扎根在基層農(nóng)村青年干部所需要的精神品質(zhì),值得我們認真汲取其中的精華養(yǎng)分,強筋健骨,能更好為鄉(xiāng)村振興做出自己有益貢獻。
正是這七年艱苦而又生動的時間磨練,使習總書記在人民群眾中成長,凝聚了人民群眾的力量,鑄就了人民領袖的人生格局。從梁家河的一點一滴中,讀懂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具有濃厚的政治基礎、思想基礎、群眾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成為全黨擁護、人民愛戴、當之無愧的黨的核心、軍隊統(tǒng)帥、人民領袖,是黨心軍心民心所向,是人民之福,是群眾公認、全黨認同的,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
梁家河是習近平總書記青年時代工作生活的第一站,是習總書記讀懂人生、讀懂中國、讀懂人民、讀懂中國共產(chǎn)黨的重要起點,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發(fā)祥地和邏輯原點、實踐起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團結帶領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披荊斬棘、攻堅克難,全面開創(chuàng)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其扎實的實踐基礎、深厚的經(jīng)驗積累以及深邃的理論思考,起點就在梁家河。梁家河這個小村莊的變化,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發(fā)展進步的一個縮影,正是在這里艱苦奮斗的生活歷練,錘煉了習近平總書記堅韌不拔、堅毅剛強的性格,鑄造了他自強不息、志存高遠的情懷。習近平總書記在逆境中前行的精神,在重重困難中披荊斬棘的魄力,是我們所有農(nóng)村基層年輕干部的優(yōu)秀學習榜樣。
要深入學習《梁家河》精神,就必須要在學習中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定不移忠誠核心、擁護核心、維護核心、緊跟核心,做到思想上高度統(tǒng)一、政治上高度清醒、感情上高度切近、行動上高度同步。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決維護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學習中要突出融會貫通,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
要深入學習《梁家河》精神,就必須要將習總書記在梁家河所展現(xiàn)的優(yōu)秀品質(zhì)精神能傳承和發(fā)揚,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堅定維護核心,始終在思想上看齊追隨,按照鎮(zhèn)黨委統(tǒng)一安排,持續(xù)掀起學習宣傳踐行“梁家河”精神熱潮,努力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展現(xiàn)新氣象、干出新業(yè)績。同時,還要學思用相結合、知信行相統(tǒng)一,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緊盯追趕超越定位和“五個扎實”要求,深入貫徹省市新發(fā)展理念,推動沙河營鎮(zhèn)社會事業(yè)和經(jīng)濟發(fā)展高質(zhì)量發(fā)展。
第2篇: 讀梁家河心得體會
1969年1月,年僅15歲的習近平來到延安的一個小山村——梁家河。在這里,他度過了七年知青歲月,錘煉了頑強意志品質(zhì),鑄就了為民造福初心。2024年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回梁家河村看望鄉(xiāng)親們時,動情地說,“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小山溝里有“大學問”,“大學問”蘊含大精神。今天,我們探究和弘揚梁家河精神,對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決戰(zhàn)脫貧攻堅,譜寫寧陜追趕超越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我結合學習《梁家河》的感受,談幾點體會。
一是領會梁家河精神,要學會做人。要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成長之路,學習他對黨、對國家一以貫之、不摻雜質(zhì)的忠誠,在思想上充分信賴、組織上自覺服從、感情上深刻認同,進一步增強對黨的領袖、人民領袖的敬愛崇敬之情。俗話說:刀在石上磨,人在難中練。習近平總書記“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歷練,為我們修身做人、用權律己、干事創(chuàng)業(yè)樹立了標桿。弘揚梁家河精神,體悟習近平總書記的心路歷程,就能更加自覺地堅定信仰信念,加強黨性鍛煉,補足精神之鈣,永葆共產(chǎn)黨人政治本色。
二是領會梁家河精神,要學會做事。習近平被選為村支部書記后,他帶領村民修淤地壩,建沼氣池,辦掃盲班、代銷店、鐵業(yè)社、縫紉社、磨坊、菜園,打甜水井,使村民逐步過上好日子。他既一心為民辦事,又善于為民辦事,總是走在前、干在先,苦活重活搶著干,干一件成一件。正如鄉(xiāng)親們說,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梁家河擔任村黨支部書記雖然只有短短兩年時間,卻干成了他們幾十年都沒有干成的事,使梁家河成為遠近聞名的好村子。這種帶頭實干的作風,是共產(chǎn)黨人的鮮明特征,充分體現(xiàn)了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的精神風范。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習總書記與群眾之間淳樸深厚的感情,你離群眾有多近,群眾對你就有多親。這啟示著我們,凡是涉及群眾利益的事,都必須放在心上、抓在手中,無論多難都要干好、干到群眾心坎上。
三是領會梁家河精神,要學會感恩。書中寫道:和習近平很要好的村民李印堂在銅川當工人,回家時帶了一點大米,讓母親蒸了給習近平嘗嘗。印堂媽細細淘了米,蒸了一碗白米飯,讓印堂趁熱給習近平端過去。過了幾天,已調(diào)至關莊公社工作的王憲平回到梁家河,習近平就把這件事告訴了他:‘黑子,我前幾天吃上白米飯了!’‘嘿,你咋吃上這好東西了?’‘印堂家給我送來一碗,可把我吃香了!’習近平說著,還好像剛吃過一般。這種感覺,現(xiàn)在的年輕人是無法體會的。習總書記是一個懂得感恩回報的人,梁家河的父老鄉(xiāng)親對他的滴水之恩他都當涌泉相報,他被選為村支部書記后,帶領村民修淤地壩,建沼氣池,辦掃盲班、代銷店、鐵業(yè)社、縫紉社、磨坊、菜園,打甜水井,使村民逐步過上好日子。所以,我們不論何時何地,都要像習近平總書記那樣不要忘本,不要忘記養(yǎng)育自己的土地。
第3篇: 讀梁家河心得體會
習近平總書記說:“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這里是有大學問的地方?!惫湃搜孕奚睚R家治國平天下,習近平就是在梁家河這個地方正心修身的。
他“逃離”北京的種種,來到梁家河,在知青專列上只有習近平一人在笑,一路顛簸,到達革命圣地的興奮逐漸被失望掩埋。知青們打量著村民,村民也打量著這些來自京城的知青們,這是城市與鄉(xiāng)村的對視,也是一群心懷使命感的知青與生活在底層的農(nóng)民的對視。梁家河是一個“原始”的地方,但是習近平?jīng)]有沒甘于這種原始,他外出探訪學習,帶領村民們探索出沼氣、淤地壩等有利于百姓實際利益和長遠利益的東西,為梁家河人民留下了永遠的財富。陜西省第一個沼氣池旁邊的宣傳畫正是習近平的心,艱苦奮斗、自力更生,工農(nóng)學兵商,五類人代表全體中國人,要奮發(fā)圖強,靠自己的雙手發(fā)展,自力更生。那時候習近平真正的把自己當作一個農(nóng)民而不是知青,成立鐵業(yè)社、代銷點,打水井,為人民辦實事,是他的心、初心!
正心而后修身,在梁家河的歲月里,習近平不斷地汲取書中的營養(yǎng)來充實豐富自身。天黑之后的梁家河都已早早的進入了夢鄉(xiāng),只有習近平的窯洞里還透出亮光,那微弱的亮光照亮了他的人生,照亮了中華民族的未來。插隊期間,習近平讀了很多很多書籍,他讀的書與求知緊密相連,一物不知,深以為恥。后來他能脫口而出的經(jīng)典,都是知青期間看到的東西,是梁家河時期打下的堅實的知識基礎。
習近平說:“插隊本身,這是一個標志,界定著一個階段。在插隊之前,如果我們有所知所獲,我總感覺到了插隊以后是獲得了一個升華和凈化,個人確實是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那么在之后,我們?nèi)绻f有什么真知灼見,如果說我們是走向成熟,獲得成功,如果說我們是諳熟民情或者說貼近實際,那么都是感覺于此,獲于此?!笔顷儽备咴o了他一個信念,也可以說是注定了他以后的人生軌跡。梁家河是他人生的一個啟承點,現(xiàn)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的觀念,形成的很多基本的特點,都是在延安形成的。梁家河是整個延安的一個縮影,習近平心系梁家河的每一個人,他一直要為百姓辦實事,在年輕時就立下了為祖國為人民奉獻自己的信念。他堅持不懈,入團入黨之路都是十分的艱辛,申請書一份一份的遞上去,卻因為父親的原因總是被擱置,但是他不忘初心,終于成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他先后兩次來到這個他曾經(jīng)奮斗過,揮灑過汗水的地方,親身感受這個陜北小村莊的巨大變化,無疑是中國人民脫貧致富,走向繁榮的一個縮影。
幾多牽掛,幾多深情,梁家河是習近平心中揮不去的鄉(xiāng)情,是他精神升華的起點,感受他在梁家河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我們作為新時代下的新青年,要艱苦奮斗,自力更生;要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要齊心協(xié)力,共謀發(fā)展。學習習近平那飽經(jīng)風霜仍然堅守正道的精神,不斷充實豐富自身,艱苦奮斗,更好地為祖國繁榮,民族復興,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目標奮斗。青年還需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