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初三周記四篇
關于初三周記四篇
時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動,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我們既增長了見識,也鍛煉自身,這時就需要我們認真地寫一篇周記了。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結構喔!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三周記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三周記 篇1
雨,從不是耀武揚威的,不炫耀,不虛榮;雨,從不是隨波逐流,不空洞,不浮夸。
安安靜靜地訴說,平平淡淡地輕聲哀嘆。它的故事,千百年來有何人能夠解讀;它的夢,又何曾有人去過問。
秋風送來凋零的氣息,秋雨帶來無邊的惆悵。
不是不愛春日的草長鶯飛,不是不愛夏的熱情似火,只是更迷戀于秋雨劃過指尖的那種淡淡的愁,淡淡的怨,無言無語,無人能懂的意境中。雨,似唐宋多愁善感的女子,將滿心凄涼輕輕抒寫在眉間。
此時,面對窗外的秋雨,在恍惚中,似乎懂了什么,卻又一知半解。似乎想說什么,話語又卡在喉間。
推開窗,雨點裹挾這一縷清風,在地板上變成一個圓形的水珠。任由雨水漸漸浸濕身上尚且單薄的衣衫,也只有這樣,才能真真切切地感知,這眼前秋雨是真實的。雨點漸密,在遠處同蒼白的天空形成一片青灰色的薄霧,朦朦朧朧,似夢如煙,就停留在這刻了,哪怕欺騙我亂了的靈魂。
這么多年過去,心中仍存在有一個渺小而美好的幻想。當第一滴雨打在臉龐,總會抬頭仰望灰白的蒼穹,幻想著,在遠處的你,被一滴雨水驚醒,舉目望天,我們在相同的藍天下,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在一個不同的下雨的日子里,在同一時刻,望著同一片天空。
你說雨無情,可為什么當雨水打落在身上,會感到一絲心酸;你說雨無義,可為什么緊握雨滴,又會得到一絲慰藉。
古琴可定我意,秋雨能醉我心??倳谶@樣飄著秋雨的日子里想起過往,在一個個喜怒哀樂的片段里,想念起那些人,那些事。心情和未來一樣兵荒馬亂,窗外的雨滴進心里,淹沒一堆瑣事,卻再也無法滴進互訴愁腸的雨幕。
我說雨是不諳世事的。
它見過無數人,無數事,周而復始地循環(huán),看過紅塵,可又看不透紅塵。
風車不在了,風依舊在;人不在了,記憶依舊在;雨停了,故事依舊在天地間訴說。
初三周記 篇2
不知道雨為什么打在窗臺上。很喜歡頭發(fā)飄起來的感覺。
但是我自己也不知是喜歡還是厭惡。那寂寥的雨聲讓我的心有些憂。說不清的感覺,好孤獨的窗臺……
我瞭望。
遠處的煙裊。在夢境中總是有一個系著幽綠帶著漆黑夾帶的女孩。她總是在望。眼前只有墨黑的窗臺,除了玻璃是透明的,別的看不清……外面也是在下雨,在那悠遠的廊里有一個灰色的天。蒙蒙的天空似乎些蒼白。心中幽怨。狠糾結。
我嘆息,為什么會有這樣恐怖的夜,這樣恐怖的天,這樣幽怨的影子。
我不怎么喜歡那么憂愁。
風吹起的時候。就當是唯美的愛……
穿著白色素服,兩根飄帶在風中飄蕩。是啊。
唯美大概就是愿意如此吧。
還有一個夢境是深秋。心靈的深秋吧。在長椅上坐著自己,看著黃葉飄落。
如此的飄零。
落葉都墊在地上金色的。深秋的味道。意味深長。這樣的深邃不可琢磨……
風很愛我吧。我喜歡它的拂過。一種骨干而又飄柔、飄然的身影多么美……
唯美。
初三周記 篇3
樓下的那位姐姐又開始彈鋼琴了。她每次都在我睡覺的前后才開始,每次都會有一首《致愛麗絲》。她彈得極快,而且很流暢,聽著聽著我就睡著了……
其實,之前我也練習過鋼琴。聽媽媽說,我在6歲的時候就想著要彈鋼琴,于是在我7歲的時候,爸爸媽媽把一架棕紅色的鋼琴作為生日禮物送給了我。這架鋼琴現在依舊在客廳里放著,它看上去依舊很美,只是有些寂寞吧。
我的第一位鋼琴老師是一位男老師,我叫他葉老師。葉老師的學生有很多,而他又只有一架鋼琴,所以他的學生就只能在鋼琴便排著隊,等著上課。我也是這樣,一節(jié)課大約只有20分鐘。在這很短的時間里,他要把上星期日的作業(yè)聽一遍,作出點評,并把我彈得不好的地方彈給我聽,然后布置這個星期的作業(yè),在示范一遍,講好要點,這節(jié)課就結束了,不等我說再見,下一位學生就已經做在琴凳上開始上課了。
那是老師給我布置的只是一些簡單的'練習曲,像“練習8”、“練習52”,我沒有彈過一首“真正”的樂曲,再加上練琴犧牲了許多我玩的時間,而且老師的脾氣又不怎么好,漸漸地,我對鋼琴的興趣淡了下來。就在這時,媽媽給我換了以為老師。
她就是我的第二個鋼琴老師,楊老師。她曾經是媽媽的同事,現在是爸爸的同事。她很溫柔,有長長的卷發(fā),她擁有一間自己的琴行,琴行里有許多間教室,她把時間安排得很好,所以一節(jié)課有1小時。我好喜歡她上課,慢條斯理的,她會反反復復地聽我彈。她講課很具體,會在每個難的樂句邊上寫好多話,要怎樣彈,注意什么,她好親切呢!她要求很嚴格,不像葉老師“差不多就行了”,她要我把每首曲子都練到“完美”,一首不長的曲子練一兩個月也不算稀奇。我很喜歡在她的琴行里溜達,沒事弄弄這個那個的,她也不說我,只是說,早點會家吃午飯(因為我下課在11點)。隨著年級的升高,我不能在保證她說的每天練1小時、周末每天3小時,我把更多的時間用去看書,做作業(yè),又再次放棄了彈鋼琴,直到現在……
聽著《致愛麗絲》,除了漸漸長大的我,記憶中剩下的,也只是無奈。
初三周記 篇4
在這繁忙的初三生活中,家人、朋友、學業(yè)、未來方向各種難題在同一時間到來,常讓人頭疼不已,有些人可以兼顧所有事,而有些人卻什么都無法完成,對我來說,任何事都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必須面面俱到。
在家人和朋友相處這方面,我覺得我做的很好。和家人的關系融洽,不會有和親人爭執(zhí)的時候;而在朋友之間,也跟大家相處得很好,“不打不相識”即使偶有摩擦當初吵的那么兇,也因為吵過架感情越變越好。親情、友情對我來說缺一不可,少了一個,生活無法平衡我無法平心靜氣的面對其他事務。
現在讓我最頭疼的就是學業(yè)和未來方向了,總是說要認真讀書,卻老是被自己懶惰性拖累,而且對于未來的一切感到懵懂,一下想要做翻譯,然后又想學餐飲,到最后還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常常為了學業(yè)和未來方向把自己用的焦頭爛額,所以現在我正努力的尋找我自己的興趣,把自己懶惰的個性克服。
人生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選擇逃避或是面對,而我打算面對這些困難,即使必須舍去一些事物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