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端午節(jié)優(yōu)秀作文
初二端午節(jié)優(yōu)秀作文
初二端午節(jié)優(yōu)秀作文1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甭牭竭@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jié)。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要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jié)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帶在身上,驅(qū)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節(jié)要畫門符。端午節(jié)這天,人們將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紙做門符。據(jù)說這樣做,是為了驅(qū)“五毒”,防瘟疫。
端午節(jié)要帶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是用棉制品和絲線繡的,包里除了裝些雄黃、蒼術(shù)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qū)蟲除穢的作用。五次絲線象征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chǎn)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tǒng)稱粽葉。粽子的傳統(tǒng)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jù)內(nèi)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dāng)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xué)、大學(xué)入學(xué)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xí)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qū)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jié)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tǒng)佳節(jié)!
初二端午節(jié)優(yōu)秀作文2
端午節(jié)在農(nóng)歷五月五日,端午節(jié)又叫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天中節(jié)、五月節(jié)、女兒節(jié)、詩人節(jié)等20多個。
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屈原。據(jù)說,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羅江,死后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qū)蛟龍。又傳,屈原投汩羅江后,當(dāng)?shù)匕傩罩来讼⒑篑R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dāng)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后來,漸漸發(fā)展成賽龍舟。這就是端午節(jié)吃粽子、賽龍舟的原因。
端午節(jié)有許多習(xí)俗,我映像最深的就是戴香包。香包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nèi)裝香料,比如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等。戴香包很有講究。老年人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歡戴梅花、菊花、桃子、蘋果、荷花、娃娃騎魚等形狀的,象征著鳥語花香,家庭和睦。小孩喜歡的是飛禽走獸類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竽、斗雞趕免等。
因為相傳端午節(jié)是惡日。所以,端午節(jié)那天,家門口都要掛艾草、菖蒲或石榴。通常把這些東西綁成一束,然后掛在門上。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插在門口可保健康。菖蒲等也各有寓意。
中國的文化真奇妙、豐富啊,吸引了多少外國人關(guān)注啊!
初二端午節(jié)優(yōu)秀作文3
一年中有許多節(jié)日,有春節(jié),兒童節(jié),中秋節(jié)……而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是端午節(jié)。
今天是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jié)。我們?nèi)胰艘辉缙鹆舜玻兔χ鲆患隆兆?。在這一天里,包粽子是不可少的一件事。我和媽媽買了糯米,雞蛋,黃豆,和五花肉做粽子的餡料。我們把它們都洗干凈,再把豆泡上幾個小時。首先,我是看著媽媽包的,她的動作非常嫻熟,幾下就包好了一個。于是,我也學(xué)著媽媽包粽子。我先在箬葉上放了一塊肉,再放了一些黃豆,然后放了一堆糯米,就把箬葉合上包起來,但包得十分丑,像包子似的,餡料一會兒就漏了出來。于是在媽媽的幫助下終于把粽子包好了。最后,我們就是要熬粽子了,我們把包好的粽子放入一個大鍋里,再熬上6個小時,到時滿街都是粽子的香味,真的想讓人多吃幾個粽子。
到了中午,從遠處傳來一陣龍舟的鼓聲,我就和爸爸飛奔去江邊。那里人山人海,場面非常熱鬧。當(dāng)我好不容易擠到江邊時,隊員們已經(jīng)準備好了,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一共有3條龍舟,分為紅,藍,綠隊。只聽“啪”的一聲,3條龍舟就像離弦的箭一樣,向著終點飛去,3條龍舟都劃得很快,隊員們咬緊牙用力劃著,再加是雷鳴般的鼓聲,場面十分熱鬧,大家都在喊著加油,加油。豆大丁的汗珠滴在隊員們的頭上,3條龍舟都不甘落后,就快到終點了,我心情十分緊張,不知道那隊贏。最后紅隊用盡所以力量,贏得了比賽,江岸兩旁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到了晚上11點,我才躺著床上,心想;今天雖然很繁忙,但我感到無比開心,我希望下一年的端午節(jié)快點到來。
初二端午節(jié)優(yōu)秀作文4
在這個到處浪漾著艾草香,笑聲、談話聲充溢滿屋子的日子里,我臉上的愁眉不展是怎么回事?我呀,一到外婆家見人人都熟練靈巧地把棕葉卷成一個角,我不得不眼饞起來,也興沖沖地拿起一片葉子,可那棕葉到了我笨拙的手上就不聽話了,接著自然就造成了我臉上的一籌莫展。
我細細地觀察著大人們的手怎樣運作,可那葉子就像是個“頑固分子”,不跟我頑抗到底誓不罷休,最后借助外婆的幫助我才算把那片葉子擺平了,接著我開始裝糯米。疑惑浮出我的腦海:那一盆小菠蘿粒、小柿餅粒是干什么用的?原來,是外婆別出心裁弄出的粽子餡,看看包好的菠蘿粽,白里透著晶瑩的黃,十分可人,柿餅粽呢,在白色的外觀中隱約可以看到一點點橘色,也是讓人饞涎欲滴。我也有自己的奇思妙想,我選了幾粒看起來飽滿多汁、色澤亮麗的菠蘿粒和柿子粒,我把它們包在了一個粽子里。
“開飯了?!蔽覀兤炔患贝乇枷蜃雷?,桌子上美味佳肴的色、香、味設(shè)下了天羅地網(wǎng),輕而易舉就網(wǎng)住了我們的心,把我們誘惑到另一個世界去。我不得不大開食戒了,一塊鮮美誘人的帶魚肉送入我的口中,我不嫌刺多麻煩,耐心地剔完刺,享用起自己的勞動成果,贊嘆的話語從我口中流出。接著,粽子又到了我的攻擊范圍內(nèi),我一眼認出了我包的粽子,它在其它形狀統(tǒng)一的粽子中格外出眾,毫無保留地暴露出來,我的“機槍”立即把它搶奪過來。頭一口我就咬到水果粒,菠蘿粒甘甜的汁水沁入的我的心脾,我對自己包的粽子格外滿意。接著,更多的佳肴進入了我的視線……
端午之際,“神十飛天歡樂撒,艾草高懸龍舟賽?!倍棒铡币蔡幪幎际牵B對參加劃龍舟的哥哥姐姐們,我都能送上一個“粽”在參與。因此,我搜集到了關(guān)于粽子種類的資料,有蜜棗粽、板栗豬肉粽、排骨粽、豆沙粽、蛋黃粽、清水粽……在粽子大家庭中,有兩大主味:咸和甜。咸,咸得有滋有味;甜,甜得回味無窮。
初二端午節(jié)優(yōu)秀作文5
今天,我來寫寫端午節(jié)時看劃龍舟的事兒吧!
那天天空飄散著星星點點的毛毛細雨,江面透著濃濃的霧氣,就像天上的仙女為“屈原投江”蓋上的一層輕紗,如夢如幻。
都說“六月的天,孩子的臉!”其實五月的天也一樣,早上還是艷陽高照呢,到下午又變得霧氣濃濃了。我們來到江邊觀看劃龍舟的時候,大約14:00點。
岸邊早已擠滿了人,許多人還踩進了水中。其中甚至有人站在齊腰深的水里,只露出上半身。我看了,“腳癢”得不行,也想下去踩踩水,可惜我穿的是皮涼鞋,不能下水,否則鞋子進了水是要脫膠的,可又不想打赤腳,因為水里不僅有鵝卵石,還夾雜著許多碎石塊,很容易劃傷腳。
我蹲在碼頭的一塊甲板上郁悶極了。媽媽仿佛知道我的心思,向一位路過的小姐姐借了她的塑料拖鞋,我換好鞋后,迫不及待地下了水。
哇!水里涼絲絲的,我不禁舒暢地輕吟出聲來。撥開水中的人群,我擠到了前邊。此時,正好也開始劃龍舟了。江面上一共有四條船,我一眼就看中了中央那條有著紅、綠、紫三色的船,我站在了“三色”號這一邊,也在心里給他加油。
比賽開始不久,三色就被遠遠地甩在了后邊,我只能在心里干著急,卻什么也做不了,我只好攥緊拳頭,咬牙支持三色!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直落在下風(fēng)的三色,像是打了雞血一樣,飛快地趕上了代號03的第三艘船,超越了第二艘代號01的船徑直沖向了終點!“第一!歐耶,我喜歡的三色號第一!”我不禁歡呼起來。
比賽完了,我回到了甲板上,懷著感激的心情把鞋還給了小姐姐,和爸爸媽媽回家的途中,我還在想:古代朝廷好生腐敗,要不然屈原也不要被他們逼得投江!一說起“江和船”,我不禁想起了“甲午大海戰(zhàn)”,如果各代朝廷全是清官,個個為人正直,有謀有略,為民造福,那被迫遷了馬關(guān)條約的恥辱還需要執(zhí)行嗎?看來,“為官清廉,愛國愛民”,才能捍衛(wèi)美好家園。
初二端午節(jié)優(yōu)秀作文6
今年的四月二十八日是端午節(jié),那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在外婆家度過了開心的一天。
記得小時候過端午節(jié),總是外婆和媽媽包好了白米棕子,燒熟后裹著白糖給我吃,每次吃到這白米棕子,我別提有多高興了,“啊嗚啊嗚”地吃下去,邊吃還邊在心里盤算著,什么時候自己也包一回棕子。
盼星星,盼月亮,總算盼到了今年端午節(jié),我可以自己包棕子啦!
吃完午飯,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包棕子,于是,外婆拿出了一袋糯米和棕葉。
我和外婆先一起把糯和棕葉洗干凈,然后,外婆把糯米放到一個大盆里,再往糯米里灑了一小勺鹽。我不明白為什么要灑鹽,就問:“外婆,為什么要灑鹽呀?”“灑了鹽糯米就不粘牙了啦!”“那不會很咸嗎?”“就一點點,沒關(guān)系的啦!”“哦!”雖然我這樣回答了,可我還是一知半解。
準備工作做好后,就要開始了。外婆拿起一片棕葉,卷好,往卷好的葉里放入糯米,再把棕葉折起來,包出棕子的形狀,最后用繩子把棕子捆好,一個棕子就包好了。一卷,一放,一折,一捆,一個棕子只需四步就完成了。
只見外婆雙手靈巧地包出一個個小棕子,包好的棕子小巧靈瓏,看著外婆包棕子挺簡單的,我就忍不住想要來試一試。我剛包出一個棕子的形狀,還沒捆好呢,米就漏出來了,只好重新包過。有時候,稍一用力,棕葉就破了,也只能重新?lián)Q張葉子重新包過。看著外婆和媽媽包了一個又一個棕子,可我手頭沒有一個棕子“誕生”,甭提有多著急,只好請媽媽幫忙,總算包好了幾個。最后,我自己單獨包的棕子僅僅只有一個,哈哈,我是多么“強悍”呀!
鍋里放好水,外婆把棕子倒進去,看著這小棕子“撲通撲通”跳下水,我的口水便不由自主地落下來,真是“口水流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呀!
今年端午節(jié)可真開心,不僅吃到了自己包的棕子,還親身體會了包棕子的樂趣。還知道在糯米里放點鹽,棕子果真不咸也不粘牙了。同學(xué)們,你們一定也想包棕子了吧,那就自己試一試吧!
初二端午節(jié)優(yōu)秀作文7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了。每當(dāng)端午節(jié)來領(lǐng)之際,孩子們活蹦亂跳的盼望吃到香甜可口的粽子,大人們也開始忙乎著準備包粽子的佐料。
要說農(nóng)村人過去吃粽子,那才有趣。因為絕大多數(shù)人不會包粽子的緣故,也是由于好多人舍不得買包粽子的粽葉,所以有的人想吃粽子,就在鍋上放上鍋屜,鋪上籠布,然后撒一層金黃色的大軟米,撒一層洗干凈的棗;有的為了簡單,就把大軟米和棗放在一個小盆子里,用快火蒸熟,涼冷以后,美餐一頓;有的人買來了粽葉,但是不會包,又不好意思請人,所以他們就鋪一層粽葉,然后一層大軟米,一層棗的蒸熟,然后挖在一個小盆子里,晾冷美餐一頓。
在過去的時光里,由于人們吃的少的緣故吧!會包粽子的人少之又少,自我記事以來,只要是村里人包粽子,經(jīng)常叫我的媽媽去包粽子;到了我十五六歲的一個端午節(jié),媽媽在家里包粽子,我們姐妹幾個早已在山上砍一些簍草,回家以后,把植物的莖喂了羊,葉子留下,在媽媽包粽子的不遠處放一些土和一些小石子,代表米和棗,媽媽的手動一下,我們姐妹們跟著媽媽動一下;三番五次的重復(fù),終于我的第一個成功了,但是姐姐妹妹怎么也弄不成功,后來她倆索性放棄了,再也不學(xué)了。從此以后,我學(xué)會了包粽子,有時我還指點媽媽。自從我學(xué)會包粽子,也重復(fù)了媽媽跑遍全村包粽子。每到端午節(jié)來臨,我可是忙人了,東家門里進,西家門里出的忙乎著。
而今人們都吃的.是軟大米粽子,就是從農(nóng)村拿來一些大軟米,人們也會如獲珍寶,舍不得多攪如,攪一小部分,偶爾在粽子中撒幾粒金黃色的大軟米,也是一種稀罕。
回憶中的包粽子很有趣;回憶中的往年吃粽子時,老家等待捎回的粽子香味飄溢兩邊,而今只有爸爸一個人吃到我親手包的粽子,卻快樂不起來了。
初二端午節(jié)優(yōu)秀作文8
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我站在樓上眺望遠處的田野時,到處是一片夏收農(nóng)忙的景象。幾處早收的田塊里,已栽滿新秧了,同環(huán)抱村莊的樹影一起,涂抹成一幅淡淡的農(nóng)村田園風(fēng)景畫,我的身體里一時也沉靜下來,思緒飄飛到兒時的記憶里。
童年的時候,這樣的季節(jié),在我的家鄉(xiāng),到處是一派生機勃發(fā)的景象。村莊里、河堤上、堰塘邊,樹草都擁來滿目肥厚的綠色,同遠山一起,勾勒出村莊的輪廓。田野中,待收的麥子,成熟得羞下了頭,宛然一位即將出嫁的新娘,只等心儀的人來掀起她頭蓋,頑皮的風(fēng)兒卻等不及了,提早來撩開真容,她們便含情脈脈閃眼滾動起一道道長睫麥芒的金光,歡躍向前,惹人滿眼的歡悅和憐愛。不久之后,麥子收盡,勤懇的農(nóng)民就魔法般很快地變換出遍布的秧苗嫩綠了,漠漠水田的上方時而還翔來幾只閑逛的鷺鳥,播下聲聲悠啼;村舍中,四處溢滿著童趣,紅黃的蜻蜓穿梭飛來禾場的上空,追跑得伙伴措手不及,彩蝶停歇在墻角的草叢里,躡足靜守起幾處好奇的孩子們;菜地里,各色蔬菜滋滋竟長,紅莧綠蕹伸展出手掌似的葉片,紫茄青椒藏掖著葉底下不斷膨脹的果實,黃瓜藤攀爬到高端,金銀花纏繞籬墻,綻出滿鼻馥郁的幽香,無處不是令人欣喜的田園景象。
最欣喜的還是我們孩子。陶醉在這無限美景中的孩子們早掐指算好,一日后,端午節(jié)就要到了,那時自然就有很多口腹的享受,甜軟的糯米粽子,噴香的新麥饅頭,醇濃的米酒,泛光的油條…然而我那時最難忘卻是隨母親到自家竹園里采摘新鮮的粽葉來包粽子,母親便給我重復(fù)講述她所知道的這端午節(jié)來歷:屈子和他的行吟澤畔,昏聵的楚君,以及奸佞的小人等等,我卻不能理解這么美好的世界里為什么還有那么多險惡的事情,于是小心眼里又生發(fā)出許多悲天懷古的憂思。
在屋旁的蒿草地里拔起青艾時,我看到歡快的鳥兒嘰喳蹦跳在高枝,碎碎散散的陽光從蔥蘢的樹葉里篩下來,林下幻出縷縷七彩的光絲,這世界是多么的美好啊,千古里的忠臣為什么要悲凄地赴死呢,為什么有那么多只有用艾葉才能插門避趨的鬼魅呢,那該是多么不可理解啊,我惘然了,許多個黃昏,我就一個人仰著小臉呆看天空,疑惑這世界的紛繁復(fù)雜,在吃著端午節(jié)殷殷母親做的蛋湯油條時,在慈愛奶奶無微不至的呵護當(dāng)中,在兄弟互勉的溫暖里,在父愛如山的關(guān)愛下,我終于深信這絢麗世界沒有理由也不應(yīng)該不美好。
在這個充滿歡樂的端午節(jié),憶起幼稚童年的端午節(jié),寄托了太多美好的愿望,將是我一生回味不盡的根源。
初二端午節(jié)優(yōu)秀作文9
外婆很愛我們,她每天掰著手指頭算是否雙休日到了??斓诫p休日時她會變著花樣做各式可口的點心,等我們?nèi)コ?。在眾多的小點心中,最使我回味無窮的是外婆包的粽子。
外婆包的粽子配料可多了,有蝦米、豬肉,花生仁、香菇……粽子比在市場賣的那種小,但卻好吃多了。一口咬下去,香味四溢,又香又甜,香飄十里。
我很小的時候,就曾聽說粽子因屈原投江而流行的故事。傳說屈原在五月初五這天,被迫投汨羅江自殺,當(dāng)?shù)厝嗣衽滤唤锏聂~蝦吃掉,就包了許多粽子投到江里喂魚蝦,同時用龍舟和鑼鼓驅(qū)趕江里的魚蝦,想方設(shè)法救屈原。每當(dāng)吃著粽子,我便自然地想起這個故事,在為屈原打抱不平的同時也為村民的純樸和善良所感動。
過去只有在端午節(jié)時才能吃到粽子,現(xiàn)在我?guī)缀跸胧裁磿r候吃就能吃到。每天大街小巷都有小販吆喝“賣粽子”的聲音,小販的粽子與外婆的粽子有著天壤之別。他們的粽子除了必需的糯米之外,就只有幾米花生仁和一小塊肥豬肉,沒什么味道,外婆包的粽子不僅味道鮮美,而且蘊含著她對我們無限的愛。
每當(dāng)我嚼著外婆包的粽子,總會回味著那濃濃的親情。
香噴噴的粽子熟了,黃澄澄的雄黃酒釀好了,賽龍舟的船也準備好了,端午節(jié)也就隨風(fēng)而來了。
端午節(jié)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傳說是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有位著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僅詩詞寫得好,還有相當(dāng)?shù)闹\略;既是一位詩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于楚國的貴族,起初頗受楚懷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張改良內(nèi)政,聯(lián)齊抗秦。但是,楚懷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并且進讒言使懷王疏遠了屈原。結(jié)果楚懷王被秦國誘去,囚死在秦國。頃襄王即位后,屈原繼續(xù)受到迫害,并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對前途感到絕望,就在農(nóng)歷五月除五投汨羅江自盡。屈原寫了很多不朽詩篇,比如有:《離騷》、《天問》等等……
端午節(jié)還有許多別名,有:浴蘭節(jié)、女兒節(jié)、五五節(jié)、端陽節(jié)等……
我非常喜歡端午節(jié),因為這其中寓含著很豐富的意義。
昨天我和媽媽早早的就去寫毛筆字了,因為我們要去阿姨家過端午節(jié)哦! 寫完毛筆字我和媽媽坐著“眼鏡舅舅”的車子出發(fā)了。一路上的景色很繁忙,農(nóng)民伯伯正在田里伴著轟隆隆的拖拉機聲,忙得熱火朝天呢!我們一會兒就來到了阿姨家。阿姨家正在忙著做飯,外公正在幫姨夫用農(nóng)藥拌稻種,姨夫呢肯定在田里忙嘍!不一會兒,舅舅和爸爸也都到了。 吃完中午飯,我一直要騎三輪車。我跟著姨夫來到了田里,終于看到了久別的三輪車,趕緊騎上它,往阿姨家去了。阿姨和媽媽看到我,都笑了。我呢當(dāng)然是崛起小尖嘴啦!知道嗎我就騎著它還幫姨夫往田里送了兩趟稻種呢!姨夫還表揚說要給我獎品。媽媽和阿姨直喊我休息休息,我知道,媽媽是心疼我紅彤彤的小臉蛋。 我還幫阿姨家的蔬菜地澆了水,媽媽說我是搞破壞,我倒是忙得熱火朝天。 快樂的端午節(jié)就在我的忙忙碌碌中結(jié)束了。
初二端午節(jié)優(yōu)秀作文10
今天是端午節(jié),身在西北的我,好像沒有多大感覺,沒有賽龍舟等活動,根本感受不到端午節(jié)的氣氛,可能最主要的原因是沒有家的感覺吧,話說什么都比不上家里的好。
這里看不到龍舟,還有這邊的粽子和我們那邊不一樣,我們家鄉(xiāng)是用豆類和豬肉做餡的較多,而這邊多是用紅棗和紅砂糖,還有我們的粽子是咸的,而這里的是淡淡的。不過還好,我們廣西的老鄉(xiāng)還是可以坐在一起吃個飯,我們總是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的話題,共同的感覺,相近的口味,一樣有想回家的沖動!今天晚上叫了五六個老鄉(xiāng)一起做飯吃,感受一下下家里的味道,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有人說:“不出省不會知道老鄉(xiāng)的概念,不出國不會知道國人的概念。”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我以前在另外一個市里讀高中的時候就沒有太多老鄉(xiāng)的概念,但是現(xiàn)在來到人生地不熟的蘭州讀書,切身感受到老鄉(xiāng)的溫暖,知道家是多么的迷人,多么令人懷念。人總是需要有歸屬感的,而家鄉(xiāng)就是能夠給人以源源不斷的歸屬感,老鄉(xiāng)則是讓人感覺到歸屬感的存在并不是太遙遠。老實說,我前年剛來的時候,就像去年剛來的學(xué)弟學(xué)妹所說的:“如果沒有遇到熱情的老鄉(xiāng)來接待的話,就準備收拾東西回家了,寧愿復(fù)讀一年,也不來這荒涼的西北?!痹谶@里正因為有老鄉(xiāng)的關(guān)懷,我們才有動力在這里待四年,老鄉(xiāng)的關(guān)懷就像家人一樣尤其是在遙遠的他方!
端午節(jié),總是有點想家的,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如果有可能真想賽龍舟,包粽子吃,可是在西北是不會有這個條件的。只能是上網(wǎng)看看人家賽龍舟,看看香噴噴的家鄉(xiāng)粽子,看看人家過端午節(jié)的熱鬧氣氛。雖然看著看著心里就沉重和難受,但是我還是要看,起碼可以知道。現(xiàn)在在外邊的時候,才知道自己有多么在乎自己的親人,有時多么想回家看看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問一下他們最近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