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屆國展書法創(chuàng)作感言
書法作品最后的落款怎么寫
落款是指書法作品中除正文內(nèi)容以外的書寫內(nèi)容。
包括:正文內(nèi)容的出處、贈送對象、創(chuàng)作緣由、創(chuàng)作時間、作者姓名字號等。
一、格式
【第1句】:雙款將書贈對象與書寫者分落于上方和下方,前者為上款,后者為下款。
上款寫明作品內(nèi)容的名稱、出處、受贈人的姓名;下款記述創(chuàng)作年月、創(chuàng)作地點、作者姓名等。
上款:位置應比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稱呼、謙詞。
下款:寫時間、地點、姓名、謙詞。
【第2句】:有下款沒上款稱為單款,單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內(nèi)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內(nèi)容。
如果沒有書贈對象,就只落單款。
單款有長款、短款、窮款之分。
(1)長款:正文出處書寫時間、名號、地點前面再加上作者創(chuàng)作這幅作品的感想或緣由,文字應情真意長有余味,一可重整作品重心,二可體現(xiàn)作者修養(yǎng)。
作品空白較多或出于構(gòu)圖需要,可落長款。
(2)短款:只落正文出處、時間、名號、地點等其中幾項。
若作品內(nèi)容占畫面較滿,需落短款。
(3)窮款:如果余紙不多,留白太少,亦可只落作者名號,謂之“窮款”。
如一字款、二字款。
【第3句】:謀篇布局時即提前考慮落款位置。
如果書贈對聯(lián),須將上款寫在上聯(lián),下款寫在下聯(lián);其他作品格式一般都寫在左邊,如分兩行落款,則上款寫在前行,下款寫在后行;若單行落款,則上款寫在上半部,下款寫在下半部,以示禮貌。
【第4句】:單款和雙款都不能和正文平齊,要有參差,才不致呆板,一般上下都要空出幾個字的位置,而且落款要盡量上靠,寧可上緊下松,不可上松下緊。
【第5句】:落款字體文古款今”、“文正款活”。
隸不用篆,楷不用隸,行草不用楷(正文行草落款不用楷體)。
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章草、楷、行書;正文若是隸、楷、魏碑,落款可用楷書或行書;草書落款,除用于自身為草書外,因較難識別,一般不用于落款。
實際運用最多的落款字體還是行書,既易識別,又顯活潑。
款字大小應小于正文字體的大小,以使主次分明。
以上落款形式針對豎幅作品。
橫幅作品一般只落下款而不落上款。
與豎幅作品相同的是,落款的起頭與結(jié)尾,都不能到達或超過作品正文的最上面和最下面的一個字。
二、客套詞或敬詞
【第1句】:上款客套詞或敬詞雅屬、雅賞、雅評、雅鑒、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鑒、清覽、清品、清屬、清賞、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鑒可、鑒正、敲正、惠正、賜正、斧正、法正、博鑒、尊鑒、法鑒、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補壁、糊壁、是正、教正、請正、指正、教之、正腕、正舉、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鑒、屬、鑒、玩
【第2句】:下款客套詞或敬詞書法題款用:敬書、拜書、謹書、頓首、囑書、醉書、醉筆、漫筆、戲書、節(jié)臨、書、錄、題、筆、寫、臨、篆。
篆刻邊款用:刻作、刻石、刊石、治石、篆刻、記、制。
三、稱謂
【第1句】:長輩:吾師、學長、道長、先生、女士。
【第2句】:平或小輩: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賢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學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在書畫或某方面有專長者)。
【第3句】:密友:學(仁)弟、吾(賢)弟。
【第4句】:學生:學(賢)弟、學(仁)棣、賢契、賢弟。
【第5句】:同學:學長、學兄、同窗、同硯、同席。
【第6句】:業(yè)內(nèi)名流:簡稱對方字號,如稱九華山人為九華賢兄,如稱韓愈為”退之先生“四、落款時間用農(nóng)歷(陰歷)則全是農(nóng)歷;用陽歷則全用陽歷 。
傳統(tǒng)內(nèi)容不宜用陽歷。
從左開始書寫,落款在右;從右開始書寫,落款在左。
落款時季雅稱:農(nóng)歷一月正、新正、孟春、首春、上春、寅孟春、始春、早春、元春、新春、初春、端春、肇春、獻春、春王、華歲、歲歲、肇歲、開歲、獻歲、芳歲、初歲、初月、初陽、孟陽、新陽、春陽、春王、太簇、歲始、王正月、初空月、霞初月、初春月、陬月、王月、端月、孟陬、泰月、謹月、建寅、寅月、楊月、孟春月、三微月、三正、三之日、睦月、上月。
農(nóng)歷二月:如月、梅見月、梅月、麗月、卯月、杏月、酣月、令月、跳月、小草生月、衣更著夾鐘、仲鐘、仲春、仲陽、中和月、四陽月、四之月、春中、婚月、媒月、大壯、竹秋、花朝。
農(nóng)歷三月:暮春、末春、季春、晚春、杪春、褉春、蠶月、花月、桐月、桃月、夬月、嘉月、辰月、稻月、櫻筍月、姑洗、桃浪、雩風、五陽月、桃季月、花飛月、小清明、竹秋。
農(nóng)歷四月:乏月、荒月、陽月、農(nóng)月、乾月、巳月、畏月、云月、槐月、麥月、朱月、余月、首夏、夏首、孟夏、初夏、維夏、始夏、槐夏、得鳥羽月、花殘月、仲侶、純陽、純乾、正陽月、和月、麥秋月、麥候、麥序、六陽、榎月、梅溽。
農(nóng)歷五月:仲夏、超夏、中夏、始月、星月、皇月、一陽月、蒲月、蘭月、忙月、午月、榴月、毒月、惡月、橘月、月不見月、吹喜月、皋月、蕤賓、榴月、端陽月、暑月、鶉月、鳴蜩、夏五、賤男染月、小刑、天中、芒種、啟明、郁蒸。
農(nóng)歷六月:且月、荷月、暑月、焦月、伏月、季月、未月、暮夏、杪夏、晚夏、季夏、長夏、極暑、組暑、溽暑、林鐘、精陽。
農(nóng)歷七月:孟秋、首秋、上秋、瓜秋、早秋、新秋、肇秋、蘭秋、蘭月、申月、巧月、瓜月、涼月、相月、文月、七夕月、女郎花月、文披月、大慶月、三陰月、夷則、初商、孟商、瓜時。
農(nóng)歷八月:仲秋、秋半、秋高、橘春、清秋、正秋、桂秋、獲月、壯月、桂月、葉月、秋風月、酉月、月見月、紅染月、南呂、仲商、柘月、雁來月、中律、四陰月、爽月、大清月、竹小春。
農(nóng)歷九月:菊月、授衣月、青女月、小田月、剝月、貫月、霜月、長月、戌月、朽月、詠月、玄月、禰覺月、菊開月、紅葉月、季秋、暮秋、晚秋、菊秋、秋末、殘秋、涼秋、素秋、五陰月、窮秋、杪秋、秋商、暮商、季白、無射、霜序。
農(nóng)歷十月:陽月、亥月、吉月、良月、陽月、坤月、正陽月、小陽春、神無月、拾月、時雨月、初霜月、應鐘、初冬、孟冬、上冬、開冬、玄冬、玄英、小春、大章、始冰、極陽、陽止。
農(nóng)歷十一月:仲冬、中冬、正冬、暢月、霜月、霜見月、子月、辜月、葭月、紙月、復月、天正月、一陽月、廣寒月、龍潛月、雪月、寒月、黃鐘、陽復、陽祭、冰壯、三至、亞歲、中寒。
農(nóng)歷十二月:臘月、除月、丑月、嚴月、冰月、余月、極月、涂月、地正月、二陽月、嘉平月、三冬月、梅初月、春待月、季冬、暮冬、晚冬、杪冬、窮冬、黃冬、臘冬、殘冬、末冬、嚴冬、師走、大呂、星回節(jié)、殷正、清祀、冬素。
2o15年 有哪些書法國展
的結(jié)字特征: 結(jié)體嚴謹,字法規(guī)范,筆畫雖然以方為主,卻又不是全為方筆,有時略帶圓意。
它能將筆畫的粗細、方圓,筆勢的動靜,向背完美地統(tǒng)一在一起,清超遒勁,莊重典雅,高古且充滿逸趣,可謂集漢隸各老成持重 之大成。
由于隸書的波磔是向左右分開的,所以粗看大部分字呈扁方形,如圖一“立”、“之”、“君”、“遲”等字。
但是,隸書上承篆書,有些字橫畫較多,往往字形又寫成豎長方形,如圖二中“畫”、“真”、“育”、“臺”等字。
這就要求我們要因字立形,靈活處理。
總之,在結(jié)構(gòu)處理上,無論是上下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還是包圍結(jié)構(gòu),都能取勢頤盼,體態(tài)優(yōu)美,形成一個富有生命力的有機整體,毫無矯揉造作之嫌。
同時,線條的粗細及所分割出來的空間形成了黑與白、輕與重的強烈反差,從而給人以鮮明的節(jié)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