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xué)與人生中的好句子錦集5篇
人生哲學(xué)句子
【第1句】: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欲望過多;心本無累,累的是放不下的太多。欲望就像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緊,失去的越多。得與失是相對的,得到時,或許正在失去;失去時,也許恰是擁有。所謂舍得,是要舍迷入悟、舍小獲大、舍妄存真、舍虛取實。凡事看淡點,看開些,無所謂得失,得失皆浮云,還是一切隨緣好。
【第2句】: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沒必要攀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風(fēng)有風(fēng)的自由,云有云的溫柔,沒必要模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認為快樂的,就去尋找;認為值得的,就去守候;認為幸福的,就去珍惜。沒有不被評說的事,沒有不被猜測的人。依心而行,無憾今生。
【第3句】: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落日無邊江不盡,此身此日更須忙。
【第4句】:世間的活動,缺點雖多,但仍是美好的。
【第5句】: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nóng)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第6句】:在這個世界上,人與人之間,無非就是,一份緣,一份愛,一份情,一份心,一份真。擦肩而過的,叫路人;不離不棄的,叫親人;時牽時掛的,叫友人;生死相隨的,叫近人;默契能懂的,叫愛人。不管哪種關(guān)系,若長久維系,無需錦上添花,只需雪中送炭,足已。
【第7句】: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
【第8句】:朋友是另外一個自己:和陽光的人在一起,心里就不晦暗;和快樂的人在一起,嘴角就常帶微笑;和進取的人在一起,行動就不落后;和大方的人在一起,處事就不小氣;和睿智的人在一起,遇事就不迷茫;和聰明的人在一起,做事就變機敏。借人之智,完善自己。學(xué)最好的別人,做最好的自己。
【第9句】: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
【第10句】:人生三處:發(fā)現(xiàn)長處、理解難處、不忘好處。人生三錯:追求完美、責(zé)備求全、苛求圓滿。人生三福: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吃虧是福。人生三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助人為樂。人生三能:勤能補拙、儉能養(yǎng)廉、靜能生悟。人生三善:善待他人、善解人意、善始善終。人生三舍:舍的氣度、舍的智慧、舍的境界。
【第11句】:偉大的事業(yè)不是靠力氣、速度和身體的敏捷完成的,而是靠性格、意志和知識的力量完成的。
【第12句】:人生貴在淡定。生活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令我們無法預(yù)料、無從強求,但順境中寵辱不驚、怡然自得,逆境里不棄不餒,才能解世間浮沉、見人生真意。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看得淡才能放得下。背負太多,就會活得很累,放下即是解脫。淡看人生榮辱得失,一切均如過眼煙云,去留無痕,這才是淡定人生的最高境界。
【第13句】:在你不害怕的'時間去斗牛,這不算什么;在你害怕時不去斗牛,也沒有什么了不起;只有在你害怕時還去斗牛才是真正了不起。
【第14句】: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xué)習(xí)迅速辦事。
【第15句】:沒有口水與汗水,就沒有成功的淚水。
【第16句】:沒有什么事情有象熱忱這般具有傳染性,它能感動頑石,它是真誠的精髓。
【第17句】:從現(xiàn)在看過去,會看見無知;從寬容看是非,會看見解脫;從接受看命運,會看見踏實;從平凡看生活,會看見快樂;從不足看內(nèi)心,會看見成長;從隨緣看事物,會看見自在;從善念看他人,會看見慈悲;從樂觀看未來,會看見希望;從反省看自己,會看見轉(zhuǎn)機;從知足看人生,會看見珍惜;從靈魂看世間,會看到平談;從短信看祝福,會看見友誼。
【第18句】:欲望以提升熱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第19句】: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為良友,以經(jīng)驗為參謀,以小心為兄弟,以希望為哨兵。
【第20句】:每一個成功者都有一個開始。勇于開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第21句】:有時我們太在意耳邊的聲音,決策優(yōu)柔寡斷,行動畏首畏尾,最終累了心靈,困了精神。就算你做得再好,也會有人指指點點;即便你一塌糊涂,亦能聽到贊歌。能夠拯救你的,只能是你自己,不必糾結(jié)于外界的評判,不必掉進他人的眼神,不必為了討好這個世界而扭曲了自己。
【第22句】:修煉,是對良心的交待。若計較,處處有怨;若放寬,時時都和。心寬一寸,路寬一丈;心寬似海,風(fēng)平浪靜。笑看花開,寧靜喜悅;靜賞花落,隨緣自在。
【第23句】:蟻穴雖小,潰之千里。
【第24句】:科學(xué)技術(shù)是生產(chǎn)力,而且是第一生產(chǎn)力。
【第25句】:曾經(jīng)擁有的不要忘記;已經(jīng)得到的更加珍惜;屬于自己的不要放棄;已經(jīng)失去的留作回憶;想要得到的一定要努力;累了把心靠岸;選擇了就不要后悔;苦了才懂得滿足;痛了才享受生活;傷了才明白堅強;總有起風(fēng)的清晨;總有絢爛的黃昏;總有流星的夜晚。
【第26句】:風(fēng)輕云淡時,一句問候;細水長流中,一個惦記;郁悶困惑時,一絲安慰;窮困潦倒時,一些給予;孤獨無助時,一臂之力;落魄失意時,不離不棄。那才是朋友知己!
【第27句】:生活中,總有許多美好無法挽留;人生中,總有許多追求難以割舍。是你的走不了,不是你的留不住,還是想開、看淡、放松為好。世上許多事情,一旦融入了感動,心中就會布滿彩虹。相知,無需解釋;相惜,無需語言。真朋友,一程山,一程水,共嘗跋涉的艱苦;真知己,一杯喜,一杯憂,同飲滄桑的酸甜。
【第28句】:至人除心不除境,境在而心常寂然;凡人除境不除心,境去而心猶牽絆。"除心:消除內(nèi)心雜念。除境:改變外在環(huán)境。修好清靜的自心,無論人到何處,就能心平氣和,無念不清,處事有方;境變自然,境換如常,換了境,放不下心,牽掛之心難免。
【第29句】:不要因為小小的爭執(zhí),遠離了你至親的好友,也不要因為小小的恐懼,忘記了別人的大恩。
【第30句】:世上并沒有用來鼓勵工作努力的賞賜,所有的賞賜都只是被用來獎勵工作成果的。
【第31句】: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第32句】:愉悅與痛苦,人皆有之。愉悅時,心平氣和地感受它;痛苦時,平靜地體會它。人,由于沒有開悟,許多痛苦由此產(chǎn)生,一旦了解了生命的意義,事物就沒有太多區(qū)別。因為,高興與痛苦都是生命的組成部分。寬窄都是路,前后皆為空,只有一部分一部分加起來,才叫完整的人生,才是真正的生活。
【第33句】:人往高處走,是人生追求。人往低處走,是追求人生。越是經(jīng)歷了風(fēng)雨的人,越懂得低調(diào);越是不諳世事的人,越張牙舞爪。不牛的人,怕不被人知道;真正牛的人,何須主動讓人知道?上品的瓷器,收斂、溫厚、寧靜;下品的瓷器,艷俗、夸張、討巧。年幼允許無知,年少應(yīng)該輕狂,但一輩子無知、輕狂,就是愚昧。
【第34句】:你熱愛生命嗎?那么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
《周易》人生哲學(xué)
《周易》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經(jīng)典之作,被儒家列為“六經(jīng)之首”,又被道家尊為“三玄之一”。
【第1句】:天人合一是《周易》人生哲學(xué)的基礎(chǔ)
《周易》一書上篇闡發(fā)天地之道,下篇論述人世關(guān)系,用自然關(guān)系類比社會關(guān)系,用自然現(xiàn)象的己然性來論證社會現(xiàn)象的必然性,推天道以明人事。在《大象》傳里對六十四卦卦義的解釋,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道理。如其釋《乾》卦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釋《坤》卦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釋《蒙》卦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釋《屯》卦曰:“云雷,屯,君子以經(jīng)綸?!贬尅兑妗坟栽唬骸帮L(fēng)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這些話表明,在“天之道”和“民之故”之間是存在著同一性的,人民通過認識和效法天道,就可以從中汲取教益,引申出人事所應(yīng)遵循的原則。《序卦傳》說的好:“有天地然后有萬物,有萬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婦,有夫婦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禮儀有所措?!碧斓貏?chuàng)生萬物,然后進一步締造人世以及相關(guān)的禮儀等人世原則?!吨芤住酚靡徽滋赜械呢韵笙到y(tǒng),把自然界復(fù)雜的變化概括的、代表性的、特征性的予以表現(xiàn)。如果單純的只是描述自然界的現(xiàn)象,那也就是簡單的羅列了。
【第2句】:憂患意識是《周易》人生哲學(xué)體系的一個重要部分
區(qū)別于西方空間思維角度,中國古人是時間角度。同時中國文化,是“快樂”文化。所以中國古人就有了強烈的憂患意識?!吨芤住窇n患意識提出了幾個人生的原則。
(一)、防微杜漸,戒懼危亡。坤卦初六爻辭說:“履霜,堅冰至?!薄吨芤兹狻吩唬骸奥乃獔员潦沁@樣的象,即腳下既已踏霜,堅冰必將到來。引申一步,告誡人們要見微以知著,防微而杜漸?!庇帧吨芤渍x》曰:“初六陰氣之微,似若初寒之始,但履踐其霜,微而積漸,故堅冰乃至。義取所謂陰道初雖柔順,漸漸積著,乃至堅剛?!币虼苏f對于所有的惡事要斃之于小,慎之于微,善于在他們勢力還很微小的時候,就識破他們,以早防范、消餌。否卦九五爻辭說:“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薄吨芤兹狻吩唬骸熬盼逯骋堰M入息否之時,在泰道將還之時,人皆晏然安樂,唯大人有戒懼危亡之心,他念念不忘“其亡其亡”,有如此戒懼危亡之心,必能像“系于苞桑”那樣堅固不拔?!彼羞@些都是告誡人們,能夠隨時戒懼危亡,就如同苞之根深蒂固一樣,無有傾危。
(二)、進德修業(yè)是立人之本?!吨芤住分袕娬{(diào)做人要符合天道,要戒懼危亡,但是處憂患之時絕對不可以因個人的一時安危而放棄做人的原則,二是要以德為準(zhǔn)。從而引出人生的重要的根本:進德修業(yè)?!断缔o傳》說:“《易》之興也,其與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謙,德之柄也。復(fù),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損,德之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和而至。謙,尊而光。復(fù),小而辨于物。恒,雜而不厭。損,先難而后易。益,長裕而不設(shè)。困,窮而通。井,居其所而遷。巽,稱而隱。履,以和行。謙,以制禮。復(fù),以自知。恒,以一德。損,以遠害。益,以興利。困,以寡怨。井,以辨義。巽,以行權(quán)。”《系辭傳》選取了九卦分三次敘述,即所謂的“三陳九卦”,以見其處憂患而不失操守,進德修業(yè)以擺脫困頓之意,進德修業(yè)才能保守天地之道。人處于困境時,為了擺脫困境,最容易喪失德行和操守,故《周易》提醒人們即使身處困境,也要守節(jié)不移,臨危不亂才是擺脫困境的正道?!短坟跃湃侈o曰:“無平不陂,無往不復(fù),堅貞無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笔钦f事物總是處于對立面的相互轉(zhuǎn)化之中,否極泰來,人處困境之中,一定要不失其信念,堅持道德操守,進德修業(yè),見機而作,才能終得善果。反之,如果不能堅持道德操守,為了擺脫困境不擇手段,就不能有好的結(jié)果,即《恒》卦九三爻辭所謂的:“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貞吝?!薄断髠鳌芬矊覍姨嵝讶藗冊诶Ь持幸⒁馓岣叩赖戮辰纾斗裣蟆吩唬骸疤斓夭唤?,否。君子以儉德辟難。”《蠱象》曰:“山下有風(fēng),蠱。君子以振民育德?!薄犊蚕蟆吩唬骸八荆?xí)坎。君子以常德行?!薄厄q象》曰:“山上有水,騫。君子以反身德?!弊鳛槿?,如果在逆境中都可以保持自己堅貞的.操守,那更不必說順境了!
把握《周易》的人生哲學(xué),一定要把握住推天道以明人事的道理。《周易》所奠定的人生哲學(xué)理論成為后世哲學(xué)家理論的發(fā)凡。學(xué)習(xí)先人,能讓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更有方向。
拓展:
看《周易》之心得
大學(xué)之前我一直以為《周易》就是算命的,因為不懂總覺得它很神秘甚至是神奇,人們怎么就可以用它進行占卜,知曉過去未來呢?現(xiàn)在大概懂得了,《周易》不是卜算之書,而是借此講人的修身之道,最初的《周易》可能是具有卜算功能,但是后人對卦的解釋賦予了它許多哲學(xué)道理。例如六十四卦中的“泰”卦和“否”卦,“否”卦的卦象是天在上地在下,“泰”卦的卦象則是反的――天在下地在上,“否”是不好的,因為人們認為天上地下天地之間沒有交流與溝通是不好的,而“泰”天地是顛倒的,如此天地陰陽之間有交流、有溝通、有互相作用,使之通泰,所以是好的。這實為廣大精微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現(xiàn)代紛繁的社會中我們更需要靜下心來讀一讀《周易》。
學(xué)習(xí)《周易》之前先要了解什么是“易”。關(guān)于“易”的解釋有幾種說法:《周易系辭上》講“生生之謂易”,大概是說天地是處在動態(tài)的不斷創(chuàng)生過程中的,沒有什么是恒久不變的;而東漢大家鄭玄在《易贊》及《易論》中說到:“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贝笠馐钦f易分為三個意思:一是簡,以簡易繁;二是變,就是不停地處在變化中;三是不變,總有東西是永恒不變的。關(guān)于《周易》的作者及成書時代有這么一個說法:周易并非一人撰寫,而是經(jīng)過“人更三圣,世歷三古”整理出來的。有三個圣人參與了成書,最早是伏羲畫卦,《系辭下》中寫道:“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庇纱丝芍擞^察自然界的天、地、人、物創(chuàng)生出八卦(八卦分別為乾、兌、離、震、坤、艮、坎、巽);再者是文王演八經(jīng)卦為六十四卦,他將八個經(jīng)卦兩兩相疊演變?yōu)榱呢?最后相傳是孔子作《傳》:“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史記孔子世家》司馬遷)。”班固《漢書藝文志》中也說道:“孔氏為之《彖》《象》《系辭》《文言》《序卦》之屬十篇”。
【第1句】:《易》經(jīng)的結(jié)構(gòu)
《周易》分為經(jīng)和傳兩部分,經(jīng)分為八個經(jīng)卦和六十四個別卦,每卦由象(卦象)、辭(卦名、卦辭、爻辭)、占(斷辭)構(gòu)成,六十四別卦不規(guī)律分成上三十卦,下三十四卦。有意思的是六十四卦的最后兩卦“既濟”和“未濟”,按字面意思,“既”就是事情已完成,“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未”顯然是未完成,“君子以慎辨物居方”?!凹取奔热煌瓿闪藚s又排在倒數(shù)第二個,易經(jīng)把“未”完成放在最后一個是有它的哲學(xué)內(nèi)涵的,《系辭上》說“生生之為易”,世間萬物都處在動態(tài)的不斷變化中,那創(chuàng)造的過程也是永不止息的。
【第2句】:《易》傳的結(jié)構(gòu)
傳是后人對《周易》的解釋,分為七種十篇:《象》上與下、《彖》上與下、《文言》《系辭》上與下、《說卦》《序卦》和《雜卦》。
【第1句】:《彖》傳上下
解釋六十四卦卦名、卦辭及卦義。例如乾卦的初九卦辭是“元亨利貞”,《彖》解釋道:“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tǒng)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敝赋鲎罡呓y(tǒng)治者該如何做。
【第2句】:《文言》
專門解釋乾坤兩卦的卦辭和爻辭。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焙沃^也?子曰:“君子進德修業(yè)。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yè)也。知至至之,可與言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备嬖V我們要有憂患意識,在事情沒有發(fā)生的時候,我們能夠通過一點點事情發(fā)展的苗頭見微知著,趨利避害,趨吉避兇。再看坤卦的初六:履霜,堅冰至。“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辯之不早辯也。易曰:‘履霜,堅冰至?!w言順也。”下霜了就知道冬天就要來了,就是見微知著,告訴我們要提早辨析事情發(fā)生的萌芽,可能就會避免災(zāi)害的發(fā)生。
【第3句】:《系辭》上下
通論《易》的主旨、原理、功用、起源以及筮法,并選釋十九條爻辭?!断缔o下》:“易之興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大意說易經(jīng)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呢,大概是中古時代(周代)吧,作者大概是很有憂患意識吧,什么事都看得很簡單的,最后可能是失敗的,讓人要有趨利避害的本能。
【第4句】:《說卦》
闡說八卦的形成、性質(zhì)、排列方位、取象的特點?!扒∫?。坤,順也。震,動也。巽,入也???,陷也。離,麗也。艮,止也。兌,說也?!焙髞淼娜藗冑x予了卦解釋,乾代表天,如男子剛健;坤代表地,如女子柔順;震代表雷,多動;巽代表風(fēng),所以無孔不入;坎代表水,坑里積水所以陷;離代表火,火光艷麗;艮代表山,山是不動的以為止;兌代表澤,有很多口舌之爭。雖說有些論斷有點牽強附會,不能完全相信,但古人的智慧還是令人敬佩。
【第5句】:《序卦》
解釋六十四卦前后相承的排列順序?!坝刑斓兀缓笕f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養(yǎng)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羞^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終焉?!贝蟾胖v有了天地才有世間萬物,所以頭兩卦是乾坤,萬物萌生的狀態(tài)稱之為“屯”,需要啟“蒙”,幼稚的初始的狀態(tài)需要飲食,所以是“需”……超越了大家都在做的事肯定就能成功,所以是既濟,可是萬事萬物生生不息,沒有什么事是有盡頭的,故以未濟結(jié)束,極有意思。
【第6句】:《雜卦》
不按卦序解說,而是兩兩相舉,以言卦旨。有書言:“《乾》剛《坤》柔,《比》樂《師》憂?!墩稹罚鹨??!遏蕖罚挂??!稉p》《益》,盛衰之始也?!陡铩?,去故也,《鼎》,取新也?!彪s糅混雜,或同或異,或?qū)蝾悺?/p>
【第7句】:《象》傳上下
解釋各卦的卦象及各爻的爻象,解釋卦象的,每卦一則,共六十四則,稱《大象》;解釋爻象的,每卦一則,共三百六十四則,稱《小象》?!皾擙埼鹩茫栐谙乱?。見龍在田,德施普也。終日乾乾,反復(fù)道也?;蜍S在淵,進無咎也。飛龍在天,大人造也??糊堄谢?,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比魏问挛锏竭_頂峰之后都會走下坡路,所以我們還是要居安思危,心懷憂患意識。
王弼《周易略例》:“卦者,時也;爻者,適時之變者也?!绷呢云鋵嵕褪橇姆N人生境遇的象征,如果說憂患意識面向的是未來,《周易》的與時偕行思想則更多地指向現(xiàn)在。簡單的言語包含的是廣博的內(nèi)容,《周易》不過寥寥數(shù)語卻包含著以簡易繁、陽逆陰順、物極必反、趨利避害、對立統(tǒng)【第1句】:居安思危、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盈不可久等無數(shù)千百年來積淀的文化精髓,說它是智慧的結(jié)晶一點也不為過,這樣的書是十分值得拜讀的。
《周易》的人生哲學(xué)
《周易》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經(jīng)典之作,被儒家列為“六經(jīng)之首”,又被道家尊為“三玄之一”?!吨芤住钒ā兑捉?jīng)》和《易傳》兩部分?!兑捉?jīng)》卦爻辭中包含有豐富的為人處事的原則,經(jīng)過《易傳》的系統(tǒng)闡釋,人生哲學(xué)形成體系,對于后世影響頗深。
【第1句】:天人合一是《周易》人生哲學(xué)的基礎(chǔ)
《周易》一書上篇闡發(fā)天地之道,下篇論述人世關(guān)系,用自然關(guān)系類比社會關(guān)系,用自然現(xiàn)象的己然性來論證社會現(xiàn)象的必然性,推天道以明人事。在《大象》傳里對六十四卦卦義的解釋,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道理。如其釋《乾》卦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釋《坤》卦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釋《蒙》卦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釋《屯》卦曰:“云雷,屯,君子以經(jīng)綸。”釋《益》卦曰:“風(fēng)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這些話表明,在“天之道”和“民之故”之間是存在著同一性的,人民通過認識和效法天道,就可以從中汲取教益,引申出人事所應(yīng)遵循的原則?!缎蜇詡鳌氛f的好:“有天地然后有萬物,有萬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婦,有夫婦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禮儀有所措。”天地創(chuàng)生萬物,然后進一步締造人世以及相關(guān)的禮儀等人世原則?!吨芤住酚靡徽滋赜械呢韵笙到y(tǒng),把自然界復(fù)雜的變化概括的、代表性的、特征性的予以表現(xiàn)。如果單純的只是描述自然界的現(xiàn)象,那也就是簡單的羅列了。
【第2句】:憂患意識是《周易》人生哲學(xué)體系的一個重要部分
區(qū)別于西方空間思維角度,中國古人是時間角度。同時中國文化,是“快樂”文化。所以中國古人就有了強烈的憂患意識?!吨芤住窇n患意識提出了幾個人生的`原則。
(一)、防微杜漸,戒懼危亡。坤卦初六爻辭說:“履霜,堅冰至。”《周易全解》曰:“履霜堅冰至是這樣的象,即腳下既已踏霜,堅冰必將到來。引申一步,告誡人們要見微以知著,防微而杜漸。”又《周易正義》曰:“初六陰氣之微,似若初寒之始,但履踐其霜,微而積漸,故堅冰乃至。義取所謂陰道初雖柔順,漸漸積著,乃至堅剛。”因此說對于所有的惡事要斃之于小,慎之于微,善于在他們勢力還很微小的時候,就識破他們,以早防范、消餌。否卦九五爻辭說:“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周易全解》曰:“九五之爻已進入息否之時,在泰道將還之時,人皆晏然安樂,唯大人有戒懼危亡之心,他念念不忘“其亡其亡”,有如此戒懼危亡之心,必能像“系于苞桑”那樣堅固不拔。”所有這些都是告誡人們,能夠隨時戒懼危亡,就如同苞之根深蒂固一樣,無有傾危。
(二)、進德修業(yè)是立人之本?!吨芤住分袕娬{(diào)做人要符合天道,要戒懼危亡,但是處憂患之時絕對不可以因個人的一時安危而放棄做人的原則,二是要以德為準(zhǔn)。從而引出人生的重要的根本:進德修業(yè)。《系辭傳》說:“《易》之興也,其與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謙,德之柄也。復(fù),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損,德之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和而至。謙,尊而光。復(fù),小而辨于物。恒,雜而不厭。損,先難而后易。益,長裕而不設(shè)。困,窮而通。井,居其所而遷。巽,稱而隱。履,以和行。謙,以制禮。復(fù),以自知。恒,以一德。損,以遠害。益,以興利。困,以寡怨。井,以辨義。巽,以行權(quán)。”《系辭傳》選取了九卦分三次敘述,即所謂的“三陳九卦”,以見其處憂患而不失操守,進德修業(yè)以擺脫困頓之意,進德修業(yè)才能保守天地之道。人處于困境時,為了擺脫困境,最容易喪失德行和操守,故《周易》提醒人們即使身處困境,也要守節(jié)不移,臨危不亂才是擺脫困境的正道?!短坟跃湃侈o曰:“無平不陂,無往不復(fù),堅貞無咎,勿恤其孚,于食有。”是說事物總是處于對立面的相互轉(zhuǎn)化之中,否極泰來,人處困境之中,一定要不失其信念,堅持道德操守,進德修業(yè),見機而作,才能終得善果。反之,如果不能堅持道德操守,為了擺脫困境不擇手段,就不能有好的結(jié)果,即《恒》卦九三爻辭所謂的:“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貞吝。”《象傳》也屢屢提醒人們在困境中要注意提高道德境界,《否・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辟難。”《蠱・象》曰:“山下有風(fēng),蠱。君子以振民育德。”《坎・象》曰:“水志,習(xí)坎。君子以常德行。”《騫・象》曰:“山上有水,騫。君子以反身德。”作為人,如果在逆境中都可以保持自己堅貞的操守,那更不必說順境了!
把握《周易》的人生哲學(xué),一定要把握住推天道以明人事的道理?!吨芤住匪於ǖ娜松軐W(xué)理論成為后世哲學(xué)家理論的發(fā)凡。學(xué)習(xí)先人,能讓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更有方向。
《季羨林的人生哲學(xué)》簡介
【《季羨林的人生哲學(xué)》內(nèi)容簡介】
《季羨林的人生哲學(xué)》主要講述了:曾有人說,凡能建立功業(yè)者,以立品德為始基。素來有學(xué)問又能擔(dān)當(dāng)大事的人,無不先從品行上站穩(wěn)腳跟。唐代賢臣魏征有一句名言:“傲不可長,欲不可縱,樂不可極,志不可滿。”意為人不能驕傲自滿、一心想著私欲,要對自己有所控制。而這種防止人“無所顧忌”的“控制”,就是人們應(yīng)當(dāng)擁有的內(nèi)在品質(zhì)。
季羨林先生年逾九十,歷盡世間鉛華,對人生有諸多的感慨。他總結(jié)了自己近百年的人生經(jīng)驗,認為人活于世應(yīng)當(dāng)具備多種品格,如自知之明、謙虛、仁愛、禮貌、善良、拼搏奮進等。唯有具備這些良好的`品格,才能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和社會價值。
【作者簡介】
郭林生,國家注冊培訓(xùn)師、助理經(jīng)濟師,現(xiàn)任深圳華商世紀(jì)企業(yè)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聚成集團河南、鄭州、蘭州分公司執(zhí)行董事,聚成華商書院總經(jīng)理。作者深諳學(xué)之道,其所領(lǐng)導(dǎo)的華商書院是國內(nèi)最知名的國學(xué)高端學(xué)院,以“育商海領(lǐng)袖,鑄中華商魂”為宗旨,以“尊德問學(xué),修己安人”為院訓(xùn),由中國人民大學(xué)國學(xué)院提供學(xué)術(shù)支持,課程融合了國學(xué)、帝王學(xué)、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學(xué)、素質(zhì)管理學(xué)等學(xué)術(shù)精華,更重于“博學(xué)”,贏得了眾多企業(yè)家學(xué)員的好評。
【《季羨林的人生哲學(xué)》目錄】
第一講 安身立命從修養(yǎng)自身開始
知足知不足,自知之明即為人生最大財富
惻隱之心,惠及他人而非只同情
真性情者仁念存心間
“善”為人性至寶,一生享之不盡
莫待天賦埋沒土,老死窮鄉(xiāng)僻壤間
嘗八顆浮生苦果,得一株存世蓮花
敬人者人恒敬之:社會祥和的原動力
“公德”修為至高境界即為“功德”
第二講 進退自如,游刃有余的存世哲學(xué)
誠信乃安身立命不可或缺之德行
胸懷容人量,浩然自從容
虛懷若谷謙沖自牧,躬身低頭洞悉水中云天
風(fēng)浪滔天雨打身,顏色不改乃大勇
生存應(yīng)有“優(yōu)柔寡斷”,行事當(dāng)思前車之鑒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存世如游刃,進退自有道
第三講 人存三界內(nèi),處處皆有劍影刀
口如禍端之門,最欠封門之閂
寵辱無驚懼,應(yīng)對有格調(diào)
世態(tài)炎涼,放之四海皆準(zhǔn)的歷史真理
人生在世,謹(jǐn)防兩面三刀之小人
一切得之乃我幸,不得為吾命注定
寧背負假糊涂一生,不可讓真糊涂乘虛而入
第四講 人生種種奢望仿如鏡花水月
當(dāng)局者迷于幽谷,旁觀者清點江山
貪欲,帶來憂患的罪魁禍?zhǔn)?/p>
名利本為浮世重,古今能有幾人拋
寧可敝帚自珍,也不可妄自菲薄:
人生處處悲歡在,哪得方圓無缺口
欲存身于自然萬物之中,莫善于少奢寡求
第五講 坦蕩之境界:身似浮云心似海
忍耐是一種豁達,亦是一種藝術(shù)
老馬再無識途日,應(yīng)變得須變
瀟灑淡看當(dāng)年勇,此乃勇者中之智者
心如燭臺明鏡纖塵不染,意如井中之月瀾起復(fù)寧
人事已盡隨緣定,身如浮云心似海
養(yǎng)身不若養(yǎng)心,長命百歲的不二法門
第六講 時如流水,彈指間灰飛煙滅
少年易老學(xué)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天下奢侈之最,莫如惶惶終日
真正的生死觀:時間如偷竊而來
留得青山春不改,留得殘荷聽雨聲
漫漫歷史為明鏡,得失盡在月明中
匹夫之責(zé)莫過于對自己負責(zé)
第七講 季老的人生八鑒
虛偽與謙虛的距離:間不容發(fā)
慎防絕頂聰明癡絕頂,留心賠了夫人又損兵
小人留意阿諛奉承,君子不齒曲意逢迎
釣沽名者無賢士,求捷徑者無終南
憤世嫉俗是弱者悲劇一生的始作俑者
自我封閉與故步自封皆為性格的牢籠
固執(zhí),人生難以走出的圍城
道德,有“珍珠”也有“糟粕”
第八講 情與義,賦予生命無上的內(nèi)涵
人生最大的悲哀: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
比翼情深亦不可缺理性思維
溫馨乃家庭和睦之妙方,得之在于一真一忍
天地人,莫不以尊師為正道
君子之交形淡如水,先敬而后誠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一身只存天下事,鐵血丹心載汗青
第九講 為人為學(xué)的涅盤至境
人可一日無才,不可一日無德
治學(xué)做人當(dāng)有“竭澤而漁”之氣魄
天涯無處不芳草,堪折一枝“問題花”
靈感,創(chuàng)新思維之源泉
追根究底方能一窺全豹
為學(xué)問注入人性的靈魂
授之以魚,不若授之以漁
擇善而從,棄惡而改:為人為學(xué)的涅粱至境
第十講 輕擊文化的冰山一角
從“紅顏禍水”看美人的個性生活
一國之君對佛爺亦得俯首稱臣
百貨店、藥店、糧店:佛道儒的跨行業(yè)競爭
“姓”乃心靈的居所,尊嚴(yán)的象征
詩為禪家添錦繡,禪乃詩家切玉刀
諺語,待人接物的凡俗智慧結(jié)晶
成語字字如珠璣,人生智慧大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