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好句子合集100條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26課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復興在1992年為了紀念葉圣陶先生寫的回憶文章,回憶1963年葉圣陶先生給“我”批改作文,并請“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淺的成長經(jīng)歷,表現(xiàn)了葉圣陶先生對文一絲不茍、對人平易真誠,堪稱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1963年,我上初三,寫了一篇作文叫《一張畫像》,經(jīng)我的語文老師推薦,在北京市少年兒童征文比賽中獲了獎。
一天,語文老師拿著一個厚厚的大本子對我說:“你的作文要印成書了,你知道是誰替你修改的嗎?”我睜大了眼睛,有些莫名其妙?!笆侨~圣陶先生!”老師將那大本子遞給我,又說:“你看看葉老先生修改得多么仔細,你可以從中學到不少東西?!?/p>
我打開本子一看,里面有這次征文比賽獲獎的20篇作文。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簾的是紅色的修改符號和改動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幾頁紙上到處是紅色的圈、鉤或直線、曲線。
回到家,我仔細看了幾遍葉老先生對我作文的修改。題目《一張畫像》改成《一幅畫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準確性。類似這樣的修改很多,長句斷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有一處,我記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幾何課本的書皮去掉了呢?”葉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幾何課本的包書紙去掉了呢?”刪掉原句中“包”這個動詞,使得句子干凈了也規(guī)范了。而且“書皮”改成“包書紙”更確切,因為書皮可以認為是書的封面。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
葉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寫了一則簡短的評語:這一篇作文寫的全是具體事實,從具體事實中透露出對王老師的敬愛。肖復興同學如果沒有在這幾件有關畫畫的事上深受感動,就不能寫得這樣親切自然?!边@則短短的評語,樹立了我寫作的信心。
這一年暑假,語文老師找到我,說:“葉圣陶先生要請你到他家做客?!蔽腋械揭馔猓合袢~圣陶先生那樣的大作家,居然要見一個初中生!
那天下午,天氣很好。我來到葉老先生住的四合院。剛進里院,一墻綠蔥蔥的爬山虎撲入眼簾。夏日的燥熱仿佛一下子減少了許多,陽光都變成綠色的,像溫柔的小精靈一樣在上面跳躍著,閃爍著迷離的光點。
葉老先生見了我,像會見大人一樣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讓我覺得距離縮短不少。
我們的交談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個他的老朋友。他親切之中蘊含的認真,質樸之中包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黃昏的到來。落日的余暉染紅窗欞,院里那一墻的爬山虎,綠得沉郁,如同一片濃濃的湖水,映在客廳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搖曳著,顯得虎虎有生氣。
我非常慶幸,自己第一次見到作家,竟是這樣一位人品與作品都堪稱楷模的大作家。他跟我的談話,讓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這樣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這么寫的。我15歲時的那個夏天意義非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么綠著。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第1句】: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推薦、眼簾、刪掉、規(guī)范、燥熱、融洽、黃昏、客廳”等詞語。
【第2句】: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3句】:了解課文內(nèi)容,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第4句】:初步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培養(yǎng)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懂得學作文應先學做人。
【第5句】:通過學習課文,感受葉老對文一絲不茍,對人平易真誠的文品和人品。
[教學準備]
【第1句】:練習朗讀、背誦第6課《爬山虎的腳》,了解有關爬山虎的知識以及葉圣陶生平。
【第2句】:教師準備自制多媒體課件及字詞卡片,《一張畫像》的修改稿,搜集有關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第1句】:能正確讀出“推薦、刪掉、規(guī)范、燥熱、融洽、黃昏、客廳、曲線、春風拂面、映入眼簾”等詞語。
【第2句】: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3句】:理清課文思路,理解“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边@個含義深刻的句子。
【第4句】:初步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感受葉老的認真、平和。
[教學重點]
理解“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边@個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難點]
初步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認識兩個修改符號,并能運用其修改句子中的問題。
【第1句】:揭示課題,激趣導入
剛才我們復習了《爬山虎的腳》,今天我們要學習這篇課文也寫到了爬山虎,齊讀課題。
【第2句】: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第1句】:放聲讀課文,把字音讀正確,語句讀通順。
【第2句】:自學生字新詞;同桌練習讀準含有生字的詞語。
【第3句】:檢查自學情況。
(1)開火車形式讀詞。
(2)自由讀句子。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簾的是紅色的修改符號和改動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幾頁紙上到處是紅色的圈、鉤或直線、曲線。
(3)指導“曲”在“曲線”這個詞中的讀音。
(4)自由讀這兩組詞。想想第一組和第二組分別是寫誰的。
莫名其妙 愣住 意外
認真 平和 質樸
第一組寫肖復興。
第二組寫葉圣陶。
【第4句】:理清課文結構。
課文寫了葉圣陶先生和“我”之間的哪兩件事?怎么分成兩部分?(修改作文1-【第5句】:邀請做客6-10)
【第3句】:細讀課文,重點品味
【第1句】:出示自學提示,學生自學。
默讀課文第一部分,思考:
拿到葉老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第2句】:全班交流。
(1)第三自然段。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簾的是紅色的修改符號和改動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幾頁紙上到處是紅色的圈、鉤或直線、曲線。
借助資料袋感受葉老為“我”修改了很多處(密密麻麻),指導朗讀。
(2)第四自然段。
題目《一張畫像》改成《一幅畫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準確性。
①通過對比一“張”和一“幅”,體會用字的準確。
②通過了解“刪”字的造字過程,學會這個字,并體會這句話的意思。
“怎么你把包幾何課本的書皮去掉了呢?”葉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幾何課本的包書紙去掉了呢?”
③借助多媒體課件的演示認識兩個修改符號。
④師生合作讀第四自然段。
⑤通過課外資料的補充,有感情的朗讀,體會葉老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
(3)第五自然段。
“這一篇作文寫的全是具體事實,從具體實施中透露出對王老師的敬愛。肖復興同學如果沒有在這幾件有關畫畫的事上深受感動,就不能寫得這樣親切自然?!?/p>
①通過朗讀明確寫作文的兩個要求:寫具體事實,表達真情實感。
②鼓勵學生質疑,體會葉老的評語樹立了“我”寫作的信心。
【第4句】:整合課文,升華情感
通過填空練習,理清【第3句】:【第4句】:五自然段的思路,體會“我”的情感變化。
當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時,我(一下子愣住了)。
當我仔細看了葉老的修改后,我(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
當我看到葉老簡短的評語后,我(樹立了寫作的信心)。
【第5句】:讀寫結合,練習修改
【第1句】:復習鞏固兩個修改符號。
【第2句】:運用修改符號試著修改一句話。
【第6句】:拓展延伸,提出問題
【第1句】:剛才你們修改的.就是肖復興《一張畫像》中的句子,你們想知道他在作文中都寫了些什么嗎,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課下可以讀一讀。
【第2句】:再看課題,第一件事中沒有提到爬山虎,可題目是《那片綠綠的爬山虎》,這是為什么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解決這個問題。
【第3句】: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第一課時)
26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葉圣陶 修改作文(1-5) “我”
認真、平和 字準確 樹立信心
句規(guī)范
文具體、感人
邀請做客(6-10)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第1句】:正確讀寫“推薦、刪掉、規(guī)范、燥熱、融洽、黃昏、客廳、曲線春風拂面、映入眼簾”等詞語。
【第2句】: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3句】: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背誦喜歡的部分。
【第4句】:理解課文題目和內(nèi)容之間的聯(lián)系。
【第5句】:了解葉圣陶先生的人品與文品,感受作者對葉老的思念、敬重與感激之情,體會學作文應先學做人的道理。
[教學重點]
【第1句】:了解葉圣陶先生的人品與文品,感受作者對葉老的思念、敬重與感激之情,體會學作文應先學做人的道理。
【第2句】:能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么綠著。”這個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題目和內(nèi)容之間的聯(lián)系。
【第1句】:復習鞏固,聽寫詞語
【第2句】:回憶內(nèi)容,解決問題
【第1句】: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那片綠綠的爬山虎》這篇課文,再來讀一讀,回憶一下,課文講了誰和誰之間的哪些事。
【第2句】:還記得上節(jié)課結束時你們提出的問題嗎?這節(jié)課我們圍繞這個問題繼續(xù)學習。(課題為什么是“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第3句】:學習第二部分。
出示自學提示。
默讀課文第二部分,思考:
課文幾次寫到爬山虎,給你怎樣的感覺?畫出相關的語句,再讀一讀。
(1)第七自然段。
剛進里院,一墻綠蔥蔥的爬山虎撲入眼簾。夏日的燥熱仿佛一下子減去了許多,陽光都變成綠色的,像溫柔的小精靈一樣在上面跳躍著,閃爍著迷離的光點。
通過想象、朗讀感受到爬山虎的美麗,讓人看著非常舒服。
(2)第八自然段。
落日的余暉染紅窗欞,院里那一墻的爬山虎,綠得沉郁,如同一片濃濃的湖水,映在客廳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搖曳著,顯得虎虎有生氣。
①通過對比、朗讀的方法感受到這一句描寫的爬山虎和第一句不同。
②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知道此時爬山虎在“我”小小的心中發(fā)生了變化。
③通過補充原文了解葉老和肖復興談話的內(nèi)容,體會葉老關愛青少年成長、平易真誠的人品。
(3)這兩句都是具體描寫爬山虎的句子,隨著作者情感的不同,爬山虎在作者心里發(fā)生著變化,喜歡哪一句試著背一背,并抄寫下來。
(4)和葉老先生的交往讓我受益匪淺,我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這樣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這么寫的?!?/p>
①都來讀讀這句話,結合課文兩部分內(nèi)容完成填空。
作家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家的作品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15歲時的那個夏天意義非凡。
“意義非凡”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15歲的那個夏天意義非凡?
(5)這件事已經(jīng)過去近三十年了,“我”至今還記憶猶新。葉老家小院里那一墻的爬山虎在我的眼前總是那么綠著。
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么綠著。
①通過補充課外資料,了解爬山虎這種植物的特點。
②現(xiàn)在這句話還僅僅是指爬山虎在我眼前總是那么綠著嗎?
③這句話語題目呼應,表達了肖復興的感受,讓我們再讀課題。
【第3句】:受到啟發(fā),交流體會
[板書設計]
26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總是那么綠著
葉圣陶 修改作文(1-5) “我”
認真、平和 字準確 樹立信心
句規(guī)范
文具體、感人
堪稱楷模 邀請做客(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