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長江大橋的好句子集合200條

5244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南京長江大橋的好句子集合200條

贊美南京長江大橋的詩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余。

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人到橋心疑是岸,人臨橋岸以為心。

覽盡長江看漢江,一波一浪盡水兵。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

誰道大橋非雄鷹 ,千年無鷹立江上。

萬里長江第一橋,兩岸融云天際消。

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

流下多少風塵淚,真欲夜宿橋桿側。

熱血渾渾滿江城,晚齋時刻早過時。

南京長江大橋作文

導語:體會了南京地鐵的繁華,飽覽了南京城市的美麗,我可要好好去看看南京長江大橋的輝煌和毛主席那個時代南京的耀眼成就了!小編收集南京長江大橋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南京長江大橋

南京長江大橋位于江蘇省南京下關和浦口之間,是繼武漢長江大橋和重慶白沙沱長江大橋之后的第三座跨越長江的大橋,是全部由中國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特大鐵路、公路兩用的雙層鋼木桁梁橋。南京長江大橋上層為公路橋,下層為雙線鐵路橋,連接津浦線與滬寧線兩條鐵路干線,為南北交通要津,也是南京市的著名景點之一。南京長江大橋是長江上第一座完全由中國設計、建造及采用國產材料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因而在中國橋梁史上具有重要意義。1960年代曾以“最長的公鐵兩用橋”被載入《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

南京長江大橋是雙層雙線公路、鐵路兩用橋。上層為四車道公路,車行道寬15米,兩側人行道各寬【第2句】:25米。下層為雙線鐵路橋。正橋長1576米,如果連同兩端引橋,則鐵路橋總長度為6772米,公路橋總長度為4588米。橋下最大通航凈高24米。

南京長江大橋共有9個橋墩,最高的橋墩從基礎到頂部高85米,底面積約400平方米。正橋的橋孔跨度達160米。

南京長江大橋1960年1月正式動工興建。1967年8月15日大橋合龍,1968年9月30日鐵路橋首先建成通車,南京市五萬多軍民舉行了隆重通車典禮,同時南京站也宣告落成啟用,10月1日凌晨三時,南京長江大橋鐵路橋通過了第一列客車——從福州開往北京的46次快車。同年12月29日公路橋正式建成通車。1969年9月21日,毛澤東來江蘇視察,視察了南京長江大橋。

第二篇:南京長江大橋

不管是在水流湍急的大江大河上,還是在潺潺細流的小溪上,橋總是平趴下身子,手搭牢這邊,腳踏實那邊,用它那平平的背,讓人們從此岸到達彼岸,帶給人們方便。

世界上有許多類型的橋,有的是橋背拱得高高的橋,有的是走在上面搖搖晃晃的橋,有的是彎彎曲曲的九曲橋……我最喜歡的是雙孔雙曲拱形的橋了。

說到雙孔雙曲拱式的橋,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南京長江大橋。這座橋位于南京市西北面長江之上連通市區(qū)和浦口區(qū),聽說是長江上第一座由我國自行設計的雙層鐵路公路兩用橋梁。它是1960年1月正式動工,用時8年,耗資1·8億人民幣,耗用50萬噸水泥、100萬噸鋼材。

在橋上,從橋的這一頭望不到那一頭,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橋的兩旁還有許多浮雕,浮雕的圖案有的是北京火車站,有的是萬里長城,浮雕記錄了中華人民輝煌的時候。橋的兩頭有四個橋頭堡,身高70多米,上面還有毛主席的題詞。橋兩旁的白玉蘭花形的路燈更是多彩迷人,為大橋多添加了一道光彩。橋下的江水不停地拍打著橋墩,濺起一兩米高的浪花。

南京長江大橋,你不僅凝聚著設計者的心血和建造者的汗水,更讓人感嘆勞動者的偉大!

第三篇:南京長江大橋

我的家鄉(xiāng)在江蘇省南京市,那里有一座中外聞名的大橋,叫南京長江大橋,它位于南京市西北面長江上,連通市區(qū)與浦口區(qū),是一座我國自己設計建造的雙層雙線公路、鐵路兩用橋,1968年12月29日竣工。

南京長江大橋非常的大,而且雄偉。上層是公路,橋長4589米,車行道寬15米,可容4輛大型汽車并行,兩側還各有2米多寬的人行道;下層是鐵路,橋長6772米,寬14米,鋪有雙軌,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其中江面上的正橋長1577米,其余為引橋,公路引橋采用富有中國特色的雙孔雙曲拱橋形。

南京長江大橋不但大、雄偉,而且還美觀。公路正橋兩邊的欄桿上嵌著200幅鑄鐵浮雕,人行道旁還有150對白玉蘭花形的路燈,南北兩端各有兩座高70米的橋頭堡。堡前還各有一座高10余米的工農兵雕塑.南堡下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公園.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十八日,南京長江大橋正式開通。雄偉、美觀的南京長江大橋,橫跨在寬廣的長江上。南京長江大橋,歡迎你來游覽,觀看。

第四篇:南京長江大橋

體會了南京地鐵的繁華,飽覽了南京城市的美麗,我可要好好去看看南京長江大橋的輝煌和毛主席那個時代南京的耀眼成就了!

乘車半小時,我們到了南京長江大橋。看著它的壯麗,它的雄偉,它的開闊還有長江水的洶涌澎湃,不由得想起毛主席在武漢長江大橋上的一首詞:“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乘電梯(這電梯可是毛主席的專用電梯呢!)登上橋頭堡,環(huán)繞四周,大霧彌漫,朦朦朧朧。往下看,江水洶涌澎湃,水花拍岸。就像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里的一段: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水聲震耳欲聾,如一只巨龍在水中翻騰。放眼望去,似乎無邊無際。江水也好像在述說著南京的'富饒與繁華﹑文明與滄桑。告訴人們南京所經歷的一切輝煌(和屈辱)!

看上方,那便是毛主席的三面紅旗了,聽導游講它們分別代別著:人民公社﹑大躍進和總路線。這時導游給我們講解道:“南京長江大橋是1960-1968年間修建的,修建大橋的材料都是國內制造的,并且百分之八十是由工人自己生產。整座橋全是由我國工人施工的,因此,南京長江大橋又叫做工人橋。”媽媽還告訴我林縣的紅旗渠和南京長江大橋被周恩來稱為當時中國建筑史的兩大奇跡呢。中國工人,真了不起!

霧漸漸小了,剛才的朦朧美已經沒了。站在橋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江水和江中的漁船了,看著無邊的江水和忙碌的漁船,又讓我想起了毛主席《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濤天,秦皇島外大漁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這是毛主席在秦皇島寫的,我覺得用在這里最恰當不過了。

看那潔白的帆倒映在江面上,現(xiàn)在的水是那么的安詳!

驀然回首,想想那時我們的解放軍與工人們是那么的勇敢與偉大,他們在那么艱苦的條件下竟然為現(xiàn)在的南京做出了這么偉大的貢獻,

南京長江大橋課文

導語:《南京長江大橋》讓學生了解南京長江大橋的雄偉壯麗和建橋的意義,體會我國勞動人民有著無窮的智慧和力量,增強學生的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下面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課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課文原文】

南京長江大橋

清晨,我來到南京長江大橋.今天的天氣格外好,萬里碧空飄著朵朵白云。大橋在明媚的陽光下,顯得十分壯麗。波浪滾滾的江水中,9個巨大的橋墩穩(wěn)穩(wěn)地托住橋身。正橋連接著22孔引橋,仿佛一條鋼鐵巨龍臥在大江上面。大橋分兩層,底下一層是火車道,鋪著雙軌,上面一層是公路,公路兩邊是人行道。寬闊的公路上,行人車輛穿梭似的來來往往。

我沿著人行道,走近正橋。兩座雄偉的工農兵塑像左右挺立。塑像后面,聳立著兩個高大的橋頭堡,頂端的一面面紅旗,映著陽光,十分艷麗。正橋筆直的公路上,一對對玉蘭花燈柱,像等候檢閱的隊伍,站得整整齊齊。我手扶著橋欄桿,站在大橋上,遠望江面,江上的輪船像一葉葉扁舟,隨著波浪時起時伏,側耳傾聽,一列列火車鳴著汽笛,從腳下呼嘯而過。

滔滔的江水浩浩蕩蕩,奔向大海。自古稱作天塹的長江,被我們征服了。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教材解讀】

讀《南京長江大橋》一文,為同學們觀察景物,生動地描寫景物提供了學習的范例。那么,作者是怎樣把大橋描寫得生動具體的呢?

【第1句】: 按觀察順序,條理清楚地描寫景物。作者參觀、游覽南京長江大橋是按照“遠看大橋—近看大橋—觀看后的感想”的順序來寫的。這樣寫條理清楚,不會給人雜亂無章的感覺。

【第2句】: 用總分法,具體分述。第一自然段,用“大橋在明媚的陽光下,顯得十分壯麗”的總述句,寫遠看大橋,外形雄偉壯麗;接著從“9個巨大的橋墩”、“正橋連接著22孔引橋”、“大橋分兩層”三個方面分述了大橋的高大、穩(wěn)固、又寬又長,向人們展示了一幅雄偉壯麗的圖畫,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難以忘懷。

【第3句】: “看聽”結合,具體介紹。第二自然段,作者近看大橋,運用“看聽”結合的方法來寫。先走近正橋看到“雄偉的工農兵塑像”、“高大的橋頭”和“頂端的一面面紅旗”;再講看到筆直公路上整齊的“玉蘭花燈柱”;最后講站在橋上遠望江面十分寬闊,江上的輪船就顯得很小,“像一葉葉扁舟”;同時還側耳傾聽到火車在下層的鐵路上“呼嘯而過”。這樣按照走在正橋上所見所聞的觀察順序,具體地介紹了大橋是多么的雄偉壯麗。

【第4句】: 借觀后所想,抒發(fā)感情。作者面對著“滔滔的.江水”,看見雄偉的大橋,感慨萬千。想到“自古稱作天塹的長江,被我們征服了”,并引用毛主席“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詩句,抒發(fā)了“我”對人民的偉大創(chuàng)造力和祖國建設的偉大成就的贊美之情。

  【教案設計】

教學要求:

【第1句】:認識南京長江大橋,了解祖國的建設成就,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第2句】:了解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介紹南京長江大橋的,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

【第3句】:學會本課生字新詞,體會課文中的比喻句。

【第4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按一定順序、有重點、并展開合理想象的觀察事物的方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軟件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第1句】:導入新課:

(演示圖)圖上畫的是什么?這座橋叫什么名字?

板書課題,齊讀。

【第2句】:預習課文。

【第1句】:提示觀察方法和觀察重點,提出默讀課文的要求。

【第2句】:學生按要求觀察、默讀,自學生字讀音。

【第3句】:檢查預習。

【第1句】:出示生字,檢查讀音。

【第2句】:指名按自己的觀察順序講述圖意。

【第3句】:指名朗讀課文。

【第4句】:教師按課文描寫順序指導看圖。

【第5句】:讓學生再次默讀課文。說說這一課共有幾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第二課時

【第1句】:理解第一自然段。

【第1句】:指名朗讀。

【第2句】:提問:(1)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講的是什么?

(2)哪幾句話描述了大橋的樣子?

【第3句】:再次觀察圖畫,從圖上找出橋墩、正橋、引橋、火車道、公路、人行道。

結合觀圖,理解“明媚”“連接”“來來往往”等詞語的意思。

【第4句】:練習朗讀第一段。

【第5句】:默讀后四句,啟發(fā)學生說說作者按什么順序觀察大橋的。

【第6句】:讓學生對照板書復述大橋的樣子。

【第2句】:對照圖,理解第二自然段。

【第1句】:指名朗讀。

【第2句】:提問:(1)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講的是什么?

(2)這一段描述發(fā)哪些事物?

【第3句】:讓學生從掛圖中找出這一段所描寫的事物。結合看圖,理解“聳立、筆直、頂端”的意思。

【第4句】:默讀第二段,思考:

(1)這一段描寫的事物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聽到的?

(2)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觀察的?

【第5句】:練習朗讀第二段。

【第3句】:理解第三自然段。

【第1句】:指名讀,思考:這段有幾句話,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第2句】:重點理解:“浩浩蕩蕩”“天塹”“征服”等詞語和最后一句話的意思。(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第4句】:練習感情朗讀。

第三課時

【第1句】:集體朗讀課文。

【第2句】:聯(lián)系課文再次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南京長江大橋的樣子。(先同桌互相練習說,后指名在班上說。)

【第3句】:練習朗讀,指導背誦。

【第1句】:先提要求,再指名讀,教師范讀,集體朗讀。

【第2句】: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背誦,再鼓勵學生眾背誦。

【第4句】:完成思考練習第三題。

【第1句】:指名讀第三題的三句話。

【第2句】:理解“像”“仿佛”“似的”這三個詞。

【第3句】:說說這三句話中,分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第5句】:學習生字詞。

【第1句】:學生自學。

【第2句】:出示生字,學生認讀并組詞。

【第3句】:指導書寫。

【第6句】:布置作業(yè):練習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17南京長江大橋

橋墩塑像、橋頭堡

正橋、引橋  玉蘭花燈柱

近看

遠看 火車道、公路 江面 輪船 過 近 聽

車輛 腳下火車響

天塹變通途

關于贊美長江大橋的詩句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余。

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

覽盡長江看漢江,一波一浪盡水兵。

流下多少風塵淚,真欲夜宿橋桿側。

熱血渾渾滿江城,晚齋時刻早過時。

人到橋心疑是岸,人臨橋岸以為心。

神女應無恙,當今世界殊。 傷感的句子 經典語句

誰道大橋非雄鷹,千年無鷹立江上。

萬里長江第一橋,兩岸融云天際消。

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