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拜祖先的好句子匯集80條
清明節(jié)祭拜祖先詩詞
導語:清明時節(jié),落雨紛紛,正是緬懷先人的季節(jié)。古往今來,寫清明節(jié)的詩詞有很多,其中有很多是緬懷先人的.詩詞。小編為大家整理若干篇緬懷先祖的詩詞,供大家欣賞。
【第1句】:《清明祭祖》
清明時令雨連綿,游子客鄉(xiāng)憶祖先。
望斷長空南去雁,纏綿思緒透心寒。
一生奮斗誰無過,蓋世功德記神壇。
立志承前來繼后,興家立業(yè)普新篇。
【第2句】:《清明祭》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第3句】:《清明祭祖》
清明時令雨連綿,游子客鄉(xiāng)憶祖先。
望斷長空南去雁,纏綿思緒透心寒。
一生奮斗誰無過,蓋世功德記神壇。
立志承前來繼后,興家立業(yè)普新篇。
【第4句】:《清明祭祖頌神農》
姜水烈山鐘秀靈,神農一氏顯其形。
發(fā)明耒耜耘耕術,教得生民稼穡經。
踏遍群山嘗百草,尋來良藥旺人丁。
中華民族樹初盛,冠大根深葉永青。
土黃幡白隔陰陽,曠野晴青連大荒。
祖墓碑前躬一拜,杜鵑聲里淚雙行。
綿綿血脈濃于水,片片墳苔淡似霜。
寥落清明惆悵處,梨花與我兩愁腸。
律轉清明細雨連,桃休李默柳如煙。
有情草葉垂清淚,無力鵑聲泣野阡。
半畝荒山埋世愛,一丘凈土斷塵緣。
墳前敬上三杯酒,萬語千言付紙錢。
【第5句】:《清明》
作者:杜牧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第6句】:《清明》
作者:王禹偁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第7句】:《清明》
作者:黃庭堅
佳節(jié)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第8句】:《清明即事》
作者: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第9句】:《鵲踏枝·清明》
作者:馮延巳
六曲闌干偎碧樹,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誰把鈿箏移玉柱?穿簾海燕驚飛去。
滿眼游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濃睡覺來慵不語,驚殘好夢無尋處?
【第10句】:《三臺·清明應制》
作者:萬俟詠
見梨花初帶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內苑春、不禁過青門,御溝漲、潛通南浦。東風靜、細柳垂金縷。望鳳闕、非煙非霧。好時代、朝野多歡,遍九陌、太平簫鼓。
乍鶯兒百囀斷續(xù),燕子飛來飛去。近綠水、臺榭映秋千,斗草聚、雙雙游女。餳香更、酒冷踏青路。會暗識、夭桃朱戶。向晚驟、寶馬雕鞍,醉襟惹、亂花飛絮。
正輕寒輕暖漏永,半陰半晴云暮。禁火天、已是試新妝,歲華到、三分佳處。清明看、漢宮傳蠟炬。散翠煙、飛入槐府。斂兵衛(wèi)、閶闔門開,住傳宣、又還休務。
【第11句】:《清明夜》
作者: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第12句】:《郊行即事》
作者:程顥
芳原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圍。
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第13句】:《長安清明》
作者:韋莊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秋千。
游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第14句】:《清明二首》
作者:杜甫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
繡羽銜花他自得,紅顏騎竹我無緣。
胡童結束還難有,楚女腰肢亦可憐。
不見定王城舊處,長懷賈傅井依然。
虛沾焦舉為寒食,實藉嚴君賣卜錢。
鐘鼎山林各天性,濁醪粗飯任吾年。
此身飄泊苦西東,右臂偏枯半耳聾。
寂寂系舟雙下淚,悠悠伏枕左書空。
十年蹴踘將雛遠,萬里秋千習俗同。
旅雁上云歸紫塞,家人鉆火用青楓。
秦城樓閣煙花里,漢主山河錦銹中。
春去春來洞庭闊,白蘋愁殺白頭翁。
清明節(jié)祭拜的詩詞
崇尚英烈、告慰英靈,讓烈士的精神融進中華民族的血脈。接下來小編搜集了清明節(jié)祭拜的詩詞,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jié)祭拜的詩詞一
身獻硝煙衛(wèi)國家,英雄美譽遍天涯。
威風震懾群倭膽,智慧催開勝利花。
解放區(qū)新人更美,地雷戰(zhàn)果眾爭夸。
名標金榜光芒射,青史丹心映彩霞。
清明節(jié)祭拜的詩詞二
霏雨冥煙合成愁,
著意遏孤舟。
蒼山不語,
凄風切切,
寂水幽幽。
飄蓬萬里青墳遠,
噎淚灑金甌。
春暉只在,醉時夢里,
醒后心頭。
清明節(jié)祭拜的詩詞三
我們不能忘記,我們不會忘記,今天的美好生活,
源于昨天你們血與汗的奉獻。
沒有你們的浴血奮戰(zhàn),就不會有我們的'今天。
安息吧,英雄。
心懷最深沉的崇敬,我們走進烈士陵園。
聆聽那血染的碑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清明即將來臨,我們來到烈士紀念碑前,
這是一片圣潔的凈土,安放著先烈的英靈。
烈士長存,豐碑永恒。
東風吹,松枝擺,少先隊員掃墓來。
凝望烈士墓,烈士浩氣依然在。
革命傳家寶,一代傳一代。
為了后方機關,為了幾千老鄉(xiāng),
十三歲的王二小 ,把敵人帶進了埋伏圈。
他的血染紅了山崗,他的血染紅了藍天,
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清明雨紛紛,白花祭親人。
緬懷先烈英雄事,熱淚盈眶祭英魂。
烈士業(yè)績照千秋,星星火炬代代傳。
生為炎黃子孫無比自豪,生為龍的傳人無尚光榮。
我們是新世紀的締造者,我們是新世紀的接班人。
從小立下報國志向,當好建設者和接班人,譜寫中華新篇章。
清明節(jié)祭拜的詩詞四
古老的祖先定下了這個特殊的節(jié)日,
祭奠所有的故人。
使他(她)們在天堂那邊不要孤獨,
不管是自己親人祖先還是革命的烈士。
他們曾經走過的土地,
血脈仍在延續(xù)。
你們的事跡,
你們的歷史,
我們永遠也不會忘記。
此時荒原的墳墓上插滿了鮮花,
燒盡了紙幣。
愿你們在那頭不要在貧窮,
不要孤寂。
淚水灑滿了記憶,
光榮飄滿了思緒。
我贊揚革命的烈士,
你們留下了堅強的意志。
中國的軍魂,
影響深遠,永不停止。
我思念已故的親人,
淚水淋濕了雙眸。
你們的勞累,我們的幸福,
永遠聯(lián)系在一起。
清明節(jié)祭拜的詩詞五
一年一度清明至,
勾起傷事多情。
故里叢冢眠萱椿,
遙望千里墓,
哀思付祭文。
勤扒苦做如春蠶,
歷盡萬苦千辛。
勞累一生仍清貧,
養(yǎng)育恩未報,追悔寄亡魂。
拓展:清明十二祭
《祭父母》
無知童稚聲聲怨,致使游魂恨未平。 哺乳記憶猶熱烈,夢常驚醒淚涕澪。 一祭:嗚呼,遺憾愚昧不盡孝; 二祭:哀哉,能回大道泣親臺。
《祭天》
女媧盤古造平臺,朗朗乾坤浩蕩開, 雨順風調恩澤日,清明更喜踏青來。 一祭:濁氣浮塵陰霾散; 再祭:碧空高潔青天還。
《祭地》
炎黃博古神農氏,不盡荒蕪啟兩儀。 架下烽煙連鼓角,征塵蔽日暮春遲。 一祭:大地回復清明景; 再祭:萬物和順百廢興。
《祭日月》
義和煉毒擺金烏,后羿神弓化險無; 復古嫦娥臨廣宇,清輝灑下夜明珠。 一祭:日迷月秘,何時灰霾散; 再祭:雨急春遲,清明云霧開。
《祭星辰》
北斗啟明天朗朗,牛郎織女顯靈光。 玲瓏之火晶晶透,指引黎明在遠方。 一祭:星星有情耀百姓; 再祭:熠熠流淚驚云天。
《祭山川》
連天五岳傲群峰,志可吞云勢如虹。 更有嬌嬈懷玉翠,萬千變化舞蛟龍。 一祭:春風挪移核污染; 再祭:清明凈掃蘇丹紅。
《祭江河》
煙波渺渺論沉浮,推動激情那可休。 大禹不知春雨發(fā),屈原慨嘆水東流。 一祭:驚乎,三聚氰胺騰濁浪; 再祭:幸哉?萬里神州復清明?
《祭草木》
三月杜鵑花未有,風吹楊柳葉清明。 及時細雨淅瀝發(fā),挑動山精百萬靈。 一祭:草色遺恨,草亦有情年年老; 再祭:木葉流淚,木已傷心日日遲。
《祭五谷》
感謝黍菽麥稻稷,送來飽暖記心知。 爆竹聲遠開耕道,祈禱豐收喜慶時。 一祭:清明布谷勤勞作;再祭:夏秋屯糧備冬眠。
《祭六畜》
牛羊雞狗馬通途;曾以朋誼患難扶。 今說奈何傷友道,若然再世我為豬。 一祭:拋頭顱,撒熱血,鞠躬盡瘁; 再祭:清明日,來回路,極樂長生。
《祭祖國》
開疆辟土立豐功,奠記亡靈百萬重, 自古貞忠人未老,神州處處旗飄紅? 一祭:清明草色浸古道; 再祭:塵土罡風入長城。
《祭君王》
舉鼎霸氣難做主,胸懷天下自清明。 謙和納諫臣民愛,常念子推盛世情。 一祭:清正廉明民幸福; 二祭:法制威嚴國繁榮。
清明祭拜詩詞
清明節(jié)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jié),也叫做民族掃墓節(jié)。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jié)的習俗。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題。
【第1句】:《蓼莪》
年代: 先秦 作者: 詩經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
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
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出入腹我。
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南山烈烈,飄風發(fā)發(fā)。
民莫不榖,我獨何害。
南山律律,飄風弗弗。
民莫不谷,我獨不卒。
【第2句】:《清明夜》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第3句】:《驀山溪·清明綠野》
年代: 金 作者: 蔡松年
清明綠野,玉色明春酒。燕地雪如沙,為喚起、斗南溫秀。鬢絲禪榻,夢覺古揚州,瑤臺路,返魂香,好在啼妝瘦。春前入眼,似是章臺柳。欲典裘,誤金車、香迎馬首。綠陰青子,后日便東風,秋千散,暮寒生,月到西廂后。
【第4句】:《綠衣》
年代: 先秦 作者: 詩經
綠兮衣兮,綠衣黃里。
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
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無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風。
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第5句】:《清明即事》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第6句】:《清明》
年代: 唐 作者: 孫昌胤
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
燧火開新焰,桐花發(fā)故枝。
沈冥慚歲物,歡宴阻朋知。
不及林間鳥,遷喬并羽儀。
【第7句】:《清明日賜百僚新火》
年代: 唐 作者: 史延
上苑連侯第,清明及暮春。九天初改火,萬井屬良辰。
頒賜恩逾洽,承時慶自均。翠煙和柳嫩,紅焰出花新。
寵命尊三老,祥光燭萬人。太平當此日,空復荷陶甄。
【第8句】:《湖寺清明夜遣懷》
年代: 唐 作者: 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獨憑危檻思凄然。
野云將雨渡微月,沙鳥帶聲飛遠天。
久向饑寒拋弟妹,每因時節(jié)憶團圓。
餳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處邊。
【第9句】:《壬戌清明作》
年代: 清 作者: 屈大均
朝作輕寒暮作陰,愁中不覺已春深。
落花有淚因風雨,啼鳥無情自古今。
故國江山徒夢寐,中華人物又銷沉。
龍蛇四海歸無所,寒食年年愴客心。
【第10句】:《黃鳥》
年代: 先秦 作者: 詩經
交交黃鳥,止于棘。誰從穆公?子車奄息。
維此奄息,百夫之特。臨其穴,惴惴其栗。
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交交黃鳥,止于桑。誰從穆公?子車仲行。
維此仲行,百夫之防。臨其穴,惴惴其栗。
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交交黃鳥,止于楚。誰從穆公?子車鍼虎。
維此鍼虎,百夫之御。臨其穴,惴惴其栗。
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小知識:清明習俗之祭拜
祭拜,有的給先人叩頭行禮;有的'圍坐聚餐飲酒;有的則放起風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娛樂活動。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將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有的則把柳條編成籮圈狀,戴在頭上,謂“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此即是掃墓又是郊游,興盡方歸。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干,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guī)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后,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fā),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jié),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yōu)榉乐构淼那謹_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里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jié),值此柳條發(fā)芽時節(jié),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相關內容推薦:
【第1句】:清明詩
【第2句】:關于清明古詩詞
【第3句】:祭奠古詩詞大全
【第4句】:清明踏青詩詞
【第5句】:描寫清明哀思的詩詞
【第6句】:清明祭奠詩詞
【第7句】:清明節(jié)緬懷詩詞
【第8句】:清明悼念親人的詩詞
【第9句】:關于清明節(jié)的詩詞大全
清明節(jié)祭拜的詩句
導語:清明到來,心頭幾多感慨;親人離去,萬千悲傷凝聚;細雨綿綿,悼念之情無限;酹酒敬香,心底彌漫惆悵;跪拜叩首,幾番濃重哀愁。接下來小編整理了清明節(jié)祭拜的詩句,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清明節(jié)祭拜的詩句:
1) 窗中草色妬雞卵,盤上芹泥憎燕巢。 —— 溫庭筠《寒食日作》
2) 清明過了,不堪回首,云鎖朱樓。 —— 朱淑真《眼兒媚風日遲遲弄輕柔》
3) 府醞傷教送,官娃豈要迎。 —— 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4) 最愁人,啼鳥清明,葉底青圓。 —— 吳文英《高陽臺落梅》
5) 紅深綠暗徑相交,抱暖含芳披紫袍。 —— 溫庭筠《寒食日作》
6) 綠云蔽日樹輸囷。 —— 顧太清《臨江仙清明前一日種海棠》
7) 驟卷風埃,半掩長蛾翠嫵。 —— 吳文英《掃花游西湖寒食》
8) 鄉(xiāng)國真堪戀,光陰可合輕。 —— 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9) 白衫眠古巷,紅索搭高枝。 —— 王建《寒食》
10) 五更風雨斷遙岑。 —— 陳子龍《唐多令寒食》
11) 留戀海棠顏色、過清明。 —— 張輯《南歌子柳戶朝云濕》
12) 山屏醉纈,連棹東西岸。 —— 吳文英《瑞龍吟德清清明競渡》
13) 把紫府清都作一家。 —— 謝枋得《沁園春寒食鄆州道中》
14) 濯錦古江頭,飛景還如許。 —— 吳潛《海棠春已未清明對海棠有賦》
15) 乳燕飛來傍蓮幕,楊花欲雪,梨云如夢,又是清明暮。 —— 高鶚《青玉案絲絲香篆濃于霧》
16) 單夾衣裳,半櫳軟玉肌體。 —— 杜安世《鶴沖天清明天氣》
17) 翠玉樓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搖蕩湘云。 —— 黃孝邁《湘春夜月近清明》
18) 遇客踟躕立,尋花取次行。 —— 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19) 熟睡起來,宿酲微帶。 —— 晁沖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時》
20) 石馬立當道,紙鳶鳴半空。 —— 范成大《清明日貍渡道中》
21) 題門惆悵,墮履牽縈,數幽期難準。 —— 吳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22) 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 —— 杜安世《鶴沖天清明天氣》
23) 花多花少非我事,春去春來亦堪惜。 —— 鄭剛中《寒食》
24) 流水麹塵,艷陽醅酒,畫舸游情如霧。 —— 吳文英《西子妝慢湖上清明薄游》
25) 途中甘棄日,江上苦傷春。 —— 胡皓《和宋之問寒食題臨江驛》
26) 老瓦盆邊,田家翁媼,鬢發(fā)如絲。 —— 盧摯《蟾宮曲寒食新野道中》
27) 記前度、劉郎曾賦。 —— 吳文英《西子妝慢湖上清明薄游》
28) 蔥蒨松猶嫩,清明月漸圓。 —— 歐陽詹《酬裴十二秀才孩子詠》
29) 欣然應接已無暇,都為老來無筆力。 —— 鄭剛中《寒食》
清明節(jié)祭拜的詩詞:
《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湖寺清明夜遣懷》
(唐)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獨憑危檻思凄然。
野云將雨渡微月,沙鳥帶聲飛遠天。
久向饑寒拋弟妹,每因時節(jié)憶團圓。
餳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處邊。
《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劉長卿
風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