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的短的好句子匯集80句
三國演義好句子
【第1句】:縱有埋伏,有何懼哉!--關(guān)羽麥城突圍時
【第2句】:孔明曰:“新野小縣,不可久居,近聞劉景升病在危篤,可乘此機會,取彼荊州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玄德曰:“公言甚善;但備受景升之恩,安忍圖之!”孔明曰:“今若不取,后悔何及!”玄德曰:“吾寧死,不忍作負(fù)義之事?!?/p>
【第3句】:昔孫武所以能制勝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爭,兵戈方始,若復(fù)廢法,何以討賊耶?合當(dāng)斬之--關(guān)于揮淚斬馬謖一事,諸葛亮語
【第4句】:臣死之日,不使內(nèi)有余帛,外有贏財,以負(fù)陛下也。--諸葛亮自表后主
【第5句】:汝視我之劍不利否?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
【第6句】:曹操兵近濮陽,下住寨腳。次日,引眾將出,陳兵于野。操立馬于門旗下,遙望呂布兵到。
【第7句】: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也。
【第8句】: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zhàn)。
【第9句】: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第10句】:吾雖有功于社稷,必?fù)p壽矣!--火燒兀突骨的蠻兵,諸葛亮語
【第11句】: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若劉景升父子,豚犬耳。
【第12句】:操即使典韋出馬,直取侯成。侯成抵?jǐn)巢贿^,回馬望城中走。
【第13句】:碧眼小兒!紫髯鼠輩!還識我否?--關(guān)羽借呂蒙口罵孫權(quán)
【第14句】: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第15句】:臣亮五出祁山,未得寸土,負(fù)罪非輕!今臣復(fù)統(tǒng)全師,再出祁山,誓竭力盡心,剿滅漢賊,恢復(fù)中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在昭烈之廟,諸葛亮語
【第16句】: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第17句】:備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輩,誠不足慮也--劉備對表語
【第18句】:獨戰(zhàn)東南地,人稱小霸王。運籌如虎踞,決策似鷹揚。威鎮(zhèn)三江靖,名聞四海香。臨終遺大事,專意屬周郎----后世對孫策的評價
【第19句】:淮南袁術(shù);江東孫策冀州袁紹荊襄劉表益州劉璋漢中張魯,皆狐兔也--曹操語
【第20句】:恤軍士,已經(jīng)三年。糧草豐足,軍器完備,人馬雄壯,可以伐魏。今番若不掃清奸黨,恢復(fù)中原,誓不見陛下也!--諸葛亮對劉禪語
【第21句】: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
【第22句】:兩人到門邊,城上火炮滾下,樂進(jìn)馬不能入。典韋冒煙突火,又殺入去,到處尋覓。
【第23句】:生死無二志,丈夫何壯哉!不從金石論,空負(fù)棟梁材。輔主真堪敬,辭親實可哀。白門身死日,誰肯似公臺!--對陳宮的贊頌
【第24句】:董卓乃豺狼也,引入京城,必食人矣--鄭泰語
【第25句】: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不解釋,名言
【第26句】:我有頭否?--死諸葛能走生仲達(dá)
【第27句】: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
【第28句】:先主命內(nèi)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淚,一手執(zhí)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圣諭!”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笨酌髀牣?,汗流遍體,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乎!”言訖,叩頭流血。
【第29句】:十萬貔貅十萬心,一人號令眾難禁。拔刀割發(fā)權(quán)為首,方見曹瞞詐術(shù)深--曹操誤入麥田,割發(fā)代罰,以示懲戒一事
【第30句】:谷口風(fēng)狂烈焰飄,何期驟雨降青霄。武侯妙計如能就,安得山河屬晉朝!--天意而為,司馬懿父子逃走,后世對此事的評價
【第31句】:曹操將得勝之兵,殺入城中,勢如劈竹。張超自刎,張邈投袁術(shù)去了。山東一境,盡被曹操所得。安民修城,不在話下。
【第32句】:鷦鷯尚存一枝,狡兔猶藏三窟。
【第33句】:治病須分內(nèi)外科,世間妙藝苦無多。神威罕及惟關(guān)將,圣手能醫(yī)說華佗后世對華佗的評價
【第34句】:城上孔融望見太史慈與關(guān)張趕殺賊眾,如虎入羊群,縱橫莫當(dāng),便驅(qū)兵出城。
【第35句】:我乃漢將,焉能降吳狗乎!--傅彤夷陵戰(zhàn)死前語
【第36句】: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盡心也!--孔明肺腑之言
【第37句】:燕人張飛在此,誰敢與我決一死戰(zhàn)!--張飛橋頭大喝
【第38句】:原來孔融田楷兩路軍馬,懼怕曹兵勢猛,遠(yuǎn)遠(yuǎn)依山下寨,未敢輕進(jìn)。曹操見兩路軍到,亦分了軍勢,不敢向前攻城。
【第39句】:司馬昭問后主曰:“頗思蜀否?”后主曰:“此間樂,不思蜀也?!?/p>
【第40句】:箭紫髯碧眼號英雄,能使臣僚肯盡忠。二十四年興大業(yè),龍盤虎踞在江東后世對孫權(quán)的評價
【第41句】:雞肋!雞肋!--曹操著名口令
【第42句】: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水鏡先生語
【第43句】:昔年救主在當(dāng)陽,今日飛身向大江。船上吳兵皆膽裂,子龍英勇世無雙!--后世對趙子龍的評價
【第44句】:昔日東吳大事,全任周郎;后魯子敬代之;子敬亡后,決于呂子明;今子明雖喪,現(xiàn)有陸伯言在荊州。此人名雖儒生,實有雄才,大略,以臣論之,不在周郎之下;前破關(guān)公,其謀皆出于伯言。主上若能用之,破蜀必矣。如或有失,臣愿與同罪--闞澤對孫權(quán)語
【第45句】:漢末忠臣說伍孚,沖天豪氣世間無。朝堂殺賊名猶在,萬古堪稱大丈夫!--對伍孚的贊頌
【第46句】:此名《太平要術(shù)》,汝得之,當(dāng)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異心,必獲惡報--南華老仙對張角語
【第47句】: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關(guān)于三國歸于晉帝司馬炎,為一統(tǒng)之基,后世的評價經(jīng)典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第48句】:吾視曹操百萬之眾,如群蟻耳!但我一舉手,則皆為齏粉矣!諸葛亮對魯肅語
【第49句】:說曹操見典韋殺出去了,四下里人馬截來,不得出南門;再轉(zhuǎn)北門,火光里正撞見呂布挺戟躍馬而來。操以手掩面,加鞭縱馬竟過。
【第50句】:自古以來,有興必有廢,有盛必有衰,豈有不亡之國不敗之家乎?漢室相傳四百余年,延至陛下,氣數(shù)已盡,宜早退避,不可遲疑;遲則生變矣--王朗對帝語
【第51句】:良禽擇木而犧,賢臣擇主而事。
【第52句】:吾今日圍獵,欲射一‘馬’,誤中一‘獐’。汝各人安心而去,上覆仲達(dá),早晚必為吾所擒矣!--諸葛亮對魏國士兵
【第53句】:操曰:“汝為清白,誰為污濁?”衡曰:“汝不識賢愚,是眼濁也;不讀詩書,是口濁也;不納忠言,是耳濁也;不通古今,是身濁也;不容諸侯,是腹?jié)嵋玻怀汛勰妫切臐嵋?!吾乃天下名士,用為鼓吏,是猶陽貨輕仲尼,臧倉毀孟子耳!欲成王霸之業(yè),而如此輕人耶?”
【第54句】: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yè),幾與草木同腐乎?
【第55句】:令我永生難忘的還是姜維的`一句話:人生如白駒過隙!
【第56句】:吾乃常山趙子龍也??!--趙云常勝將軍出場臺詞
【第57句】: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第58句】:赤壁遺雄烈,青年有俊聲。弦歌知雅意,杯酒謝良朋,曾謁三千斛,常驅(qū)十萬兵。巴丘終命處,憑吊欲傷情--后世對的周瑜評價
【第59句】: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zhàn)為上,兵戰(zhàn)為下。
【第60句】:華佗仙術(shù)比長桑,神識如窺垣一方。惆悵人亡書亦絕,后人無復(fù)見青囊!--華佗交給吳押獄的《青囊書》,被其妻所燒毀一事,后世的評價
【第61句】: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
【第62句】:汝比那顏良文丑如何?--關(guān)羽過五關(guān)時
【第63句】:袁將軍外寬而內(nèi)忌,不念忠誠。若勝而喜,猶能赦我;今戰(zhàn)敗則羞,吾不望生矣--田豐對獄吏語
【第64句】:大丈夫生于亂世,當(dāng)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太史慈語
【第65句】:肅笑曰:“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見機不早,悔之晚矣?!?/p>
【第66句】:吾弟張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
【第67句】:漢末才無敵,云長獨出群: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云。昭然垂萬古,不止冠三分--后世對關(guān)羽的評價
【第68句】:子龍身故,國家損一棟梁,吾去一臂也!諸葛亮語
【第69句】:豫州當(dāng)日嘆孤窮,何幸南陽有臥龍!欲識他年分鼎處,先生笑指畫圖中--劉備三訪諸葛亮,后世的評價
【第70句】:寧教我負(fù)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fù)我--關(guān)于殺伯奢一事,曹操對陳宮語
【第71句】:血染征袍透甲紅,當(dāng)陽誰敢與爭鋒!古來沖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后世對趙子龍的評價
【第72句】:云長早出,直取管亥。兩馬相交,眾軍大喊。量管亥怎敵得云長,數(shù)十合之間,青龍刀起,劈管亥于馬下。
【第73句】:昨朝沮授軍中失,今日田豐獄內(nèi)亡。河北棟梁皆折斷,本初焉不喪家邦!--后世對田豐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