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家傲李清照表達主旨的句子
【第1句】: 《漁家傲》李清照的主旨句
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作者以浪漫主義的藝術(shù)構(gòu)思,夢游的方式,設想與天帝問答,傾述隱衷,寄托自己的情思,景象壯闊,氣勢磅礴。隱寓對南宋黑暗社會現(xiàn)實的失望,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這就是被評家譽為“無一毫粉釵氣”的豪放詞,在她現(xiàn)在的詞作中是不多見的。 原文: 李清照——《漁家傲》 天接云濤連曉霧, 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 彷佛夢魂歸帝所, 聞天語, 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 學詩漫有驚人句; 九萬里風鵬正舉, 風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第2句】: 找出李清照寫的漁家傲的主旨句并說說抒發(fā)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你好《漁家傲》有兩首。
一首是《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主旨句“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p>
前后呼應,結(jié)構(gòu)縝密。這首詞把真實的生活感受融入夢境,巧妙用典夢幻與生活、歷史與現(xiàn)實,自然會氣度恢宏、格調(diào)雄奇。充分顯示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羈的一面。 表達了詩人對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
另一首是《漁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
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
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
共賞金尊沈綠蟻。莫辭醉。
此花不與群花比。
主旨句“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
表現(xiàn)了女詞人月下飲酒的豪情逸致,既贊美了梅花孤高傲寒的品格,又表現(xiàn)了女詞人鄙棄世俗的坦蕩胸懷。
【第3句】: 《漁家傲》李清照 主旨句cdsc
①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
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
共賞金尊沉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主旨句: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托物言志,比興寄托) 這是一首詠梅詞。上片寫寒梅初放。
何遜《揚州早梅》:“兔園標物序,驚時最是梅。銜霜當露發(fā),映雪凝寒開?!?/p>
梅花,她開于冬春之交,最能驚醒人們的時間意識,使人們萌生新的希望。所以被認為是報春之花。
因為梅花斗雪迎寒而開,詩人詠梅,又總以冰雪作為空間背景。庾信《詠梅花》詩:“常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里看。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這里,“瓊枝”就指覆雪懸冰的梅枝。
半放的寒梅點綴著它,愈顯得光明潤澤! 詞人接著用“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女形容將開未開之梅的輕盈嬌美,用玉人浴出形容梅的玉潔冰清,明艷出群:即物即人,梅已和人融成了一片。 下片轉(zhuǎn)用側(cè)面烘托。
梅花偏宜月下觀賞,造物有意,故教月色玲瓏透剔,使暗香浮動,疏影橫斜。值此良宵,且備金樽、綠蟻,花前共一醉。
綠蟻,酒面的浮沫。白居易《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歷代詩話》引《古雋考略》:“綠蟻,酒之美者,泛泛有浮花,其色綠?!边@首詞,銀色的月光,金色的酒樽,淡綠的酒,晶瑩的梅織成了一幅畫,寫得如夢如幻,空靈優(yōu)美。
②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
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
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主旨句: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漫有驚人句。
(表現(xiàn)了作者對黑暗現(xiàn)實的不滿)此詞當為易安南渡后的詞作。寫夢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與天帝的問答。
隱寓對南宋黑暗社會現(xiàn)實的失望,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作者以浪漫主義的藝術(shù)構(gòu)思,夢游的方式,設想與天帝問答,傾述隱衷,寄托自己的情思,景象壯闊,氣勢磅礴。
這就是被評家譽為“無一毫粉釵氣”的豪放詞,在她現(xiàn)在的詞作中是不多見的。 這首詞氣勢磅礴、豪邁,是婉約派詞宗李清照的另類作品,具有明顯的豪放派風格。
近代梁啟超評為:“此絕似蘇辛派,不類《漱玉集》中語?!笨芍^一語中的,道破天機。
南渡以前,李清照足不出戶,多寫閨中女兒情;南渡以后,“飄流遂與流人伍”,視野開始開闊起來。據(jù)《金石錄后序》記載建炎四年(1130)春間,她曾海上航行,歷盡風濤之險。
詞中寫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詞人自己,都與這段真實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關。 詞一開頭,便展現(xiàn)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一色圖卷。
這樣的境界開闊大氣,為唐五代以及兩宋詞所少見。寫天、云、霧、星河、千帆,景象已極壯麗,其中又準確地嵌入了幾個動詞,則繪景如活,動態(tài)儼然。
“接”、“連”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洶涌的波濤、彌漫的云霧,自然地組合一起,形成一種渾茫無際的境界。而“轉(zhuǎn)”、“舞”兩字,則將詞人風浪顛簸中的感受,逼真地傳遞給讀者。
所謂“星河欲轉(zhuǎn)”,是寫詞人從顛簸的船艙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銀河似乎轉(zhuǎn)動一般。“千帆舞”,則寫海上刮起了大風,無數(shù)的舟船風浪中飛舞前進。
船搖帆舞,星河欲轉(zhuǎn),既富于生活的真實感,也具有夢境的虛幻性,虛虛實實,為全篇的奇情壯采奠定了基調(diào)。因為這首詞寫的是“夢境”,所以接下來有“仿佛”三句。
“仿佛”以下這三句,寫詞人夢中見到天帝?!皦艋辍倍郑侨~的關鍵。
詞人經(jīng)過海上航行,一縷夢魂仿佛升入天國,見慈祥的天帝。幻想的境界中,詞人塑造了一個態(tài)度溫和、關心民瘼的天帝。
“殷勤問我歸何處”,雖然只是一句異常簡潔的問話,卻飽含著深厚的感情,寄寓著美好的理想。 此詞則上下兩片之間,一氣呵成,聯(lián)系緊密。
上片末二句是寫天帝的問話,過片二句是寫詞人的對答。問答之間,語氣銜接,毫不停頓。
可稱之為“跨片格”。 “我報路長嗟日暮”句中的“報”字與上片的“問”字,便是跨越兩片的橋梁。
“路長日暮”,反映了詞人晚年孤獨無依的痛苦經(jīng)歷,然亦有所本。詞人結(jié)合自己身世,把屈原《離騷》中所表達的不憚長途運征,只求日長不暮,以便尋覓天帝,不辭上不求索的情懷隱括入律,只用“路長”、“日暮”四字,便概括了“上下求索”的意念與過程,語言簡凈自然,渾化無跡。
其意與“學詩謾有驚人句”相連,是詞人天帝面前傾訴自己空有才華而遭逢不幸,奮力掙扎的苦悶。 著一“謾”字,流露出對現(xiàn)實的強烈不滿。
詞人現(xiàn)實中知音難遇,欲訴無門,唯有通過這種幻想的形式,才能盡情地抒發(fā)胸中的憤懣,懷才不遇是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命運。李清照雖為女流,但作為一位生不逢時的杰出的文學家她肯定也有類似的感慨。
“九萬里風鵬正舉”,從對話中宕開,然仍不離主線。因為詞中的貫串動作是渡海乘船,四周景象是海天相接,由此而連想到《莊子。
逍遙游》的“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說“鵬正舉”,是進一步對大風的烘托,由實到虛,形象愈益壯偉,境界愈益恢宏。
大鵬正高舉的時刻,詞人忽又大喝一聲:“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氣勢磅礴,一往無前,具大手筆也。
【第4句】: 李清照的漁家傲表達主旨是什么
詞一開頭,便展現(xiàn)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一色圖卷。這樣的境界開闊大氣,為唐五代以及兩宋詞所少見。寫天、云、霧、星河、千帆,景象已極壯麗,其中又準確地嵌入了幾個動詞,則繪景如活,動態(tài)儼然。 “接”、“連”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洶涌的波濤、彌漫的云霧,自然地組合一起,形成一種渾茫無際的境界。而“轉(zhuǎn)”、“舞”兩字,則將詞人風浪顛簸中的感受,逼真地傳遞給讀者。所謂“星河欲轉(zhuǎn)”,是寫詞人從顛簸的船艙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銀河似乎轉(zhuǎn)動一般?!扒Х琛保瑒t寫海上刮起了大風,無數(shù)的舟船風浪中飛舞前進。船搖帆舞,星河欲轉(zhuǎn),既富于生活的真實感,也具有夢境的虛幻性,虛虛實實,為全篇的奇情壯采奠定了基調(diào)。因為這首詞寫的是“夢境”,所以接下來有“仿佛”三句?!胺路稹币韵逻@三句,寫詞人夢中見到天帝?!皦艋辍倍郑侨~的關鍵。詞人經(jīng)過海上航行,一縷夢魂仿佛升入天國,見慈祥的天帝?;孟氲木辰缰?,詞人塑造了一個態(tài)度溫和、關心民瘼的天帝?!耙笄趩栁覛w何處”,雖然只是一句異常簡潔的問話,卻飽含著深厚的感情,寄寓著美好的理想。
此詞則上下兩片之間,一氣呵成,聯(lián)系緊密。上片末二句是寫天帝的問話,過片二句是寫詞人的對答。問答之間,語氣銜接,毫不停頓。可稱之為“跨片格”。
“我報路長嗟日暮”句中的“報”字與上片的“問”字,便是跨越兩片的橋梁。“路長日暮”,反映了詞人晚年孤獨無依的痛苦經(jīng)歷,然亦有所本。詞人結(jié)合自己身世,把屈原《離騷》中所表達的不憚長途運征,只求日長不暮,以便尋覓天帝,不辭上不求索的情懷隱括入律,只用“路長”、“日暮”四字,便概括了“上下求索”的意念與過程,語言簡凈自然,渾化無跡。其意與“學詩謾有驚人句”相連,是詞人天帝面前傾訴自己空有才華而遭逢不幸,奮力掙扎的苦悶。
著一“謾”字,流露出對現(xiàn)實的強烈不滿。詞人現(xiàn)實中知音難遇,欲訴無門,唯有通過這種幻想的形式,才能盡情地抒發(fā)胸中的憤懣,懷才不遇是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命運。李清照雖為女流,但作為一位生不逢時的杰出的文學家她肯定也有類似的感慨。
“九萬里風鵬正舉”,從對話中宕開,然仍不離主線。因為詞中的貫串動作是渡海乘船,四周景象是海天相接,由此而連想到《莊子。逍遙游》的“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說“鵬正舉”,是進一步對大風的烘托,由實到虛,形象愈益壯偉,境界愈益恢宏。大鵬正高舉的時刻,詞人忽又大喝一聲:“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氣勢磅礴,一往無前,具大手筆也!“蓬舟”,謂輕如蓬草的小舟,極言所乘之舟的輕快?!叭健?,指渤海中蓬萊、方丈、贏洲三座仙山,相傳為仙人所居,可望而見,但乘船前去,臨近時即被風引開,終于無人能到。詞人翻舊典出新意敢借鵬摶九天的風力,吹到三山,膽氣之豪,境界之高,詞中罕見。上片寫天帝詢問詞人歸于何處,此處交代海中仙山為詞人的歸宿。前后呼應,結(jié)構(gòu)縝密。
這首詞把真實的生活感受融入夢境,巧妙用典夢幻與生活、歷史與現(xiàn)實,自然會氣度恢宏、格調(diào)雄奇。充分顯示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羈的一面。
【第5句】: 《漁家傲》李清照詞中最能體現(xiàn)她豪放風格的句子是
“九萬里風鵬正舉 .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九萬里風鵬正舉”,從對話中宕開,然仍不離主線.因為詞中的貫串動作是渡海乘船,四周景象是海天相接,由此而連想到《莊子.逍遙游》的“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說“鵬正舉”,是進一步對大風的烘托,由實到虛,形象愈益壯偉,境界愈益恢宏.大鵬正高舉的時刻,詞人忽又大喝一聲:“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氣勢磅礴,一往無前,具大手筆也!“蓬舟”,謂輕如蓬草的小舟,極言所乘之舟的輕快.“三山”,指渤海中蓬萊、方丈、贏洲三座仙山,相傳為仙人所居,可望而見,但乘船前去,臨近時即被風引開,終于無人能到.詞人翻舊典出新意敢借鵬摶九天的風力,吹到三山,膽氣之豪,境界之高,詞中罕見.上片寫天帝詢問詞人歸于何處,此處交代海中仙山為詞人的歸宿.前后呼應,結(jié)構(gòu)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