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以榜樣的句子
吃完晚飯去樓下遛彎的時候,碰到了和我同一個樓口的的大姐坐在樓道口的臺階上看手機。
大姐家有個兒子上高三,這兩天正是參加高考,我就走過去問了問孩子的情況。
“說是考的挺好的。”大姐說的平淡,眉眼中甚至還帶了一點煩躁。
大姐家的兒子就在離我們不遠的一中上學,學習好是我們小區(qū)里都知道的事,他說考的挺好,那便是真的挺好了。
我不解大姐的煩躁,以為是孩子考試她緊張了,就寬慰她,孩子學習那么好有什么擔心的啊。
大姐一聽直嘆氣,我哪是擔心他的成績,我是擔心他報志愿的事。
這么一聽我才明白,晚上吃飯的時候一家子閑聊說道以后工作的事,這才發(fā)現(xiàn)孩子心里早就有目標了,而且和大姐心里想的南轅北轍,而且態(tài)度堅定,大姐怕孩子影響情緒沒有說什么卻悶了一肚子的氣。
大姐家兩口子都是律師,很自然的想讓孩子繼續(xù)去學個法律。
你說,去考個政法大學不好嗎?我和他爸成天給他這么耳濡目染的,怎么就是不管用呢?都說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樣,我倆這榜樣做的還不好嗎?
我們都說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可是這并不意味著父母做什么孩子就會做什么呀。
我記得妹妹小時候,大多時候都是跟著姨夫的,每當看動畫片或者玩電腦的時候小姨就會把姨夫拽到一邊一頓控訴。
有一次,小姨在看見妹妹坐在電腦前看動畫片絲毫不知外界的一切的時候,怒火沖天的把姨夫拽到了隔壁房間,還沒等小姨張嘴,姨夫就特別委屈的說:你不知道我這一天給她制定了多少個外出的計劃,昨天就說好了今天去游泳,我定了場地也約了教練,可是到臨出門她說不去了,后來我又說我們?nèi)ズQ箴^,她也不去非要在家拆你買的玩具屋,再說就吵了起來,我們就各自分開生悶氣,后來她就跑開去看電腦了。
我這一下午都在想榜樣的力量。
你看我真的不是光說不練的,我去游泳健身,看書寫大字,除了是因為我想也想是通過我自己去影響她,可是你看她,寫大字沒什么興趣,看書也是看些沒營養(yǎng)的雜書,就連游泳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完全沒有影響到她,我覺得這樣很失敗,什么大人是榜樣也很值得懷疑。
姨夫的一席話說的小姨目瞪口呆,再后來和我們閑聊的時候,也是帶了深深疑惑和迷茫。
大人是孩子的榜樣嗎?孩子是不會是跟著大人學?
我倒是覺得這個事的理解是要分層面的。
小嬰兒就是從模仿開始學習的,小到我隨口說的一句話,做的一個動作,孩子也會跟著學,跟著做。
比如我每次刷牙,都會在擠完牙膏后再去沾一點水,我一直覺得這是理所應當?shù)?,直到有一天被問了一句你在干嘛呢?/p>
直到這一刻我才明白,我所以為的理所應當其實不過是從父母身上沿襲過來的,一直在這個環(huán)境里,所以覺得理所應當。
可是,父母身上有千萬的習慣我卻可能只有他們的十分之一。
我媽是當年的理科狀元,可是我的數(shù)學成績直到上大學也不過及格的邊緣。
我爸是個體育健將,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籃球,別人家的電視里播著電視劇,我家的電視里永遠播的是中央五頻道,可是我的體育達標卻要參加加試才能勉強過關。
榜樣的作用,很多時候只是意味著,他給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你喜歡的運動,喜歡的環(huán)境,喜歡的行業(yè),這些都很好,你讓孩子通過這些了解了更多,但是并不意味著,孩子就一定會跟隨你的腳步。
特別是當她感覺到,父母做這些的動機并不單純,他可能更傾向于拒絕。
不是有句諺語說么,你可以把馬兒牽到河邊,但不能強迫它喝水。
雖然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父母干什么,孩子們就一定會去干什么。
小孩子模仿我們大多是走路、吃飯、穿衣這些外在的行為,他們通過模仿學習,一步步的掌握生活技能,變得越來越獨立。
而長大的孩子,模仿的其實是我們的內(nèi)在,是一種對待世界的態(tài)度,是一種對待生活的方式。
我們熱愛生活,他們就對生活充滿了好奇,但是他們對什么充滿了好奇,我們就不能掌控了,更是我們想象不到的。
所以我們想去做什么就去做吧,至于孩子能從中領悟到什么,那是他們的自由,也是他們的權利。
有沒有以“愿”開頭的句子
愿意兩字心口出,切要慎之莫輕言。
不管男女都一樣,須當如諾不能悔。
做父母如何做好榜樣,教育孩子
您好,我是中學語文老師。作為父母,要想做孩子的榜樣,教育好孩子,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教育。
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平時生活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敖煺叱嘟吆凇闭f的十分有道理,有什么樣的父母就會有什么樣的孩子。那么,作為家長,要教育好孩子,平時就要注重自己的品行修養(yǎng)。不管身處何方,都要注意細節(jié),細節(jié)決定成敗。
二、不要在孩子的面前評論別人,更不能評論孩子的老師,如果評論老師,讓孩子聽見了,他們會對老師不尊重,看不起老師,那么對他們的學習是非常不利的。
三、家長平時多學習,多看書,會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豐富的知識靠一點一滴積累。書讀多了,自然而然對修養(yǎng),品行對起到教育的作用。腹有詩書氣自華。
我是許家七叔,如果您覺得我說的有點道理,請您給個點贊。
父母真的是孩子的榜樣嗎
父母的性格和舉止,會在一舉一動中影響孩子
父母以未成年孩子的名義買房,是否可行
被逼無奈,要不你得交遺產(chǎn)稅,你的資產(chǎn)又縮水了。
你覺得你的父母愛你嗎?你的父母以怎樣的方式愛你呢
父母的愛無法形容!
天下父母都愛自己的子女!
含在嘴里怕化了,
捧在手里怕掉了。
她們不會用語言來表達!
父母的愛是最無私最溫暖!
感恩父母給予我生命,
給予我真愛,
我永遠愛她們。
父母應該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很多孩子會在潛移默化中學到家長的各種習慣。你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那么自己就要身體力行地朝著那個方向努力。
那么應該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樣呢?我覺得不管以后你希望孩子獲得什么樣的成績,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她生活的環(huán)境。所以,第一,爸爸媽媽相親相愛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在良好的家庭氛圍中長大的孩子,比較容易培養(yǎng)出溫和、樂觀的性格。每個孩子都是有自己的判斷能力的,她會從大人的言談中獲取到某些和諧的或者厭惡的情緒信息,所以,不要吝嗇自己對家庭的愛,并且用行動表現(xiàn)出來吧。
第二,用我們的言行影響孩子,培養(yǎng)良好習慣。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可以約定,在家里除非必須,不然不要玩手機,并且,每天有固定的陪孩子閱讀的時間,或者各自讀自己的書,或者讀給孩子聽。我們沒有玩手機的習慣,時間長了孩子自然也想不起來玩手機。但是剛開始的閱讀習慣是沒有的,家里就經(jīng)常開著熏教機用古詩或者音樂磨耳朵,后來慢慢就習慣了自己找書讓我們讀。
第三,我們能夠給孩子的最好的愛就是陪伴。特別是經(jīng)常工作很少陪伴孩子的家長,盡量地抽時間陪孩子學習或者游戲。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父母的缺席是最大的遺憾。
父母怎樣為孩子做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家長的榜樣作用很重要。但是,如何來通過家長的言傳身教,教育孩子呢?
我以為以下三點很重要:
一是從實踐中講道理,讓孩子有一個對錯好壞的正確意識。不要以為孩子還小,孩子不懂事,以后大了就懂了。還是要從小開始,反復給孩子講道理,同時自己多實踐,通過實踐來教育孩子,離孩子認識到正確的事情是什么,做正確的事情有多么的重要和必要。讓孩子有一個正確的是非觀,很重要。
二是言傳身教做事情,讓孩子跟著你學會如何去做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重要的老師。每天生活在一起,有機會讓孩子從小模擬你的生活、工作、學習習慣。如飯前洗手,吃飯不語,長時間看手機等,這些習慣不是你和孩子講就懂的,需要你去言傳身教。你做不到,何能要求孩子做到?而為了孩子的未來,你確實需要做到。最好能和孩子一同進步,共同約束。如每天晚上和孩子一起讀書學習,并進行必要的討論和分享,讓孩子知道如何學習,學什么,逐步讓孩子感覺到學習的樂趣等。
三是做規(guī)劃勤表揚,讓孩子有一個人生規(guī)劃和基本的人生目標。這一點很重要。從小讓孩子樹立一個人生目標,并為之奮斗,是很難做到的。而且隨著孩子的成長,目標和任務是一直在變化和調整中的,但這都不影響孩子的目標和愿望。一個孩子有一個美好的愿望,就愿意為了這個愿望去努力,去奮斗。至于結果如何,那是成年后孩子需要面對的。家長給孩子的,僅是一個成長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你和孩子來共同規(guī)劃、發(fā)展和實現(xiàn)。
一個學會規(guī)劃人生而為之不懈努力奮斗的人,終究會是一個成功的人生。有了長期和短期的目標,并持之以恒 ,久久為功,孩子的進步就會看在眼里。隨著孩子年齡的變化,而規(guī)劃和愿望適當調整和變化,這正是孩子的正常成長所需要的。
一個有計劃,有目標,有一個好的父母做榜樣,又能持之以恒堅持下去的人,那孩子成長起來,未來是可預期的,是成功的,是會有所成就的。我們做家長的,不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美好而美妙和未來嘛?
祝你能夠成為孩子的好榜樣,能夠把孩子教育成你們所期望的未來,祝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夠學習順利,學業(yè)有成,健康快樂成長。
謝謝。如有其他好的辦法,請留言互動,共同進步。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何在生活中成為孩子的榜樣
首先,要正確理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句話的內(nèi)涵。這里的老師,并不是“傳道授業(yè)解惑”,教授書本知識的“老師”,這個“老師”更大的責任是養(yǎng)育孩子,為孩子創(chuàng)造健康快樂成長的適宜環(huán)境。其次,要理解父母作為“老師”的任務。模仿學習是動物的天然能力,孩子與父母朝夕相處,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良好的習慣和言行,會潤物無聲地滋潤著孩子的心身健康,反之,不良言行也會對孩子產(chǎn)生深刻影響,所以父母這第一任“老師”,應該做到的就是明確自己的角色,用模范行為制造一個“場”,讓孩子在這個“場”中安全、健康的成長。三是父母要明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掌握自己作為“第一任老師“的用力方向。父母這一任“老師”,突出的特點是打造自己的品質,讓自己具備“示范”的能力和水平、有為孩子做“榜樣”的習慣,而不是整天耳提面命要求孩子如何,身教勝于言教,在家庭中體現(xiàn)得更具體,做最好的自己,就會養(yǎng)育最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