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寫出描寫沙漠的古詩名句
7首描寫沙漠的經(jīng)典古詩詞,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1/《涼州曲二首》
柳中庸
關(guān)山萬里遠征人,一望關(guān)山淚滿巾。
青海戍頭空有月,黃沙磧里本無春。
高檻連天望武威,窮陰拂地戍金微。
九城弦管聲遙發(fā),一夜關(guān)山雪滿飛。
沙磧:指沙漠。青海邊塞戍守地方空空蕩蕩只有一輪明月,無際黃色的沙漠里本來就是很荒涼沒有春天的。詩句寫青海邊塞地帶的一片荒漠和戍邊征人內(nèi)心的空落蒼涼。
2/《河湟書事》
波斯老賈渡流沙,夜聽駝鈴認路賒。
采玉河邊青石子,收來東國易桑麻。
來自波斯的商人穿過沙漠,前來做生意,每天夜晚都能夠聽到那單調(diào)的駝鈴聲,便知道路途還很遙遠。
3/《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dāng)金絡(luò)腦,快走踏清秋。
“燕山”指的是自今薊縣蜿蜒而東,直至海濱的山脈。在大沙漠中,黃沙就像白雪一樣漫天飛舞著,而在燕山之上的月亮好似一彎金鉤一般。詩中景觀瑰麗,攝人心魄。
4/《登單于臺》
張蠙
邊兵春盡回,獨上單于臺。
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
沙翻痕似浪,風(fēng)急響疑雷。
欲向陰關(guān)度,陰關(guān)曉不開。
所謂“痕”指的是沙塵壘起的痕跡,而“疑”則是懷疑、疑似的意思。這句話的大意是指,在狂風(fēng)之中翻飛的沙塵像浪花似的留下了一個個的痕跡,而呼嘯的狂風(fēng)則發(fā)出了雷鳴般的響聲。
5/《十五里沙》
劉克莊
只見如山白浪飛,更堪動地黑風(fēng)吹。
渺茫直際九州外,洶涌常如八月時。
河伯豈能窮海若,靈胥僅可嚇吳兒。
惜無散發(fā)騎鯨友,共了南游一段奇。
“八月”是指的是沙浪如同八月十五的海潮一般洶涌。只見一座座如同小山一般的沙丘如同白色的浪花一般翻飛,但是更厲害的還是那攪得天昏地暗的狂沙;風(fēng)沙鋪天蓋地地洶涌而來,就像是八月十五日巨大的海潮一般。
6/《入塞曲》
左光斗
大漠空高塵不飛,新秋塞上草猶肥。
石榴紅綻葡萄紫,博望遙馳宛馬歸。
在大沙漠中的天空雖然很高,但卻看不到翻飛的沙塵;即便是到了初秋時節(jié),塞外的牧草依然顯得十分旺盛。這句詩刻畫了大草原、大沙漠天高地遠的景色,以及塞上秋色的壯麗風(fēng)光。
7/《度破訥沙二首·其二》
李益
眼見風(fēng)來沙旋移,經(jīng)年不省草生時。
莫言塞北無春到,總有春來何處知。
破訥沙頭雁正飛,鸊鵜泉上戰(zhàn)初歸。
平明日出東南地,滿磧寒光生鐵衣。
此寫黎明之時,戍邊將士的鐵衣在陽光的照射下使整個沙漠都顯得寒氣透人。這是強調(diào)戍邊將士生活在邊疆大漠的艱苦。
酷暑結(jié)束秋風(fēng)迎面而來,你還記得哪些描寫秋天的古詩名句
描寫秋天的古詩有:
王維《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己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你認為描寫美女的古詩最好的是哪首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出自《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碩人》:
手如柔夷,膚如凝脂。領(lǐng)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大意是手指纖纖如嫩荑,皮膚白皙如凝脂,美麗脖頸象蝤蠐,牙如瓠籽又白又齊,額頭方正,眉毛彎彎細長,微微一笑,美目顧盼生輝。
這可謂是描寫美女的開山鼻祖之作了,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短短八個字,寫盡女兒神韻,任你如何鋪陳,斷然已無新意可陳了,白居易名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得其精髓也。
現(xiàn)代人還能寫出唐代那種等級的古詩嗎?你怎么看
謝謝。我認為,現(xiàn)代人非但可以寫出唐代人那種等級的古詩,而且可以超越他們。寫詩作詞無非是記言、寫景、抒情、言志,說到風(fēng)景,古代詩人謳歌的名山大川,清風(fēng)朗月,柳綠花紅,鶯歌燕舞現(xiàn)在依然存在;古代人看見一個滕王閣,一個黃鶴樓已經(jīng)驚嘆不已,他們做夢也不會想到現(xiàn)在的建筑物是何等的雄偉壯觀,是多么的造型各異,五彩繽紛;古代人蕩一次秋千已經(jīng)是很好的休閑娛樂,他們哪里見過摩天輪和海盜船……現(xiàn)在的自然風(fēng)光開發(fā)的比古代更加充分,人工景觀發(fā)揮了人的想象力,要寫的景比古代多多了。說到抒情,現(xiàn)代人比古代更開放,更大膽,更直白,更豐富。至于言志,像范仲淹那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現(xiàn)代社會里比古代多了不知多少倍。因此,現(xiàn)代人具備比古人寫得更好的客觀條件。而且事實上,也存在著比古人寫得好的實際例子。毛主席的詩有不少超了古人,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他的《沁園春·雪》,原文在我的配圖里,不再重復(fù)。這首詞的寫景——北國風(fēng)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nèi)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毛主席的這段景色描寫縱橫千萬里,場面之宏大前無古人,有顏色,有形態(tài),有動感,試問古詩中有哪一首可以與之比擬?說到抒情——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fēng)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這樣的豪情有幾個古人能夠產(chǎn)生?至于言志——俱往矣,數(shù)風(fēng)流人物,還看今朝。這樣的偉大志向,有哪個古代詩人可以媲美?說到這里,我講兩句題外的話,古詩詞受行數(shù)、字?jǐn)?shù)、平仄、韻律、詞牌等等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的聰明才智的發(fā)揮 ,再加上現(xiàn)在可以記言、寫景、抒情、言志的渠道比古代多多了,你可以寫新詩,寫游記,拍照片,唱首歌,拍視頻甚至拍電影,電視劇,這就是古詩詞雖美現(xiàn)在卻不流行的原因。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不妥之處還請批評指正,謝謝。
描寫關(guān)于“月”的古詩有些值得推薦
在中國浩如煙海的古典詩詞作品中,描寫月亮的非常之多,不勝枚舉。除了那些名氣爆棚的經(jīng)典詩詞作品傳世之外,還有很多名氣不是很大的優(yōu)秀作品,下面編選一些,供大家欣賞。
水調(diào)歌頭
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春江花月夜
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寒食月夜
唐·白居易
風(fēng)香露重梨花濕,草舍無燈愁未入。
南鄰北里歌吹時,獨倚柴門月中立。
蘭溪棹歌
唐·戴叔倫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旅宿
唐·杜牧
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
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
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
菩薩蠻
五代·馮延已
梅花吹入誰家笛,行云半夜凝空碧。
欹枕不成瞑,關(guān)山人未還。
聲隨幽怨絕,云斷澄霜月。
月影下重簾,輕風(fēng)花滿檐。
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唐·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fù)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dāng)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月下獨酌
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拜新月
唐·李端
開簾見新月,即便下階拜。
細語人不聞,北風(fēng)吹裙帶。
霜月
唐·李商隱
初聞?wù)餮阋褵o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無題
唐·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
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明月夜留別
唐·李冶
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
別后相思人似月,云間水上到層城。
相見歡
五代·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月夜
唐·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采桑子
宋·呂本中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楚江懷古
唐·馬戴
露氣寒光集,微陽下楚丘。
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
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云中君不見,竟夕自悲秋。
生查子
五代·牛希濟
春山煙欲收,天淡星稀小。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
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生查子·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酬張少府
唐·王維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guān)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fēng)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臨江仙
宋·晏幾道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dāng)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鳴鐘處,樓臺深翠微。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江村即事
唐·司空曙
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縱然一夜風(fēng)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
中秋月
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聲明:圖片都來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描寫李白和朋友的友誼名句是什么
描寫李白和朋友友誼的名句:
最出名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顿浲魝悺?/p>
最深刻的~相知在急難,獨好亦何益?!毒R黃》
最騙人的~人生貴相知,何用金與錢?!顿浻讶巳住?/p>
最浪漫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最期望的~故人西辭黃鶴樓,櫻花三月下?lián)P州?!饵S鶴樓送孟浩然之廣林陵》
最醉人的~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fù)一杯。《山中與幽人對酌》。
最遙遠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
最傷感的~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端陀讶恕?/p>
你感覺對你感觸最深的名句或古詩是什么
不需要任何學(xué)院和大學(xué)幫助,人生本身就是一所高等學(xué)府。愛迪生!
抓往今天!現(xiàn)在就開始!每一天都是一種嶄新的生活,抓住它,因為明天已經(jīng)走進了今天。
鮑爾斯!
王維為何能寫出相思古詩?
謝謝!
《相思》作者簡介:盛唐時期著名詩人一一王維(701~761),字摩詰,官至尚書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縣),遷至今山西永濟,漢族,崇信佛教。王維既是著名詩人又是畫家,善畫人物、叢竹、山水。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東坡曾贊詩人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的詩畫流傳至現(xiàn)代深受人們的喜愛欣賞。
《相思》正是詩人王維創(chuàng)作,被選入了《唐詩三百首》。
王維為何能寫出《相思》古詩?
這是一首借詠物而寄相思的詩。從詩意不難看出,這是一首抒情詩,一題為《江山贈李龜年》所析,無疑是眷懷友人。
先來欣賞這首《相思》唐詩: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賞析:王維的《相思》看似簡單,卻蘊含著豐富的意境。起句因物起興,語句似乎很單純,卻富有想象,借物代人,意味深長地寄托著對友人的情思。“春來發(fā)幾枝?”用設(shè)問寄語,“愿君多采擷”暗示珍重友誼。從字面上看,表面似乎囑人相思,另一面卻深刻寓意自身相思牽掛之重;“此物最相思”,一語雙關(guān),既點出了題意又關(guān)合著情思,婉句動人、妙筆生花。整首詩語言樸實,韻律卻和諧柔美,情調(diào)高雅,思念情懷飽滿又熱情奔放,讓人叫絕,的確是千古絕句,上乘佳作,難怪現(xiàn)代人稱之《相思》為不可多得的經(jīng)典詩哦。
王維為何能寫出相思古詩
謝謝悟空。王維,山西運城人,唐朝著名詩人、畫家。他參禪悟理,學(xué)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尤其擅長五言絕句,與孟浩然合稱“王孟”。王維年少成名,15歲就到長安趕考,因其寫得一首好詩而成為王公貴族的紅人。有一句詩最能說明王維當(dāng)時的盛名,“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钡娝苤?,年少成后名的王維卻有著一顆一心向佛的心,在他30歲后,在看透官場后,王維就開始了半隱半官的禪修生活。
后來我們也知道,年少就盛名在外的王維,卻有一顆禪心,在30歲后就去藍田山過半隱半官的生活。王維也因此得了個“詩佛”的稱號。
《相思》這首詩是王維在天寶末年安史之亂時所作。詩是這樣寫的:“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边@首詩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即《江上贈李龜年》,這首詩是詩人送別好友李龜年時的一首送別詩,而非被現(xiàn)代理解的纏綿悱惻的愛情詩,通過詩人極具畫面感的詩句,我們體會到了詩人與好友不得不分離時的那種難舍難分、惺惺相惜之情。
有一個千古不變的道理被證實了,人以群分,物以類聚。有才華的人喜歡和有才華的人相處,所以詩歌天賦極高的王維理所當(dāng)然的與當(dāng)時唐朝有名的演唱家兼作曲家李龜年成了知己好友。王維寫這首詩時正好處在天寶末年安史之亂時,當(dāng)時唐玄宗出逃洛陽。身為梨園弟子且深受唐玄宗賞識的李龜年,在那場紛亂中跟隨唐玄宗流落到了江南。所以身處北方的詩人對李龜年十分牽掛,正好紅豆生于南方,詩人為了表達對李龜年的相思和牽掛之情,借物詠志,寫出了流傳千古的絕句: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描寫山林的古詩有哪些
答寫山林的古詩的確太多了,這里我選幾首不常見但又很不錯的唐代律詩。
《山中問答》
李白
問余何意棲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別有天地非人間。
注,這首詩結(jié)構(gòu)頗為奇特,先有一問,次則“笑而不答”,最后兩句忽然寫景,其實這幽山之中花隨流水,窅然遠逝的境界即詩人的回答。此情此景只可意會,無可言傳,前人稱贊這首詩淡而愈濃,近而愈遠,是羚羊掛角,無跡可求的逸品。
《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注,這首詩靜中有動,動中寓靜,意境優(yōu)美,回味無窮。
《山中》
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注,此詩前兩句寫清水白石,蒼山紅葉,色彩鮮明和諧,景物錯落有致,極富畫意,后兩句寫綠樹濃蔭,翠色欲滴。通過綠色的冰涼感和潤濕感,表現(xiàn)出了山中難以言狀的“空翠”,對光線和色彩的感受達到非常高妙的境地。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依兩三松。
注,這是今存李白最早的詩篇之一,當(dāng)時才十八九歲,全詩緊扣“訪”和“不遇”來寫,首聯(lián)“帶露”表示清晨,二三聯(lián)描寫進入深山所見之景,時間中午,尾聯(lián)寫不遇,“無人知所去”,是尋訪不遇,“愁依兩三松”,表現(xiàn)了詩人惆脹心情。完畢!
謝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