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寫毛筆字心情的句子
【第1句】: 描述練習(xí)書法的心情
書法是我最大的愛好,因為古今中外書法寫得好的人只是極少數(shù)。我的理想就是將來成為一個書法家。
我為什么會迷上書法呢?你肯定不知道。聽我慢慢告訴您吧!那還是在我上幼兒園時,有一天,爸爸帶我去書院門玩。在書院門一個賣書畫的小門店前,擺著一張寫字的大桌子。有一位白胡子的老爺爺,正在飽蘸濃墨,揮舞大筆,在一張大紙上寫書法。他的周圍圍了許多人。我和爸爸也湊上去看熱鬧。我好不容易擠到老爺爺?shù)纳磉叄匆娎蠣敔攲懙凝堬w鳳舞的幾個大字,不解的問爸爸:“這是什么呀?我怎么不認識?”爸爸說:“爺爺寫的是‘博覽群書’四個大字,因為寫的是‘顏體’書法,所以你看不懂?!蔽尹c了點頭。這時,正在寫字的老爺爺停下手中的筆,摸摸我的頭,笑著說:“小朋友,你也想學(xué)書法嗎?”我說:“想學(xué)!”爺爺說:“那就讓你爸爸給你報個書法班,好好學(xué)一學(xué),只要你努力,肯定能學(xué)好的?!?/p>
就這樣,爸爸就在書院門東頭的碑林少年宮,給我報了一個書法班。從此,每個節(jié)假日和星期天,媽媽就帶著我去學(xué)書法,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從不間斷。我在書法班的學(xué)習(xí)可認真了,經(jīng)常得到老師的好評?;氐郊依?,我堅持練習(xí)書法從不間斷,每天都要擠時間寫幾張大字。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書法越寫越好,每次參加少兒書法比賽都要獲獎。幾年來,我參加比賽獲得的優(yōu)秀獎、金獎、特金獎共有20多個,還有一個鉆石獎。我也獲得了“藝術(shù)特長生”的光榮稱號。
今年夏天,我在書院門又見到了那位老爺爺。在老爺爺?shù)墓膭钕?,我拿起毛筆,寫下了“堅持不懈”幾個大字,得到了老爺爺和周圍好多人的夸獎。老爺爺告訴我:“不但要字寫得好,而且還要學(xué)習(xí)好,不但要做一個書法家,還要做一個科學(xué)家、文學(xué)家!”老爺爺說:“孩子,‘堅持不懈’這幾個大字,會讓你受用一輩子的。好好學(xué)習(xí),堅持不懈,你一定會成大器的?!?/p>
回家的路上,我反復(fù)琢磨著老爺爺?shù)脑?,給自己又訂出了更高的奮斗目標……
【第2句】: 形容毛筆字的優(yōu)美句子
【第1句】: 筆酣墨飽:筆墨運用得很暢快,很充分。多形容書法、詩文酣暢渾厚。筆走龍蛇:筆下龍蛇騰躍。形容書法筆勢雄健灑脫。也代指揮毫寫字。
【第2句】: 行云流水,落筆如云煙。
【第3句】: 一筆而下,觀之若脫韁駿馬騰空而來絕塵而去;又如蛟龍飛天流轉(zhuǎn)騰挪,來自空無,又歸于虛曠,這近乎癲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沖動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靈氣。
【第4句】: 書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堅毅,果敢和進取,也蘊涵了老莊的虛淡,散遠和沉靜閑適,還往往以一種不求豐富變化,在運筆中省去塵世浮華以求空遠真味的意味。
【第5句】: 觀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筆跡流水行云。
【第3句】: 描寫書法的句子 句子
怎么老有人問這個問題呢,您要的是不是下面這些?
筆酣墨飽:筆墨運用得很暢快,很充分。多形容書法、詩文酣暢渾厚。
筆走龍蛇:筆下龍蛇騰躍。形容書法筆勢雄健灑脫。也代指揮毫寫字。
初寫黃庭:黃庭:道家經(jīng)典《黃庭經(jīng)》,晉人有《黃庭經(jīng)》小楷書帖。舊時評論書法有“初寫黃庭,恰到好處”的成語。后用來比喻作事恰到好處。
春蚓秋蛇:比喻書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跡那樣彎曲。
劍拔弩張:劍從鞘里拔出來了,弓也張開了。形容形勢緊張,一觸即發(fā)。后也比喻書法雄健,有氣勢。
舉例發(fā)凡:左丘明為《春秋》作傳,把《春秋》書法歸納為若干類例,加以概括的說明。后因稱分類舉例以說明一書的體例為“舉例發(fā)凡”。參“發(fā)凡起例”。
力透紙背:原指書法遒勁有力,現(xiàn)也用來形容詩文生動,深刻有力。
龍飛鳳舞:如龍飛騰,似鳳飛舞。原形容氣勢奔放雄壯?,F(xiàn)多形容書法筆勢活潑,形容靈活熟練地書寫,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龍鳳造型藝術(shù)。
龍蛇飛動:形容書法筆勢的勁健生動。蘇軾《西江月·平山堂》詞:“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p>
鸞飄鳳泊: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原來形容書法瀟灑,毫無拘束。也比喻進修生夫妻離散。
鸞翔鳳翥:翥:高高地飛起。比喻書法筆勢飛動的姿態(tài)。
美女簪花:形容書法或詩文風(fēng)格的娟秀多姿。
入木三分:原形容書法筆力強勁(相傳晉·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墨汁滲入木板有三分深),現(xiàn)多形容分析、描寫、議論的深刻有力。近似的詞力透紙背,形容書法根偉貼切。
鐵畫銀鉤:畫:筆畫;鉤:鉤勒。形容書法又剛勁又漂亮。
信筆涂鴉:信筆:隨便書寫。涂鴉:比喻字寫得很拙劣,隨便亂畫。后用“信筆涂鴉”、“涂鴉”形容書法拙劣或胡亂寫作。
信手涂鴉:信:聽憑,隨意;信筆:隨便書寫;涂鴉:比喻字寫得很拙劣,隨便亂涂亂畫。后來用“涂鴉”或“信筆涂鴉”形容書法拙劣或胡亂寫作。也有人自稱信手涂鴉,以示謙虛的。
【第4句】: 描寫書法的句子 句子
看看孫過庭的書論夫自古之善書者,漢魏有鐘張之絕,晉末稱二王之妙。
王羲之云:“頃尋諸名書,鐘張信為絕倫,其徐不足觀?!笨芍^鐘張云沒,而羲獻繼之。
又云:“吾書比之鐘張,鐘當抗行,或謂過之。張草猶當雁行。
然張精熟,池水盡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謝之?!贝四送茝堖~鐘之意也。
考其專擅,雖未果于前規(guī);摭以兼通,故無慚于即事。評者云:“彼之四賢,古今特絕;而今不逮古,古質(zhì)而今研。”
夫質(zhì)以代興,妍因俗易。雖書契之作,適以記言;而淳醨一遷,質(zhì)文三變,馳鶩沿革,物理常然。
貴能古不乖時,今不同弊,所謂“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何必易雕宮于穴處,反玉輅于椎輪者乎!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猶逸少之不及鐘張?!币庹咭詾樵u得其綱紀,而未詳其始卒也。
且元常專工于隸書,伯英尤精于草體,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擬草則馀真,比真則長草,雖專工小劣,而博涉多優(yōu);總其終始,匪無乖互。
謝安索善尺牘,而輕子敬之書。子敬嘗作佳書與之,謂必存錄,安輒題后答之,甚以為恨。
安嘗問敬:“卿書何如右軍?”答云:“故當勝。”安云:“物論殊不爾?!?/p>
于敬又答:“時人那得知!”敬雖權(quán)以此辭折安所鑒,自稱勝父,不亦過乎!且立身揚名,事資尊顯,勝母之里,曾參不入。以于敬之豪翰,紹右軍之筆札,雖復(fù)粗傳楷則,實恐未克箕裘。
況乃假托神仙,恥崇家范,以斯成學(xué),孰愈面墻!后羲之往都,臨行題壁。子敬密拭除之,輒書易其處,私為不惡。
羲之還,見乃嘆曰:“吾去時真大醉也!”敬乃內(nèi)慚。是知逸少之比鐘張,則專博斯別;子敬之不及逸少,無或疑焉。
余志學(xué)之年,留心翰墨,昧鐘張之馀烈,挹羲獻之前規(guī),極慮專精,時逾二紀。有乖入木之術(shù),無間臨池之志。
觀夫懸針垂露之異,奔雷墜石之奇,鴻飛獸駭之資,鸞舞蛇驚之態(tài),絕岸頹峰之勢,臨危據(jù)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輕如蟬翼;導(dǎo)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猶眾星之列河漢;同自然之妙,有非力運之能成;信可謂智巧兼優(yōu),心手雙暢 孫過庭書,翰不虛動,下必有由。一畫之間,變起伏于鋒杪;一點之內(nèi),殊衄挫于毫芒。
況云積其點畫,乃成其字;曾不傍窺尺犢,俯習(xí)寸陰;引班超以為辭,援項籍而自滿;任筆為體,聚墨成形;心昏擬效之方,手迷揮運之理,求其妍妙,不亦謬哉!然君子立身,務(wù)修其本。楊雄謂:“詩賦小道,壯夫不為?!?/p>
況復(fù)溺思毫厘,淪精翰墨者也!夫潛神對奕,猶標坐隱之名;樂志垂綸,尚體行藏之趣。詎若功定禮樂,妙擬神仙,猶埏埴之罔窮,與工爐而并運。
好異尚奇之士;玩體勢之多方;窮微測妙之夫,得推移之奧賾。著述者假其糟粕,藻鑒者挹其菁華,固義理之會歸,信賢達之兼善者矣。
存精寓賞,豈徒然與?而東晉士人,互相陶淬。室于王謝之族,郗庾之倫,縱不盡其神奇,咸亦挹其風(fēng)味。
去之滋永,斯道愈微。方復(fù)聞疑稱疑,得末行末,古今阻絕,無所質(zhì)問;設(shè)有所會,緘秘已深;遂令學(xué)者茫然,莫知領(lǐng)要,徒見成功之美,不悟所致之由。
或乃就分布于累年,向規(guī)矩而猶遠,圖真不悟,習(xí)草將迷。假令薄能草書,粗傳隸法,則好溺偏固,自閡通規(guī)。
詎知心手會歸,若同源而異派;轉(zhuǎn)用之術(shù),猶共樹而分條者乎?加以趁變適時,行書為要;題勒方幅,真乃居先。草不兼真,殆于專謹;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以點畫為形質(zhì),使轉(zhuǎn)為情性;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zhuǎn)為形質(zhì)。
草乖使轉(zhuǎn),不能成字;真虧點畫,猶可記文?;鼗ルm殊,大體相涉。
故亦傍通二篆,俯貫八分,包括篇章,涵泳飛自。若毫厘不察,則胡越殊風(fēng)者焉。
至如鐘繇隸奇,張芝草圣,此乃專精一體,以致絕倫。伯英不真,而點畫狼藉;元常不草,使轉(zhuǎn)縱橫。
自茲己降,不能兼善者,有所不逮,非專精也。雖篆隸草章,工用多變,濟成厥美,各有攸宜。
篆尚婉而通,隸欲精而密,草貴流而暢,章務(wù)檢而便。然后凜之以風(fēng)神,溫之以妍潤,鼓之以枯勁,和之以閑雅。
故可達其情性,形其哀樂,驗燥濕之殊節(jié),千古依然;體老壯之異時,百齡俄頃,磋呼,不入其門,詎窺其奧者也!又一時而書,有乖有合,合則流媚,乖則雕疏,略言其由,各有其五:神怡務(wù)閑,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時和氣潤,三合也;紙墨相發(fā),四合也;偶然欲書,五合也。心遺體留,一乖也;意違勢屈,二乖也;風(fēng)燥日炎,三乖也;紙墨不稱,四乖也;情怠手闌,五乖也。
乖合之際,優(yōu)劣互差。得時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若五乖同萃,思遏手蒙;五合交臻,神融筆暢。
暢無不適,蒙無所從。當仁者得意忘言,罕陳其要;企學(xué)者希風(fēng)敘妙,雖述猶疏。
徒立其工,未敷厥旨。不揆庸昧,輒效所明;庶欲弘既往之風(fēng)規(guī),導(dǎo)將來之器識,除繁去濫,睹跡明心者焉。
代有《筆陣圖》七行,中畫執(zhí)筆三手,圖貌乖舛,點畫湮訛。頃見南北流傳,疑是右軍所制。
雖則未詳真?zhèn)危锌砂l(fā)啟童蒙。既常俗所存,不藉編錄。
至于諸家勢評,多涉浮華,莫不外狀其形,內(nèi)迷其理,今之所撰,亦無取焉。若乃師宜官之高名,徒彰史牒;邯鄲淳之令范,空著縑緗。
暨乎崔、杜以來,蕭、羊已往,代祀綿遠,名氏滋繁?;蚪迳醪挥?,人亡業(yè)顯;或憑附增價,身謝。
【第5句】: 贊美“毛筆字”的句子有什么
【第1句】:現(xiàn)在用的圓珠筆和鋼筆一旦沒有了墨水就無法書寫,有時有墨水也無法書寫,就算書寫出來的字都是一樣,沒什么區(qū)別都是那么剛硬。而毛筆不同,他是靠沾墨汁去書寫,他的毛可剛可柔,鋼時充滿有力,柔時行云流水,無論毛筆沾了多少墨水,他都可以表達當時書寫者的心情,濃墨如剛,淡墨如柔,都是一種書寫者的體現(xiàn),只要給毛筆一滴墨水他將毫無保留的寫給世人一個世界。
【第2句】:只毛筆,現(xiàn)在人們大多數(shù)用的都是鋼筆圓珠筆,卻忘記了那古人的毛筆,毛筆一個古人手中的利劍,古人手中的天下,握在手中記下自己感悟他人,毛筆的毛很多材質(zhì)如:羊毫、狼毫、紫毫(兔毫)、雞毫、鬃毛、鼠須等等,但是無論用什么他最終就是用來表達這個世界和自己。
【第3句】:悲鴻稱鄭板橋是“中國近三百年來最卓絕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詩文奇,書畫尤奇。觀其詩文及書畫,不但想見高致,而其寓仁慈于奇妙,尤為古今天才之難得者”。鄭板橋的繪畫思想主要是通過題跋的形式加以表現(xiàn),鄭板橋幾乎每畫必題在題畫中具體闡述自己對繪畫的理解,畫家對竹、蘭、石以及梅、松的崇高品格的追求。
【第4句】:到毛筆,人們往往會想起“蒙恬造筆”的故事,認為秦代名將蒙恬是毛筆的發(fā)明者。其實并非如此。可能是他精于前人,才有了這樣的傳說。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湖南省長沙一座戰(zhàn)國墓群中,發(fā)掘出一支長約20厘米的毛筆實物。該筆與現(xiàn)在的毛筆相似,筆頭用優(yōu)質(zhì)的免毛制成,筆桿為竹,劈開來將筆頭夾在其中,外纏絲線,這支兩千多年的毛筆,稱為“戰(zhàn)國筆”,又因長沙屬楚,亦稱“楚筆”。
【第5句】:韶文化遺址中,發(fā)現(xiàn)許多彩繪陶器上,其圖案就有毛筆畫寫出來的痕跡。商代的甲骨文,也出現(xiàn)了毛筆書寫的跡象但這并不影響民間,相傳蒙恬是在善璉村取羊毫制筆,在當?shù)乇蝗藗兎顬楣P祖。
【第6句】:個人都有愛好,比如:跳舞、唱歌、畫畫而我,最愛的還是寫毛筆字。說起學(xué)毛筆字還得從兩年前說起,那年春節(jié),我第一次看到爺爺寫對聯(lián)。只見他撐開“八字步”,拿起筆,龍飛鳳舞地在紅紙上寫了起來,筆鋒流暢飄逸,如行云流水般,很美,我一下子喜歡上了,羨慕地看著,心想:如果我也能寫出這么好的字多好??!
【第7句】:代工匠能利用筆管不及寸的圓周上,描繪、鐫刻巧妙的山水人物,描出山石海水的氣勢,足以表現(xiàn)了獨特的裝飾趣味。
【第8句】:你輕輕壓平毫毛,你就會發(fā)現(xiàn)毫尖是平齊的,筆尖的毫毛長短相等,每一根毫毛玉立亭亭,中無空隙,絕對的均勻,飽實。一撇一捺,烏黑濃密,透亮平滑,無半點殘留,無半點遺存,在寫字時則有“萬毫齊力”的效果。
【第9句】:筆雖然是實用工具,但隨著社會經(jīng)濟文化的需求,毛筆的制作及品種不斷提高、增多,工藝改進,使毛筆日益完善和精美,逐漸也成為收藏、鑒賞珍玩的古物。毛筆不易保存,筆毫重實用易壞,所以毛筆的鑒賞可以從筆毫的形制,重要的還是著眼于裝飾意味濃厚的、色彩艷麗、內(nèi)容豐富的筆管上。
【第10句】:齋二雅,同為國風(fēng);文房四寶,并列國粹。尋跡翻越秦漢,鉤沉遠溯仰韶。開山之勞,史說紛紜;革新之功,佳話連篇。一代名將夫婦,兩個傳奇男女――蒙恬大將軍,卜氏筆娘娘,制筆魁首,作坊祖婆。纖毫力透紙背,出尖奇圓健之德;墨跡氣憾山河,收刀槍劍戟之鋒。
【第11句】:毫的形制是為書寫、繪畫的需要而改進提高的。古人以竹筍式制成筆毫,是我國傳統(tǒng)品名,屬于短鋒羊毫、兼毫筆類贊美毛筆的好句子贊美毛筆的好句子。鋒短而身短粗,形如筍狀。鋒腹粗狀,落紙易于凝重厚實。除實用外,給人以鑒賞趣味。又如蘭花式制成的筆毫,也是我國傳統(tǒng)毛筆品類之一。筆頭圓潤,潔白純凈嬌柔,似含苞欲放之玉蘭,給人以秀美觀賞之感、賞心悅目之快。古代還有一種品名,把筆毫做成葫蘆式,兼毫圓潤堅勁。
【第12句】:房四寶之一毛筆,早漢代時期,就已風(fēng)靡全國,多少文人墨客無不是提起手中的毛筆,在純白紙上揮灑,圓潤、俊健的字體,白中鑲黑,盡顯自己的豪情。
【第13句】:筆筆頭毛色光潤,渾圓壯實,葫蘆式鋒尖錐狀,美觀挺拔,精工巧制,尖、齊、圓、健四德完備,是明代制筆水平的實證,是傳世文房四寶中的珍品,是毛筆鑒賞的稀物。所以鑒賞毛筆的著眼點就是看筆管的用料和筆管的裝潢與繪畫、雕刻、鑲嵌的藝術(shù)水平。用料及裝飾為上,其價值就高。
【第14句】:筆管成為鑒賞和珍藏的對象后,人們便常以珍寶珠玉制毛筆管,以獲裝飾之美或夸耀其財勢和地位。如: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唐秉鈞在《文房肆考圖說》卷三《筆說》中說:“漢制筆,雕以黃金,飾以和壁,綴以隋珠,文以裴翠。
【第15句】:筆毫毛充足,圓滿得如棗核,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不像現(xiàn)在的鉛筆,雖然輕巧,但卻細瘦,毫無筆力。毛筆寫出來的字的筆鋒就很圓滿,在每一筆的轉(zhuǎn)折處都能稱心如意,柔中帶剛,出神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