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第1句】: 怎樣判斷一個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如何判斷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今天,和孩子們一起欣賞了一篇課外美文——峻青的《滄海日出》。欣賞完后,我請孩子們判斷“在那太陽剛剛躍出的海面上,金光特別強烈,仿佛是無數(shù)個火紅的太陽鋪成了一條又寬又直又紅的海上大路。”這個句子是否是比喻句,或許是句子太長,前面提到了“太陽”后面又提到了“太陽”,給孩子造成了誤導(dǎo),結(jié)果大多數(shù)孩子“拔筆四顧心茫然”??磥?,雖然四上了,但一些比喻句和類似句式的區(qū)別還是一個難點。
這個班是我自己一手帶的,對于比喻句,一年級新接觸的時候,我就開始慢慢滲透,孩子們也很清楚比喻句就是根據(jù)兩種事物之間相似的特點,把一種事物比作另一種事物的辭格,我們平時也稱為打比方。比喻句一般有“本體”、“喻體”和“喻詞”。如“老師像春蠶”。本體是老師,喻體是春蠶,喻詞是像。但這是很簡單的比喻句,比較容易判斷,像上面這樣的長句子就比較難了,我們該怎么去判斷呢?
縮句法。先要將長句縮成短句?!霸谀翘杽倓傑S出的海面上,金光特別強烈,仿佛是無數(shù)個火紅的太陽鋪成了一條又寬又直又紅的海上大路?!笨煽s成:“金光仿佛是大路”,它的本體、喻體、喻詞就很明顯了,本體是金光,喻體是大路,喻詞是仿佛。顯然,這符合比喻句的特征。
有些句子,我們也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來判斷。
換詞法。用“是”作喻詞的比喻句,與有此含有“是”的句子容易混淆,我們可以用換喻詞的方法加以區(qū)別。如果句意變化了,就不是比喻句。如:“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把“是”換成“像”,“兒童像祖國的花朵”,句意沒變,是比喻句;“他是老師。”換成“他像老師。”句意變了,就不是比喻句。
去詞法。比喻句中的喻詞“好像”是不能去掉的,不是比喻句的“好像”可以去掉。如:“天上一閃一閃的星星好像一眨一眨的眼睛?!比サ簟昂孟瘛本筒煌?,是比喻句?!拔液孟袢ミ^那兒?!比サ簟昂孟瘛本渥尤匀荒茏x通,所以不是比喻句。
加詞法。有此比喻句不用喻詞,我們可以加上喻詞來辨析它。比喻就明顯了。如“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奔由稀昂孟瘛焙缶妥兂伞皬潖澋脑聝汉孟裥⌒〉拇?,小小的船兒兩頭尖?!?/p>
希望同學(xué)們通過今天的學(xué)習(xí),對比喻句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在判斷句子是否是比喻句時能采用上面的方法,想清楚后再下結(jié)論。
【第2句】: 怎樣判斷一個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如何判斷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今天,和孩子們一起欣賞了一篇課外美文——峻青的《滄海日出》。
欣賞完后,我請孩子們判斷“在那太陽剛剛躍出的海面上,金光特別強烈,仿佛是無數(shù)個火紅的太陽鋪成了一條又寬又直又紅的海上大路。”這個句子是否是比喻句,或許是句子太長,前面提到了“太陽”后面又提到了“太陽”,給孩子造成了誤導(dǎo),結(jié)果大多數(shù)孩子“拔筆四顧心茫然”。
看來,雖然四上了,但一些比喻句和類似句式的區(qū)別還是一個難點。 這個班是我自己一手帶的,對于比喻句,一年級新接觸的時候,我就開始慢慢滲透,孩子們也很清楚比喻句就是根據(jù)兩種事物之間相似的特點,把一種事物比作另一種事物的辭格,我們平時也稱為打比方。
比喻句一般有“本體”、“喻體”和“喻詞”。如“老師像春蠶”。
本體是老師,喻體是春蠶,喻詞是像。但這是很簡單的比喻句,比較容易判斷,像上面這樣的長句子就比較難了,我們該怎么去判斷呢? 縮句法。
先要將長句縮成短句?!霸谀翘杽倓傑S出的海面上,金光特別強烈,仿佛是無數(shù)個火紅的太陽鋪成了一條又寬又直又紅的海上大路?!?/p>
可縮成:“金光仿佛是大路”,它的本體、喻體、喻詞就很明顯了,本體是金光,喻體是大路,喻詞是仿佛。顯然,這符合比喻句的特征。
有些句子,我們也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來判斷。 換詞法。
用“是”作喻詞的比喻句,與有此含有“是”的句子容易混淆,我們可以用換喻詞的方法加以區(qū)別。如果句意變化了,就不是比喻句。
如:“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把“是”換成“像”,“兒童像祖國的花朵”,句意沒變,是比喻句;“他是老師?!睋Q成“他像老師。”
句意變了,就不是比喻句。 去詞法。
比喻句中的喻詞“好像”是不能去掉的,不是比喻句的“好像”可以去掉。如:“天上一閃一閃的星星好像一眨一眨的眼睛?!?/p>
去掉“好像”就不通,是比喻句。“我好像去過那兒?!?/p>
去掉“好像”句子仍然能讀通,所以不是比喻句。 加詞法。
有此比喻句不用喻詞,我們可以加上喻詞來辨析它。比喻就明顯了。
如“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加上“好像”后就變成“彎彎的月兒好像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p>
希望同學(xué)們通過今天的學(xué)習(xí),對比喻句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在判斷句子是否是比喻句時能采用上面的方法,想清楚后再下結(jié)論。
【第3句】: 小學(xué)二年級怎么判斷一個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比喻句,通俗地說,就是為了讓讀者更明白你要說的意思,把一個很平常的東西說得不一樣一點,另類一點,就是把不是的東西比做是的。比喻句,一般有本體,喻體和比喻詞組成,什么叫本體和喻體呢?就是把一個物體或人比喻成另一個物體。這樣就叫比喻。所以,就把他們叫做了本體和喻體。有本體、喻體、喻詞的句子叫比喻句。
比喻句的作用
(1)比喻說理淺顯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比喻敘事能化抽象為具體,使事物更清楚明白.
(3)比喻狀物能使概括的東西形象化,給人深刻的印象.
溫馨提示:在習(xí)作中,用上比喻的修辭手法,能夠突出事物的特點,把事物刻畫得入木三分。
比喻句,其實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
一般有本體、喻體和比喻詞組成,又有明喻、暗喻、借喻之分。
運用比喻句應(yīng)該注意:
感情色彩
(1)比喻要有感情色彩。更重要的是要表現(xiàn)作者的思想感情。
突出事物的特點
(2)在習(xí)作中,用上比喻的修辭手法,能夠突出事物的特點,把事物刻畫得入木三分。
比喻原理
(3) 了解比喻的特點不要隨便寫要遵守 把什么比作什么 的比喻原理
生動
(4)使文章更生動
如何判別是不是比喻句
有“好像”“像”“是”一類詞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判斷一個句子是不是比喻句,關(guān)鍵要看句子里是不是在“打比方”。
有的同學(xué)一看到含有“像”、“好像”“仿佛”等詞語的句子就認為一定是比喻句,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在小學(xué)語文課本中,以下“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
一、表示比較
【第1句】:江上的輪船像一葉葉扁舟。(《南京長江大橋》) 句中的“輪船”和“扁舟”是同一類事物,通過比較,突出長江水的浩大。
【第2句】:奶奶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高大,這樣美麗。(《賣火柴的小女孩》)句中以前的奶奶和現(xiàn)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情況下的比較。
【第3句】:他還是像過去一樣喜歡打乒乓球。這句中的“像”表示相同,故不是比喻句。
二、表示舉例
【第1句】:“你騙誰,像你這樣的大官會沒有錢?”(《“你們想錯了”》)句中用“像”字引出方志敏作為例子,說明凡是當(dāng)官的就一定有錢。
【第2句】:“像您這樣的高個兒干不了這重活兒……”(《挑山工》)句中用“像”字引出“我”作為例子,說明凡是“高個兒”都當(dāng)不了挑山工。
【第3句】:“老師就像我們的媽媽一樣”句中的“像”字引出我只是把老師看成媽媽,而并非是比喻句。
三、表示猜測
【第1句】:珊迪聽了,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我,好像表示感激。(《小珊迪》)句中的“好像”前后不涉及兩項事物,只是表示猜測。
【第2句】:小麗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可愛的草塘》)句中用“好像”引出推測,是為了加強語氣,說明估計的準(zhǔn)確性,只是猜測而已。
【第3句】:這人很面熟,好像在哪兒見過。這句中的“好像”也是表示推測、判斷,不是比喻。
你的認可是我解答的動力,請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