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涅槃的好句子匯編50條
郭沫若《鳳凰涅槃》賞析
鳳凰涅槃
郭沫若
天方國古有神鳥名“菲尼克司”(Phoenix),滿五百歲后,集香木自焚,復(fù)從死灰中更生,鮮美異常,不再死。
按此鳥殆即中國所謂鳳凰;雄為鳳,雌為凰?!犊籽輬D》云:“鳳凰火精,生丹穴。”《廣雅》云:“鳳凰……雄鳴曰即即,雌鳴曰足足。”
序曲
除夕將近的空中,
飛來飛去的一對鳳凰,
唱著哀哀的歌聲飛去,
銜著枝枝的香木飛來,
飛來在丹穴山上。
山右有枯槁了的梧桐,
山左有消歇了的醴泉,
山前有浩茫茫的大海,
山后有陰莽莽的平原,
山上是寒風(fēng)凜冽的冰天。
天色昏黃了,
香木集高了,
鳳已飛倦了,
凰已飛倦了,
他們的死期將近了。
鳳啄香木,
一星星的火點迸飛。
凰扇火星,
一縷縷的香煙上騰。
鳳又啄,
凰又扇,
山上的香煙彌散,
山上的火光彌滿。
夜色已深了,
香木已燃了,
鳳已啄倦了,
凰已扇倦了,
他們的死期已近了。
啊啊!
哀哀的鳳凰!
鳳起舞,低昂!
凰唱歌,悲壯!
鳳又舞,
凰又唱,
一群的凡鳥,
自天外飛來觀葬。
鳳歌
即即!即即!即即!
即即!即即!即即!
茫茫的宇宙,冷酷如鐵!
茫茫的宇宙,黑暗如漆!
茫茫的宇宙,腥穢如血!
宇宙呀,宇宙,
你為什么存在?
你自從哪里來?
你坐在哪里在?
你是個有限大的空球?
你是個無限大的整塊?
你若是有限大的空球,
那擁抱著你的空間
他從哪里來?
你的當(dāng)中為什么又有生命存在?
你到底還是個有生命的交流?
你到底還是個無生命的機(jī)械?
昂頭我問天,
天徒矜高,莫有點兒知識。
低頭我問地,
地已死了,莫有點兒呼吸。
伸頭我問海,
海正揚聲而鳴(口邑)。
啊啊!
生在這樣個陰穢的世界當(dāng)中,
便是把金剛石的寶刀也會生銹!
宇宙呀,宇宙,
我要努力地把你詛咒:
你膿血污穢著的屠場呀!
莫悲哀充塞著的囚牢呀!
你群鬼叫號著的墳?zāi)寡?
你群魔跳梁著的地獄呀!
你到底為什么存在?
我們飛向西方,
西方同是一座屠場。
我們飛向東方,
東方同是一座囚牢。
我們飛向南方,
南方同是一座墳?zāi)埂?/p>
我們飛向北方,
北方同是一座地獄。
我們生在這樣個世界當(dāng)中,
只好學(xué)著海洋哀哭。
凰歌
足足!足足!足足!
足足!足足!足足!
五百年來的眼淚傾瀉如瀑。
五百年來的眼淚淋漓如燭。
流不盡的眼淚,
洗不凈的污濁,
澆不熄的情炎,
蕩不去的羞辱,
我們這飄渺的浮生,
到底要向哪兒安宿?
啊啊!
我們這飄渺的浮生,
好像那大海里的孤舟,
左也是漶漫,
右也是漶漫,
前不見燈臺,
后不見海岸,
帆已破,
檣已斷,
楫已漂流,
柁已腐爛,
倦了的舟子只是在舟中呻喚,
怒了的海濤還是在海中泛濫,
啊啊!
我們這飄渺的浮生,
好像這黑夜里的酣夢,
前也是睡眠,
后也是睡眠,
來得如飄風(fēng),
去得如輕煙,
來如風(fēng),
去如煙,
眠在后,
睡在前,
我們只是這睡眠當(dāng)中得
一剎那的風(fēng)煙。
啊啊!
有什么意思?
有什么意思?
癡!癡!癡!
只剩些悲哀,煩惱,寂寥,衰敗,
環(huán)繞著我們活動著的死尸,
貫串著我們活動著的死尸。
啊啊!
我們年輕時候的新鮮哪兒去了?
我們年輕時候的`甘美哪兒去了?
我們年輕時候的光華哪兒去了?
我們年輕時候的歡哀哪兒去了?
去了!去了!去了!
一切都已去了,
一切都要去了。
我們也要去了,
你們也要去了。
悲哀呀!煩惱呀!寂寥呀!衰敗呀!
鳳凰同歌
啊啊!
火光熊熊了。
香氣蓬蓬了。
時期已到了。
死期已到了。
身外的一切!
身內(nèi)的一切!
一切的一切!
請了!請了!
群鳥歌
巖鷹:
哈哈,鳳凰!鳳凰!
你們枉為這禽中的靈長!
你們死了嗎?你們死了嗎?
從今后該我為空界的霸王!
孔雀:
哈哈,鳳凰!鳳凰!
你們枉為這禽中的靈長!
你們死了嗎?你們死了嗎?
從今后請看我花翎上的威光!
(氐鳥)梟:
哈哈,鳳凰!鳳凰!
你們枉為這禽中的靈長!
你們死了嗎?你們死了嗎?
哦!是哪兒來的鼠肉的馨香?
家鴿:
哈哈,鳳凰!鳳凰!
你們枉為這禽中的靈長!
你們死了嗎?你們死了嗎?
從今后請看我們馴良百姓的安康!
鸚鵡:
哈哈,鳳凰!鳳凰!
你們枉為這禽中的靈長!
你們死了嗎?你們死了嗎?
從今后請聽我們雄辯家的主張!
白鶴:
哈哈,鳳凰!鳳凰!
你們枉為這禽中的靈長!
你們死了嗎?你們死了嗎?
從今后請看我們高蹈派的徜徉!
鳳凰更生歌
雞鳴
聽潮漲了,
聽潮漲了,
死了的光明更生了。
春潮漲了,
春潮漲了,
死了的宇宙更生了。
生潮漲了,
生潮漲了,
死了的鳳凰更生了。
鳳凰和鳴
我們更生了,
我們更生了。
一切的一,更生了。
一的一切,更生了。
我們便是他,他們便是我,
我中也有你,你中也有我。
我便是你,
你便是我。
火便是凰。
鳳便是火。
翱翔!翱翔!
歡唱!歡唱!
我們新鮮,我們凈朗,
我們?nèi)A美,我們芬芳,
一切的一,芬芳。
一的一切,芬芳。
芬芳便是你,芬芳便是我。
芬芳便是他,芬芳便是火。
火便是你。
火便是我。
火便是他。
火便是火。
翱翔!翱翔!
歡唱!歡唱!
我們熱誠,我們摯愛。
我們歡樂,我們和諧。
一切的一,和諧。
一的一切,和諧。
和諧便是你,和諧便是我。
和諧便是他,和諧便是火。
火便是你。
火便是我。
火便是他。
火便是火。
翱翔!翱翔!
歡唱!歡唱
我們生動,我們自由。
我們雄渾,我們悠久。
一切的一,悠久。
一的一切,悠久。
悠久便是你,悠久便是我。
悠久便是他,悠久便是火。
火便是你。
火便是我。
火便是他。
火便是火。
翱翔!翱翔!
歡唱!歡唱!
我們歡唱,我們翱翔。
我們翱翔,我們歡唱。
一切的一,常在歡唱。
一的一切,常在歡唱。
是你在歡唱?是我在歡唱?
是他在歡唱?是火在歡唱?
歡唱在歡唱!
歡唱在歡唱!
只有歡唱!
只有歡唱!
歡唱!
歡唱!
歡唱!
1920年1月20日初稿
1928年1月3日改刪
郭沫若《鳳凰涅槃》鑒賞
《鳳凰涅槃》(節(jié)選) 百鳥歌 巖鷹 哈哈,鳳凰!鳳凰! 你們枉為這禽中的靈長! 你們死了嗎?你們死了嗎? 從今后該我為空間的霸王! 孔雀 哈哈,鳳凰!鳳凰! 你們枉為這禽中的靈長! 你們死了嗎?你們死了嗎? 從今后請看我花翎上的威光! 鴟梟 哈哈,鳳凰!鳳凰! 你們枉為這禽中的靈長! 你們死了嗎?你們死了嗎? 哦!是哪兒來的鼠肉馨香? 家鴿 哈哈,鳳凰!鳳凰! 你們枉為這禽中的靈長! 你們死了嗎?你們死了嗎? 從今后請看我們馴良百姓的安康! 鸚鵡 哈哈,鳳凰!鳳凰! 你們枉為這禽中的靈長! 你們死了嗎?你們死了嗎? 從今后請聽我們雄辯家的主張! 白鶴 哈哈,鳳凰!鳳凰! 你們枉為這禽中的靈長! 你們死了嗎?你們死了嗎? 從今后請看我們高蹈派的徜徉! 鳳凰更生歌 雞鳴 昕潮漲了, 昕潮漲了, 死了的光明更生了。 春潮漲了, 春潮漲了, 死了的宇宙更生了。 生潮漲了, 生潮漲了, 死了的鳳凰更生了。 鳳凰和鳴 我們更生了。 我們更生了。 一切的一,更生了。 一的一切,更生了。 我們便是他,他們便是我。 我中也有你,你中也有我。 我便是你。 你便是我。 火便是凰。 鳳便是火。 翱翔!翱翔! 歡唱!歡唱! 我們新鮮,我們凈朗, 我們?nèi)A美,我們芬芳, 一切的一,芬芳。 一的一切,芬芳。 芬芳便是你,芬芳便是我。 芬芳便是他,芬芳便是火。 火便是你。 火便是我。 火便是他。 火便是火。 翱翔!翱翔! 歡唱!歡唱!【鑒賞】
《鳳凰涅槃》是《女神》中的代表作,是一首時代的頌歌。詩人把祖國比喻成鳳凰,借助于對鳳凰傳說的改造與新闡述,鄭重宣告民族在“死灰中更生”的新時代已經(jīng)到來。郭沫若就曾明白地告訴讀者“我的那篇《鳳凰涅槃》,便是象征著中國的再生”,同時,也是“我自己的再生”。
節(jié)選部分的“群鳥歌”寫得相當(dāng)精彩。每一節(jié)的第一句都以“哈哈”開頭,口氣輕佻,如同小丑,富有諷刺意味,前三行詩句完全相同,勾勒了“群鳥”共同的幸災(zāi)樂禍的卑劣心理和形而上學(xué)的思想。第四行詩,一語破的,道出了它們各自的象征意義:巖鷹象征反動軍閥,孔雀象征卑劣的政客,鴟梟象征市儈,家鴿象征屈膝的奴才,鸚鵡象征鼓噪的文痞,白鶴象征旁觀的過客。這一組形象,作為鳳凰的反襯,突出了鳳凰的高尚。
“鳳凰更生歌”是全詩的高潮。包括“雞鳴”和“鳳凰和鳴”兩部分。“雞鳴”在詩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雞鳴”宣告了光明的到來,新的“宇宙”“鳳凰”的誕生。它呈現(xiàn)的.是一片生機(jī)盎然、萬象更新的景象。這是“鳳凰和鳴”的典型環(huán)境。
詩人在“鳳凰更生歌”中反復(fù)地詠唱:“一切的一,更生了。”這里,“一切的一”是指眾生推至個人,“一切的一”是指個人遍及眾生,即鳳凰與眾生融為一體,我和你、他,都融為一體,統(tǒng)統(tǒng)更生了。“火”象征著給一切帶來新生的時代精神。在黑暗腐敗的舊中國,詩人展示了無限光明的前景,預(yù)言了新中國的誕生,給人以美好的希望、勝利的信心??梢哉f,這是一首民族新生的時代頌歌。
“鳳凰和鳴”中的每一節(jié)詩都排比重疊,回環(huán)反復(fù),詩句簡短有力,節(jié)奏輕快,洋溢著浪漫主義豪情,給人以震撼力。
郭沫若的詩歌:鳳凰涅槃
郭沫若畢業(yè)于日本九州帝國大學(xué),現(xiàn)代文學(xué)家、歷史學(xué)家、新詩奠基人之一。以下是小編分享的郭沫若的詩歌,歡迎大家閱讀!
鳳凰涅槃
天方國古有神鳥名“菲尼克司”(Phoenix), 滿五百歲后,集香木自焚,
復(fù)從死灰中更生,鮮美異常,不再死。
按此鳥殆即中國所謂鳳凰;雄為鳳,雌為凰。
《孔演圖》云:“鳳凰火精,生丹穴。”
《廣雅》云:“鳳凰……雄鳴曰即即,雌鳴曰足足。”
序曲
除夕將近的空中,
飛來飛去的一對鳳凰,
唱著哀哀的歌聲飛去,
銜著枝枝的香木飛來,
飛來在丹穴山上。
山右有枯槁了的梧桐,
山左有消歇了的醴泉,
山前有浩茫茫的大海,
山后有陰莽莽的平原,
山上是寒風(fēng)凜冽的冰天。
天色昏黃了,
香木集高了,
鳳已飛倦了,
凰已飛倦了,
他們的死期將近了。
鳳啄香木,
一星星的火點迸飛。
凰扇火星,
一縷縷的香煙上騰。
鳳又啄,
凰又扇,
山上的香煙彌散,
山上的火光彌滿。
夜色已深了,
香木已燃了,
鳳已啄倦了,
凰已扇倦了,
他們的死期已近了。
啊啊!
哀哀的鳳凰!
鳳起舞,低昂!
凰唱歌,悲壯!
鳳又舞,
凰又唱,
一群的凡鳥,
自天外飛來觀葬。
鳳歌
即即!即即!即即!
即即!即即!即即!
茫茫的宇宙,冷酷如鐵!
茫茫的宇宙,黑暗如漆!
茫茫的宇宙,腥穢如血!
宇宙呀,宇宙,
你為什么存在?
你自從哪里來?
你坐在哪里在?
你是個有限大的空球?
你是個無限大的整塊?
你若是有限大的空球,
那擁抱著你的空間
他從哪里來?
你的當(dāng)中為什么又有生命存在?
你到底還是個有生命的交流?
你到底還是個無生命的機(jī)械?
昂頭我問天,
天徒矜高,莫有點兒知識。
低頭我問地,
地已死了,莫有點兒呼吸。
伸頭我問海,
海正揚聲而鳴(口邑)。
啊啊!
生在這樣個陰穢的世界當(dāng)中,
便是把金剛石的寶刀也會生銹!
宇宙呀,宇宙,
我要努力地把你詛咒:
你膿血污穢著的屠場呀!
莫悲哀充塞著的囚牢呀!
你群鬼叫號著的墳?zāi)寡?
你群魔跳梁著的地獄呀!
你到底為什么存在?
我們飛向西方,
西方同是一座屠場。
我們飛向東方,
東方同是一座囚牢。
我們飛向南方,
南方同是一座墳?zāi)埂?/p>
我們飛向北方,
北方同是一座地獄。
我們生在這樣個世界當(dāng)中,
只好學(xué)著海洋哀哭。
凰歌
足足!足足!足足!
足足!足足!足足!
五百年來的眼淚傾瀉如瀑。
五百年來的眼淚淋漓如燭。
流不盡的`眼淚,
洗不凈的污濁,
澆不熄的情炎,
蕩不去的羞辱,
我們這飄渺的浮生,
到底要向哪兒安宿?
啊啊!
我們這飄渺的浮生,
好像那大海里的孤舟,
左也是漶漫,
右也是漶漫,
前不見燈臺,
后不見海岸,
帆已破,
檣已斷,
楫已漂流,
柁已腐爛,
倦了的舟子只是在舟中呻喚,
怒了的海濤還是在海中泛濫,
啊啊!
我們這飄渺的浮生,
好像這黑夜里的酣夢,
前也是睡眠,
后也是睡眠,
來得如飄風(fēng),
去得如輕煙,
來如風(fēng),
去如煙,
眠在后,
睡在前,
我們只是這睡眠當(dāng)中得
一剎那的風(fēng)煙。
啊啊!
有什么意思?
有什么意思?
癡!癡!癡!
只剩些悲哀,煩惱,寂寥,衰敗,
環(huán)繞著我們活動著的死尸,
貫串著我們活動著的死尸。
啊啊!
我們年輕時候的新鮮哪兒去了?
我們年輕時候的甘美哪兒去了?
我們年輕時候的光華哪兒去了?
我們年輕時候的歡哀哪兒去了?
去了!去了!去了!
一切都已去了,
一切都要去了。
我們也要去了,
你們也要去了。
悲哀呀!煩惱呀!寂寥呀!衰敗呀!
鳳凰同歌
啊啊!
火光熊熊了。
香氣蓬蓬了。
時期已到了。
死期已到了。
身外的一切!
身內(nèi)的一切!
一切的一切!
請了!請了!
群鳥歌
巖鷹:
哈哈,鳳凰!鳳凰!
你們枉為這禽中的靈長!
你們死了嗎?你們死了嗎?
從今后該我為空界的霸王!
孔雀:
哈哈,鳳凰!鳳凰!
你們枉為這禽中的靈長!
你們死了嗎?你們死了嗎?
從今后請看我花翎上的威光!
(氐鳥)梟:
哈哈,鳳凰!鳳凰!
你們枉為這禽中的靈長!
你們死了嗎?你們死了嗎?
哦!是哪兒來的鼠肉的馨香?
家鴿:
哈哈,鳳凰!鳳凰!
你們枉為這禽中的靈長!
你們死了嗎?你們死了嗎?
從今后請看我們馴良百姓的安康!
鸚鵡:
哈哈,鳳凰!鳳凰!
你們枉為這禽中的靈長!
你們死了嗎?你們死了嗎?
從今后請聽我們雄辯家的主張!
白鶴:
哈哈,鳳凰!鳳凰!
你們枉為這禽中的靈長!
你們死了嗎?你們死了嗎?
從今后請看我們高蹈派的徜徉!
鳳凰更生歌
雞鳴
聽潮漲了,
聽潮漲了,
死了的光明更生了。
春潮漲了,
春潮漲了,
死了的宇宙更生了。
生潮漲了,
生潮漲了,
死了的鳳凰更生了。
鳳凰和鳴
我們更生了,
我們更生了。
一切的一,更生了。
一的一切,更生了。
我們便是他,他們便是我,
我中也有你,你中也有我。
我便是你,
你便是我。
火便是凰。
鳳便是火。
翱翔!翱翔!
歡唱!歡唱!
我們新鮮,我們凈朗,
我們?nèi)A美,我們芬芳,
一切的一,芬芳。
一的一切,芬芳。
芬芳便是你,芬芳便是我。
芬芳便是他,芬芳便是火。
火便是你。
火便是我。
火便是他。
火便是火。
翱翔!翱翔!
歡唱!歡唱!
我們熱誠,我們摯愛。
我們歡樂,我們和諧。
一切的一,和諧。
一的一切,和諧。
和諧便是你,和諧便是我。
和諧便是他,和諧便是火。
火便是你。
火便是我。
火便是他。
火便是火。
翱翔!翱翔!
歡唱!歡唱!
我們生動,我們自由。
我們雄渾,我們悠久。
一切的一,悠久。
一的一切,悠久。
悠久便是你,悠久便是我。
悠久便是他,悠久便是火。
火便是你。
火便是我。
火便是他。
火便是火。
翱翔!翱翔!
歡唱!歡唱!
我們歡唱,我們翱翔。
我們翱翔,我們歡唱。
一切的一,常在歡唱。
一的一切,常在歡唱。
是你在歡唱?是我在歡唱?
是他在歡唱?是火在歡唱?
歡唱在歡唱!
歡唱在歡唱!
只有歡唱!
只有歡唱!
歡唱!
歡唱!
歡唱!
1920年1月20日初稿
1928年1月3日改刪
郭沫若的詩賞析《夜泊嘉州》
《夜泊嘉州》郭沫若的詩賞析 夜泊嘉州 乘風(fēng)剪浪下嘉州,暮鼓聲聲出雄樓。 隱約云痕峨嶺暗,浮沉天影沫江流。 兩三漁火疑星落,千百帆椅戴月收。 借此扁舟宜載酒,明朝當(dāng)作凌云游。1907年秋,郭沫若以“優(yōu)等”成績升入嘉定府中學(xué)。在家度完署假,乘船赴校,夜泊嘉州,在船中吟成此詩。詩人情致滿懷,沿途觀賞風(fēng)光,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優(yōu)美的“海棠香國”之夜的壯麗景觀。
首聯(lián)“乘風(fēng)剪浪下嘉州,暮鼓聲聲出雄樓”,氣壯勢豪,點出“夜泊”。嘉州,即今樂山市。雄樓,指嘉州的城樓。由沙灣至嘉州,約七十華里,乘船順江而下只需半日光景,即可抵達(dá)嘉州。“驀鼓聲聲”從城樓上傳出,說明詩人是在吃過午飯后上船夜里到達(dá)嘉州的。大渡河中上游都是在千山萬壑中橫沖直闖,到了沙灣豁然開朗,形成壯闊的波潤,一瀉千里之勢,直奔凌云山下,大佛腳底,與峨江匯合。夏秋之季,正洪汛期間,水急浪涌,故有乘風(fēng)破浪之勢。一個“剪”字用得妙極,氣勢、神韻均出。
既寫出波浪之激,又寫出船速之快。船到嘉州,只聽到從城樓上傳出一陣陣的暮鼓之聲,說明已到夜暮降臨,更鼓四起了。這兩句點明時間、地點和環(huán)境。
緊接額聯(lián)、頸聯(lián)四句全力寫景。景是船中所見之景。船離沙灣臨近嘉州時,對家鄉(xiāng)必有一番依戀之情。這時詩人情不自禁,回首西望故鄉(xiāng),只見朦朧暮色中的蛾眉山影,隱隱約約,沉浮天際的大渡河,天連著水,水連著天,是天還是水,難以分明?;仨?,又見氓江河上三三兩兩漁家燈火,閃閃灼灼,時隱時現(xiàn),詩人賦予它浪沒主義的想象,那兩三:漁家燈火,好象天上的星星落入江面上一般,那千百的'船帆在那像朧的月光下徐徐降落下來。在詩人的筆下出現(xiàn)了一幅嘉州夜幕將臨的詩情畫意般的景象,山朦朦,水朦朦,星星、漁火、明月、白帆,美不勝收,美不堪言。
在這安謐、寧靜、令人陶醉的夜景下,又見到朦朦的凌云、烏尤山影,那里有聞名于世的大佛,有當(dāng)年蘇東坡讀書的蘇子樓,還有鐫刻著“蘇東坡載酒時游處”字樣的石碑,激發(fā)了詩人迫慕蘇東坡載酒斌詩的情懷,勾引起詩人的遐想,何不象蘇東坡樣,駕起一葉小舟,攜帶著酒到凌云去游覽呢?蘇東坡《送張熹州》詩云.“少年不愿萬戶侯,亦不愿識韓荊州。傾愿身為漢嘉守,載酒時作凌云游”。“借此扁舟宜載酒,明朝當(dāng)作凌云游”句,即由此脫化而來,抒情寫懷,展示了風(fēng)華正茂的青年的理想和層望。詩人在自傳《學(xué)生時代》里說:,“嘉定是適宜于讀書的地方,環(huán)境很好,山水十分秀麗。星期日在平坦如路的府河上劃船,向青衣江北岸的凌云山和烏尤山游覽,遠(yuǎn)望磅礴連綿的峨眉山,接連波濤洶涌的大渡河,在那澄清的空氣中令人有追步蘇東坡之感。’蘇東坡的影響,祖國大好河山的熏陶,孕育了一位偉大詩人的詩心和詩格。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現(xiàn)了青年詩人對現(xiàn)實和環(huán)境的不滿,隱隱透露出寄酒消愁的惆悵和娛情聊勝的無聊之感的心境。
寫詩如作畫,要有主體,有旁襯,有烘托。這首詩山、水、城、舟渾然一體,情景交融,詩風(fēng)清新,積極向上。前六句重在寫景,是詩的主休,詩人不惜濃墨重彩去刻畫故鄉(xiāng)美麗景色,以強(qiáng)化詩的藝術(shù)誘惑力。最后兩句,乍看似乎離開了詩的主體,細(xì)細(xì)品味,實際上是從另一角度、另一側(cè)面寫景,有秀麗的景色才有載酒游的興致。乍看“若離”,實則“不離”,這種若即若離的結(jié)尾,留給讀者想象的涂地,最得詠物之妙。這首詩構(gòu)思奇巧,開篇景象壯闊,結(jié)尾含蓄引人深思,以一幅想象中的扁舟載酒游蹤圖結(jié)束全篇,給人以新鮮之感。
小拓展:
文學(xué)特色
在書法藝術(shù)方面,郭沫若同樣成就不凡,在現(xiàn)代書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郭沫若以“回鋒轉(zhuǎn)向,逆入平出”為學(xué)書執(zhí)筆8字要訣。其書體既重師承,又多創(chuàng)新,展現(xiàn)了大膽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鮮活的時代特色,被世人 譽(yù)為“郭體”。郭沫若以行草見長,筆力爽勁灑脫,運轉(zhuǎn)變通,韻味無窮;其楷書作品雖然留存不多,卻尤見功力,氣貫筆端,形神兼?zhèn)洹9粼跁ㄋ囆g(shù)上的探索與實踐歷時70余年。青年郭沫若的書法得到社會承認(rèn),始于辛亥年間。
新中國成立以后,郭沫若在繁重的國事之余從事更為豐富的書法創(chuàng)作。他慷慨為人,博識廣聞,為全國各地名勝古跡、工礦學(xué)校、以及社會各界、海內(nèi)外友人留下難計其數(shù)的辭章墨寶。其書法作品數(shù)量之多,影響之廣,少有出其右者。為紀(jì)念建國15周年而創(chuàng)作的巨幅書法作品是郭沫若書法作品的代表作之一。
在他的書法作品中,處處透射出一種“文”的氣息,寵萬端于胸中,幻化出千種思緒,從筆端涓涓流出,生成與他詩、文、史種種學(xué)問修養(yǎng)相融合的化境,以書法的外化形式展現(xiàn)給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