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香椿的好句子匯聚3篇
又到香椿飄香時的優(yōu)美散文
初春時節(jié)陽光和煦春光明媚,正是香椿生長發(fā)芽的季節(jié)。住在農(nóng)村老家,當(dāng)我望著一棵棵、一樹樹冒出嫩綠色、紫紅色嫩芽的香椿,在微風(fēng)吹拂中輕輕搖蕩,散發(fā)出陣陣香味直鉆鼻孔,頓覺心曠神怡,于是滿腦子堆滿了關(guān)于香椿的記憶……
在我們魯中地區(qū)的偏僻農(nóng)村,過去家家戶戶幾乎都有種植香椿的經(jīng)歷。大家習(xí)慣在房前屋后的閑地上,栽上幾株香椿樹,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自家吃起來既方便、又實惠而且屬于無公害蔬菜自然非常放心。我清楚記得,兒時的我與姐姐一道,在院子中央圍著一棵棵香椿樹穿梭、打鬧、嬉戲的場景。母親看到后,不由分說對我們一頓訓(xùn)斥,為了不讓我們損壞樹木,第二天母親便用草繩圍著香椿樹一圈一圈纏了起來,即使這樣也沒能擋住我們愛玩的天性。只是天真的我始終不明白母親為什么對香椿樹如此愛惜?隨著年齡增長,我逐漸懂事了。母親告訴我,香椿芽可是咱家的救命菜,在上世紀(jì)七十年代那樣一個物質(zhì)條件匱乏的時期,全家還指望它打打牙祭、改善生活呢!我聽后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每年清明過后谷雨前夕,正是香椿瘋長的季節(jié),也是采摘香椿的最佳時節(jié)。兒時的我提著籃子,如同快樂的小鳥蹦蹦跳跳站在了樹下,帶著憧憬和羨慕的目光,看著父親用綁著鉤子的長桿子,從香椿樹上將那些嫩綠的、紫紅的香椿芽采摘下來。我一邊唱著不知名的歌兒,一邊忙不迭地的將飄落在地的香椿芽一枝一枝撿了起來,小心翼翼地放在籃子里面,集中交到母親手里。忙碌的母親不斷地將香椿芽分類整理,清洗干凈并晾曬后,變著花樣給我們做出各種美味佳肴。
在農(nóng)村香椿芽的吃法很多,其中腌咸菜的做法最為普遍。我清楚記得,母親將采摘下來的香椿晾好后,均勻地撒上精鹽輕輕揉搓,揉至稍萎蔫蔫時,再開始裝盆(缸),并分層壓實,隨裝香椿隨撒鹽,并加入了少許酒、醋、紅糖等作料……這樣腌制的香椿芽咸菜,口味純正色澤光鮮,能夠始終保持芳香嫩脆的特點,等待一周以后即可食用。記得1982年我在桓臺縣陳莊中學(xué)就讀時,每個星期帶著一兜干糧,每次母親總是給我放上一瓶香椿芽咸菜,這在當(dāng)時的條件下就是最美的“享受”了。中午時間,我吃著摻雜著玉米面的卷子,就著娘給我腌好的香椿芽咸菜,真是越吃越香,其他同學(xué)看到后,紛紛過來索要,你兩根、我三根,大家吃的狼吞虎咽,往往一瓶咸菜不到兩、三天的時間便一掃而光了……
香椿芽的另一種吃法,就是打上雞蛋,放上面糊,與香椿融為一體進(jìn)行油炸,出鍋后的香椿變得色澤鮮亮,非常誘人,吃在嘴里自然是又香又嫩又可口回味悠長。由于油炸香椿使用油較多,當(dāng)時在家庭條件異常拮據(jù)的情況下,我很少享受到這種美味罷了。有時候母親為了給我解饞,把樹上摘下的香椿芽用刀切碎,加入雞蛋和少量淀粉,放入適量食鹽,專門為我烙成香椿餡餅,吃起來照樣津津有味松軟可口,至今還有深刻的印象呢!
以后,隨著年齡增長知識增多,我逐漸了解到,香椿芽還可以烹調(diào)出多種特色的菜肴。如:香椿拌豆腐、涼拌香椿、椿芽炒肉絲、香椿醬油拌面、香椿辣椒、椿芽辣子湯,都別有風(fēng)味。特別是香椿拌豆腐,至今是我飲食中的最愛。這種菜的`做法非常簡單,把豆腐切成2—3厘米的方丁,香椿加少許食鹽,倒入開水適量,浸泡5分鐘后取出,切成碎末拌入豆腐丁,加入香油、味精、食鹽調(diào)拌即成,這道菜吃起來最大的特點,就是香椿芽的味道非常純正,營養(yǎng)價值自是非常豐富。
這幾年,由于人們對綠色食品的熱炒,香椿芽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特別是初春時節(jié),剛下來的香椿芽在超市里已經(jīng)漲到十幾塊錢一斤的價位,真是堪比肉價。隨著季節(jié)轉(zhuǎn)暖,香椿的價格開始回落,一般保持在【第2句】:3元左右,這個時候正是儲存香椿的大好時節(jié)。買來清洗干凈后,裝袋放在冰箱里冷藏起來,想什么時候吃了拿出來,做出的菜肴絕對味美如初。掌握了這種方法,我們可以在一年四季任何時候都能吃到新鮮的香椿芽了!
在農(nóng)家人眼里,香椿樹可以說是渾身是寶。香椿樹皮,能清熱、燥濕、止血、殺蟲,治療腹瀉、痢疾、便血、帶下、遺精。香椿樹上結(jié)的子,叫“椿樹鈴”。它在香椿葉落的秋風(fēng)中,猶如風(fēng)鈴系在樹梢上,和飛近飛離的小鳥招呼著;如有風(fēng)寒、胃痛、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疼痛、疝氣腫痛之病,亦可取長長的竹竿將其取下,用水煎服,祛病。盛夏時節(jié)的香椿芽葉子,切碎后和在面里面,蒸出來的干糧香嫩可口。若用香椿芽鋪篦子,蒸出來的干糧更是別有風(fēng)味與眾不同。
現(xiàn)在又到了香椿飄香的時節(jié),每當(dāng)品味著美味的香椿,我更多的時候是在尋找過去的記憶,追憶逝去的歲月和歲月中感動的故事,這或許是憶苦思甜的緣故吧。
又到臘肉飄香時的美文
日子過得真快,轉(zhuǎn)眼又到了臘肉飄香的季節(jié)。以往這個季節(jié),老伴都會提前準(zhǔn)備好過年的臘肉。今年也不離外,剛進(jìn)臘月,老伴就著手準(zhǔn)備腌制臘肉了。臘肉有個發(fā)酵過程,如同精心釀造等待發(fā)酵的美酒,需要時間來成全,在陽光和空氣的關(guān)照下,一些有益菌繼續(xù)生長,一點點滲透到臘肉的肌理,不動聲色地催化著脂肪和蛋白質(zhì),成為新年團(tuán)圓餐桌上最美味的期待。
小時候,家里很困難,尤其在那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能夠吃上臘肉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但不管怎么困難,母親都會想盡一切辦法讓我們?nèi)掖汗?jié)吃上可口的臘肉。記得有一年,眼看春節(jié)來臨,因沒錢買肉,臘肉沒有著落。母親便想了個苦辦法,用平時積攢的口糧找殺了“年豬”的鄰居兌換了2斤臘肉,算是過了個春節(jié)。而我們自家辛辛苦苦飼養(yǎng)的“年豬”被迫賣了還超支。在我的印象中,我們家過年只殺過一次“年豬”。所以對吃臘肉特別向往,也特別鐘愛。
后來家里條件慢慢好轉(zhuǎn),兄妹們都各自參加了工作,日子過得如芝麻開花一般,吃臘肉便成了家常便飯。每年春節(jié)前,母親都會腌制很多臘肉。記憶中,母親是位腌制高手,她腌制的臘肉先要把鹽炒過,然后等鹽冷了后再直接抹到肉上,肉要新鮮的,不要沾水,等鹽冷了再均勻的抹在肉上,然后再把這些都放在事先準(zhǔn)備好的桶里,把最厚的放在下面,薄一點的放在上面,過兩天還要翻一下,這樣鹽味才碼得均勻。左鄰右舍都知道母親腌制的臘肉才臘香滿口,熏香撲鼻,臘味醇厚,且肥而不膩,瘦不塞牙。如今老伴能掌握一手過硬的腌制技術(shù),也是從母親那學(xué)來的。
我酷愛臘肉,以至后來參軍到部隊后,母親都沒忘記我這個嗜好。記得那是對越自衛(wèi)還擊戰(zhàn)前夕,我們部隊正在搞臨戰(zhàn)訓(xùn)練。有天傍晚,團(tuán)政治處主任嚴(yán)正榮突然通知我,要我到火車站接母親。我和幾個同鄉(xiāng)戰(zhàn)友連夜趕到車站,碰到母親的那一刻,我的眼睛濕潤了。在這臨上戰(zhàn)場前夕,只有母親牽掛兒女,才會這樣千里迢迢來看兒子。母親帶來的不僅是我愛吃的臘肉,還給我?guī)硖谷蛔呱蠎?zhàn)場的堅定信念。多年后每當(dāng)問起這事時,母親總是說:“一是放心不下,二是你愛吃臘肉,所以就去部隊了?!痹俸髞?,我每年回家探親,給戰(zhàn)友們帶回最多的也是臘肉,戰(zhàn)友們知道我這個習(xí)慣后,都會在第一時間與我共同分享臘肉香味。
如今隨著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不龂提高,臘肉已不再是稀罕之物。超市常年都能買到,臘肉成了百姓餐桌上的“??汀保D肉帶給人們最多的是無盡的回憶。
聞著飄香的臘肉,品味著時間的輪回,仿佛又有一種回到了家的感覺。與其說是家的感覺,倒不如說是對母親的思念。
又到桂花飄香時的作文
導(dǎo)語:桂花再次簇?fù)碓谖颐媲埃溽嘣诠鸹湎?,回憶沒過了我的腦海。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guān)于桂花的優(yōu)秀作文,歡迎查閱,謝謝!
篇一:又是桂花飄香時
那次我又來到桂花樹下,一陣微風(fēng)拂過,桂花的香味撲鼻而來,香味還是那麼的迷人,那麼的令人陶醉,只可惜,吸吮桂花香味的人已經(jīng)不是兩個了。
那時,我上小學(xué),童年的時光是那麼的令人難忘,但更令人難忘的是那段純真的友誼——“哈哈哈,你敢打我”“我就打你”……我和a在桂花樹下跑來跑去,跑累了,我們就坐在樹下,仰望天空:“哎,你長大想干什麼?”“嗯……我還沒想過,能不回答嗎?”“嘿!不能”我逼問道。“那我就做一名村姑吧!”她充滿幻想的說。“咦,為什么呀?”我疑惑不解。“因為,我要栽桂花樹,采桂花做茶葉,讓桂花香彌漫全國各地……”一陣微風(fēng)拂過,院里的小草隨風(fēng)搖曳,我望著a,思索著a所謂的偉大夢想……
最喜歡夜晚,浩瀚的夜空和朦朧的月光永遠(yuǎn)是那麼迷人,我和a坐在桂花樹下吃著剛烙好的桂花餅,“哎,給我留點兒唄”我天生要強。“不,我還沒吃夠呢!”我噘著小嘴,有些生氣。a似乎天生就善解人意“哎呀,我不吃啦,逗你玩呢!你還當(dāng)真。”說著,她把最后一塊兒餅放在了我的手里。一陣晚風(fēng)吹來,有一絲涼意,我打了一個寒戰(zhàn),但心是暖的。
好景不長,我要跟隨爸媽到鎮(zhèn)里去念書,臨走的時候,她來送我,給我?guī)砹宋易類鄢缘墓鸹?,桂花香頓時彌漫在我的鼻邊,好香,我感嘆道。“我,我以后不能再和你玩了。”我不舍地說道。“沒關(guān)系,我們還可以寫信嘛!她似乎很樂觀,一點也不傷心。我有些奇怪。“哪,你一定要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我哭了。她狠狠地點點頭,但并沒有流淚。我戀戀不舍地上了火車,猛地一回頭,我從車窗里看到她在小心翼翼地拭淚。我驚呆了……
如今,我又在桂花飄香的時候站到桂花樹下,往事像播電影似地在我腦海中回蕩,微風(fēng)依舊吹來,小草依舊搖曳,桂花香依舊迷人,她白皙的臉龐依舊在我眼前浮現(xiàn)……
篇二:又是桂花飄香時
剛走出家門,我便聞到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令我頓時神清氣爽---那是八月桂花香。
走近那一叢桂花樹,霎時間已不是一縷飄香,而是一股又一股濃郁的香。那香味鋪天蓋地地?fù)鋪?,把我籠罩在其中,陣陣輕風(fēng)把香味吹到我面前,似乎我也生根發(fā)芽,長成了一株桂花樹。小小的桂花兒像點點碎銀,又像是一張張稚嫩可愛的笑臉,那香氣從每一個燦爛的笑臉中滲透出來,彌漫了整個秋天的空氣。此情此景,不禁令我回想起家鄉(xiāng)的那片桂花林。
那時的我,還是個稚嫩的孩子,整天和小伙伴們無憂無慮地在田野里,小路上穿梭,而后山那一片桂花林,便是我們玩樂的樂園。每年秋天剛至,桂花們便會把含苞未放的花骨朵綻開,里面的小黃花發(fā)出濃濃的香味,香氣襲人,我們在林子里聞著桂花香捉迷藏,過家家,好不快活。一陣秋風(fēng)吹過,桂花樹沙沙作響,許多小小的`桂花便被抖落到了地上,如同一個個可愛的精靈,我總會情不自禁地伸出手去想要接住幾朵美麗的桂花,仔細(xì)地觀察著它,它是那樣地嬌小可愛,令我著迷。
每逢桂花飄香時,我總能品嘗到外婆親手做的桂花糕,淡淡的鵝黃色,濃郁的香氣,甜美的味道,令我回味無窮。我也曾品嘗過杭州的特色桂花糕,雖說比外婆做的更細(xì)致,但我總覺得味道還是比不上外婆親手做的桂花糕。雖說這些都已是幾年前的事了,但我至今仍記憶猶新,可惜的是,家鄉(xiāng)的那片桂花林早已被伐了用作蓋樓,而外婆也已經(jīng)年近古稀,再沒有精力為我親手做桂花糕了,但我對桂花的特殊情感,卻早已扎下了根。
桂花是報秋的使者,它四季常青,默默地奉獻(xiàn)著自己,盛開在微寒的八月,帶給人們溫暖的芳香,桂花樹不僅是難得的工業(yè)原料,還是制作高檔家具與雕刻的優(yōu)質(zhì)材料;此外桂花還能制成桂花茶,桂花糕等等。一朵桂花并不是很香,但每一朵桂花都奉獻(xiàn)出自己的香,擰成一股股結(jié)實的香繩,沁人心脾,令人流連忘返。俗話說:“團(tuán)結(jié)就是力量”每一朵桂花雖然只有那么一丁點微不足道的香氣,但它們?nèi)魣F(tuán)結(jié)起來就散發(fā)出一種不同凡響的香氣,因為這香氣中彌漫著它們無私的品質(zhì)。桂花的這種精神比它的香更香,更值得我們欣賞。
時光飛逝,如今又是桂花飄香時,我要感謝美麗的桂花,感謝你們無私的奉獻(xiàn),你是秋的使者,我心中的花。
篇三:又是桂花飄香時
又到了秋天了,桂花是這么告訴我的。我喜歡桂花,是因為我喜歡秋天。
桂花和秋天很像,一樣擁有不起眼的外表,一樣擁有濃厚的底蘊。秋天的桂花終也比不過春天的迎春花,嬌小可愛、生機勃勃;比不上夏天的蓮花,神圣純潔、高風(fēng)亮節(jié);比不上冬天的梅花,傲雪挺立、堅韌不拔。桂花只是如秋天一樣,默默的平凡著。
就算桂花怎樣普通,我也依然偏愛著它。因為桂花的美好是隱著的,如同含蓄的秋天似的,把自己的美好藏在深處,需挖掘方可發(fā)現(xiàn)。
桂花唯一張揚的就是那般香韻了。我與桂花的結(jié)緣也是因為這香味。我在街上無聊賴的走著,卻嗅到了斷斷續(xù)續(xù)的香味,那是桂花乘著風(fēng)來引我,引我與它相見。不可否認(rèn),我是一個大俗人,徹徹底底的大俗人,我被桂花這香氣給吸引,卻在見到桂花時,失了儀態(tài)。
第一次見到桂花的真面目,著實驚了一跳,有著這么美好味道的花朵,如何這般不起眼?我當(dāng)時總覺得,這桂花怕是連花也算不上,小小的花朵不細(xì)細(xì)瞧是瞧不見的,那么小的花,如何與別的花比美。怪不得開在秋季,原來是害怕與別的花比美——當(dāng)時我的確也是這么想的。于是毫不憐惜的折下一枝,放在家,做了“空氣清新劑”。
如今想起,真是后悔不已,怪自己當(dāng)初的庸俗。桂花的香氣雖是怡人,卻不是桂花真正的精神所在。桂花的精神正是那一小朵,一小朵的身軀啊。桂花很小,我曾細(xì)細(xì)端詳過:五六片花瓣簇?fù)碇ㄈ?。或許正是因為它的小,才使得它不易被分離,即使像被我這么不解風(fēng)情的人折下,也仍是許多花瓣簇?fù)碇ㄈ铮S多花簇?fù)碇鴺渲?。桂花是明白的,明白他們的平凡、渺小、微不足道,所以它們才?lián)合在一起,一起努力才能發(fā)出這么濃厚的香味吧。它們總是在一起,彼此依存,相互依靠。這香味便是它們友誼的結(jié)晶吧。
如同秋天一樣,隱在香韻外表下的才是它的精神。桂花總是能教給我些什么:人只有在放棄了自我而融入到集體中時,才能體現(xiàn)他的價值所在,才能把自己的平凡、渺小、微不足道通過另外一種方式變得強大。
桂花要謝了,秋天是這么告訴我的。我喜歡秋天,是因為我喜歡桂花。
篇四:又到桂花飄香時
躑躅在花開之地,吮吸花飄之香。——題記
桂花再次簇?fù)碓谖颐媲埃溽嘣诠鸹湎?,回憶沒過了我的腦海。
一
幼時的某年某月,離開父母的我和爺爺奶奶蝸居在工廠旁黃角樹林里一個四平米的小房子里,吃,在工廠大鍋飯里吃;睡,三人擠在單人床上。
每天下班的爺爺總會拉著我還稚嫩的手,在我歡呼雀躍中穿過車馬如流的公路,繞過一個小市場,再走一段下坡的石板路,來到我童年的樂園——長江邊的一處沙灘。我最愛的是坐在沙灘旁的桂樹林里看火車。
漆黑的洞穴,一副副龐大身軀伴著亮金色的光芒,一節(jié)節(jié)鋼鐵巨獸從洞穴里鉆出,又在對面的樹林中隱沒了身軀。
自然我喜歡的是在秋天剛剛露出臉,那一團(tuán)團(tuán)一簇簇的桂花開放之時看火車??M繞在桂花那淡淡的清香中,看著那些小花互相挑逗著,嬉戲著,打鬧著。只見傍晚天色漸暗時,夕陽還沒有收起他的最后一束光芒,躲在遠(yuǎn)處的群山中遲遲不肯下去。列車經(jīng)過時,暖暖的燈光從車窗投下,那一個個金黃的方格框住了米黃色的小花,把它們映得一閃一閃,如同星空。
星空之下,爺爺給我講了一個又一個故事,給我編織了一個布滿童話的童年。
定格時間,多溫馨的時光,伴著花香。
二
一年后,我們搬離了那里,以前的黃角樹林被一輛輛大車拔地而起,又在哪個地方有了一棟高樓,高聳入云。
爺爺在家里養(yǎng)了很多花花草草,不缺一盆桂花。當(dāng)?shù)搅说す痫h香的季節(jié),整個院子都聞得到那清新的桂花香。
借我回家的爺爺每天路上都給我講許許多多有關(guān)他那花花草草的事,到了樓下時,我每次都假裝自己腿疼,扭著爺爺?shù)囊陆?,讓他背我上樓。爺爺從來都不會拒絕,緩緩蹲下,每次我都會聽到骨頭的脆響,但年幼的我不明事理,反而加之一段助跑,躍上爺爺?shù)谋场?ldquo;火車出發(fā)嘍!”
睡在爺爺寬大而溫暖的背上,吮吸這清淡的芳香,我的童年就如同火車飛快的開走了。
定格時間,多溫馨的時光,伴著花香。
三
上初中后,聯(lián)系少了,一切回憶都沒落在歲月長河中,杳無音訊。
但每次回家,都聞得到那撲鼻的桂花香,當(dāng)爺爺為我打開門,看著爺爺那渾濁的雙眼,我的眼睛不禁濕潤起來。再也不能讓爺爺帶我去看火車了;再也不能讓爺爺給我講童話了;再也不能讓爺爺背我了……
我的心仿佛擰成了一個小球。
我摘去了幾朵新鮮的桂花,捧到爺爺面前,再握住爺爺那飽經(jīng)滄桑的手,爺爺嚴(yán)重的白霧漸進(jìn)消散,嘴角也有了意思微笑:“我們一起去看桂花吧。”
平靜如水的話語在我的心中泛起了點點漣漪,桂花的香氣蔓繞在我們身旁。
是啊,我還可以和爺爺一起看桂花。
又是桂花飄香時,爺爺,我想你了。
篇五:又到桂花飄香時
透過窗戶,細(xì)望青山,山矮而可親。清明明的四空,彌漫著桂花的香味,隨風(fēng)傳入了每一個呼吸的毛孔中。直到這時我才知道,又到桂花飄香時。
小時候的我,總喜歡穿著外婆織的衣服,枕在她的懷里,仰起小臉,有時可以看到明月高懸,月光輕輕柔柔地瀉下來。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過屋前的桂花樹,在屋口畫成一團(tuán)銀亮的光斑。一顆兩顆美麗的小星星,也趕熱鬧似的對我和外婆溫柔地眨眨眼,低低地絮語。一片兩片細(xì)小的桂花花瓣落在臉上,香香的,我輕輕地撞了撞外婆,問:“外婆,這是什么?”我調(diào)皮地把頭一扭,花瓣就慢慢地飄落在地上。
“你個小壞蛋。”外婆刮了刮我的鼻子,“這是桂花的花瓣,聞聞看香不香?”外婆順手從樹上摘下幾朵來。
我接過桂花聞了聞:“好香啊!”我大喊。
“桂花不僅香,還可以做桂花糕呢!要不要吃呀,小饞貓。”
我跳下躺椅,纏著外婆大喊:“要吃,我要吃嘛。”外婆沒辦法只能點頭答應(yīng)。外婆拉著我的手,慢慢地回家,臨走時我還不忘看一眼那棵桂花樹。
第二天清晨,太陽從東方升起來了。小鳥在樹枝上嘰嘰喳喳地叫。我卷了卷被子,隨手拿起鬧鐘一看。天哪!都八點了,昨天還說要和外婆一起做桂花糕,怎么一覺醒來就忘了呢。我一把把被子掀開,急急忙忙地刷好牙,洗好臉,拿了件衣服就往外跑。
打開房門,一股股沁人心脾的香味邊撲面而來。我迫不及待地跑向廚房,外婆正在蒸糕呢??赡苁峭馄趴匆娢伊税桑Σ[瞇地說:“醒了,快穿好衣服來吃吧。”雖然我對今天的食言有點不好意思,可終究抵不過美食的誘惑,還是坐下了。
外婆從廚房端出來一盆熱氣騰騰的桂花糕,真漂亮!像一朵朵小花,那么晶瑩剔透??上覜]有看到做法。咬下一口,軟軟的,甜甜的,但卻甜而不膩,還帶著股桂花的清香。我一下子吃了五六塊,外婆站在旁邊欣慰地笑了。
后來,外婆的屋子拆遷了,屋口的桂花樹也被砍了。我慢慢長大了,回家上學(xué)了。逐漸功課越來越多,隨之我去看外婆的次數(shù)也就越來越少。在初一的第一個學(xué)期,我意外地收到了外婆的一封信:
可愛的寶貝:
外婆年紀(jì)大了,不能常過來看你了,旁邊是外婆給你做的你最愛吃的桂花糕。
外婆
我打開盒子一看,還那個樣子很漂亮。咬下一口,當(dāng)初的回憶一下子涌上心頭。我再也忍不住了,淚水劃過臉頰,滴落在信紙上。
窗外明月飄在深藍(lán)的天空中,渲染出一圈冰冷的清輝。夜是那么寂靜。桂花悄悄地開放,甜美地微笑著,又到桂花飄香時。
每當(dāng)人們在休閑廣場練太極、打球、跳舞、散步時,都要在樹下觀賞,這時總會有一股清甜的幽香撲鼻而來,人們會情不自禁的深深地吸上幾口,然后贊嘆不已地說:“真香,真香啊!”
啊!休閑廣場的桂花樹,我喜歡你!
又到粽子飄香時的作文
天氣不知不覺就熱起來了,看看日歷,端午節(jié)快到了。說起端午節(jié),就不能不說粽子。端午節(jié)人們過了幾千年,過到如今,好像就剩下粽子了,這也難怪現(xiàn)在不少人把端午節(jié)叫“粽子節(jié)”,也確實夠貼切。
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起源,幾千年下來,大概有六七種說法,歸納起來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為了紀(jì)念名人,比如屈原、伍子胥、曹娥;第二類是為了迎神,比如濤神、神龍;第三類是為了明確生活禁忌,古人認(rèn)為五月初五是惡日,不吉利,所以在這一天禁忌頗多,還要驅(qū)邪避兇。說法這么多,誰說的對?不知道,總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咱們不去討論這些婆婆媽媽的事,只要把老祖宗留下來的財富繼承好就是了。
端午節(jié)其實有很多民俗,在配飾上有豆娘、畫額、艾虎、長命縷等,在醫(yī)療衛(wèi)生上有采藥、沐蘭湯、飲雄黃酒、朱砂酒、制涼茶、掛藥草等,在民俗活動方面有賽龍舟、跳鐘馗、射箭等,在飲食方面有吃粽子、吃五黃等,林林總總,十幾種,但是現(xiàn)在流傳最廣的就剩下吃粽子一項了,而其他的活動由于地域條件的限制、歷史的變遷只在少數(shù)地區(qū)流行,甚至已經(jīng)消失了。
端午節(jié)在古代有一個別名,叫做“解粽節(jié)”。這源于一個小游戲。古人娛樂生活比不了現(xiàn)在,所以想出這么個游戲來,就是在端午這一天大家一起吃粽子,在剝粽葉的時候比誰剝下來的長,最長的.獲勝,最短的罰喝雄黃酒一杯。
端午節(jié)究竟怎么來的,沒有統(tǒng)一的說法,但是粽子到是有比較清晰的歷史傳承的。要是真的追起來可以追到50萬年前,發(fā)展了幾十萬年后,到了春秋時代,人們用菰葉裹米,包成牛角狀,稱為“角黍”,到了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食品,到了唐代,包粽子的米就已“瑩白如玉”,餡料豐富,形狀多樣。
唐代粽子中最富盛名的要屬九子粽。所謂九子粽,即為九只粽一組,采用不同的餡料包制,九種口味,九種不同顏色的絲線捆扎,吃起來咸甜軟糯口味各異,看起來五彩繽紛。唐玄宗李隆基在端午節(jié)宴請群臣時吃到九子粽,遂賦《端午三殿宴群臣》詩,贊曰:“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能夠贏得皇帝的贊賞,可見九子粽絕非俗物。從此九子粽名揚天下,物傳千秋。宋代郭茂倩所編《樂府詩集·清商曲辭六·月節(jié)折楊柳歌五》中有:“折楊柳,作得九子粽,思想勞歡手”的記載。明代學(xué)者彭大翼在《山堂肆考》卷十一中談到端午飲食,援引宋王曾《皇后閣帖子》詩:“爭傳九子粽,皇祚續(xù)千春”來稱頌九子粽。
多少年來九子粽已經(jīng)成為文字,見不到東西了。去年端午節(jié),朋友送我一盒粽子,包裝清新典雅,上書三個大字“九子粽”!一看,不覺心中一震,莫非這歷史名吃又重現(xiàn)江湖了?莫不是什么小作坊生產(chǎn)的騙人的玩意兒?送走朋友,拿著盒子仔細(xì)端詳,是“西安飲食公司”生產(chǎn)的,心中一塊大石頭落了地,這么大的企業(yè)的產(chǎn)品,應(yīng)該錯不了。打開盒子,九只粽子,九色絲線,再仔細(xì)看,九種口味,剝了一個,香甜軟糯,著實給人一個驚喜!雖然沒吃過唐玄宗的九子粽,但是我相信,我眼前的這盒九子粽肯定不亞于皇上的粽子。最起碼,這盒九子粽又重新讓我們體會到盛唐遺風(fēng),體會到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