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汀江水的優(yōu)美文案
描寫江水的詩句少一點(diǎn)的
【年代】:唐
【作者】:張若虛
【作品】:春江花月夜
【內(nèi)容】: 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 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 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 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
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 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 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shí)相望不相聞, 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 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 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 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 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
落花搖情滿江樹。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shí)。
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描寫江水古詩詞
如下,望采江水
【作者:金九容】江水東流不,云帆萬里向西開。
菰蒲微風(fēng)起,楊柳長堤細(xì)雨來。
驚夢遠(yuǎn)迷箕子國,旅愁獨(dú)上楚王臺。
行行見說巫山近,一聽猿聲轉(zhuǎn)覺哀。
江水
【作者:楊萬里】水色本正白,積深自成綠。
江妃將底藥,軟此千里玉。
詩人酒未醒,快吸一川淥。
無物燕清甘,和露嚼野菊。
行行江水邊
【作者:趙文】朝行江水邊,莫行江水邊。
乍與江水別,江水復(fù)在前。
江水勝人心,相隨何纏綿。
相隨何纏綿,幸勿鳴悲煎。
我悲為我弟,君悲亦胡然。
江水
【作者:羅椅】江云粘水濕西風(fēng),冷落汀洲起夜鴻。
甚欲吟秋少才思,不如岸北岸南楓。
蜀江水
【作者:熊孺登】日夜朝宗來萬里,共憐江水引蕃心。
若論巴峽愁人處,猿比灘聲是好音。
詩句:
【第1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王維《漢江臨眺》)
【第2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
(白居易《憶江南》)
【第3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第4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
(蘇軾《赤壁懷古》)
【第5句】: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第6句】: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到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
【第7句】: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虞美人》)
【第8句】: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書懷》)
【第9句】: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誰有描寫月亮照在江上的好句
你是要名句嗎?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眼見長江趨大海,青天卻似向西飛。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江流。
欲寄兩行迎爾淚,長江不肯向西流。
云帆望遠(yuǎn)不相見,日暮長江空自流。
描寫湖山的好句子
那山,挺拔得像個(gè)巨人,高高聳立。
它的皺紋非常深沉,仿佛藏滿了滄桑。
最妙的是,纏綿的云總是與他為伴。
霧總出現(xiàn)在雨后。
一出現(xiàn),便朦朧了整座山。
太陽是喜歡看熱鬧的,便撥開了云,偷看它們。
那陽剛的山似乎害了羞,飛出一抹紅暈。
這時(shí),風(fēng)也來了,硬是把云霧撕成一片片、一道道、一縷縷。
而云呢,纏繞著山,仿佛一放手就是生離死別、天涯海角。
這時(shí)的山便俠骨柔情起來。
煙云散盡,瓦藍(lán)天空下的山便越發(fā)顯得深沉陽剛了。
水山水,有山有水才是好風(fēng)光。
水有水的飄逸靈動,但始終保持著一種單調(diào)的蔚藍(lán)色;山有山的沉穩(wěn)厚重,但一年四季卻能以不同的色彩、風(fēng)光展示山的美麗。
活潑的有單調(diào)的一面,安靜的有變換的色彩。
山和水的融合,是靜和動的搭配,單調(diào)與精彩的結(jié)合,也就組成了最美的風(fēng)景。
在青山間探索,在綠水間泛舟……多么美妙
歷代多少文人墨客,寫盡了水的魅力,水的靈動,水的深邃,水的神韻。
那以水為畫、以水為歌、以水為詩、以水為曲的作品,不勝枚舉。
“水調(diào)歌頭”的詞牌,演繹出多少耐讀的詩篇;“高山流水”之琴音,傾倒了無數(shù)天下知音…… 而贊頌山的詩句,抒寫山的散文,描繪山的畫卷也不在少數(shù)。
泰山之雄偉,華山之峻峭,廬山之瀑布,衡山之煙云……讓多少仁人志士傾倒,在青山之間留戀忘返。
水,那么靈動清麗,令人神往遐思;水,那么雄渾澎湃,充滿了無限激情。
有時(shí)人稱柔情似水,有時(shí)又說咆哮奔騰,這就是水的個(gè)性。
瀑布的壯麗,波濤的洶涌,泉水的叮咚,小河的潺潺,全都日夜永恒。
山,綿延綿亙;山,險(xiǎn)峻挺拔;山,巍峨挺立……山,氣勢磅礴,讓人想起五岳;山,新奇秀麗,令人憶起娥眉…… 山,猶如令萬人敬仰的圣賢,沉穩(wěn)是他的天性,不露聲色地詮釋著生命的博大,生命的肅穆,生命的莊嚴(yán)…… 水,可以化作古樸的“大浪淘沙”的雄渾與蒼勁,也能夠渲染出《楓橋夜泊》的萬籟俱寂。
襯托出“軍港的夜啊靜悄悄,遠(yuǎn)航的水兵頭枕著波濤”的意境。
水,那么氣魄非凡,象征著不息的生命與靈魂,無窮的力量和信心。
山,好似讓眾人擁戴的偉人,仁厚是它的本色。
它默默獻(xiàn)出了喜馬拉雅的皚皚白雪,獻(xiàn)出了黃山的溫泉、云海、奇松、怪石…… 山,相信沉默是金,它無語、無悔、無懼。
然而冥冥之中,卻永不停息地為世人演繹著動人的神話,最美的風(fēng)景。
智者愛水,仁者愛山。
我不是智者,我也不是仁者,但我卻偏愛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在青山綠水、名山大川中找尋最美的風(fēng)景。
終于,我明白了,最美的風(fēng)景不是靈動的水,亦不是沉穩(wěn)的山,只有山水的融合才能交織出世間最美的景色
山因水而巍峨,水因山而秀美;山有狀而水無形,山有頭而水無盡。
山是靜止的,水則奔騰不息;水是永恒的蔚藍(lán),山則色彩絢爛。
山水相依便有了大自然的明麗。
山水產(chǎn)生了文明,山水延續(xù)了生命。
當(dāng)沉穩(wěn)的山與靈動的水交織在一起,山庇護(hù)起水,所以有了清潭,有了池塘;水滋潤了山,所以有了花草,有了綠樹;所以山明水秀,所以水秀山明
山水山水,讓山與水交融,讓靈動與沉穩(wěn)結(jié)合,讓智者與仁者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