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美無錫的好句子合集50條
形容無錫的詩詞
無錫自古以來就為文人墨客所贊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形容無錫的詩詞,歡迎參考閱讀!
(一)東林書院
風(fēng)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
這副明代東林黨首領(lǐng)、無錫人顧憲成撰寫的名聯(lián),幾百年來,一直成為許多讀書人的座右銘。
(二)寄暢園
名山投老住,卜筑有行窩。曲澗盤幽石,長松育碧蘿。
峰高看鳥渡,徑僻少人過。清夢泉聲里,何緣聽玉珂。
北宋著名詞人秦觀的后裔、弘治六年進(jìn)士秦金,購惠山寺僧舍“漚寓房”,改作別業(yè),名“鳳骨行窩”。園中多古木,后倚一墩。該墩為江南巡撫周忱為改善惠山寺風(fēng)水,堆疊于正統(tǒng)十年(1445)。園成之時,秦金作詩道:
名山投老住,卜筑有行窩。曲澗盤幽石,長松育碧蘿。
峰高看鳥渡,徑僻少人過。清夢泉聲里,何緣聽玉珂。
秦金逝世后,園子轉(zhuǎn)給族孫秦梁,由其父秦瀚,于嘉靖三十九年(1506)之夏,“葺園池于惠山之麓”,園名亦稱“鳳骨山莊”。
康熙、乾隆兩帝各六次南巡,均必到此園,是為寄暢園的'鼎盛期。辛末年(1751),乾隆首次南巡,指定寄暢園為巡幸之地,喜其幽致,攜圖以歸,于北京清漪園萬壽山東北麓仿建“惠山園”,即今頤和園中的“諧趣園”。
(三)蠡園
明代詩人王永積在《五里湖》詩中贊譽(yù)蠡湖是垂釣的好去處:
鸕鶿出沒魚同患,卻笑滄江垂釣叟。
當(dāng)代大文豪郭沫若詠有佳句:
欲識蠡園趣,崖頭問少年。
(四)黃埠墩
明代南京右都御史海瑞來錫時曾為環(huán)翠樓題了“玩山臨水第—樓”的匾額。
清圣祖玄燁、高宗弘歷多次下江南,曾在黃埠墩盤桓或借宿。玄燁題了“蘭若”的匾額。
新鐫文天祥《過無錫》詩碑。閣中懸“正氣長存”和“千古流芳”額
《過無錫》詩一首:
金山冉冉波濤雨,錫水茫茫草木春。二十年前曾去路,三千里外作行人。
英雄未死心先碎!父老相從鼻欲辛。夜讀程嬰存國事,一回惆悵一沾巾!
(五)惠山二泉書院
清末著名學(xué)者俞樾曾拜謁題聯(lián):
自勝國至熙朝,歌詠不忘,四百年來五開府;
以事功兼學(xué)術(shù),馨香無愧,九龍山下一崇祠。
(六)惠山寺
1.唐相李紳
他的《憫農(nóng)》詩“鋤禾日當(dāng)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歷史上,惠山寺與一些名人名字連在一起。唐相李紳曾經(jīng)苦讀惠山寺的故事廣為流傳。李紳家境貧寒,在寺中讀經(jīng)書、寫文稿,曾經(jīng)得到僧人的幫助,后中進(jìn)士,官至相位。
2.唐代詩人皮日休詩
千葉蓮花舊有香,半山金剎照方塘。殿前日暮高風(fēng)起,松子聲聲打石床。
3.聽松石床題刻
殿前日暮高風(fēng)起,松子聲聲打石床
4.抗金名將李綱詩,置于惠山李忠定公祠東壁。
不愁芒屨長南謫,滿愿靈旌助北征;酹沏一杯抵淚眼,煙云何處是三京?
5.天下第二泉
獨攜天上小團(tuán)月,來試人間第二泉 — 蘇軾
6.唐代詩人皮日休詩
為丞相飲茶需用二泉水而將二泉水進(jìn)貢到宮內(nèi)的情況寫下;
丞相常思煮茗時,郡侯催發(fā)只嫌遲; 吳關(guān)去國三千里,莫笑楊妃愛荔枝。
(七)唐代詩人皇甫冉在《無錫惠山寺流泉歌》云
寺有泉兮泉在山,鏘金鳴玉兮長潺潺。作潭鏡兮澄寺內(nèi),泛巖花兮到人間。土膏脈動知春早,隈隩陰深長苔草。處處縈回石磴喧,朝朝盥漱山僧老。僧自老,松自新。流活活,無冬春。任疏鑿兮與汲引,若有意兮山中人。
偏依佛界通仙境,明滅玲瓏媚林嶺。宛如太室臨九潭,詎減天臺望三井。我來結(jié)綬未經(jīng)秋,已厭微官憶舊游。且復(fù)遲回猶未去,此心只為靈泉留。,
(八)文徵明詩碑中的《太湖》詩云:
島嶼縱橫一鏡中,濕銀盤紫浸芙蓉。 誰能胸貯三萬頃,我欲身游七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