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江南又叫長短句3篇
中國古代詩詞發(fā)展
詩詞,是指以古體詩、近體詩和格律詞為代表的中國古代傳統(tǒng)詩歌。也是漢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
對于古詩詞的發(fā)展順序可概括為:詩經(jīng)-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現(xiàn)代詩。
詩經(jīng):《詩經(jīng)》是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的詩詞總集,也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305篇,按音樂的不同,分為“風”、“雅”、“頌”三類。
楚辭:公元前4世紀,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以其自身獨特的文化基礎,加上北方文化的影響,孕育出了偉大的詩人屈原。屈原以及深受他影響的宋玉等人創(chuàng)造了一種新的詩體棗楚辭。楚辭發(fā)展了詩詞的形式。它打破了《詩經(jīng)》的四言形式,從【第3句】:四言發(fā)展到【第5句】:七言。在創(chuàng)作方法上,楚辭吸收了神話的浪漫主義精神,開辟了中國文學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道路。
漢賦:詩經(jīng)、楚辭之后,詩歌在漢代又出現(xiàn)了一種新的形式,即漢樂府民歌。漢樂府民歌流傳到現(xiàn)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寫成,后來經(jīng)文人的有意模仿,在魏、晉時代成為主要的詩詞形式。
唐詩: 盛唐時期是詩歌繁榮的頂峰。這個時期除出現(xiàn)了李白、杜甫兩個偉大詩人外,還有很多成就顯著的詩人。他們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孟浩然和王維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人;另一類是邊塞詩人,他們中的高適和岑參取得成就最高,王昌齡、李頎、王之煥也是邊塞詩人中的佼佼者。
宋詞:經(jīng)過了唐詩不可逾越的高峰,宋詩無以為繼。但是宋代詩人另辟蹊徑,也走上了不遜色于唐詩的另一高峰。唐詩重在自身感情的`迸發(fā),文辭華美,故顯得肥腴;而宋詩重在理趣,在平淡無華的詩句中見人生哲理和生活情趣,故顯其瘦勁。北宋大家有歐陽修、蘇軾、黃庭堅,南宋出現(xiàn)了宋詩的頂尖的天才詩人陸游,酷肖李白的才華、強烈的愛國精神、多種的詩歌風格,使陸游成為宋詩第一人。同時期還有閑適自然的楊萬里,后來南宋末出現(xiàn)松散的江湖詩人群。
元曲:在元代登壇樹幟、獨領風騷的文學樣式是元曲。而人們通常所說的 元曲,包括劇曲與散曲。劇曲指的是雜劇的曲辭,它是戲劇這一在舞臺表演的綜合藝術的密不可分的組成部分;散曲則是韻文大家族中的新成員,是繼詩、詞 之后興起的新詩體。
現(xiàn)代詩:“五四”文學革命中,中國的現(xiàn)代文學誕生了。1917年胡適(1879--1942)首先在《新青年》上發(fā)表了白話詩8首,并提出“詩體大解放”的主張,倡導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長短的“胡適之體”詩。在新詩誕生過程中,劉半農、劉大白、康白情、俞平伯是創(chuàng)作主力。經(jīng)過他們的努力,新詩形成了沒有一定格律,不拘泥于音韻,不講雕琢,不尚典雅,只求質樸,以白話入行的基本共性。最早出版的新詩集有:胡適的《嘗試集》、俞平伯的《冬夜》、康白情的《草兒》和郭沫若的《女神》。
詩詞介紹
詩詞是闡述心靈的文學藝術,而詩人、詞人則需要掌握成熟的藝術技巧,并按照嚴格韻律要求,用凝練的語言、綿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意象來高度集中地表現(xiàn)社會生活和人類精神世界。中國詩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國詞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中華詩詞源自民間,其實是一種草根文學。在21世紀的中國,詩詞仍然深受普通大眾青睞。
基本含義
詩歌起源于上古的社會生活,因勞動生產(chǎn)、兩性相戀、原始宗教等而產(chǎn)生的一種有韻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形式?!渡袝?虞書》:“詩言志,歌詠言,聲依詠,律和聲。”《禮記.樂記》:“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樂器從之。”早期,詩、歌與樂是合為一體的。詩即歌詞,在實際表演中總是配合音樂、舞蹈而歌唱,后來詩、歌、樂、舞各自發(fā)展,獨立成體,詩與歌統(tǒng)稱詩歌。如今詩歌按照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分為白話詩和舊體詩詞,白話詩更多稱為新詩或自由詩,但“詩詞”連稱時一般指舊體格律詩、詞。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繼承和發(fā)展傳統(tǒng)詩詞是中華文化的需要,詩詞在傳統(tǒng)形式中的情味意味韻味更能使人接受,它是漢語特有魅力和功能,這是其它任何語言所沒有和不能的,也是任何語言翻譯不了的。因此傳統(tǒng)詩詞文化是世界文學史上最獨特表現(xiàn)形式和文學遺產(chǎn)”。——葉千華語錄
詞
簡述
屬于詩的一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或是民間歌謠發(fā)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句子長短不一。注:“詞”與“辭”在“言詞”這個上是同代,一般只說“辭”,不說“詞”。漢代以后逐漸以“詞”代“辭”。“詞”后來又逐漸按一定的曲調來填寫,即詞牌;如“滿江紅”“蝶戀花”“江城子”“西江月”“浪淘沙”等,它由曲名發(fā)展而成,例如“西江月”原本是唐朝教坊展柜唱的曲名,后來以這種形式填詞,便逐漸成為一種詞牌。
宋代。原是配樂歌唱的一種詩體,句的長短隨歌調而改變,因此又叫長短句。詞分為小令(58字內),中調(59~90字),大調亦稱長調(91字以上)。詞一般分上下兩闋也稱之為“片”。
詩后人奉為經(jīng)典;楚辭以其忠君意志的一再表達、比興手法的完整運用,影響后代詩歌創(chuàng)作,形成創(chuàng)作傳統(tǒng)。《詩經(jīng)》與《楚辭》因此也時常被認作古代詩歌將源頭追溯到《詩經(jīng)》與《楚辭》。
特點
詞是合樂的歌詞,所配合的音樂是隋唐以來新興的燕樂。由于這種文體對音樂的依附性,決定了詞在體制風格上一系列的特點。 首先,詞必須有詞調,詞調是填詞時所依據(jù)的樂譜,詞調的名稱叫詞牌。有的詞牌原來和詞的內容有關,如白居易的《憶江南》,內容是回憶江南風物生活。但后人依據(jù)《憶江南》這個詞牌填詞時,僅取其曲調,而內容不必與江南有關。這樣一來,詞牌僅僅表示一種曲調而已,于是有的詞人就在詞牌之下另注明題目。如蘇
風波62字 洞仙歌83字
更漏子46字甘草子4河 傳61字何滿子74字
黃河清慢98字賀新郎116字
減字木蘭花44字 錦纏道66字 江城子70字
浪淘沙54字臨江字滿庭芳95字 摸魚兒116字 邁陂塘116字
南歌子52字 南鄉(xiāng)子56字念奴嬌100字
卜算子44字 菩薩蠻44字 普天樂46字
清平樂46字 鵲橋仙56字青玉案67字沁園春114字青門引42字
如夢45字蘇幕遮62字水調歌頭95字
雙雙浣溪沙48字 太常引49字踏莎行58字
唐多令60字天仙子68字
烏夜啼36字望海潮107字 武陵春49字
相見歡36字西江月50字 小重山58字謝池春66字
憶江南27字 憶王孫31字謁金門45字憶秦娥46字虞美人56字
一落索46字 阮郎歸47字一斛珠57字玉樓春56字一剪梅60字
漁家傲62字 一叢花78字 御街行78字雨霖鈴字 祝英臺近77字 晝夜樂98字 燭影搖紅96字
訴衷情33字定西番35字
精選中國古代詩詞
古詩詞的表現(xiàn)手法很多,最早流行,且至今常使用的傳統(tǒng)表現(xiàn)手法有“賦、比、興”?!睹娦颉氛f:“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
《江南》
漢樂府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風李嶠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涼州詞》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p>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夜歸鹿門山歌》
孟浩然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路向江姑,余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中國古代詩詞總匯
詞起初叫做曲、曲子、曲子詞.簡稱"詞",又名樂府、近體樂府、樂章、琴趣,詞是起源于唐代的。
《靜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xiāng)。
現(xiàn)在你隨便找路人甲問問:“你會哪首詩啊,念首詩來聽聽啊”答案就是這首啊。世界上有唐人的地方就會有人讀這首詩,這首詩從傳誦方面來說可以說是中華第一詩。這首詩排名略后,原因是明清兩代對原詩做了修改,即為現(xiàn)在人們熟知的版本,且短短20個字不足以表達中華文化的深和美。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李白 (701—762年),生于公元701年2月8日,漢族,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在我國歷史上,被稱為”詩仙”。其詩風豪放飄逸,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于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yǎng)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并稱“李杜”,是華夏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
李白的五言古詩創(chuàng)作的題材非常廣泛,風格也是多姿多彩的,這首《月下獨酌》完全是李白飄逸風神和浪漫詩風以及個人精神世界的充分展示。全詩一共十四句,前八句平聲韻,后六句仄聲韻。就五言古詩這一體裁來說,《月下獨酌》的篇幅并不算長,但其中卻飽含了一顆孤獨、寂寞心靈的追求與向往。這首詩通篇的出場人物只有李白自己一個人,卻通過獨白的方式,在心靈的深處掀起了一層又一層的感情波瀾,既跌宕起伏又率性天然,歷來被認為是李白詩歌的激情代表之作。
《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云,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蘇軾這首《念奴嬌》,無疑是宋詞中有數(shù)之作。立足點如此之高,寫歷史人物又如此精妙,不但詞壇罕見,在詩國也是不可多得的。這首詞感慨古今,雄渾蒼涼,大氣磅礴,昂揚郁勃,把人們帶入江山如畫、奇?zhèn)バ蹓训?景色和深邃無比的歷史沉思中。這首被譽為“千古絕唱”的名作,是宋詞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詞最杰出的代表。它寫于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七月,是蘇軾貶居黃州時游黃風城外的赤壁磯時所作。
春江花月夜·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張若虛(約660-約720),揚州(治所在今江蘇揚州)人。其與賀知章、張旭、包融并稱為”吳中四士”。其詩描寫細膩,音節(jié)和諧,清麗開宕,富有情韻,在初唐詩風的轉變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詩風影響,常露人生無常之感。詩作大部散佚,《全唐詩》僅存2首,其一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絕唱,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壓倒全唐”之譽。
《春江花月夜》沿用陳隋樂府舊題來抒寫真摯感人的離別情緒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語言清新優(yōu)美,韻律婉轉悠揚,完全洗去了宮體詩的濃脂艷粉,給人以澄澈空明、清麗自然的感覺。張若虛在詩中將畫意、詩情與對宇宙奧秘和人生哲理的體察融為一體,創(chuàng)造出情景交融、玲瓏透徹的詩境。而在明凈的詩境中,又融入了一層淡淡的憂傷。詩人將真切的生命體驗融入美的形象,詩情與畫意相結合,表明唐詩意境的創(chuàng)造已進入爐火純青的階段。清末王闿運評價稱“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調,孤篇橫絕,竟為大家;李賀、商隱,挹其鮮潤;宋詞、元詩,盡其支流”,足見其非同凡響的崇高地位和悠悠不盡之深遠影響。該詩中的“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和“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等皆是描摹細膩、情景交融的極佳之句。
中國古代詩詞全集
詩和詞?!度辶滞馐贰返谑呋兀?ldquo; 匡超人 初時不好問他,偷眼望那書上圈的.花花綠綠,是些甚么詩詞之類。” 郭小川 《痛悼敬愛的周總理》詩:“在病危時還一再聆聽 毛主席 的光輝詩詞。”
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闌!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相見歡
桃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謝新恩
庭空客散人歸后,畫堂半掩珠簾.林風淅淅夜厭厭。小樓新月,回首自纖纖。 春光鎮(zhèn)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窮?金窗力困起還慵。一聲羌笛,驚起醉怡容。
呈鄭王十二弟
東風吹水日銜山,春來長是閑。落花狼籍酒闌珊,笙歌醉夢間。 佩聲悄,晚妝殘,憑誰整翠鬟?留連光景惜朱顏,黃昏獨倚闌。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長相思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鞠花開,鞠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
烏夜啼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倚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醉鄉(xiāng)路穩(wěn)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沉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離別歌。垂淚對宮娥。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劍已沉埋,壯氣蒿萊。晚涼天凈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菩薩蠻
花明月黯籠輕霧,今霄好向郎邊去!衩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蓬萊院閉天臺女,畫堂晝寢人無語。拋枕翠云光,繡衣聞異香。 潛來珠鎖動,驚覺銀屏夢。臉慢笑盈盈,相看無限情。
銅簧韻脆鏘寒竹,新聲慢奏移纖玉。眼色暗相鉤,秋波橫欲流。 雨云深繡戶,來便諧衷素。宴罷又成空,魂迷春夢中 。
喜遷鶯 曉月墜,宿云微,無語枕邊倚。夢回芳草思依依,天遠雁聲稀。 啼鶯散,余花亂,寂寞畫堂深院。片紅休掃盡從伊,留待舞人歸